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功习题课3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考点突破、案例分析、试题实战一本通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考点突破、案例分析、试题实战一本通本书介绍:本书由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级别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
内容紧扣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试题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而成。
每章内容分为考点突破、典型试题分析、实战练习题、练习题解析四个部分。
基于历年试题,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科学做出结论并预测以后的出题动向,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可以保证既不漏掉考试必需的知识点,又不加重考生备考负担,使考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点并领悟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真谛。
本书适合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级别的考生参考学习,也可作为相关培训班的教材。
目录:第1章操作系统∙ 1.1考点突破∙ 1.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1.1.2操作系统概论∙ 1.1.3进程管理∙ 1.1.4存储管理∙ 1.1.5文件管理∙ 1.2典型试题分析∙ 1.2.1试题1∙ 1.2.2试题2∙ 1.2.3试题3∙ 1.2.4试题4∙ 1.2.5试题5∙ 1.2.6试题6∙ 1.2.7试题7∙ 1.2.8试题8∙ 1.2.9试题9∙ 1.2.10试题10∙ 1.2.11试题11∙ 1.2.12试题12∙ 1.2.13试题13∙ 1.2.14试题14∙ 1.2.15试题15∙ 1.3实战练习题∙ 1.4练习题解析第2章数据库系统∙ 2.1考点突破∙ 2.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2.1.2数据库模式∙ 2.1.3E-R模型∙ 2.1.4关系代数∙ 2.1.5完整性约束∙ 2.1.6规范化理论∙ 2.1.7SQL语言∙ 2.1.8分布式数据库∙ 2.1.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2典型试题分析∙ 2.2.1试题1∙ 2.2.2试题2∙ 2.2.3试题3∙ 2.2.4试题4∙ 2.2.5试题5∙ 2.2.6试题6∙ 2.2.7试题7∙ 2.2.8试题8∙ 2.2.9试题9∙ 2.2.10试题10∙ 2.2.11试题11∙ 2.2.12试题12∙ 2.2.13试题13∙ 2.2.14试题14∙ 2.2.15试题15∙ 2.2.16试题16∙ 2.2.17试题17∙ 2.3实战练习题∙ 2.4练习题解析第3章计算机硬件基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3.1考点突破∙ 3.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3.1.2嵌入式系统概述∙ 3.1.3嵌入式操作系统∙ 3.1.4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 3.1.5嵌入式低功耗设计∙ 3.1.6存储系统∙ 3.2典型试题分析∙ 3.2.1试题1∙ 3.2.2试题2∙ 3.2.3试题3∙ 3.2.4试题4∙ 3.2.5试题5∙ 3.2.6试题6∙ 3.2.7试题7∙ 3.2.8试题8∙ 3.3实战练习题∙ 3.4练习题解析第4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4.1考点突破∙ 4.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4.1.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1.3TCP/IP协议族∙ 4.1.4网络规划与设计∙ 4.1.5网络存储技术∙ 4.1.6网络应用∙ 4.2典型试题分析∙ 4.2.1试题1∙ 4.2.2试题2∙ 4.2.3试题3∙ 4.2.4试题4∙ 4.2.5试题5∙ 4.2.6试题6∙ 4.2.7试题7∙ 4.2.8试题8∙ 4.2.9试题9∙ 4.2.10试题10∙ 4.2.11试题11∙ 4.2.12试题12∙ 4.2.13试题13∙ 4.2.14试题14∙ 4.2.15试题15∙ 4.2.16试题16∙ 4.2.17试题17∙ 4.2.18试题18∙ 4.2.19试题19∙ 4.2.20试题20∙ 4.3实战练习题∙ 4.4练习题解析第5章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 5.1考点突破∙ 5.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5.1.2安全基础技术∙ 5.1.3网络安全∙ 5.1.4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5.2典型试题分析∙ 5.2.1试题1∙ 5.2.2试题2∙ 5.2.3试题3∙ 5.2.4试题4∙ 5.2.5试题5∙ 5.2.6试题6∙ 5.2.7试题7∙ 5.2.8试题8∙ 5.2.9试题9∙ 5.2.10试题10∙ 5.2.11试题11∙ 5.2.12试题12∙ 5.2.13试题13∙ 5.2.14试题14∙ 5.3实战练习题∙ 5.4练习题解析第6章信息化基础∙ 6.1考点突破∙ 6.