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师随笔:迁徙的小候鸟

合集下载

六年级观后感作文:鸟的迁徙观后感

六年级观后感作文:鸟的迁徙观后感

六年级观后感作文:鸟的迁徙观后感最近,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一部纪录片——《鸟的迁徙》,这部片子让我对鸟类的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验了它们在迁徙过程中的艰辛和奋斗。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迁徙的知识,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妙。

首先,我了解到鸟类迁徙是一种必然的生态现象。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食物和日照等环境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这些都会影响鸟类的生长和繁衍。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生存,鸟类会根据季节变化不断进行迁徙。

有些鸟类会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四处飞翔,留下了人们不能想象的美丽景象。

例如,北极燕鸥会从北极向南飞行数千公里,到达南极和南美洲进行越冬,随后又在春季飞回北极繁殖。

这种坚韧的毅力和不放弃的精神,让人们感叹自然界的神奇和伟大。

其次,我知道了迁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整个过程中,鸟类会遭遇许多艰难险阻。

例如,极道地带的恶劣气候、茫茫大海的波涛汹涌、食物和水源的缺乏等都会威胁到鸟类的生存。

面对这些困难,鸟类没有气馁,它们依然在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顽强地向前进发。

这种勇敢和坚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明白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放弃、不屈服是前提,只有不断努力和进取才能实现梦想。

最后,我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与神秘。

在《鸟的迁徙》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美丽的景象,如漫天飞舞的鸟群、海面上泛起的水纹、云层中的彩虹等。

这些美丽和神秘让人们感叹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让我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保护和爱护我们的地球,让这片蓝色星球充满更多的美丽和神秘,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得到了很多启示。

我学会了尊重自然、珍惜生命、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鸟类一样,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的美丽,学习自然的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小候鸟发言稿

小候鸟发言稿

小候鸟发言稿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一只小候鸟,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作为候鸟,我们这个群体一直以来都以迁徙为生活的特点。

每年秋天来临时,我们候鸟都会离开寒冷的北方,向南方的温暖地区迁徙。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次长途旅行,更是对于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诠释。

迁徙,对于我们来说,是生存与繁衍的必需品,也是我们作为候鸟的独特之处。

回顾漫长的历史,我们候鸟一直奋斗在生存的边缘。

种种自然环境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人类的干扰,让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磨砺出我们强大的生存能力。

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进化,找到了属于我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候鸟所面临的挑战也在日益增加。

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对我们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许多物种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作为一种保护动物,我们候鸟需要大家的关注和保护。

我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我们候鸟只是众多受到威胁的物种之一,我们代表着所有生物,期待能够和人类和谐共处。

环境保护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共同努力。

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系统,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能产生巨大的效果。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

只有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和生物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我们候鸟并不希望人类为了保护我们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人类和候鸟共同努力、共同提升,我们的家园才能变得更美好。

当然,我也希望能够利用科技的力量来解决环境问题。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答案。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无论是人类还是候鸟,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教师随笔:陈玉娟:迁徙的小候鸟

教师随笔:陈玉娟:迁徙的小候鸟

教师随笔:陈玉娟:迁徙的小候鸟教师随笔:陈玉娟:迁徙的小候鸟陈玉娟那年秋季新学期,我接手带六年级(2)班班主任,我们这里的毕业班部分学生六年级才从各村小集中到中心学校。

贺丹(化名))也在我的班级里,小姑娘个头不高,眼睛黑黑的,皮肤也很黑,头发多而枯黄,向上扎着一对”冲天炮”.很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小手小脸总是黑黑脏脏的,也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

我总是不止一次悄悄对她说:”小姑娘,整洁很重要哦。

”她咧开嘴,只是笑笑。

家访后才得知,她的家乡在贵州,父母打工来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鹤庄窑厂烧砖,她就插到我校读书。

窑厂环境很差,一家八口人挤在一个不足四十平方的工棚里,六个孩子中,她排老三。

大概家里经济很困难,小姑娘肯定是常常帮父母搬砖吧?所以她的小手小脸总是黑黑脏脏的。

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旧衣服明显不合身,衣袖和裤腿都很短,露出了细细黑黑的胳膊和腿。

