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8分)1.填空题(6分,每空1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2.选择题: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 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二、阅读(6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3-7题。

(15分)(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dignity",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2)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

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

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

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

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

(3)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厕所里也挤了人。

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好像一个团,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语文课上,李老师分析《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帮助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盘庚坚决不改变迁都计划的原因,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3)自古文人多傲骨,如古诗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现了文人自尊傲岸、刚强不屈的性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重点字:戎、泗)(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重点字:悔)(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理由是“”;杜牧则认为“”,就能抵御秦国。

(2)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作者乘一叶扁舟浮于浩瀚水面,境界高远,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所写景致十分相似。

【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 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②岐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 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A .收集 埋没 骇人听闻 B .搜集 湮没 耸人听闻 C .收集 湮没 耸人听闻 D .搜集 埋没 骇人听闻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想象力丰富,语言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逍遥游》是其代表作。

B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C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散文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二圣”。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 .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兰亭集序》《陈情表》。

《陈情表》中的“表”试卷第2页,总10页就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B .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C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长亭送别》)D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滕王阁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 , 。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4NO2↑+O2↑+2H2O,所以应避光保存,选项 C 正确;
D. 浓硝酸易挥发,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A。
15.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反应为:2Al + Fe2O3
2Fe + Al2O3,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Al 是还原剂 B. Fe2O3 发生氧化反应 C. Fe 是氧化产物 D. 当生成 1 mol Fe 时,转移 6 mol 电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2Al + Fe2O3 2Fe + Al2O3 中,Al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详解】A、因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Al 作还原剂,选项 A 正确; B、因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Fe2O3 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选项 B 错误; C、因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Fe2O3 被还原生成 Fe,Fe 为还原产物,选项 C 错误; D、反应中 Fe 元素化合价由+3 价变为 0 价,当生成 1 mol Fe 时,转移 3 mol 电子,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A。 16.下列溶液中 Cl-浓度最小的是 A. 25 mL 1 mol·L−1 AlCl3 溶液 B. 30 mL 3 mol·L−1 KCl 溶液
【详解】A.金属铜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 A 错误; B.氯化钠属于盐,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选项 B 正确; C.一氧化氮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选项 C 错误; D.乙醇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B。 4. 是常用于医学 PET 显像的一种核素,这里的“13”是指该原子的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数 【答案】D 【解析】业上制备硅的反应为:SiO2 + 2C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摇曳(yì)商榷(què)百舸(?ě)锲而不舍(qì)B.模样(mó)不啻(zhì)矫饰(jiǎo)?瞠目结舌(chēn?)C.愀然(qiǎo)跬步(?uǐ)肴核(xiáo)桂棹兰桨(zhào)D.枕藉(jiè)甄(zhēn)别恣意(zì)绿林好汉(lù)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本身的智力,必需与培养本身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风雨同舟,紧密相连的。

B.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保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B.株守乡井,到老没见到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漂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

C.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D.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想再写下去了,还是拿起纸笔,搁下手杖,去湖上散散步吧!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快,速。

这里引申为洪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往)C.酾酒(酒洒于地)临江,横槊(长矛)赋诗托遗响于悲风(凄凉的风)D.其隙(闲暇)也,则施施(随意行走的样子)而行引(放下)觞满酌,颓然就醉5.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吾从而师之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麋鹿6.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段话(5分)。

XXX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XXX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XXX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XXX2019年上学期期末联考初二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XXX可怒不可遏,在微博上发文称机场安检人员态度蛮横(hèng),处处难她。

XXX正面回应了此事,还原了事件真相,网友纷纷指责曾轶可此举不妥。

B。

站在瞭望台前,你可俯视小镇全貌:哥特式的建筑高耸入云,巨大的霓虹灯让人目炫神迷。

C。

他强词夺理的解释让民众更心寒,学术浮燥竟到如此地步,谁之过?D。

小路颠簸,游人暄哗,可这毫不影响她游山的心情。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那个八月,XXX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的袭击:秋风破茅,秋雨漏屋,一家人无处安身。

他却在此刻慷慨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得如此光明正大。

历史风云变幻,一拨又一拔的风流人物在历史的尘埃中变得面目模糊,而人民却永远缅怀XXX,因为他能从自己的痛苦中生出一种大胸怀,穷也兼济天下,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也将永远记住他!A。

暴风骤雨B。

光明正大C。

风云变幻D。

缅怀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B。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增加了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C。

