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乡的春节习俗

合集下载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篇一」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

借这个调查机会给家介绍一下吧!1.贴春联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

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年夜饭在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

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

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

在我们家。

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

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抒东人最喜欢的食物。

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3.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在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

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

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4.应节活动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初二、初三日乡镇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

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

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5.给红包给红包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家乡的春节风俗15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15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15篇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1每个人的家乡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千姿百态的风俗,我们家乡也有风俗,如今就由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我们春节的时候会买对联不管春节你有什么事情,你再忙也要贴对联。

对联还可以让你美好,辟邪。

春节过后,我们还有一个让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风俗,那就是发压岁钱。

发完压岁钱之后就可以去小卖部里面买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你说孩子们能不快乐吗?发压岁钱就是给孩子们发美好,还能让孩子们每天快乐。

大年初一还可以放当门炮,早晨肯定要起的很早,不过你可以不定闹钟,由于别家放当门炮的声音,可以把你给吵醒。

放完炮以后还可以去许多地方请神仙,请神仙的时候不行以去上厕所。

放当门炮可以开门大吉,万事如意。

我们家乡的大年初一都会吃饺子,可以不冻耳朵,我们还可以在饺子里面包钱,只不过只能包硬币一元钱假如谁吃到了那一元钱这一年你就会有好运气。

我们小孩子也可以放炮,每一个孩子都特别的快乐,夜晚还可以放烟花呢,每一个人都可以欣赏。

我们家乡的风俗使全村子的人都特别的快乐。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2有的人喜爱春节,有的人喜爱端午节,而我呢,最喜爱春节了。

春节是我最难忘的节日,过春节时有许多的风俗呢,如: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压岁钱。

过年时家家户户要把家里清扫得干洁净净。

贴春联时,人们都把表示新年祝愿的话贴在门的两边,还会挂上灯笼,处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

福字呢,可以正着贴,也可以倒着贴,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家里来。

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有说有笑地吃着年夜饭,预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到亲戚家拜年,那时小孩子们最兴奋了,由于拜完年,小孩子们可以拿到红包呀!你知道为什么大人要给小孩子红包吗?就是传奇从前有一个“年”的怪兽,每次过年的时候它都会出来,摸小孩的头,被摸到的小孩都会发烧,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烧成傻瓜了,有一对老人家,他们年纪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们很爱他们的孩子。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1篇)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1篇)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1篇)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 1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1我家乡的春节是别有一番特色。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尽管那天最忙碌的一天。

在这个时刻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

为了年,人们要准备很多工作:__祭灶关,__扫房子,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个鸡,二十八贴春联,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晚上过大年。

一切都是按照程序进行的。

这就是人们过年的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2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3“红”寓意着红红火火,“鲤鱼”有寓意着年年有余。

在我的家乡里,放鲤鱼早已成为开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在这时,只要家里有个5,6岁的小孩,全家子都会出动。

陪着孩子一起放生鲤鱼,祝福他年年红。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猜猜这首诗写的哪个节日?对,就是春节。

春节游很多很多习俗,如:倒贴“福”字、给压岁钱、贴年画、请门神。

给压岁钱和倒贴“福”字是我最感兴趣的。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5“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一个令千家万户团圆的好日子——春节,它,是这一年之中最让人们快乐的日子。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开头6“我吃到硬币了!”随着一声清脆的金属落在桌子上发出的声响,我忍不住大喊出这一声。

细细观察这枚硬币,虽然只是区区一角钱,但在我的眼里却是何等的重要,仿佛它的周围围绕着一层金色的光圈一般。

每个春节家家都有一个习俗,便是在大年初一全家要围坐一起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而我们家。

家乡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习俗(精选15篇)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乡的春节习俗篇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呢?就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为什么要熬粥呢?是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

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天不仅要放炮,还要吃祭灶糖,我们一般吃麻糖,是一种麦芽糖上面沾满了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黏。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

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以及年画。

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团圆饭,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送饺子。

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时家家都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个通宵;另外,还要守岁,大家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

到了十二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有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街上像办喜事似的,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这一天大家必须得吃元宵呀!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也就结束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

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了。

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家乡的春节习俗篇2我们的国家,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就连一些传统节日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莫过于春节。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更热闹,更有年味。

大约傍晚时,我们一家人在思南陪外公、外婆吃过团圆饭之后,就乘车赶往老家。

沿途看见城内挂满了一盏盏火红的灯笼,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使年味更浓了。

家乡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习俗(集锦15篇)家乡的春节习俗1家乡的春节与别地方不大一样,无论贫富,都讲究团圆,重视年夜饭,之后串门探亲,隆重又随意,没有什么条条框框。

但在外的人都会回家过年,感受年味。

挂礼灯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

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

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

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放小炮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开年用的红鞭炮,是放那种玩具小炮,炸起来“啪啪"响的那种。

