[课件]医用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PPT
合集下载
医用化学溶液的渗透压

①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等。 • 方向: 溶剂分子从纯溶剂→溶液; 或溶剂分子从稀溶液→浓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一.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3. 渗透压力 • 定义: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
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 单位: Pa或kPa。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应用意义 1、测定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2、提高沸点:高压时水温可超过100度;
锅炉传热、医具消毒、高压锅 3、降低沸点: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 4、降低凝固点:低温液体、超低温液体。
如冬季防结冰;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Osmotic pressure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1. 扩散现象 2. 半透膜:具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更快,渗透压越大。
血红细胞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 意义
1. 渗透浓度cos :渗透活
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 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 物质的量总浓度。 2. 单位:mol.L-1
mmol.L-1 3. 等渗、高渗、低渗溶液 4. 一般不必计算渗透压力,
而是比较渗透浓度
细胞内液中 8 9 1.5 5 3.7
1 4 4 302.2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例 计算补液用50.0 g·L-1葡萄糖溶液和9.00 g·L-1 NaCl 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解 葡萄糖(C6H12O6)的摩尔质量为180 g·mol-1,
cos5.0gL 1-1 8 1 g0 m 0m -0 1o0 m l o 2 l/7 m m 8o m L l-1ol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
高渗溶液中
红血球在高渗 溶液中将皱缩 (血栓形成);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一.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3. 渗透压力 • 定义: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
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 单位: Pa或kPa。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应用意义 1、测定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2、提高沸点:高压时水温可超过100度;
锅炉传热、医具消毒、高压锅 3、降低沸点: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 4、降低凝固点:低温液体、超低温液体。
如冬季防结冰;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Osmotic pressure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1. 扩散现象 2. 半透膜:具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更快,渗透压越大。
血红细胞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 意义
1. 渗透浓度cos :渗透活
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 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 物质的量总浓度。 2. 单位:mol.L-1
mmol.L-1 3. 等渗、高渗、低渗溶液 4. 一般不必计算渗透压力,
而是比较渗透浓度
细胞内液中 8 9 1.5 5 3.7
1 4 4 302.2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例 计算补液用50.0 g·L-1葡萄糖溶液和9.00 g·L-1 NaCl 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解 葡萄糖(C6H12O6)的摩尔质量为180 g·mol-1,
cos5.0gL 1-1 8 1 g0 m 0m -0 1o0 m l o 2 l/7 m m 8o m L l-1ol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
高渗溶液中
红血球在高渗 溶液中将皱缩 (血栓形成);
医用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

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大分子和大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半透膜存在 和 浓度差 。 2、用半透膜把纯溶剂或稀溶液与溶液或浓溶液 给开,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 是 纯溶剂进入溶液 或 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 3、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 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规定的, 所以医学上规定凡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 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 320 mmol/L的称为 高渗溶液,低于280 mmol/L的称为低渗溶液。
特殊的扩散现象——渗透现象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只允许较小的溶剂水分子自由通过, 而溶质分子很难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
如:鸡蛋膜、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膜、血 管壁 、羊皮纸、玻璃纸等。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水
水
渗透发生前
渗透现象
1、渗透现象: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 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发 过程。
低渗溶液 低于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高于
渗透 浓度
280~320 280mmol/L mmol/L
320mmol/L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意:临床实际应用中,渗透浓度略低于 280mmol/L或略高于320mmol/L的溶液, 也称为等渗溶液。 3、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0.278mol/L(50g/L)葡萄糖溶液 0.154mol/L(9g/L) NaCl溶液 0.149mol/L(12.5g/L)NaHCO3溶液 0.167mol/L(18.7g/L)乳酸钠溶液
渗透的方向: 纯溶剂
