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下乡创业:褚橙潘苹果只是开头
名人大佬“占山为王”那些事

名人大佬“占山为王”那些事作者:程欣来源:《新城乡》2015年第02期春节将至,褚时健的“云冠橙”再度热销。
“褚橙柳桃潘苹果”,名人和水果玩起了连连看,这里面到底有啥名堂?三位大佬真的卷起裤管下乡种果树了吗?其实严格说来,只有褚时健是下到了农间地头,经营10年,种出来了皮薄肉甜的冰糖橙。
柳传志则是从企业战略发展出发,买下了南美果园;而潘石屹“种苹果”的说法,有点赶巧凑话题的味道——他仅仅是为家乡的苹果做了回代言人。
一时,大佬爱上农业成为了时髦,京东和网易等企业也加入农垦军团——前者种大米,后者要养猪,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也能够无悔说“爱过”。
要占就占“花果山”2003年,王石裤腿上还沾着喜马拉雅山的泥土,就来跟褚时健老人家请安了。
保外就医的75岁褚时健刚刚在云南偏远的哀牢山中,包下2400亩荒山,默默地种起了橙子。
十年后,王石携女友田朴珺再次探望了褚时健。
会面后,田朴珺一篇“堪比人物记者采访”的长文,将褚老的“农夫”生活拉进公众视野之中。
尽管不喜露面的褚老对田的做法有些不爽,“但看在王石的面子上”,他也不想再计较。
毕竟,安安心心种橙子才是他的重心。
此时的褚橙已经大卖。
那时,在北京坐出租车,都会看到咧着嘴笑的褚时健的形象,广告语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这句略带煽情和励志的广告语,出自电商,配合上褚时健的传奇人生,着实赚了不少人的腰包。
经过那个下午的谈话,王石忽然开始规划起自己的老年生活:70岁如果还活着,就开办农场。
“我相信中国农业的前景会非常非常好的。
这个是对褚老先生的致敬。
”无独有偶,2013年,柳传志带着爱将陈绍鹏,拎着自己即将上市的蓝莓来到云南,一来看望褚时健,二来实地取真经,当然,也少不了让他点评一下自己的水果。
柳传志和褚时健是多年老友,这几年正精心布局他的农业帝国。
在他看来,农业是块早就想吃的香饽饽,也是联想控股多元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几年前,柳传志大笔一挥,联想控股的佳沃集团就投入了10多亿元来打造水果产业链,近期还将有20亿元-30亿元的持续投入。
褚橙的成功原因简析!

褚橙的成功原因简析!他,曾经⾼峰仰⽌,也曾跌落深渊,80多岁再创业90岁再建奇功,古今罕见!他,曾是“亚洲烟王”亦是“中国橙王”他和他夫⼈,更是互联⽹营销⼤师⾼龄玩转社群--褚马会——他就是褚时健!⼈⽣终有归途褚橙永不落幕!今天,这位⽼⼈⾛了。
⽼先⽣,⼀路⾛好!⼈⽣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褚橙的互联⽹营销智慧永放光茫!今天,在⼀个圈⼦⾥突然收到⼀则消息,然后,马上去⽹上主流媒体查看,果然是真的。
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橙创始⼈褚时健去世了。
是的,没错!最励志的终⾝创业⽼⼈褚时健⾛了。
褚时健⽣前最为⼈所熟知的⾝份有两个:“亚洲烟王”和“中国橙王”。
他的⼈⽣是跌宕的,从“烟⼚⼚长”到“亚洲烟王” 从“亚洲烟王”到“阶下囚”;他的逆袭是震撼的,75岁再次创业,完美诠释“置之死地⽽后⽣”他的传奇经历早已席卷互联⽹!只要你轻轻百度⼀下,就能知晓!所以,在此不过多赘述!⼈⽣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那么我以初浅的见识,⼤胆尝试简析⼀下, 褚橙的互联⽹营销智慧,他的褚橙到底是怎么成功的!1 善于定位他只专注⼲⼀件就是做褚橙,在⼀个细分领域⾥,把⼀件事做到极致!2善于打造个⼈IP,打造个性化品牌他卖的不仅是橙⼦,更是⼀种精神! 什么精神呢? 励志精神!这种励志精神如何传递呢?其中,就运⽤了超⽜的⽂案:3善于借⼒⼈脉资源他本⾝是有个⼈IP的,他是⼀位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所以,他在推出褚橙时,他的⼈脉资源为他的事业做了很⼤的推动!哪些⼈帮衬他呢?⽐如:我吃过他的橙⼦,这么⼤年龄才开始创业⼜做得这么好,确实给我们这些⾮常⼤的激励。
-------王健林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褚⼚长⾝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种精神,是⼀种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并从困难中重新站起来的精神。
-------王⽯我欣赏所有跌倒后能爬起来的⼈,尤其是那些被⼈⾝后推倒⽽⾮⾃⼰跌倒的⼈。
-------韩寒4 善于借⼒互联⽹褚橙是典型的电商玩法,⼩⽶玩法。
八大网络营销成功案例

八大网络营销成功案例经典案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正可谓百花齐放,创意满天飞,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八大网络营销成功案例,希望你能满意。
