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2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优质PPT课件(5)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与吸收(共4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与吸收(共49张PPT)

切碎 搅拌 清水
不切碎 不搅拌 唾液
三支试管放 入37℃左右 的温水中 5—10分钟
各加2滴碘 液,摇匀
切碎 搅拌 唾液
切碎 搅拌 清水
不切碎 不搅拌 唾液
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
实验现象 不变蓝
放入37度 温水中5--10分钟后, 各加2滴 碘液,摇匀
变蓝
变蓝
实验结论:
•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 拌和唾液都有关系。
碘液不变蓝。
制定计划
1、处理馒头。取新鲜馒头,切 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 A、B切碎,C不处理
2、取唾液。
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制定计划
3、取三支试管编号,实验材料做不同处理
1号瓶: A馒头
2号瓶: B馒头
3号瓶: C馒头
切碎 搅拌 唾液
切碎 搅拌 清水
不切碎 不搅拌 唾液
对照组是几号瓶?请指出有几组对照实验, 变量分别是什么?探究什么的作用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 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请思考: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Y——脂肪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淀粉——口腔; 脂肪——小肠; 蛋白质——胃
3、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 D代表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
阅读小资料(31页)
肝脏的功能之二 肝脏具有解毒的作用.
位置:位于腹腔胃的背面.
胰导管
通入小肠
胰腺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入十二 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和脂肪的酶.
联系生活 知识应用
为什么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 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 课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 课件
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温故知新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糖类(淀粉) 脂肪 蛋白质
慢慢咀嚼馒头, 为什么会感觉到 有点甜呢?
食物进入消化道,会有哪些变化呢?
学习提纲
• 1.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 组成的?
• 2.食品的消化过程是怎样 的?
• 3.小肠适于吸取营养物质 的特点有哪些?
一、食物的消化
(一)消化的概念
分析
通过搅拌、加唾液, 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乙管内颜色最深
丙管内颜色 比甲管深, 比乙管浅。
通过搅拌、加清水(无酶), 馒头中的淀粉基本没有分解
未切碎、无搅拌、加唾液, 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
讨论思考
1.有几组对照实验?
2.如果1号试管也变蓝了,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要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怎样设计实验?
小肠起始部分
小肠中的肠腺分泌肠 液,其中含有消化糖
(十二指肠) 类、蛋白质和脂肪的

胆汁、胰液都进入小肠
部分淀粉初步 消化
消消化化最再道彻次的底强各?个调部:位小,肠哪个是部消位化营小肠养物质
的主要器官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淀粉
酶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酶 氨基酸
脂 肪 胆汁 脂肪微粒 酶 脂肪酸、甘油
归纳: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开始消化 的部位
消化过程
参与的 消化液
口腔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唾液、肠液 胰液
胃 小肠
蛋白质

脂肪胆汁 脂肪 酶 微粒
氨基酸
胃液、肠液 胰液
甘油+脂肪酸
胆汁、肠液 胰液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共21张PPT)_PPT幻灯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共21张PPT)_PPT幻灯片

胃 )(蛋白微粒) (小肠 )

)
氨基酸
吸收: 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人体的循 环系统的过程。
表格分析:
长度 结构
小肠 成人5~6米
大肠 1.5米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有皱襞,但没有
皱襞,皱襞表面有许 绒毛突起的结构;
多绒毛突起的结构; 毛细血管相对较
毛细血管丰富

消化液 种类多,含量大
种类少,含量少
2、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D)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3、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 的影响最大? ( B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小 肠 结 构
小肠绒毛 皱襞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微绒毛(1000—3000根)
小 肠 绒 毛 细 胞
小肠内表面
结论:
小肠是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小肠很长,约5-6米。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内 表面积。
3、小肠里消化液种类很多 4、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
回顾复习:
消化道
消 化 系 统
消化腺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胃腺 肠腺
消化道外的 大腺体
消化道内的小 腺体
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
( 唾液
(口腔
))麦芽糖(肠液(小、肠胰)

)(葡萄糖
)
脂肪
(胆汁 (肝脏

原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原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四页,共31页。
10.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biànhuà),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滴加碘 液
关于1号该实验,馒下头列说碎法清不屑水正+确的2是m( LD) 37 ℃ 2滴碘液
AB..221号号号试试管管会馒的产现头生象麦是碎芽变唾屑糖蓝液+2 mL 37 ℃ 2滴碘液
C.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第二十页,共31页。
C
1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xiāohu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在口腔中能被消化(xiāohuà)成葡萄糖
B.胆汁中含有消化(xiāohuà)脂肪的酶
C.小肠是人体消化(xiāohuà)的主要场所
D.脂肪和蛋白质最早在胃内被消化(xiāohuà)
B
19.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xiāohu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C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第十六页,共31页。
13.下列哪种消化液能将淀粉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C)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14.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bìngrén),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 影响B最大(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第四单元(dānyuán)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réntǐ)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xiāohuà)和吸收
第一页,共31页。
第二页,共31页。
重难点解析 1.消化系统(xiāohuà xìtǒng)的组成
2.食物在消化道初步(chūbù)开始消化的位置和顺序: (1)淀粉在口腔初步(chūbù)开始消化。 (2)蛋白质在胃开始消化。 (3)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7张PPT)