我们把它叫作蜘蛛炮。

晚上呢,就用那种喷出来的小烟花,喷出来有一米来高,但持续不了多久,那“呲呲……”的声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细语,孩子们都想投入到这美丽的对话中,享受这绽放的快乐。

年夜饭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

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

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

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

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

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必吃鸡的。

叔叔嫂嫂早已把鸡烹好了,手撕鸡,香菇焖鸡,板栗焖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全家人吃着团年饭,道着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

这时无需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朴无奇的话也能嵌进心窝。

大人和小孩们开心地吃着桌上的菜,笑语里都是爱,眼睛里都是欣悦。

守岁团圆年饭从七点吃到九点左右,算结束了。

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喝茶聊天吃点心,其乐融融。

之后的时间就是守岁了。

伴着央视春晚的欢歌笑语,十一点后鞭炮声一阵一阵噼里啪啦地响着,这是送旧迎新的鞭炮。

放鞭炮是老规矩,谁家炮声响,谁家来年旺。

整个县城充满了鞭炮的爆响声,弥漫着火药的香味。

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来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烟花。

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盛开在天空中,璀璨美丽。

家乡的春节风俗调查报告6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调查报告6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调查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讲话致辞、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igh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speeche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乡的春节风俗调查报告6篇调查报告在决策制定、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报告常见于学术研究、市场调查、科学实验等领域,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篇一: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一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春节啦,家家户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

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

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

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

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

春节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

春节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

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你记住了吗?篇二: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二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

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

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姥姥了。

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

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

开始动手包饺子了。

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

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

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

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

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

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

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家乡的春节的风俗

家乡的春节的风俗

家乡的春节的风俗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国及华人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期间,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乡春节风俗:
1. 贴春联:春联是一种对联,用红纸写上吉祥话语,寓意着祈求来年好运、平安。

春联通常贴在门框上,有时还会贴在墙上、窗户上等地方。

2. 放鞭炮: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驱赶邪灵。

鞭炮的声响象征着欢乐、喜庆,也寓意着辟邪、招财。

3. 守岁: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叫做“守岁”。

守岁的习俗象征着家人团圆,共同期盼新的一年。

4. 吃年夜饭:除夕之夜,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菜肴丰富多样,象征着来年的富饶与丰收。

5. 发红包:长辈会给晚辈发放红包,红包里装有压岁钱,寓意着祝福晚辈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6. 穿新衣: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象征着新的开始,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7.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访,向亲朋好友道贺新年,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期许。

8. 舞龙舞狮:春节期间,各地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9. 猜灯谜:元宵节(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会举行猜灯谜活动,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10. 吃汤圆:元宵节,人们会吃汤圆,寓意着家庭团圆、美满。

汤圆又称元宵,是一种圆形的糯米糕点,有甜、咸等多种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咱家乡的春节习俗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家乡,每个家乡也有各不相同的节日习俗,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如:中秋、端午、清明、国庆、春节等……说到春节,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按照老河口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老人们经常说:“腊八要喝腊八粥,不喝一年就要冻耳冷手。

”腊八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口味来熬的。

腊八粥是用八种不同食物组成的。

如我家就是用面条、绿豆、大米、肉丁、土豆丁、黄豆、花生、萝卜丁放在一起煮成的粥,乱七八糟的一大锅,不过很好吃的。

除此之外,还要泡醋蒜瓣,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做配菜,因为在我的家乡,过年时家家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饺子。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碌。

他们正准备着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过年时彰显出辞旧迎新的喜气洋洋。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迎春的一个礼节,各家都忙着打扫屋子。

转眼到了除夕。

除夕可真热闹,家家飘散着鸡鸭鱼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漂亮的新装,门前贴着倒着的“福”字,代表着福到了的意思,门前也贴着红红的对联。

除夕家家都有放鞭炮、吃团年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什么的。

这一夜,外面的夜空是炫亮、彩色的。

一会儿哪一家门外放个“蝴蝶仙子”,一只小小的纸蝴蝶带着银白色的尾巴,在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落下;一会儿这家放一个“冲天炮”,火芯冲上天空,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我自己放了一个“银色喷泉”,一点点银色火芯从圆锥桶里慢慢喷出,随后越喷越多,越喷越高,短暂而美丽,如真的银色喷泉一般,涓涓细流,绚丽多彩。

到了深夜12点,还要放一大挂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

初一早上还要穿起新衣,放一挂大鞭。

初一断然没有除夕的热闹非凡,却也不那么平静,大家都忙着去给长辈、亲戚们拜年。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光景依如初一,崭新而又快乐。

元宵上市,又一个节日高潮到来了,元宵节条条大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卖灯笼、放烟花的人们。

各式各样的花灯都很漂亮,有动物外形的,有五棱柱旋转的,还有的边旋转边发出优美歌声,真是各具特色。

当然,元宵节这一天还要吃汤圆,这才能保证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内团团圆圆。

元宵节过罢,也同时暗示着忙碌的新一年即将真正开始。

一眨眼,昔日的美好时光已过去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忙碌起来,小孩子也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