案例一:天猫苏宁撕逼大战——妈妈再打我一次“妈妈再打我一次”是2013年12月网络走红的一组妈妈打女儿耳光和母女间对话的四格漫画图片,其名字取自于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在双十一期间,被苏宁易购取材改成“妈妈再打我一次”的广告“TM的双十一你该多一个选择”。
不得不说,这次的广告非常有针对性,用天猫的红对比苏宁易购的蓝,既有嘲讽又有真相,大家“其乐融融”,不知道马云看了这个广告图作何感想啊。
后来被网友传出了回扇版,果然吵吵不过瘾,真的是要动起手来啊。
引发网友大量转发和围观热议。
案例二:百度——线下事件线上营销:“Hi,约吗?”今年九月,在西半球的iPhone6以“比更大还更大”的姿态刷屏互联网时,东半球的百度输入法也首度打出了“更懂你的表达,以及你的iPhone”的概念,掀起了一场“懂你”风潮。
连全民老公王思聪也加入其中,发微博力挺百度,因此百度输入法又被称为“王思聪同款输入法”。
同时,百度输入法iPhone版还作为中国第一个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其面向全球华人邀约的线下广告文案:“Hi,约吗?”一时成为10月份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并引发大量网友的热议和跟风热潮。
百度输入法利用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的线下事件,营造线上营销的案例,还得到1号店等诸多以营销见长的企业跟风模仿,可谓2014年非常抢眼的互联网营销事件。
案例三:褚橙——一颗互联网的橙子本来生活网的创立者均曾经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网易等媒体的创业者。
媒体人转型仍深谙媒体之道。
本网曾主导了“回家吃饭”等热门社会话题之后,“褚橙”则是使本网更上一阶的阶梯。
三大运作关键点:关键点1:禇橙禇时健种的冰糖橙。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这句话在网上传播非常广泛。
然后用一些数字来概括禇老:85年跌宕人生,75岁再次创业,耕耘十载,结出24000万累累橙果。
人生总有起落-褚橙们的启示

褚橙们的启示站在2013年末,可以确定地说,褚橙及其运营机构本来生活,不仅是2013年生鲜农产品营销的成功典范,也是2013年消费品营销的创新成功案例。
鉴于柳桃、潘苹果都出自本来生活,本文就以褚橙为代表,总结本来生活的生鲜营销给本土农产品带去哪些启示。
启示1:品牌化手法。
大品类,小品牌;大产地,小企业。
这两大现象,是中国农产品多年未解的结。
以至于除了走产地或品类垄断的路,就没有办法打出农产品品牌;如凤山铁观音,赣南脐橙等,都是借助政府、资本等力量试图垄断品类或产地资源——这条路已经证明,并不顺利,也没有摆脱大宗品类贸易的老路。
褚时健为十年培育辛苦养成的甜橙命名为云冠橙,但是,从2012--2013年的市场现实看,如果没有本来生活的褚橙营销,即使有褚时健做背书,云冠橙的风靡度,也不会是现在的势头。
本来生活将褚橙做成了一个品类品牌,并进而沿着这个路径,用名人姓氏为品类品种命名,从其传播历程看,这个“点子”(ideal)带有意外收获的性质:当本来生活通过2012年的“小名”赋值营销试验,发现了名人的市场影响力,这才有了2013年褚橙们的疯狂轰炸。
2013年褚橙柳桃现象,扭转了品类、产地对品牌的束缚,可以说,褚橙们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提示了农产品营销的第一张入场券,不是政府、也不是垄断,而是品牌化。
这个品牌化,不仅是命名、设计、视觉,还包括品牌内涵、产品内涵、营销推广、媒体造势等一系列手法,这些都是消费品营销里“品牌化”(Branding)基本内涵。
没有品牌化的产品,就不能真正地消费品化,也就是说,产品的消费者编码系统没有完成,这样的产品在市场里很难有大的起色。
启示2:销售渠道。
本土农产品的第二个短板是销售渠道。
过去的农产品之所以难以做出品牌,与销售渠道掌握在批发商手里有直接关系。
当水果批发商成为生产者大宗货量的出口的时候,从零售价到成本之间的毛利,大部分必须被批发商(通常还不止一层)与零售商占有,生产者只能变成“卖炭翁”,能不被市场价格波动搞到亏损,就已经万幸,哪里有利润去支持做品牌?即使注册一个商标,也不过是个品名而已。
电商下乡 脐橙进城

电商下乡脐橙进城作者:边际来源:《当代党员》2018年第09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过:“袁隆平先生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用互联网技术要争取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
”如何在广大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答案是农村电商。
在奉节县草堂镇竹坪村,村淘服务点成了村民最爱光顾的地儿。
这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房间,在开业当天就创造了150.5万元的交易额,还把奉节脐橙卖出了满意的价格。
脐橙是草堂镇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奉节的名牌产品。