方言不同。

软软糯糯的”贵州普通话”中n和l基本都是n,再加上贵州的使用的省编教材和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不相同。

贺丹每次读课文都很吃力,读课文来全程没有一点起伏。

一开始,有调皮佬不加掩饰地大声笑她读课文的语调和发音,她红着脸,有些不知所措。

我微笑望着她,鼓励她读完,然后一再肯定说很不错,告诉全班同学她的语调有南方语种的温润,我们要学会欣赏。

文艺委员”刘骝”是贺丹的同桌,贺丹和他关系不错,但总是将”刘骝”喊成”牛牛”.刘骝的祖父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老先生,他希望自己的孙子是匹千里马,所以取名”骝”.开始毛小子总是认真纠正她说是”liu”不是”niu”,但是纠正基本无效,下次她还是n和L不分家。

后来他就不去纠正了,每次贺丹喊”牛牛”他马上就答应。

偶尔的有空闲的中午,我们会一起听她说她的老家话,叽里咕噜的那一通很温软的方言,我们一个字也不懂,但大家都说好听。

贺丹就在我们懵懂的欣赏里,展开灿烂的笑颜。

女儿那时也读六年级,但个头比贺丹高许多。

于是我收拾了些女儿的旧衣鞋,将她喊到办公室,准备将这一包衣物交给她。

小候鸟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随笔小候鸟归来爱心接力

小候鸟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随笔小候鸟归来爱心接力

小候鸟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随笔小候鸟
归来爱心接力
有这么一群人,长年和爷爷奶奶亦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他们一年难得和父母见上几次。

暑假是他们的黄金日子,因为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

哪怕是陪爸爸妈妈摆小摊儿,亦或是和他们一起经营小店儿,他们都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人们把他们称之为“小候鸟”,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有的奔赴远方,有的奔赴外地,想多挣些钱,想让家人少受点罪,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很少能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亲子陪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真的是太奢侈。

幸好,孩子们有暑假,他们就像“小候鸟”一般,飞向全国各地,飞到爸爸妈妈的怀里。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孩子们已然很开心。

他们小心翼翼地享受着父母给的爱,是如此珍惜,让人看了心生爱怜。

幸福的日子总是如流水般匆匆而去,转眼,假期就要结束了。

孩子们又如候鸟般飞回家里,这里只有房子,没有爸爸妈妈长时间的陪伴,可孩子们依旧甘愿在这里等待,等到新年时和父母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小候鸟”们马上就要开学了,身为教师的我们,让我们接过这爱的火炬,让我们把温暖传递,让孩子们感受到父爱母爱般的关怀,让孩子们的心灵不孤单……孩子们,离别是为了长久的相
聚,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拥有一个更温馨的家。

让我们心怀感恩,因为他们其实内心更渴望团聚。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欢迎归来,让我们用爱温暖彼此,我愿接过这爱的火炬,传递下去。

我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作文【小学六年级600字】

我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作文【小学六年级600字】

我是一只迁徙的候鸟
我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一只曾经幸福的鸟。

金秋十月,候鸟族中的大事,迁徙就要到了。

我和兄弟姐妹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一切,都充满了险恶,却又是值得的。

飞过高山,越过平原,天空中到处都是我们的身影。

我们在这条千年的迁徙之路,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有好多个体弱的兄弟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一天,我们就像以前一样,在罗霄山歇息。

周围死一般的寂静,诡异的寂静。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同类的尸体,让我们不寒而栗。

地面上到处是弹片、弹壳。

我们都提高了警惕,同时也更加恐惧。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这里简直就是我们的墓地,我们向这个世界告别的地方。

夜空中,几个兄弟正在觅食,几束强光照过来,恐怖笼罩了我们。

随后,是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只见伙伴们从天空中堕落下来,躺在血泊中,下面传来人类的哈哈大笑声和金属的碰撞声。

