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3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2020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2020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C.由HgCl2生成Hg2Cl2时,汞元素被还原了D.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答案:C2.(2018·西城模拟)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浓度、反应温度等有关。

以下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Fe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Cu与浓HNO3溶液反应时生成NO2,与稀HNO3溶液反应时生成NO;Fe与FeCl3溶液的反应与浓度无关;Zn与浓H2SO4溶液反应时生成SO2,与稀H2SO4溶液反应时生成H2;Fe与HCl溶液的反应与浓度无关。

答案:B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那么以下的估量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定有碘离子B.不含铁离子C.一定有氯离子D.不含硝酸根离子答案:C4.(2018·汕头模拟)以下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A.食盐B.漂白粉C.氯水D.生石灰答案:B5.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那么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6B.产生白色烟雾的缘故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专门强,吸取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C.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上述火药中的红磷能够用白磷代替答案:D6.依照下表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FeBr2FeCl3②KMnO4H2O2H2SO4O2MnSO4③KClO3HCl(浓) Cl2Cl2④KMnO4HCl(浓) Cl2MnCl2A.33+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答案:D7.(2018·皖西四校模拟)24 mL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40 mL 0.02 mol·L-1的K2RO4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那么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价态是()A.+6 B.+3 C.+2D.0解析:设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价态为+x,在K2RO4中R的化合价为+6,据电子守恒可得:0.05 mol/L×24×10-3L×(6-4)=0.02 mol/L×40×10-3L×(6-x),x=3。

高三(人教新课标)一轮复习化学第2章单元过关+课时达标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人教新课标)一轮复习化学第2章单元过关+课时达标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自知主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2.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
物质类型
举例
活泼的金属单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元素处于低化合价 时的化合物
M(金属)
H2 C
氧化物 酸 盐
CO
SO2 H2S HI SO32Fe2+
对应氧化产物(填写离 子符号或化学式) Mn+ H+或 H2O CO 或 CO2 CO2 SO3 或 H2SO4
基础自知主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1)金属阳离子在反应中只能获得电子而得到金属单质吗?(2)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提示:(1)不一定,如 Fe3+还原得到 Fe2+;(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虽然 有单质参加,也有单质的生成,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自知主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知主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以 KClO3 与 浓 HCl 反应生成 Cl2 为例)
1.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配平原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从特征看化合价升降数相等,从本质看是电子得失 守恒。对离子方程式进行配平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意电荷守恒。 (2)配平步骤
②应用“强弱规律”可判断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 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还能比较 物质间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③应用“转化规律”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 产物。
④应用“难易规律”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基础知识梳理 典考例点解研析析方突法破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知主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 五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 氧化还原反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 五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 氧化还原反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提升作业五氧化还原反应(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宜春模拟)工业上生产下列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铝矾土(主要成分Al2O3)生产金属铝B.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生产硫酸C.用海水、贝壳生产氯化镁晶体D.用氯化钠生产烧碱【解析】选C。

Al2O3生产金属铝,铝元素化合价降低;FeS2生产硫酸,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水、贝壳生产氯化镁晶体时,CaCO3——CaO——Ca(OH)2——Mg(OH)2——MgCl2,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氯化钠生产烧碱时生成氢气和氯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2016·福州模拟)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C O32−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 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B。

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硫,A错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淀粉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则均可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Cl2+2Br-2Cl-+Br2中Cl的化合价降低,单质被还原;Zn+Cu2+Zn2++Cu中Zn的化合价升高,单质被氧化,均属于置换反应,C错误;前者只有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l2+H2O HCl+HClO中只有Cl的化合价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

3.(2016·宣城模拟)有人说“五颜六色”形象地说出了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