渗透现象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半透膜存在 和 浓度差 。 2、用半透膜把纯溶剂或稀溶液与溶液或浓溶液 给开,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 是 纯溶剂进入溶液 或 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 3、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 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规定的, 所以医学上规定凡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 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 320 mmol/L的称为 高渗溶液,低于280 mmol/L的称为低渗溶液。
特殊的扩散现象——渗透现象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只允许较小的溶剂水分子自由通过, 而溶质分子很难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
如:鸡蛋膜、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膜、血 管壁 、羊皮纸、玻璃纸等。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水
水
渗透发生前
渗透现象
1、渗透现象: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 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发 过程。
低渗溶液 低于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高于
渗透 浓度
280~320 280mmol/L mmol/L
320mmol/L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意:临床实际应用中,渗透浓度略低于 280mmol/L或略高于320mmol/L的溶液, 也称为等渗溶液。 3、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0.278mol/L(50g/L)葡萄糖溶液 0.154mol/L(9g/L) NaCl溶液 0.149mol/L(12.5g/L)NaHCO3溶液 0.167mol/L(18.7g/L)乳酸钠溶液
渗透的方向: 纯溶剂
渗透现象
医用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 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 液而使溶液一侧的液面 升高和浓度稀释的自发 过程. 渗透方向: 溶剂分子 从纯溶剂→溶液 或从稀溶液→浓溶液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
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渗透原因: 半透膜两侧溶剂分子数目 不等。
半透膜
溶液
浓溶液
纯溶剂
稀溶液
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大分子和大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半透膜存在 和 浓度差 。 2、用半透膜把纯溶剂或稀溶液与溶液或浓溶液 给开,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 是 纯溶剂进入溶液 或 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 3、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 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规定的, 所以医学上规定凡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 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 320 mmol/L的称为 高渗溶液,低于280 mmol/L的称为低渗溶液。
• 0.1mol/LNaCl溶液的渗透压小于0.1mol/LCaCl2溶 液的渗透压
例1:比较9g/LNaCl溶液与0.308mol/L葡萄糖 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 c(NaCl)=r(NaCl)/M(NaCl) • =9/58.5 • =0.154mol/L
• NaCl=Na++Cl• 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0.154mol/Lx2=0.308mol/L • 答:9g/LNaCl溶液与0.308mol/L葡萄糖溶液的渗透 压一样大。
特殊的扩散现象——渗透现象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只允许较小的溶剂水分子自由通过, 而溶质分子很难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
如:鸡蛋膜、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膜、血 管壁 、羊皮纸、玻璃纸等。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

•a 3.0g/LNaCl溶液
b 15.0g/LNaCl
溶液
c 9.0g/LNaCl溶液
•渗透方向• :(溶低剂分渗子溶总液是)由低渗溶液指(向高高渗渗溶溶液液渗)透。
(等渗溶液)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1.晶体渗透压
是 由 电 解 质 ( 如 NaCl 、 NaHCO3 等 ) 、 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尿素)等 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3.渗透平衡:动态平衡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
渗透压特定
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 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动力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渗透浓度
指溶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各种溶质粒子 (分子或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用cos表
示,单位为mol/L或mmol/L。 医学上常用渗透浓度来表示溶液渗透压的
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而引起。临床上对大面
积烧伤或由于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
行补液时,除补生理盐水外,同时还要输入
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胶体渗透
压和增加血容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掌
握渗透压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H2O•血管源自•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
基础与临床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利用渗透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 析液同时连续不断地引入透析器内,两者分别在 透析膜(人工半透膜)两侧逆向流动,根据膜平 衡渗透原理,借助于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 度和静水压差,通过扩散、对流、吸附等充分进 行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等 )进入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或治 疗药物进入血液,清除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毒素、多余水分和电解质,而蛋白质、红细胞等 则不能透过透析膜,留在血液中,同时调节透析 液成分,补充病人所需物质,如碳酸氢根等,从 而达到“人工肾”的目的。
教学PPT:溶液的渗透压

范例 3-15
27 ℃ 时,将 34.2 毫克蔗糖(分子量=342)溶于水中,
配成 100 毫升溶液,其渗透压为何?相当于多少厘米水
柱高?