通过蠕动,将 食物残渣推向 肛门,粪便通 大肠 过肛门排出
小肠所含消化酶种类最多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食物经过的通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三.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
消化系统的组成(第二课时)
消化道: 食物经肛门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唾液淀 粉酶)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多种酶) (不含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原因
1 2 3
馒头碎屑
2ml唾液
搅拌
37︒C
馒头中的淀粉被唾 液淀粉酶分解成麦 芽糖 清水对淀粉没有消 化作用,淀粉遇碘 液变蓝
馒头碎屑
2ml清水
搅拌
37︒C
变蓝
馒头块
2ml唾液
不搅拌
37︒C
馒头块大,不搅拌, 淀粉与唾液淀粉酶 变蓝 (部分变蓝) 接触面积小,没有 被完全分解。
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馒 头经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转变为麦芽糖。
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聪明的你们分 组实验吧
A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 液充分搅拌
B馒头碎屑 + 2毫升清水 水充分搅拌
C块状馒头 + 2毫升唾液 液不搅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共16张PPT)
A.胰液 B.肠液 C.唾液 D.胆汁
2.在消化道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的先
后顺序排列是( C )
A.糖类 脂肪 蛋白质 B.脂肪 糖类 蛋白质 C.糖类 蛋白质 脂肪 D.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直击中考
1.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人的
唾液中含有( )
A
A.唾液淀粉酶
B.麦芽糖
C.淀粉
D.维生素
消化的概念
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
动,将食物切断磨碎搅拌与消化液混合。 重点
化学消化: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大分子有机 物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物理消化为化学消化做准备和辅助
消化系统的组成:
1、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物残渣有肛门排出,食物 一次经过了哪些器官?
2、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还有哪些器官可以类 似唾液腺一般分泌消化液?
消化系统的组成
重点
消化道 消化 系统
消化腺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肛门
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 肠腺等。
消化道
口腔




食道




成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 肠腺
消化腺
唾液中有淀粉酶, 可初步消化淀粉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 肠腺
消化腺
唾液腺
(最大的消化腺)
胃壁中有胃腺,胃腺 分泌的胃液中含有 盐酸和蛋白酶,可初 步消化蛋白质。胃
(初步消化淀粉)
(初步消化蛋白质)
(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第2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第2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13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14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
生物大催分化剂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大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15
1.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
37摄氏度接近人的口腔温度是酶催化所需的最适 宜温度.
2.A试管与B试管中溶液颜色分别有什么变化?说 明什么?
1
蛋白质、糖类、脂肪
须消化后被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纤维素
不能被消化
2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分子质量大、结 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分子质量小、简单的可 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
种类
物理性消化:牙舌齿的的搅咀拌嚼
胃肠的蠕动等
化学性消化:食下物逐在步分消解化的酶过的程作用
3
消化系统的组成
18
消化
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 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 物在消化道逐步分解成简 单物质的过程
消化主要通过消化液中 的消化酶作用才能进行
19
人体中有很多种酶,如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 类化学反应。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 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 出现疾病。
A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蓝,说明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
B.C试管中颜色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分 解
3.设置B.C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16
实验结论:
• 馒头的消化需要唾液 的分泌,牙齿的咀嚼 和舌的搅拌
17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胃肠的蠕动等 (物理性消化)
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中的消 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 解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

人教版生物七下 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下 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共36张PPT)

1、确定量
唾液 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2、初步制定计划
试管
1
2
唾液/清水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试管 1
2
试管 1
2
唾液/清 清水 唾液

唾液/清 唾液 唾液

牙齿的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一个变量:唾液
牙齿的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馒头块 不搅拌
一个变量:牙齿的咀 嚼和舌头的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1
2
唾液 唾液
馒头碎 馒头块 屑 不搅拌
搅拌
试管
1
2
3
唾液/清水
清水
唾液
唾液
牙齿的咀嚼 搅拌馒头 馒头碎屑
与舌头的搅 拌
碎屑
搅拌
馒头块 不搅拌
两个变量
3、讨论和完善计划
1、用什么来检验淀粉是否还存在?
2、你们组还想探究其他的因素对馒头在口 腔中的变化的影响吗?请完善你们的计划吧!
4、实验步骤(参考)
试管 1
2
试管 1
2
唾液/清 清水 唾液

唾液/清 唾液 唾液

牙齿的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一个变量:唾液
牙齿的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馒头块 不搅拌
一个变量:牙齿的咀 嚼和舌头的搅拌
试管 1
2
唾液/清 清水 唾液

牙齿的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馒头碎 屑
搅拌
细细咀嚼有什么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