下列颜色变化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是( )①在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②在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③在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④在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⑤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单元质检卷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江西上饶月考)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雷雨发庄稼——自然固氮B.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C.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腐蚀与防护D.灰混粪,粪混灰,粪灰相混损粪肥——灰中含有碳酸钾,粪中含有铵盐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最高价含氧酸一定具有强氧化性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O、ClO2、SO2都属于氧化物B.液氯、铁单质、液态氯化氢都属于电解质C.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NaCl溶液、水、蛋白质溶液等D.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Na+和Cl-可用过滤的方法4.(2019全国2,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 2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25.(2020湖北仙桃月考)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CH3COO)2溶液与硫酸反应:Ca2++S O42-CaSO4↓B.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Cl2+6OH -Cl-+Cl O3-+3H2OC.电解K2MnO4碱性溶液制KMnO4:2Mn O42-+2H +2Mn O4-+H2↑D.NaHCO3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HC O3-+Ba2++OH -BaCO3↓+H2O6.(2020北师大附中调研)一种以“火法粗炼”“电解精炼”相结合的炼制精铜工艺流程如下,已知“还原”反应中,冰铜中的Cu2S先转化为Cu2O,然后Cu2O再与Cu2S反应生成粗铜。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课件鲁科版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课件鲁科版
答案 (1) (2)1∶1 (3)2 ==2KCl+2ClO2↑+Cl2↑+2H2O
-16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KClO3中+5价Cl得电子转 化成ClO2中+4价Cl,HCl中部分-1价Cl失电子转化成Cl2,2 mol KClO3参加反应共转移电子2×1 mol=2 mol,因此用单线桥表示电 子转移的情况是: ==2KCl+2ClO2↑+Cl2↑+2H2O。 (2)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HCl一部分作还原剂,一部 分显酸性,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根据(1)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Cl2转移2 mol电子。
-15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对点演练 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 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单线桥法表示) 。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___________mol。
考点二
考点三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3)所含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化合物。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面的性质。
所含元素化合价处于 中间价态的物质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通常表现的主要性质
Fe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4.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 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 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 D.+5价砷转化为+3价砷时,失去电子
2.如图为二氧化锰的有关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①生成的Cl2经干燥后,可用钢瓶贮运 【解析】 每生成1 mol O2,反应③中转移2 mol电子,反应④中转移4 mol电子,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1∶2,故C错误。 【答案】 C
2.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X-
NO或NO2 SO2
Fe2+或Fe Mn2+
(2)常见还原剂 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时的物质(化 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阴离子、氢化物等)。如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具有中间价态的 氧化产 还原产
(3)在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中,Cu2S中铜元素化合 价由+1价升高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Cu和S均被氧 化,故Cu2S作还原剂。
(4)反应中N2O4中N由+4价变为0价,作为氧化剂。
【答案】 (1)MnSO4(或Mn2+) (2)2∶1 (3)Cu2S (4)N2O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A.-6
B.+2
C.+3
D.+6
答案:D
2.(2014 年 6 月·广东学考)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
剂的是( ) A.Na2O+H2O===2NaOH B.2F2+2H2O===4HF+O2 C.Cl2+H2O===HCl+HClO D.3Fe+4H2O=高==温==Fe3O4+4H2
解析:B 项反应中氧元素由-2 价升高到 0 价,水作 还原剂。
答案:B
3.(2012 年 6 月·广东学考)下列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的是( ) A.Cu 和稀 HNO3 反应 B.Fe 的导电 C.Na2CO3 溶液与盐酸反应 D.CaCO3 高温分解 答案:A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反应物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反应物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应同时发生,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解析:氯元素被氧化的反应就是反应中的氯元素化合 价升高的反应,C 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 升高到 0。
答案:C
4.下列反应中,划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Cu+2FeCl3===2FeCl2+CuCl2 B.CO2+C=高==温==2CO C.Fe2O3+2Al===Al2O3+2Fe D.CO2+NaOH===NaHCO3
素化合价的判断,正确的是( ) A.KMnO4 中为+3 B.MnSO4 中为-2 C.MnO2 中为+2 D.K2MnO4 中为+6
解析:判断不常见物质的化合价的一般思路是先标出 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再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为 0 的规则计算即可。题中 O 元素均为-2 价 K 元素均 为+1 价。

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共3套26页】

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共3套26页】

本套资源目录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1.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生成一种新离子B.生成一种新分子C.生成一种新原子D.生成一种新物质答案:D解析:选C。

通过化学变化不能生成一种新原子,应通过核变化来实现。

2.(2018·南昌市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232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答案:D解析:①粗盐和酸雨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①正确;②沼气是由发酵产生的,属于可再生能源,但水煤气是由煤和水高温反应的产物,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②错误;③冰是水,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属于化合物,③正确;④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目前使用的硬币有铜镍合金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④正确;⑤盐酸和食醋都是溶液,属于混合物,它们中的溶质HCl和CH3COOH都是化合物,二者属于酸,⑤错误;⑥纯碱是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⑥错误;⑦豆浆和雾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⑦正确;答案选D。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酸可用于制炸药B.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C.明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可用于净水D.硫黄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答案:C解析:选C。