解答 将数据代入凡特何夫方程式
34.2 10-3
π= n V
R
T
=
342 100 10-3
0.082 (273+27 )= 0.0246(atm )
(A)糖水中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到 纯水中
(B) 糖水通过半透膜到纯水中 (C) 纯水通过半透膜到糖水中 (D)半透膜两侧糖水浓度平衡时相
等 (E) 平衡达成时,糖水液面比纯水
水面高
选修化学(上)
17
学习成果评量
2. 如下图所示,甲烧杯内盛 0.2 M 蔗糖水溶液,乙
管下端附有包紧的半透膜(M)以便让水通过,
此时所施加的压力就是该溶液的渗透压,可由压力 计读出。
3-5.1
渗透作用及渗透压
荷兰科学家凡特何夫(J. H. van't Hoff)发现,
含非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之渗透压(π)
与溶质的摩尔数(n)及绝对温度(T)成正比,
而与溶液的体积(V) 成反比, 但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均无关。
其关系式与理想气体方程式相似:
分别装于中央有半透膜 分隔的 U 形管两侧,如右图(A)。达平衡时,液面的 高度差为 2.6 厘米,如右图(B),则此高分子化合物 之分子量为何? (A) 4.5×104 (B) 4.5×105 (C) 4.5×106 (D) 4.5×107 (E) 4.5×108
选修化学(上)
13
练习题 3-15
渗透
逆渗透
3-5.2
逆渗透
溶液的渗透压PPT课件

晶体渗透压(766kPa) 胶体渗透压(3.8kPa) (由晶体物质产生) (由胶体物质产生)
NaCl KCl HCO3HPO42- H2PO4葡萄糖 氨基酸等
蛋白质 核酸等 大分子和大离子 胶体物质
小分子和小离子
(1L血浆含70g)
(1L血浆含7.5g) 精选ppt
24
无机盐、小分子 等 …… 晶体物质 体液
精选ppt112渗透压与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关系范特荷甫vanthoff荷兰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气体常数831kpalk1mol1rt精选ppt12医学上把稀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质点分子和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渗透浓度用cos表示其常用单位为mmoll1当当ccbb一定时非电解质稀溶一定时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液的渗透压与温度与温度t成正比成正比与t的关系一定时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性质大小无关
蛋白质、多糖 等 …… 胶体物质
晶体渗透压:766kPa 体液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3.8kPa
99.5% 0.5%
精选ppt
25
水分子
细胞内液
晶体物质、胶体物 质
细胞外液
晶体的渗透压维持细胞膜内外盐水平衡
精选ppt
26
组织间液
血浆
维 持
毛
自由通过
细 血
水和晶体物质
管 内
外
盐
水
胶体物质
平 衡
和
血
容
精选ppt
∏V = n RT ∏ = CB RT
式中
∏ 溶液的渗透压(kPa) V 溶液的体积(L) n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R 气体常数(8. 31 kPa·L·K-1·mol-1) T 热力学温度(T/K= t/ºC +273.15) C 精选ppBt 物质的量浓度(mol ·L-1) 11
溶液和溶液的渗透压48页PPT

溶液和溶液的渗透压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Βιβλιοθήκη 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Βιβλιοθήκη 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化学基 础第三章第 三节溶液的 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思考:在一杯清水中加入浓糖水,一会整 个杯子的水都会有甜味,为什么呢? 扩散现象 在一杯清水中加入浓糖水,一会整个杯 子的水都会有甜味,最后得到浓度均匀的 糖水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只允许较小的溶剂水分子自由通过, 而溶质分子很难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 2.78 mol/L(500g/L)葡萄糖溶液 0.60mol/L(50g/L)NaHCO3溶液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高渗溶液
等渗 溶液 低渗溶液
皱缩 (胞浆 分离)
溶血
红细胞至于0.256 红细胞至于 mol/L的氯化钠 0.154mol/L的 氯化钠溶液中 溶液中
例1:比较0.1mol/LNaCl溶液与0.1mol/LCaCl2 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 • • • • • 解:NaCl、CaCl2在水中电离情况如下: NaCl=Na++ClCaCl2=Ca2++2Cl0.1mol/L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为0.2mol/L 0.1mol/LCaCl2溶液离子总浓度为0.3mol/L 所以:
渗透 浓度
280~320 280mmol/L mmol/L
低于
高于
320mmol/L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意:临床实际应用中,渗透浓度略低于 280mmol/L或略高于320mmol/L的溶液, 也称为等渗溶液。 3、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0.278mol/L(50g/L)葡萄糖溶液 0.154mol/L(9g/L) NaCl溶液 0.149mol/L(12.5g/L)NaHCO3溶液 0.167mol/L(18.7g/L)乳酸钠溶液
如:鸡蛋膜、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膜、血 管壁 、羊皮纸、玻璃纸等。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水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水
渗透发膜由纯溶 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 发过程。
