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溶液的浓度上课讲义
《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2011年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主要面向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属于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在整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注重与中学化学的衔接,促使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注重与后续课程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大量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实施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进行,使学生不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工作作风;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理解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配位化合物等对专业的意义;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命名原则进行命名;理解有关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化学反应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和试剂进行化学实验,并规范地书写实验报告;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和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爱护公物和良好品德。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人和大自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只不过这些反应比体外反应更复杂、更高效、更精确。
医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部分。
学习要求: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化学和医学的关系,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了解医学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益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溶液学习要点:1、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2、溶液的渗透压3、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学习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渗透现象产生条件,渗透压和渗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分散系的分类 :*
1.按分散相粒子的组成分 均相(单相)分散系
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判断均相与非均相的方法: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 在分散介质中。
是:均相(单相)分散系 否: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什么是相?
Äà ÍÁ
指在一个体系中,物理和化学性质
完²Ë 全ÓÍ 相同的一部分。
1/3ÊÔ ¹Ü Ë®
• 特征:*
• 1.通透性: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
渗析(透析)
2.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
丁铎尔效应:聚光光束通过放在暗处的 溶胶时,从侧面可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
这是光散射的结果。*
聚光光束
低分子 溶液
........ .. .. 溶胶
3.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4.电学性质:电泳。
第一节 溶液与分散系的概念
•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 地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所得的稳定混合物, 例如 糖水、盐水。
• 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是溶剂(水),被溶 解的物质是溶质(蔗糖、NaCl)。
• 溶液 = 溶质 + 溶剂
Äà ÍÁ
²Ë ÓÍ
1/3ÊÔ ¹Ü Ë®
Õñ µ´ »ì ÔÈ
判断相的依据Õñ:µ´ »ì ÔÈ
¾² ÖÃ
Õá ÌÇ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离子)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
ʳ ÑÎ
2.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 粗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分子(离子)分散系
一、粗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00 nm,多相,不稳定。 • 例:悬浊液、乳浊液
二、胶体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100 nm,多相,较稳定。
专业基础课-《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分:5 学时:90)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医用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本科生在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涵盖了无机、分析、物化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概念、化学平衡基本理论、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与医学相关的重要化合物,并使学生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工作方法,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医用化学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先讲述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平衡基础理论、滴定分析以及分光光度法等基础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讲述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制备以及在医学上的用途等有关知识,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其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计算;难溶电解质的组成与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的关系,沉淀的形成与转换的计算。
熟悉影响缓冲溶液性能的因素,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难溶盐的溶解-沉淀平衡的影响。
了解正常人体体液的pH范围、缓冲溶液对稳定血液pH的作用;沉淀溶解平衡在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介绍酸碱的基本理论(电离理论、质子理论、溶剂理论、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理论);重点介绍质子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应用。
介绍弱酸、弱碱以及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酸、碱溶液中H3O+、OH-浓度的计算方法;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缓冲能力、配制方法和pH的计算;物质的溶解度和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根据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标准电极电势表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反应次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能斯特方程以及各种因素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及有关计算。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及有机化学,涵盖了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无机化学部分:1.溶液和胶体溶液2.电解质溶液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5.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学部分:1.烃的性质和命名2.醇和酚的性质和命名3.醛和酮的性质和命名4.酸和碱的性质和命名5.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6.脂类和氨基酸的性质和命名7.蛋白质的性质和命名8.核酸的性质和命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实验操作等环节。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医用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溶液的浓度

3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求溶质质量.
nB =CB×V , mB = nB ×MB
例3:10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NaOH多少克?
•解:C(NaOH) = 2mol/L , V = 1000ml =1L,
• M (NaOH)=40 g/mol
• n(NaOH) =C(NaOH)×V
• 解: ωB=mB/m =10÷100 =0.1
•
答: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
• 例2: 将10克盐溶于40克水中配制成溶液,计算此溶液中盐的质量分数。
• 解: ωB=mB/m =10÷(10+40)=0.2
•
答: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2。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四)体积分数
(四)体积分数
• 解:CB =ωB ×ρ/MB
•
=(0.98×1840g/L)÷98g/mol
•
=18.4mol/L
答:此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8.4mol/L
• 例2:密度为1.08kg/L的2mol/LNaOH溶液,计算此溶液的质量分数。
• 解: CB=2mol/L ,MB=40g/mol,ρ=1.08kg/L
•
稀释前溶质的量 = 稀释后溶质的量
• 计算公式: C1V1 =C2V2
•例1:配制0.2 mol/L盐酸溶液100ml,取2mol/L盐酸溶液多少毫升? C1=2 mol/L , V1= ? C2 =0.2mol/L,V2= 100ml=0.1L C1V1 =C2V2 V1 =C2V2 /C1 =0.2×0.1/2
•
= 7g÷ 0.1L
•
=70 g/L
• 答:血浆蛋白的质量浓度为70 克/升。
课题3__溶液的浓度说课课件PPT讲义

[讨论一] :200C时,氯化钠溶解度为 36g。有人说:“200C时,氯化钠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意义
温度 溶剂量 是否饱和
单位
溶质质量分数
表示溶液中溶质 质量的多少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单位为1,省略不写
溶解度 表示物质 溶解性的强弱
一定
100克 必须饱和
36g 100g+36g
=26.5%
答: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6.5%
练习2:能否配制出20℃溶质质量分数为30% 的食盐水?