硝酸能与甲苯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一种烈性炸药,故A正确;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所以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故B正确;明矾没有强氧化性,没有消毒杀菌作用,故C错误;硫黄常用作农药,具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3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钻木取火B.青铜器生锈C.燃放烟花爆竹D.利用焰色反应检验Na+解析钻木取火、青铜器生锈、燃放烟花爆竹,都有氧气参与反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A、B、C项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2.在下列变化中,按氮元素被还原、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气通过闪电固氮②硝酸分解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取氨气④二氧化氮溶于水中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答案D3.(2017·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X2++Y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A.①②③ B.①②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解析根据X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X是还原剂,X2+是氧化产物;Y化合价降低被还原,Y是氧化剂,Y2-是还原产物;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正确的是①③④⑤⑥,故C正确。

答案C4.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有关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分解产物为CrO3+NH3+H2OB.分解产物为Cr2O3+N2+H2OC.反应中-3价N元素被氧化,+7价Cr元素被还原D.反应中-3价N元素被还原,+6价Cr元素被氧化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反应中-3价N元素被氧化,+6价Cr元素被还原,只有B正确。

答案B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稀)===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Fe2+>H2SO3>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解析①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I-,②2FeCl3+2HI===2FeCl2+2HCl +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为还原剂,还原性I ->Fe2+,③3FeCl2+4HNO3(稀)===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2+>NO,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故选A。

答案A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根据反应中HNO3(稀)NO,而HNO3(浓)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 D.含有大量NO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解析在Cl2+2NaOH===NaCl+NaClO+H2O的反应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则A项错误;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B项错误;不能根据还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HNO3(浓)>HNO3(稀),C项错误;NO+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D项正确。

答案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B.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C.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解析A项Zn与Cu2+的反应为单质被氧化的反应,A错;B项中的两个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错;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错。

答案C8.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H+B.H2O2+H2SO4===SO2↑+O2↑+2H2OC.I2+SO2+2H2O===H2SO4+2HID.2Fe3++H2O2===2Fe2++O2↑+2H+解析根据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且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A、C、D项反应能够发生,B项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B9.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Ⅰ);5Cl2+I2+6H2O===10HCl+2HIO3 (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C.还原性:CoCl2>HCl>I2D.氧化性:Co2O3>Cl2>HIO3解析反应(Ⅰ)中,Cl-失去电子,HCl作还原剂,选项A错误;反应(Ⅱ)中,Cl2得到电子变为Cl-,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根据反应(Ⅰ)可知,Co2O3(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Cl2(氧化产物),HCl(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CoCl2(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Ⅱ)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HIO3,I2的还原性强于HCl,故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答案D10.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

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Br2>Fe3+>I2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由已知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及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Fe3+>I2、Br2>Fe3+,故①正确;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说明溶液中无I-存在,又氧化性Cl2>Br2>Fe3+>I2,氯气的量不确定,则Br-不一定被氧化,故②错误;③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Fe3+,但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Fe2+均被氧化为Fe3+,故④正确;上层溶液中若含Br-,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若含I-,则产生黄色沉淀,由题知只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Cl-,即溶液中的Fe2+、Br-均被完全氧化,故⑤正确。

答案B11.将1.95 g锌粉加入200 mL 0.1 mol·L-1的M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其他物质忽略,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2+B.MC.M3+D.MO2+解析恰好完全反应时,1.95 g(0.03 mol)Zn失去0.06 mol电子,则0.02 mol MO 得到0.06 mol电子,设还原产物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则0.02×(5-n)=0.06,解得n=2,A项符合题意。

答案A12.(2016·西安一中模拟)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5∶16C.2∶3D.3∶2解析设反应中生成3 mol Fe2+、2 mol Fe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2+2 mol×3=1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由4H++NO+3e-===NO↑+2H2O可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是4 mol,与Fe2+、Fe3+结合的NO的物质的量为3 mol×2+2 mol×3=12 mol,所以参加反应的n(Fe)=5 mol,参加反应的n(HNO3)=16 mol,故本题选B。

答案B二、填空题13.Ⅰ.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4)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

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C.ClO2 D.O3(5)“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1)在酸性环境中,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Cl -和H2O;ClO-+2I-+2H+===I2+Cl-+H2O。

(2)实验①中生成的I2具有氧化性,将SO氧化为SO,根据SO~2e-~SO,0.002 mol Na2SO3失去电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0.002 mol=0.004 mol,(3)根据实验①知氧化性:ClO->I2,根据实验②知氧化性:I2>SO,故氧化性:ClO->I2>S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