每当收获时节,漫山遍野的脐橙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子。
在奉节,脐橙早已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
不过若是放在以前,这漫山遍野的脐橙树,结出的不一定是“金果子”。
在偏僻的竹坪村就是如此。
竹坪村坐落于长江之畔,90%的面积都位于大山上,两山间的一条小溪和沿溪道路是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
受交通、地形等条件的制约,竹坪村的发展一直比较落后,村民生活也很困难。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物流落后,当地的脐橙往往以很低的价格卖给水果贩子,果农收入甚微,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
竹坪村的困境,是奉节县的一个缩影。
奉节大山大水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品质优良的农产品,但也因山高水远、交通不便,让这些优质农产品卖不出令人满意的价格。
2015年8月,奉节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自此开始大规模地布局电商。
“我们利用阿里巴巴集团菜鸟物流和本地快递物流企业建成7条进村入户的物流线路,全长1800余公里,覆盖316个村社,解决了网货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土货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平均节约物流费用30%以上。
”奉节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奉节还在县城建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网商、服务站点及传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品打造、信息传播等一条龙服务;在乡镇和村(社区)建立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代收代发等服务。
目前,奉节已初步形成从县到户的四级电商体系,已建成98个村淘服务站,13个“网上村庄”站点,129个京东网点,141个淘实惠网点,县级电商产业园一期2000平方米也已投入使用。
互联网思维

七:魅族MX4——一次非典型营销
• 魅族变了。一改以前营销魅族科技#2014魅族新品发布会#、 #魅族MX4#两大话题累计7亿阅读量。 • 发布会开始仅40分钟,两个话题就成功占据微 博话题排行榜榜首已获得超过862万关注量。
雀巢的员工在送水服务中发现:很多价格微小的生 活用品,商家是不会为残疾人特别配送的。比如: 电池、灯泡等。残疾朋友的这个困扰,现在也许可 以被另一群人的双腿解决了。雀巢希望把这个APP 打造成:一个不浪费任何“慢跑”的APP平台。
• 当跑者打开APP,求救信号就会出现,跑者 可以自由选择想帮助的残疾人。慢跑者和 残疾人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通话。双方 确认,即可确认跑腿任务。与此同时,APP 还会累积跑腿者的“跑腿英雄榜”,鼓励 跑者通过社交网络分享,邀请更多的人参 与活动,争相成为跑腿英雄。
互联网思维
•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 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 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 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 这个词。 • 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 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是 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 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 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
• 不久,人们开始志愿认领任务,甚至还有人主 动提出那些没有被列出的任务。真是“没有任 务,创造任务也要上”。 • 比如:有小朋友们想跳支舞蹈,有老人们想拉 段手风琴,有跳伞运动员想表演跳伞……,他 们都在宜家网页留言,表示想为宜家搬家出份 力。甚至挪威最火爆的Hip Hop艺术家lars vaular也志愿来现场表演。于是宜家又在网上 征集:谁愿意去机场接他们?
• 这份好心帮忙人的名单越来越长。在宜家 搬家的大日子里,这场开业典礼完全由志 愿者邻居们张罗,大家团结作战。每一个 被完成的任务都得到了媒体的报道。20%的 Bergen市民都参与了开业典礼,而且宜家当 天打破了以往所有的销售记录。正是因为 宜家和当地市民的精诚合作,才造就了这 场宜家史上最成功的开业典礼!