思考:向20%的某浓溶液中加水后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何变化? 如何解决有 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题型三] :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计算的依据 :
稀释前溶质质量 = 稀释后溶质质量 浓缩前溶质质量 = 浓缩后溶质质量
重难点
1、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 溶液的关系
思考:
哪个杯子中 的糖水比较
浓?
1.同样两杯红糖水,哪杯较浓? 2.同样两杯白糖水,哪杯较浓? 含糖多少?甜到什么程度?
喷洒药水
飞机喷洒农药
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
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 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填表:
氯化钠 的质量
30克 24克
90克 90克 80克
水的质量
90克
氯化钠溶液 的质量
120克
溶质的 质量分数
25%
126克 150克 16%
10克 100克 90%
90克 180克 50%
120克 200克 40%
将硫酸铜溶液进行下列变化,填表
小游 医用化学 第3章溶液第二、三节

C1 、C2可以是
表示法要一致;
c B 、 B 、 B 中的一种,但两者的
V1、V2单位必须统一。
消毒酒精是医药上常用的溶液,请你与同学合作, 用药用酒精配制消毒酒精95ml。 配制过程: 1、计算:药用酒精的浓度是0.95,消毒酒精的浓度
80g/L 量浓度是____,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2mol/L
。
第3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半透膜:只允许一部分分子通过一部分分子不能通过的
薄膜
渗透现象产生应具备的条件如何?
产生渗透现象条件:
一是两溶液之间有半透膜隔开,二是半透
膜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渗透压: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
C 6 H12O 6
5 0 g /L 1 8 0 g /m o l
0 .2 8 m o l/L
M
C 6 H12O 6
答:50g/L的葡萄糖注射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8mol/L。
(二)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间的换算
cB =
B
M
B
cBM
B
B
例3-6:市售浓硫酸的质量分数 B 0.98 , 1 .8 4 k g /L , 计算此浓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已知 1.84 kg/L 1840g/L M H S O 98g/m ol
二、溶液浓度的换算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间的换算
cB
B
M
B
B cB M B
医用化学基础教案

四川法商专修学院教案
(2013年秋季)
任课教师: 赵琴
学科:《医用化学基础》教材版本: 主编黄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科目类型: 统考()校考( √)
本课程考试时间: 2014 年 1 月日
本课程授课时间: 2013 年__9_ 月 1 日—2013 年 1 月日
授课班级及人数:2013 级护理专业1班( 专科) 121 人
2013 级_护理_专业2班( 专科) 102 人
2013 级药剂专业( 专科) 24 人
四川法商专修学院(2013年秋季)教案
任课教师: 赵琴教学时间: 2013 年 9 月 23 日( 周星期一 )
学科:《医用化学基础》科目类型: 国考 ( ) 省考( ) 校考(▲ )
本课程考试时间: 2014 年 1 月日本课程授课时间: 2013 年9月23日—2014年1月 1日授课班级及人数:2013 级护理专业1班( 专科) 121 人
2013 级_护理_专业2班( 专科) 102 人
2013 级药剂专业( 专科) 24 人
教材版本: 主编黄刚出版社人卫 ( 2001 年版第二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种液体是溶液?