XXX学子XXX的一封家书感动了无数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雅礼精神。

D。

要避免年轻人不“啃老”,首先是他自己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淮南子》“江河不能实漏卮。

”②“漏卮”就是有漏洞的盛酒器,哪怕江河也难以将它装满。

③涓滴指小水珠,一个小水珠大的洞,也会造成大坝垮塌。

④再如补阙挂漏、补苴罅漏、补漏订讹等,也是指要补好裂缝、堵住漏洞。

⑤所以,为避免小漏、大漏、巨漏,防漏最重要。

⑥古人说:“涓滴不漏”。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外比较品三国顾钧《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著名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兵”,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大手笔。

但如果我们放眼西方文学,则不难在荷马史诗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例子:一连三次,卓越的阿基琉斯隔着壕沟啸喊,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著名的盟军部众吓得惊散;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勇士即刻毙命,扑身自己的战车和矛尖。

阿开亚人从飞舞的枪械下拖出帕特罗克洛斯,将其放躺在尸架上,亲密的伙伴们围站他的身边,哭得悲哀,捷足的阿基琉斯和他们同在,热泪滚滚,看着他所信赖的伴友尸躺架面,挺着被锋利的铜枪豁裂的躯干。

(《伊利亚特》第十八卷)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角,得知自己的亲密战友帕特罗克洛斯捐躯的消息,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把尸体从敌人的包围中夺回。

他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

如果从被喊声吓死的人数来看,他的一打十二个无名勇士显然超过了一个夏侯杰。

但张飞的表现更具有戏剧性,他的三声大喝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声,仔细品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感觉张飞有点心虚。

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刀枪不入(当然除了脚后跟),所以无所畏惧。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B. “搜集”和“收集”两者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 “搜集”就是到处寻觅事物并聚拢在一起,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而“收集”只是把事物聚集在一起,对象是现成的事物。

由此来看,“搜集”花费的时间多、精力多,词义比“收集”重。

“埋没”和“湮没”都是动词,都有“使显不出来或使不发挥作用”的意思。

“埋没”一般用于人才、天才使用频率较高;“湮没”只在书面语里用,除用于人外,还可用于某些事物。

“耸人听闻”多是主观故意, 侧重故意说夸大惊奇的话,使人惊动,强调有意为之。

而“骇人听闻”只是客观事实,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震动。

耸人听闻多是主观故意,2.B(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3.D4.A二、文言文阅读(20分)5.(3分)A(急速)6.(3分)B(遇父丧为“丁外艰”,遇母丧为“丁内艰”。

)7.(3分)公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囚二百余。

(错1处扣1分。

扣完为止)8.(7分)(1)(4分)陈世雄感到耻辱,逼迫部下轻率冒进,叛贼设下埋伏引诱他们,战死的将士有十二人。

(“耻”“戏下”“覆”各1分,句式1分)(2)现在(公子)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要到秦军(去拼命),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作用呢?(“他端”“馁”各1分,句式1分)9.(4分)计策得当,作战勇猛。

(每点2分。

第一点仅说“赈济灾民”意思得1分)翻译:我担任建阳县令,得邑中豪杰为友,最敬爱的人叫做宋慈,字惠父。

宋公年轻时师从考亭县吴雉。

入太学以后,西山真德秀品评他的文章,认为学有源头,多出自肺腑,宋慈因此到他门下学习。

宋慈调任鄞县县尉,还未到任,父亲去世。

再调任信丰主簿。

任职期满,南安境内三峒叛乱,开启祸端,毁坏两县两寨,环雄、赣、南安三个郡几百里地都成为叛乱地区。

臬司叶宰改变之前招安的做法,决心剿灭叛贼,节制司征召宋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用书写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外比较品三国顾钧《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著名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兵”,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大手笔。

但如果我们放眼西方文学,则不难在荷马史诗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例子:一连三次,卓越的阿基琉斯隔着壕沟啸喊,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著名的盟军部众吓得惊散;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勇士即刻毙命,扑身自己的战车和矛尖。

阿开亚人从飞舞的枪械下拖出帕特罗克洛斯,将其放躺在尸架上,亲密的伙伴们围站他的身边,哭得悲哀,捷足的阿基琉斯和他们同在,热泪滚滚,看着他所信赖的伴友尸躺架面,挺着被锋利的铜枪豁裂的躯干。

(《伊利亚特》第十八卷)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角,得知自己的亲密战友帕特罗克洛斯捐躯的消息,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把尸体从敌人的包围中夺回。