“褚橙”背后真正的推手

呈直线增长,而随着微信、微博等一系列新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这一市场的效益更加可观,本来生活网便是在电商市场大热之时加入的新成员。
2012年,喻华峰创立了注重食品品质的购买平台——本来生活网,正式进入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
喻华峰是个有着丰富经历和经验的商人,他在30岁时成为《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带领南都创造了3年扭亏为盈、5年实现了3.9亿元年广告营业额和1.6亿元年利润的奇迹,却在2004年因“南都案”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2008年服刑期满后出任网易销售副总裁。
2012年,喻华峰再次离开网易,2013年11月16日,韩寒在腾讯微博发布了一条新信息:“我觉得,送礼的时候不需要那么精准的……”配图是纸箱与一个橙子,但是箱子上的“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正是韩寒主办的“一个”APP 的宣传口号。
这条略带无奈的幽默文字得到了韩寒粉丝的热烈关注,不久便吸引了300多万人次阅读和四千多万人次的转发评论。
一句增进互动的戏谑文字,同时也让活动得到了关注,殊不知这只是新媒体营销的冰山一角。
产品内容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的效益已经是从2002年褚时健包下荒山种植橙子开始,十几年的时间,“褚橙”品牌成功打响,产品供不应求,身价倍增。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褚老身处逆境不言弃的必然结果,然而深度剖析之后,不难发现新媒体营销才是其最大的“推手”。
正能院经典案例CLASSIC CASE“褚橙”背后真正的推手国企管理2015.04. All Rights Reserved.创立了本来生活网。
刚刚成立的本来生活网还没有什么影响力,面对的是新生电商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打开知名度,而喻华峰这个“跨界”人士却有些不同的想法。
喻华峰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营销之道:“在互联网时代,大家过于强调产品,我要加入一些内容进去,把产品内容化,把产品当做内容来卖,而不是只当成产品来卖。
”产品内容化的营销定位和本来生活网的团队有很大关系——其核心团队有很多人曾在南方系、网易等媒体工作,这让本来生活网的营销带有浓重的媒体色彩,他们甚至用媒体操作选题的方式做电商,采用“买手制”给每一个产品写一个故事。
褚橙案例分析

三大宣言 运输损坏:长途运输水果如有变质腐烂无法食用,我们负责到底 坏果包赔:外表无法辨别的内部损坏,如黑心果等,我们负责到底 分量不足:收货后如发现产品分量不足现象,我们负责到底
专业的客服团队,针对每一个疑问都有客服耐心解答,从上午9点到晚 上11点,随时解答您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到位保障—关键流程
5.褚时健顺应潮流,选择了电子商务销售的模式,迅速占领的橙子的高端市场
启示
1.品牌需要传递一种内涵 2.影响目标人群 3.个性化、差异化的创意
褚时健与他的励志橙
1928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 1955年27岁的他担任了云南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科长 1959年31岁的他被打成右派,带着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下农场参加劳动 改造 1979年文革结束后,他接手玉溪卷烟厂,出任厂长。当时的玉溪卷烟 厂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破烂小厂。那年51岁的他扛下了这份重担。
营销成功原因分析
1.“褚橙”开始触网源自和一家名为“本来生活网”的电商合作,而真正引发话题 讨论的是韩寒的一条微博,这条微博霎时引起网友的围观,幽默的口吻以及韩寒的 影响力,间接地作为“褚橙”的代言人,同时将“褚橙”的品牌理念深深的植入消 费者的脑海里。
2、得益于当下网络化社会的发展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目录
1.公司简介 3.褚橙简介 2.褚时健与励志橙 3.SWOT分析 4.钻石定位模型 5.营销成功原因分析 6.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今“刷墙”的价格已贵的吓人
就像上个世纪末,从国外归来的“海龟”发现中国这块未开垦的互联网处女地一样,很多人兴奋地一头扎进乡村。
除了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巨头,还有更多的嗅到了商机的创业者们。
一家名为村村乐的“刷墙”公司竟然会经常登上科技头条;分类信息平台赶集网将精力转向农民工招聘后,为期带来的收入一年竟达8亿元;互联网分析师开始每天下田寻找商机做生鲜电商褚橙、柳桃、潘苹果仅仅只是个开头,大批创业者跳进农民的田间地头,期待可以用互联网改变这片处女地。
场景一农民伯伯昂贵的墙头
村村乐被风投估价10亿元
当北京晨报记者在朋友圈寻求村村乐联系方式时,数家新型农业公司、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也在找这家公司。
这是一个名叫村村乐的神秘公司,被誉为刷墙界的霸主。
在过往的媒体报道中,村村乐每年的收入和业绩都有几千万,被风投估价10亿元。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下乡刷墙的价格竟也随着互联网们的上山下乡而水涨船高。