在之后的几天,不断有伙伴消失。

一张大网正向我们逼进。

此刻,
我们心中,除了恐慌,就是愤怒。

我们都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没有人去捕食,只有几个同伴陆续离开了我们。

这一天,我刚飞起来想飞出这死亡之谷,一声枪响,血染红了我洁白的羽毛,我的身体急速下滑,我知道我将永别于这个既让我留恋又让我憎恶的世界。

我痛恨着人类的无情与残忍。

我们本是一群无辜而又可怜的候鸟,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
指导教师:作文班李老师
(此文是对罗霄山脉千年鸟道上的杀戮有感而写)。

小学三年级作文小鸟的迁徙观察鸟儿的迁徙路线的观察日记

小学三年级作文小鸟的迁徙观察鸟儿的迁徙路线的观察日记

小鸟的迁徙观察鸟儿的迁徙路线的观察日记今天,我偷偷地躲在树下观察小鸟的迁徙路线。

一只漂亮的大雁带
领着一群小雁飞过我的头顶,它们成V字形排列,好像是数学老师教
我们的尖锐的箭头。

小鸟们飞过了绿油油的田野,也穿过了蔚蓝的河流。

它们在空中腾飞,显得非常轻盈灵活。

我看到它们的翅膀快速扇动,发出嗖嗖的声音。

它们似乎舞动着身体,欢快地唱着歌。

我留心观察小鸟们的迁徙路线,发现它们总是沿着特定的路径飞行。

它们在天空中划出一条明显且规律的路径。

我看到它们在飞行中并不
止步于某地,而是一路向前,飞呀飞,不知疲倦。

小鸟们真坚强,真
勇敢!
有一次,我看到小鸟们发出了"咯咯"的声音,它们好像在商量着什
么似的。

突然,它们改变了飞行的方向,像是找到了一个新的秘密地方。

我在地上留下了记号,希望下次能再次看到它们。

小鸟们的迁徙路线真是有趣而神奇!它们飞过山峦,越过大海,穿
过茂密的森林,像是穿越了一个个不同的国度。

它们的路线还会因为
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真是让人惊叹。

虽然小鸟们的旅行很辛苦,但它们从来没有放弃。

我想,小鸟们一
定是有着坚定的目标,才能一路飞向远方。

它们也让我明白了困难并
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就能战胜困难。

小鸟们的迁徙路线观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让我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将来,我要像小鸟们一样,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迁徙的鸟》观后感8篇

《迁徙的鸟》观后感8篇

《迁徙的鸟》观后感8篇这星期,我们学习了《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知道了燕子在迁徙途中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时,得到了瑞士人们的准时抢救,并用专列把这些燕子送到暖和的地方。

教师在课后向大家推举了一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建议我们在双休日好好看一遍。

我认仔细真地观看了,它讲的是各种留鸟们春天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的情景。

春天,留鸟们从南方飞往北方。

雪雁、白鹳、丹顶鹤、大天鹅……他们告辞南方,向着北方动身。

有的要飞越2500英里,从墨西哥湾飞到北极地区;有的要飞越3100英里,从非洲中部飞到欧洲西部;有的要飞越1800英里,从美国西部飞到阿拉斯加……从南方飞往北方的路程,危机重重。

留鸟们总是要饿肚子,总是要找不到水喝。

在雪山面前,留鸟们总是要遇到雪崩。

留鸟们在雪山下的河里捉鱼吃,突然雪山上的大雪块从山上滑下来,机智的鸟儿们赶忙闪到一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鸟儿,就葬身大雪了。

在凹凸起伏的沙丘上,成群结队的鸟儿们在这歇脚,听见“哒哒哒”的声音,鸟儿们提高了警觉,不一会儿,一群马儿飞奔过来,鸟儿们立刻飞走了。

可等马儿们跑过了,还有一只鸟儿落队了……每每消失这样的画面,背景音乐也会变得悲伤起来,我的心就会特殊为这些鸟儿难受。

经过千山万水,留鸟们终于到达目的地。

它们在那儿搭巢建窝,产卵孵蛋,哺育幼鸟。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瞬,留鸟们又要开头迁徙了。