渗透: 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 液而使溶液一侧的液面 升高和浓度稀释的自发 过程. 渗透方向: 溶剂分子 从纯溶剂→溶液 或从稀溶液→浓溶液
• 0.1mol/LNaCl溶液的渗透压小于0.1mol/LCaCl2溶 液的渗透压
例1:比较9g/LNaCl溶液与0.308mol/L葡萄糖 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 c(NaCl)=r(NaCl)/M(NaCl) • =9/58.5 • =0.154mol/L
• NaCl=Na++Cl• 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0.154mol/Lx2=0.308mol/L • 答:9g/LNaCl溶液与0.308mol/L葡萄糖溶液的渗透 压一样大。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 称为等渗溶液。 对于渗透压不同的两种溶液,渗透压低 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渗透压高的溶液 称为高渗溶液。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在医学上,等渗、低渗或高渗是以人体血浆 渗透压为比较的标准 等渗溶液的渗透摩尔浓度是280~320mmol/L
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大分子和大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半透膜存在 和 浓度差 。 2、用半透膜把纯溶剂或稀溶液与溶液或浓溶液 给开,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 是 纯溶剂进入溶液 或 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 3、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 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规定的, 所以医学上规定凡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 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 320 mmol/L的称为 高渗溶液,低于280 mmol/L的称为低渗溶液。
渗透压比较: 相同温度下, 渗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 渗透浓度越小,渗透压越小。 所以,通常用溶液渗透浓度的高 低来衡量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渗透浓度: 溶液中起渗透作用的粒子总浓度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 渗透浓度 渗透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a=一个分子中所含的粒子数目 思考:下列物质的a为多少呢? 葡萄糖(C6H12O6) a=1 a=2 氯化钠(NaCl) 氯化钙(CaCl2) a=3
红细胞至于 0.068mol/L的 氯化钠溶液中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意: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等渗溶液。 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 注射速度要缓慢。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1.血浆总渗透压 人体血浆中既有小分子(如葡萄糖)和小离子 (如Na+、Cl-、HCO3-),也有大分子和胶体物质 (如蛋白质、核酸等)。血浆总渗透压是由这两类 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总和。
溶液
浓溶液
纯溶剂
稀溶液
渗透现象
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渗透压定律: p =CRT
0
p0—渗透压 ( kPa)
C—物质的量浓度(mol· L-1) R— 8.314kPa· L· mol-1 · K-1 T—绝对温度(T=273+t)
渗透压定律: 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总物质的
量浓度及绝对温度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
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渗透原因: 半透膜两侧溶剂分子数目 不等。
半透膜
溶液
浓溶液
纯溶剂
稀溶液
渗透的方向: 纯溶剂
渗透现象
溶液
或
稀溶液
浓溶液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思考:液面会无止境 地上升吗? 3、渗透压:
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用 半透膜隔开,恰能阻止渗透 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 平衡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简称渗压(Pa、kPa) 半透膜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思考:在一杯清水中加入浓糖水,一会整 个杯子的水都会有甜味,为什么呢? 扩散现象 在一杯清水中加入浓糖水,一会整个杯 子的水都会有甜味,最后得到浓度均匀的 糖水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只允许较小的溶剂水分子自由通过, 而溶质分子很难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 2.78 mol/L(500g/L)葡萄糖溶液 0.60mol/L(50g/L)NaHCO3溶液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高渗溶液
等渗 溶液 低渗溶液
皱缩 (胞浆 分离)
溶血
红细胞至于0.256 红细胞至于 mol/L的氯化钠 0.154mol/L的 氯化钠溶液中 溶液中
例1:比较0.1mol/LNaCl溶液与0.1mol/LCaCl2 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 • • • • • 解:NaCl、CaCl2在水中电离情况如下: NaCl=Na++ClCaCl2=Ca2++2Cl0.1mol/L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为0.2mol/L 0.1mol/LCaCl2溶液离子总浓度为0.3mol/L 所以:
渗透 浓度
280~320 280mmol/L mmol/L
低于
高于
320mmol/L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意:临床实际应用中,渗透浓度略低于 280mmol/L或略高于320mmol/L的溶液, 也称为等渗溶液。 3、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0.278mol/L(50g/L)葡萄糖溶液 0.154mol/L(9g/L) NaCl溶液 0.149mol/L(12.5g/L)NaHCO3溶液 0.167mol/L(18.7g/L)乳酸钠溶液
如:鸡蛋膜、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膜、血 管壁 、羊皮纸、玻璃纸等。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水
半透膜
蔗糖 溶液 水
渗透发膜由纯溶 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 发过程。
渗透: 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 液而使溶液一侧的液面 升高和浓度稀释的自发 过程. 渗透方向: 溶剂分子 从纯溶剂→溶液 或从稀溶液→浓溶液
• 0.1mol/LNaCl溶液的渗透压小于0.1mol/LCaCl2溶 液的渗透压
例1:比较9g/LNaCl溶液与0.308mol/L葡萄糖 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 c(NaCl)=r(NaCl)/M(NaCl) • =9/58.5 • =0.154mol/L
• NaCl=Na++Cl• 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0.154mol/Lx2=0.308mol/L • 答:9g/LNaCl溶液与0.308mol/L葡萄糖溶液的渗透 压一样大。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 称为等渗溶液。 对于渗透压不同的两种溶液,渗透压低 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渗透压高的溶液 称为高渗溶液。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在医学上,等渗、低渗或高渗是以人体血浆 渗透压为比较的标准 等渗溶液的渗透摩尔浓度是280~320mmol/L
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大分子和大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半透膜存在 和 浓度差 。 2、用半透膜把纯溶剂或稀溶液与溶液或浓溶液 给开,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 是 纯溶剂进入溶液 或 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 3、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 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规定的, 所以医学上规定凡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 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 320 mmol/L的称为 高渗溶液,低于280 mmol/L的称为低渗溶液。
渗透压比较: 相同温度下, 渗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 渗透浓度越小,渗透压越小。 所以,通常用溶液渗透浓度的高 低来衡量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渗透浓度: 溶液中起渗透作用的粒子总浓度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 渗透浓度 渗透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a=一个分子中所含的粒子数目 思考:下列物质的a为多少呢? 葡萄糖(C6H12O6) a=1 a=2 氯化钠(NaCl) 氯化钙(CaCl2) a=3
红细胞至于 0.068mol/L的 氯化钠溶液中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意: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等渗溶液。 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 注射速度要缓慢。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1.血浆总渗透压 人体血浆中既有小分子(如葡萄糖)和小离子 (如Na+、Cl-、HCO3-),也有大分子和胶体物质 (如蛋白质、核酸等)。血浆总渗透压是由这两类 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总和。
溶液
浓溶液
纯溶剂
稀溶液
渗透现象
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渗透压定律: p =CRT
0
p0—渗透压 ( kPa)
C—物质的量浓度(mol· L-1) R— 8.314kPa· L· mol-1 · K-1 T—绝对温度(T=273+t)
渗透压定律: 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总物质的
量浓度及绝对温度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
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渗透原因: 半透膜两侧溶剂分子数目 不等。
半透膜
溶液
浓溶液
纯溶剂
稀溶液
渗透的方向: 纯溶剂
渗透现象
溶液
或
稀溶液
浓溶液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思考:液面会无止境 地上升吗? 3、渗透压:
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用 半透膜隔开,恰能阻止渗透 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 平衡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简称渗压(Pa、kPa) 半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