溶液的概念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状态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匀、稳定、澄清的 体系称为溶液。
其中能溶解其他物质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 质称为溶质。
水是常用溶剂,通常不指明的溶液,都是指 水溶液。除水之外,酒精、汽油、苯也是 常用溶剂。
=0.5mol
VB= nB/CB =0.5mol÷0.28mol/L
=1.8L
=1800ml
答:能配制1800毫升注射液。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质量浓度
(二)质量浓度
1、概念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除以溶液体积,称为溶质 B的质量浓度。用符号ρB表示。
ρB= mB/V
单位是克每升g/L。 1g/L=103mg/L(毫克/升)=106μg/L(微克/升)
解: ωB=mB/m =10÷100 =0.1 答: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
例2: 将10克盐溶于40克水中配制成溶液, 计算此溶液中盐的质量分数。
解: ωB=mB/m =10÷(10+40)=0.2 答: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2。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四)体积分数
(四)体积分数
概念:溶质B的体积分数是指B的体积VB与溶 液的体积V之比,用符号φ表示。 φB=VB/V
例1: 生理盐水的规格是500mL生理盐水中含 有4.5g NaCl,计算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
解:mB=4.5g, V =500mL=0.5L ρB = mB/V = 4.5g÷ 0.5L =9 g/L
答: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是9克/升。
例2: 100ml正常人血浆中含血浆蛋白7g,
问血浆蛋白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为多少?
解: mB=7克, V =100ml=0.1L ρB= mB/V
= 7g÷ 0.1L =70 g/L
答:血浆蛋白的质量浓度为70 克/升。
(三)质量分数
(三)质量分数
概念:溶质B的质量分数是指B的质量与溶液的 质量m之比。用符号ωB表示。
ωB=mB/m
注意:mB和m的单位必须相同。
例1: 将10克KCl溶于水配成100克溶液, 计算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
例3:10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含 有NaOH多少克?
解:C(NaOH) = 2mol/L , V = 1000ml =1L,
M (NaOH)=40 g/mol
n(NaOH) =C(NaOH)×V
=2mol/L ×1L
=2mol
m(NaOH)=n(NaOH) ×M(NaOH)
=2mol×40g/mol
MCa2+ = 40 g/mol ,V= 100ml =0.1L nB = m/M =0.01÷40=0.00025mol CB = nB/V =0.00025÷0.1 =0.0025 mol/L
=2.5mmol/L 答:正常人血清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mol/L.
3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求溶质质量. nB =CB×V , mB = nB ×MB
溶质的物质的量nB 溶液的体积 V
• 注意:
①、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用物质的量(摩尔)表示,而不是用质 量(克或千克)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mol/m3, 或mol/L;医学常用mmol/L(毫摩尔/升)、 微摩尔每升(μmol/L). 1mol/L=103mmol/L=106μmol/L
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或气体是溶 质,液体是溶剂;
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而形成溶液时,量少的一种液 体称为溶质,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白酒的酒精度有38、42、 45、 53、 56、 58… 国产啤酒的酒精度数是多少?
纯酒精的量
酒精度 =
×100%
溶液的量(体积或质量)
=80g
答: 含有NaOH80克。
4、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求溶液体积。 nB = m/M ,VB= nB/CB .
例4:用90克葡萄糖(C6H12O6),能配制 0.28mol/L的静脉注射液多少mL?
解:CB=0.28mol/L ,mB=90g, MB=180g/mol nB = m/M =90g÷180g/mol
例1: 100ml的NaOH溶液中含有0.5mol的NaOH,
求溶液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
解: CB=nB/V =0.5mol/0.1L =5mol/L
答: NaOH 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2、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求物质的量 浓度。 nB = m/M, CB = nB/V
例2: 100ml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10mgCa2+, 计算正常人血清中含Ca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 mCa2+ = 10mg = 0.01g
注意:VB和V的体积单位必须相同。
例1: 取750ml纯酒精加水配制成1000ml医
用酒精溶液,计算此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 积分数。
解: VB =750 ml, V =1000ml jB=VB/V =750ml÷1000ml=0.75
答:该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0.75。
例2: 在311K温度时,人的动脉血中100ml
溶液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 溶质的量。
溶液浓度=
溶质的量(体积或质量) 溶液(或溶剂)的量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
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称 为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
nB
CB =
V
或nB=V×CB
物质的量浓度 CB =
如何理解物质的量浓度?
C(NaCl)=0.154mol/L 表示每升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154molNaCl。
C(Na+) =0.5mol/L 表示每升溶液中含有0.5molNa+。
C(NaOH)=2mol/L
表示每升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2mol 的氢氧化钠。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下列几类:
1、已知溶液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求物质的量 浓度。CB = nB/V
含氧气19.6mL ,求此温度下,人的动脉血中 含氧气的体积分数。
解:VB =19.6 ml, V =100ml jB=VB/V =19.6ml÷100ml=0.196
答:此温度下人动脉血中含氧气的体积分 数为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