秋天到了,留鸟们要从北方飞往南方了,返回的路程比南方飞往北方的路程还要困难。

它们飞到田野上,猎人们拿枪打它们;它们飞到城边的河里,泥土粘住了脚,飞不起来了;经过荒岛,翅膀不当心摔断了……但是它们偶然也会遇到好心人,给鸟儿们吃的。

这样的跋山涉水,留鸟们又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又开头了新的生活。

纪录片没有多少的语言,却用一幅幅画面和一段段音乐打动了我。

好佩服这些小小的留鸟们,它们不管刮大风下大雨,到了迁徙的时间,再恶劣的天气也无法阻挡它们;不管迁徙的路上有多少危机,它们还是坚持飞到目的地。

小学生电影《迁徙的鸟》观后感

小学生电影《迁徙的鸟》观后感

小学生电影《迁徙的鸟》观后感《小学生电影〈迁徙的鸟〉观后感》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超级好看的电影,叫《迁徙的鸟》。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小心脏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这部电影啊,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特效,也没有什么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就是一群鸟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可别小瞧了这些鸟儿,它们的旅程那叫一个惊心动魄!电影里的鸟儿们,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大迁徙。

它们飞过了茫茫的大海,飞过了高耸的山脉,飞过了一望无际的沙漠。

那场面,真的是太壮观啦!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小小的北极燕鸥。

它们每年要从北极飞到南极,再从南极飞回北极,这一来一回,那距离长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它们飞的时候,可不像我们坐飞机那样舒服,它们得靠自己的小翅膀,不停地扇啊扇。

有时候遇到狂风暴雨,它们也不能停下来找个地方躲躲,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飞。

我就在想,它们难道不累吗?它们难道不想找个温暖的窝睡上一觉吗?还有那些在沙漠里飞行的鸟儿们,哎呀,那可真是可怜。

沙漠里又热又干,连一滴水都找不到。

鸟儿们的嘴巴都干得裂开了,可它们还是坚持着往前飞。

我看到有一只小鸟,实在是飞不动了,就落在了沙漠里。

它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绝望,看得我心里酸酸的。

就在我以为它要放弃的时候,它突然又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

那一刻,我真的为它感到骄傲!电影里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画面。

比如那些带着宝宝一起迁徙的鸟儿妈妈们,它们一路上要照顾宝宝,给它们找吃的,还要保护它们不受到伤害。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每天也是这样照顾我,关心我,真的是太辛苦了。

看着这些鸟儿们不停地飞啊飞,我就在想,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它们的使命,是它们为了生存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只要有目标,只要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想想我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退缩,就想放弃。

和这些鸟儿们比起来,我真的是太惭愧啦!以后我也要像它们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教师随笔:迁徙的小候鸟作为人民教师,有着很深的重任,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会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需要经常写随笔,讲故事整理归纳,以后面对这种情况有应对措施。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六年级教师随笔:迁徙的小候鸟。

那年秋季新学期,我接手带六年级(2)班班主任,我们这里的毕业班部分学生六年级才从各村小集中到中心学校。

贺丹(化名))也在我的班级里,小姑娘个头不高,眼睛黑黑的,皮肤也很黑,头发多而枯黄,向上扎着一对"冲天炮".很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小手小脸总是黑黑脏脏的,也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

我总是不止一次悄悄对她说:"小姑娘,整洁很重要哦。

"她咧开嘴,只是笑笑。

家访后才得知,她的家乡在贵州,父母打工来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鹤庄窑厂烧砖,她就插到我校读书。

窑厂环境很差,一家八口人挤在一个不足四十平方的工棚里,六个孩子中,她排老三。

大概家里经济很困难,小姑娘肯定是常常帮父母搬砖吧?所以她的小手小脸总是黑黑脏脏的。

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旧衣服明显不合身,衣袖和裤腿都很短,露出了细细黑黑的胳膊和腿。

方言不同。

软软糯糯的"贵州普通话"中n和l基本都是n,再加上贵州的使用的省编教材和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
不相同。