他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

如果从被喊声吓死的人数来看,他的一打十二个无名勇士显然超过了一个夏侯杰。

但张飞的表现更具有戏剧性,他的三声大喝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声,仔细品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感觉张飞有点心虚。

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刀枪不入(当然除了脚后跟),所以无所畏惧。

张飞毕竟是凡人肉身,虽然英雄气概绝不输于阿基琉斯。

荷马史诗是公元前9世纪左右的作品,比《三国演义》早两千多年,但罗贯中肯定没有读过《伊利亚特》,也肯定不知道阿基琉斯的英名。

古今中外,作家的“文心..”是完全可以相似乃至相同的。

一般认为,只有西方才有史诗,中国没有,其实中国的历史小说完全可以被看作一种史诗。

它们和荷马史诗一样,既有“史”的依据,更不缺少“诗”的要素——天马行空的创造和想象。

关于张飞在长坂桥的表现,陈寿《三国志》的记录很简单:“先主奔江南。

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坂。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这里完全没有三声巨雷般的大喊。

同样,曹操的回顾左右和夏侯杰的肝胆碎裂也都是小说家的神来之笔。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 2018年9月1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张飞和阿基琉斯的描写同样精彩,但“长坂桥张飞退曹兵”的描写才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大手笔。

B.文本中阿基琉斯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但不如张飞的描写更具有戏剧化色彩。

C.“文心”的意思有:①为文之用心,②指文章或文思,③指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中“作家的‘文心’”的意思是①。

D.《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有史实依据,有作者创造;《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的英雄史诗,是西方文学的重要作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贯中没有读过《伊利亚特》,也不知道阿基琉斯的英名,却有相似乃至相同的“文心”,由此可见中外文学不必交流。

B.中国的历史小说是史诗的一种。

它们和荷马史诗一样,既有“史”的依据,更不缺少创造和想象等“诗”的要素。

C.《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的一部。

与张飞的凡人肉身不同,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由此可见古希腊人是神创历史观。

D.《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桥的表现,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历史实际的记录。

3.作者通过“中外比较”肯定了《三国演义》中张飞的“三声大喝”。

请结合文本简析这“三声大喝”的妙处。

(6分)(二)文学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生命的节奏任林举岁月的一只脚刚刚抬起,另一只脚紧接着就要落下。

年来,年又去,倏忽之间,完完整整的一岁光阴就像一截松软的雪糕,被个馋嘴的人一口吃去大半。

初春时,同学海蓉从贵州打来电话,邀我去黔东南看一看,我并没有立即答应。

正犹豫着,时令便倏然而至仲冬。

眼看着自己马上又老去一岁,心里反而生出一种“豁出去”的反弹力来。

于是,简单地打点行囊,一跃而至黔东南的从江。

原来,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简单,一切行程最终都可........以简化为一来一往或一去一回.............。

大山脚下,都柳江畔,岜沙苗寨小广场上,有一场芦笙表演正进行得如醉如痴。

十来个男人在场子中间扎成一堆,吹各种各样的芦笙,最里边的几个演奏手使用的芦笙个头儿巨大,看样子足有三至四米高,活脱脱一个大竹杠,所以就只能立在地上,用两手扶住,然后吹奏。

当然,从这些芦笙里发出来的声音也格外厚重,可能相当于西洋乐队里的大提琴。

稍靠外围一点的演奏手使用的芦笙个头儿也不算小,虽稍显单细,但用手捧起来吹奏,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所以,也还是立在地上吹吧!就这样,一群男人,一人抱着一只巨大的芦笙,围成一圈,摇头晃脑地吹,远看很像抱着一棵树,在啃树上的皮或吮树里的汁。

那么沉重、巨大的乐器,对每个演奏者来说,都不啻于一种残忍的禁锢或绑缚,他们只能绕着那棵“树”在很小的活动范围内做有限的动作。

如果想边吹边加一些舞蹈,就要埋起头,翘起臀,随着音乐的节奏,两脚交替着抬起,交替着落下,只在脸上做出沉迷、陶醉的表情。

想来,这也是人生的奇妙之处,为了获得某种震颤灵魂的声音或节奏,就算被局外人认为不够高雅、滑稽,心里也满是甜蜜和陶醉,并能够心安理得和乐此不疲。

哪怕是真做了一只被拴在树干上的蝴蝶或蜻蜓............,估计也是心甘情愿的!实际上,每一对翅膀看似徒劳的扑打,也并非没有意义,因为快乐和幸福从来都藏在人们看不到的暗处。