赶集网相关负责人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去年没做刷墙广告的主要原因是“刷墙价格贵的吓人。
”
村村乐就是那个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刷墙公司。
据悉,村村乐的模式是,先招募20余万网络村官,然后利用这批力量在线下做农村市场的推进。
如路演巡展、电影下乡、村委广播、农家店、农村旅游、农村供求,甚至是提供农村贷款与农村保险理财等。
此外,村村乐还希望整合农村的1万家小卖部,通过为小卖部提供免费WiFi和在电脑上安装一套管理系统,收集数据。
场景二出走BAT做农业
一亩田要帮农民解决信息不对称
丰厚的待遇、干净的办公室和自己一手搭建的团队,在纠结了两周后,在百度有一份不错职位的李国训还是选择了辞职,投身到互联网农业公司,一个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平台一亩田。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离开互联网投身到农业领域的人愈来愈多,他们希望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农业痛点,尽管没人走过的路上总是一路荆棘。
但李国训用了一句广告语形容他们:有春天,无所谓。
“上周我在朋友圈开始发一些种菜、卖咸鸭蛋的消息,很多人问我微信是不是被盗号了。
”如今担任一亩田市场部负责人的李国训说,“从互联网到每天和农民打交道的平台,你所需要的语言以及宣传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据李国训介绍,公司的创始人和大部分管理团队都是从BAT出来的,而之所以选择出逃BA T 并不是因为工作待遇、压力等问题,而是他们本身来自农村。
“每个事情的兴奋点不一样,当你亲眼看过一车车品质上好的大葱倒到大沟里,你就明白我们为什么离开,为什么要做现在的事情。
”李国训说,“滞销、产销不对路多少年一直没有解决,我们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
”
据了解,农产品大小年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今年如果某类产品价格高,第二年许多人就会一拥而上,因此也导致了很多产品的滞销。
除此之外,农民个人销路相当单一,不是赶到集市去卖,就是等着收粮人上门。
李国训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今年河南福建等地遭遇大面积大葱滞销,一亩田通过平台发布滞销信息,让有需求的采购商看到,已经帮助不少农户找到了出路。
一亩田在一线布局了很多信息采集人员,“哪里滞销、哪里有产品需求,都会快速上传到网站平台并形成双方交易机制。
一亩田未来也会通过大数据,预测和判断未来的农业生产情况,帮助农户减少滞销的可能性。
”李国训说。
场景三抢占农民生活大战已经拉开
赶集网开做农民社交
从生产到生活,互联网的企业们见缝插针。
“赶集网前些天又推出了找老乡功能,希望满足蓝领人群的社交需求。
”据赶集网相关负责人透露,赶集网自2014年发力农民工找工作,已为自身带来了将近8亿元的收入。
从招聘到社交、再到电商、娱乐,专门针对农民的项目越来越多,抢占农民生活的大战已经拉开。
北京晨报记者发现,目前面向农民工的招聘、社交项目纷纷上线并获得投资,如橄榄公社、近多多、蓝领网等,但规模和影响力都尚小,而业界也针对农民工是否需要单独的社交工具进行过一番争论,因为微信在农民中的普及度也相当高。
但赶集网负责人却表示,“找老乡这个社交服务在几乎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比陌陌当初上线时的数据增长的还好。
”
除了找工作、社交外,农村电商被认为是最先被认可的农村互联网生活。
早在去年,京东、阿里就先后通过刷墙、大篷车等方式下乡,今年更是采用村级服务站的方式在农村扎根。
不久前麦肯锡发出的一份报告显示,农村电商的兴起已成为一大趋势。
目前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为19%,低于一二线城市76%、三四线城市47%的水平。
但在电子商务的使用上跟城市居民一样活跃,网购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60%。
农村用户中的“网络达人”更是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
■调查报告
新蓝领八成喜欢网购
第一代进城务工的蓝领们,正在被年轻鲜活的新蓝领所取代。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拿到一份最新出炉的《2015年新蓝领薪酬报告》,显示新蓝领中八成喜欢网购,而相对于传统存款,新蓝领更喜欢网上理财。
报告显示,从月薪8000元的拉面师到万元月薪的建筑工人,新蓝领的收入不断秒杀众白领。
2015年新蓝领月薪为3163元,增长了4.3%,高于2014年全国CPI增长幅度2%。
六成以上的新蓝领预期2015年会涨薪,平均预期涨薪比例达到14.3%,而去年预期的涨薪比例只有13.5%。
数据显示,新蓝领阶层也是网购的热衷群体,有80%的人会进行网购,女性中这一比例接近90%。
而据CNNIC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为55.7%。
相比之下,新蓝领的购物欲望异常强烈。
此外,“一本压在箱底的存折,一笔存了十年的定期”在新蓝领眼里,是老套的电视剧情节。
调查显示,23.7%的新蓝领参与过投资理财,近半数为小额投资,8%的人群参与了互联网金融理财。
创业加盟创业致富免费创业 bsz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