贺丹每次读课文都很吃力,读课文来全程没有一点起伏。

一开始,有调皮佬不加掩饰地大声笑她读课文的语调和发音,她红着脸,有些不知所措。

我微笑望着她,鼓励她读完,然后一再肯定说很不错,告诉全班同学她的语调有南方语种的温润,我们要学会欣赏。

文艺委员"刘骝"是贺丹的同桌,贺丹和他关系不错,但总是将"刘骝"喊成"牛牛".刘骝的祖父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老先生,他希望自己的孙子是匹千里马,所以取名"骝".开始毛小子总是认真纠正她说是"liu"不是"niu",但是纠正基本无效,下次她还是n和L不分家。

后来他就不去纠正了,每次贺丹喊"牛牛"他马上就答应。

偶尔的有空闲的中午,我们会一起听她说她的老家话,叽里咕噜的那一通很温软的方言,我们一个字也不懂,但大家都说好听。

贺丹就在我们懵懂的欣赏里,展开灿烂的笑颜。

女儿那时也读六年级,但个头比贺丹高许多。

于是我收拾了些女儿的旧衣鞋,将她喊到办公室,准备将这一包衣物交给她。

小姑娘明白我的意图后,脸突然通红,然后一声不响地跑开了。

没有拿我准备的衣物。

我当时也不明白她是怎么了,但是从此后,我发现这个小女孩更加沉默了。

慢慢地我琢磨明白了,可能我这个莽撞的举动,在无意里伤害了这这孩子敏感的心灵。

我一时不知如何向她解释:她很短很旧的棉袄和棉裤真的不保暖,我只是出于对她关心才这样做的,许多时候,善意的表达也是需要适当方式的。

那年冬天的雪下得很大,比往年时间长。

早读课前,全班都在教室一起吃早点,三开间的教室因为有六十多人,显得温暖而热闹。

大概家庭经济原因吧,贺丹很少买点心吃,总是悄悄在座位上吃从家里带来的烤山芋。

小手小脸都吃得黑乎乎的,但她很安静很自在。

我在心里悄悄为这个小姑娘的个性喝彩点赞,我随意的将一盒手纸放在她的课桌上,提醒全班同学用餐前后要洗手,看到小姑娘和同学们洗手回来很自然的用手纸擦拭,我会心地笑了。

有天,我和她套近乎说:"贺丹,你的烤山芋太香了,老师和同学们天天看着你吃山芋,看得都流口水了呢!"她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很开心地就笑了。

露出了整洁的牙齿和一对浅浅的笑涡。

此后,她常常都多带一个山芋给我或者给同学,我们也从不拒绝,吃得毫不矜持,常常满手满脸都是黑乎乎的。

偶尔我们也会和贺丹互换早点吃,百灵鸟似的学习委员总是嚷嚷说:"贺丹,你就将就吃我的吧,我喜欢你的烤山芋!"
转眼元旦到了,全班又是买糖果又是买瓜子,准备张灯结彩地文艺汇演。

这时我发现贺丹的一对趾高气扬的冲天炮,不知何时变成了两只垂肩的小辫子,温润地扎在胸前。

贺丹告诉我,她在"牛牛"那里报名了,她会吹自己故乡的葫芦丝。

我问贺丹,我吃了她许多山芋,是否也该替她准备元
旦礼物?她低头想了会说:"老师,你还是将你以前送我的衣服,再送给我吧!"悄悄地,我在里面添上了条蓝色的围巾,我希望贺丹围着它吹葫芦丝。

在元旦汇演时,围着蓝色围巾的贺丹安静得象窗外的雪,她吹的那曲葫芦丝,很好听,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乐曲。

我也曾悄悄地问过她,她笑着说是听爷爷吹的,她也不知道是什么乐曲。

第二年的元旦前,我接到了一张蓝色的贺岁卡,卡上一行清秀自信的字迹:"老师,贵州没有下雪,你那里下雪了吗?"
在今年的第一场雪里,我想起遥远的贵州的学生,想起暖暖的香甜的烤山芋。

转眼那样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贺丹应该长成大姑娘了吧?
望江下雪了,贵州是否也下雪了?经历过秋冬的迁徙,小候鸟应该有了双强健的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