初听起来,这旋律单调得近于滑稽。

可是,到后来,却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奇迹。

我在那单调的旋律中,竟然感受到了蕴藏其间的巨大魔力。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音乐对人都有催眠的作用,当这芦笙的旋律和节奏不断在耳边回荡,听着听着,我就感觉有一些莫名的愉悦从心底生出来。

继而,随着愉悦感觉的持续和加深,又激发出某种庄严和神圣的感念。

平仄,平仄,平仄——简单,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有时可能就是这样,越是简单的,就越切近本质,就越具有不可估测的能量!天地、宇宙之间的诸般事物,有什么不是以一种简单的节律在繁衍、生息和运行呢?又有什么能逃出一种简之又简的描述呢?上下、进出、启停、开合、黑白、冷暖、新旧、明暗、生死……“呖噜呖噜”,芦笙的节奏让我想起了计算机语言里的“1”和“0”。

试问,宇宙间的一切“数”哪个能逃出这最简单的逻辑和运算?“呖噜呖噜”,这芦笙的节奏也让我想起了哲学里的“有”和“无”。

试问...................?..,世间万物有什么能置身于这简单的变幻之外是夜,明月当空,从窗帘的缝隙里,透进来宇宙的信息,我在那一缕清辉的照耀下,辗转无眠。

远方的大海,正是大潮初涨之时,汹涌的潮水反复击打着岸上的沙滩或礁石,一次次涌来又退去,发出简单而又深沉的声音,有如赞叹,有如喘息。

而此时的东北大平原上,也许正有纷纷扬扬的雪,从天空无声地落下,静谧中,又不知有多少曾经漫天飞舞或不停鸣叫的物类将自己的生命小心地折叠起来,悄然进入漫长而黑暗的蛰伏状态。

但一切都将在平仄交替的节奏中转换成另外的一种状态。

潮水退去,平静的海水依偎着沙滩,近处或远处的海面上,将有黑色的礁石裸露出来,仿佛在向天空倾诉着内心深处曾有的崎岖和不平。

冰雪消融,春风再度,蛰伏的生命又一次复苏,久久沉寂的大地,将再现已重复过千千万万次的生机与繁荣……明天,月亮隐去,太阳升起,有梦或无梦的夜晚结束,又是一个全新的日子。

我将离开高原回到冰雪覆盖的故乡,穿着厚厚的棉衣,手捧一卷闲书,静静地等待着新年和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或者,心平气静地守候着终难守住的岁月,顺应那单调而又不息的律动,在不可抗拒的节奏中,愉悦地老去。

(选自《贵州民族报》2018年12月3日,有删节)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运用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年时光快速流逝,流露出作者对生命逝去的惊疑不甘。

B.“一切行程最终都可以简化为一来一往或一去一回”,作者应邀前往黔东南,感悟到一切事情的本质都是简单的。

C.“被拴在树干上的蝴蝶或蜻蜓”,是对演奏者抱着巨大芦笙艰难表演形象的描述,表现出作者对他们的深切理解。

D.“试问,世间万物有什么能置身于这简单的变幻之外”,作者领悟万物变幻的本质简单之后,产生了恐惧与担忧。

5.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分)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标题“生命的节奏”的内涵。

(6分)(三)实用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短视频是指播放时长在五分钟以下的网络视频,具有社交属性强、创作门槛低、播放时间短和场景便捷等特征,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内容消费习惯。

短视频产业链有三个核心端:内容生产端、平台端、分发端。

内容生产商给平台端提供内容,平台端通过自有平台分发,或内容生产商直接在平台端和分发端分发。

经历了三四年的发展沉淀,短视频市场目前正处于备受多方关注的阶段,围绕内容本身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而其中内容质量取代内容数量成为更为重要的竞争砝码,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野蛮生长的不良行为的持续监督和纠偏,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发挥主体建设和约束作用,在良性内容生态构建、行业共识的达成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

2017年以来短视频行业持续火热,用户规模的增长和广告主的关注带动了整体市场规模提升,凭借着短视频产品的碎片化、高传播、低门槛特性,并且目前短视频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较低,用户红利仍在,有较大的用户发展空间,预计2018年将达到3.53亿人。

2017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53.80亿元,增长率为175.9%。

伴随着短视频行业监管力度加大,规范行业生态,促进中国短视频市场的良性发展,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2018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3.25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