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ppt课件

高中生物ppt课件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高中生物教材课件》

《高中生物教材课件》
生态系统中的秘境,充满了丰富 的生物多样性。
珊瑚礁
海洋生态系统的彩色宝藏。
北极圈
极地生态系统的居民。
动物行为及形态结构
捕食行为
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展现了 动物的求生能力。
迁徙现象
某些动物为了寻找食物或繁殖 地而进行长途迁徙。
鸟类翅膀
羽毛和翅膀结构让鸟类能够飞 翔。
植物形态结构与繁殖方式
1
根系结构
植物吸收养分和扎根的重要部分。
2
叶子特征
叶片形态和结构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3
花朵繁殖
植物通过花朵吸引传粉媒介进行繁殖。
病毒及其对生物的危害
生命周期 感染 疾病
病毒无法自己繁殖,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 通过直接接触、空气和食物传播给宿主。 引发宿主免疫反应,导致疾病症状。
细菌及其对人类的作用
有益细菌
1 光合作用
植物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
2 呼吸作用
有氧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为能 量。
3 发酵
无氧条件下产生能量。
基因的特性及遗传与进化
1
Greg or M endel
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传递
遗传突变
2
的规律。
基因组中发生的突发变异。
3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
热带雨林
通过肺部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 化碳。
循环系统
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部 位。
消化系统
将食物解为可吸收的养分。
消化过程及其相关概念
消化器官
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
消化酶
帮助分解食物成分,使其易于吸 收。
营养吸收
身体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反射弧结构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03 生态系统结构与 功能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作用
非生物环境
包括气候、土壤、水等非生物因 子,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发酵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产 品。
发酵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等,在食品、化工、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发酵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生产酒类、面包等食品,制造抗生素、维生素等药 物,开发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
酶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应用 • 实验操作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01 遗传与进化基础 知识
遗传物质与DNA结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
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证明。
实践意义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个人在环保中责任和行动
树立环保意识
了解环保知识,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践行绿色生活
节约水电、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从自身做起推动绿色发展。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高中生物ppt课件

高中生物ppt课件
不同元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碳、氢、氧参与构成生物体 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氮、磷、硫参与构成核酸、蛋白质等 重要分子。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获取所需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 组织的主要物质。
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02
03
04
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孟德尔是一位19世纪的奥地 利生物学家,他对遗传学做出
了重大贡献。
豌豆实验的目的
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遗 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
概念。
豌豆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了多种豌豆进行杂 交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 层膜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和酶,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层 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参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 层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 输,同时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化合物作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在细胞内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物质,并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作用。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

高中生物第一节课的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第一节课的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2. 预习课本,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
好笔记(课本没有的,重难点,典型 事例等) 3.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4.有效做题,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 内容,提高能力。 (1)不太明白的题通过查课本原理和 与他人交流,问老师等方法弄清楚, 不让小问题积累成大难题。 (2)准备错题本,整理做错的题,温 故而知新。
将习惯变成性格 用兴趣成就未来
——走进高中生物
1 什么是生物 2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3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 4 高中生物学什么 5 如何学好生物 6 科学家访谈
1 什么是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命 现象
生物
共同的物质与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繁殖 遗传与变异
稳态与应激性 适应与改造环境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邹承鲁曾任一些国内外重要科学期刊编委。1981年— 1982年应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1986年—1990 年间曾分期担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看书5分钟,并思考回答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1、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
打破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界限,极大地推进人类 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和应用。
(6)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兰花螳螂
2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你会自己做葡萄酒、泡菜、腐乳吗? (2)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高产大豆。
(3)洗衣服用温水泡10分钟更好洗,为什么?
(4)中国将坚持食盐加碘政策 。 (5)温州警方自26日以来,分三批公布“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名单。警方称, 39具被家属认领的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认定 核实。(摘自《东南早报》) ……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20
生物进化证据和理论支持
生物进化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 、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化石记录提供了生物进化 的直接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则揭示了不同生物 之间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则从基因层面 证明了生物进化的存在。
2024/1/27
理论支持
生物进化的理论支持主要包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和现代综合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之 间存在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被保 留或淘汰,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适应性进化。现代综 合进化论则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引入了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等遗传变异来源,以及种群遗传结构、物种 形成等进化机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生物进化理论体 系。
2024/1/2722 Nhomakorabea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2024/1/27
2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2024/1/27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6
人类对遗传和变异认识过程
人类对遗传的认识
从早期的“混合遗传”观念到后来的“颗粒遗传”观念,再到现代的基因概念。
人类对变异的认识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细胞质基因的遗传特点
母系遗传。
2024/1/27
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可提供合成新递质所需要的三ppt课磷件 酸腺苷。
22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触突
突触后膜有两种: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②树突膜ppt课件
23
3、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ppt课件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兴 奋 的 产 生 和pt课件
19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递途径是: 1.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突触小体
2.细胞体 轴突 突触小体
ppt课件
20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过程
特点:双向传导
1静息状态的膜电位:
外正内负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刺 局部电流

向与膜内电流 的方向一致
恢兴部复奋位
未兴兴奋奋 部位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 膜外:未兴奋部位
膜内: 兴奋部位 ppt课件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15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1)静息电位: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内负
外正
(2)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
(3)传导与恢复 恢复 传导
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速的度轴慢突(传到延下搁一)个神
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 间传递时发生了何种 信号的转变?
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电信号
化学信号
ppt课件
电信号
27
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递质作用: 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递质的化学本质: 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可能是
区H出现问题?
ppt课件
35
大脑皮层功能区
躯体运动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ppt课件
中央沟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语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视觉中枢
36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32
2、各级中枢示意图
资料分析(分析课本20页资料)
讨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 都在脊髓,但成人受大脑控制。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 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 出现了问题?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问题
ppt课件
29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突触传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 1、方向:可以双向传导 2、方式: 局部电流 3、速度: 快
突触 只能单向传递
化学信号 慢
ppt课件
30
4、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ppt课件
31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脑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ppt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 轴突或树突+髓鞘
神经: 由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裹结缔组织膜组

ppt课件
5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 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分类
条件反射 :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ppt课件
6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外负内正 外正内负
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膜外电流:未兴奋 兴奋区域
膜内电流:兴奋区 未兴奋区
5兴奋因此向前传导
ppt课件
21
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其实质是局部电流不断前移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
杯状或球状小体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
•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
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 器五个部分。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完整反射弧才能 实现。
ppt课件
7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感受器 (股四头肌内的感
受器)

传入神经

ppt课件
1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ppt课件
2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ppt课件
3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ppt课件
4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经元
突起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神经末梢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24
突触前膜
前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 突触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突触后膜
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ppt课件
25
4、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ppt课件
26
神经递质 存在于哪里?
单向 神经递兴质奋只在存神在经于元突之触前间膜的突触传小泡递中,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pp间t课件有什么关系?
33
神经末梢之间的联系
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ppt课件
34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
ppt课件
28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从前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到轴突再到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细胞体 轴突 树突
前一个神经元 后一个神经元
1、神经冲动
• 实验现象
+
+
-+
-+
a
图1
b
a
图3
b
刺 激
+-
+
+
-+
a
图2
b
a
图4
b
• 结论: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
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p动pt课件。
12
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ppt课件
13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刺激
ppt课件
14
受刺激时(兴奋状态)
兴奋传导的方
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股四头肌)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 兴奋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
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 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反射过程: 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ppt课件
11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