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6.1.2信息与信息化基本概念∙ 6.1.3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6.1.4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6.1.5应用集成技术∙ 6.1.6企业门户∙ 6.2典型试题分析∙ 6.2.1试题1∙ 6.2.2试题2∙ 6.2.3试题3∙ 6.2.4试题4∙ 6.2.5试题5∙ 6.2.6试题6∙ 6.2.7试题7∙ 6.2.8试题8∙ 6.2.9试题9∙ 6.2.10试题10∙ 6.2.11试题11∙ 6.2.12试题12∙ 6.2.13试题13∙ 6.2.14试题14∙ 6.2.15试题15∙ 6.2.16试题16∙ 6.2.17试题17∙ 6.3实战练习题∙ 6.4练习题解析第7章系统开发基础∙7.1考点突破∙7.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7.1.2开发管理∙7.1.3需求管理∙7.1.4软件开发方法∙7.1.5软件设计方法∙7.1.6测试与评审∙7.1.7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7.1.8软件过程改进∙7.2典型试题分析∙7.2.1试题1∙7.2.2试题2∙7.2.3试题3∙7.2.4试题4∙7.2.5试题5∙7.2.6试题6∙7.2.7试题7∙7.2.8试题8∙7.2.9试题9∙7.2.10试题10∙7.2.11试题11∙7.2.12试题12∙7.2.13试题13∙7.2.14试题14∙7.2.15试题15∙7.2.16试题16∙7.2.17试题17∙7.2.18试题18∙7.2.19试题19∙7.2.20试题20∙7.2.21试题21∙7.2.22试题22∙7.2.23试题23∙7.2.24试题24∙7.2.25试题25∙7.2.26试题26∙7.2.27试题27∙7.2.28试题28∙7.2.29试题29∙7.2.30试题30∙7.2.31试题31∙7.2.32试题32∙7.2.33试题33∙7.2.34试题34∙7.2.35试题35∙7.2.36试题36∙7.2.37试题37∙7.2.38试题38∙7.2.39试题39∙7.2.40试题40∙7.3实战练习题∙7.4练习题解析第8章软件架构设计∙8.1考点突破∙8.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8.1.2软件架构的概念∙8.1.3软件架构的意义∙8.1.4软件架构的风格∙8.1.5分层架构∙8.1.6面向服务的架构(SOA)∙8.1.7特定领域软件架构∙8.1.8软件产品线∙8.1.9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ABSD)∙8.1.10软件架构与质量属性∙8.1.11软件架构评估∙8.1.12设计模式(一)∙8.1.13设计模式(二)8.2典型试题分析∙8.2.1试题1∙8.2.2试题2∙8.2.3试题3∙8.2.4试题4∙8.2.5试题5∙8.2.6试题6∙8.2.7试题7∙8.2.8试题8∙8.2.9试题9∙8.2.10试题10∙8.2.11试题11∙8.2.12试题12∙8.2.13试题13∙8.2.14试题14∙8.2.15试题15∙8.2.16试题16∙8.2.17试题17∙8.2.18试题18∙8.2.19试题19∙8.2.20试题20∙8.2.21试题21∙8.2.22试题22∙8.2.23试题23∙8.2.24试题24∙8.2.25试题25∙8.2.26试题26∙8.2.27试题27∙8.3实战练习题∙8.4练习题解析第9章应用数学∙9.1考点突破∙9.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9.1.2数学建模∙9.1.3线性规划∙9.1.4图论∙9.1.5决策论∙9.2典型试题分析∙9.2.1试题1∙9.2.2试题2∙9.2.3试题3∙9.2.4试题4∙9.2.5试题5∙9.2.6试题6∙9.2.7试题7∙9.2.8试题8∙9.2.9试题9∙9.2.10试题10∙9.3实战练习题∙9.4练习题解析第10章知识产权与标准化∙10.1考点突破∙10.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10.1.2保护期限∙10.1.3知识产权人确定∙10.1.4侵权判定∙10.1.5标准化∙10.2典型试题分析∙10.2.1试题1∙10.2.2试题2∙10.2.3试题3∙10.2.4试题4∙10.2.5试题5∙10.2.6试题6∙10.2.7试题7∙10.2.8试题8∙10.2.9试题9∙10.2.10试题10∙10.2.11试题11∙10.2.12试题12∙10.2.13试题13∙10.2.14试题14∙10.2.15试题15∙10.3实战练习题∙10.4练习题解析第11章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11.1考点突破∙11.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11.1.2系统性能评价∙11.1.3冗余技术∙11.1.4容错技术∙11.1.5系统可靠性计算∙11.2典型试题分析∙11.2.1试题1∙11.2.2试题2∙11.2.3试题3∙11.2.4试题4∙11.2.5试题5∙11.2.6试题6∙11.2.7试题7∙11.2.8试题8∙11.2.9试题9∙11.2.10试题10∙11.2.11试题11∙11.2.12试题12∙11.2.13试题13∙11.2.14试题14∙11.2.15试题15∙11.3实战练习题∙11.4练习题解析第12章案例分析∙12.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12.2典型试题分析∙12.2.1结构化软件系统建模∙12.2.2联合需求分析会议∙12.2.3电子政务∙12.2.4软件系统架构∙12.2.5SOA∙12.2.6软件质量属性∙12.2.7J2EE∙12.2.8数据库安全与数据库备份∙12.2.9数据中心建设∙12.2.10分布式数据库系统∙12.2.11Web2.0技术∙12.2.12虚拟化技术∙12.2.13嵌入式软件体系架构∙12.2.14实时系统∙12.2.15信息系统安全∙12.3实战练习题∙12.3.1试题1∙12.3.2试题2∙12.3.3试题3∙12.3.4试题4∙12.3.5试题5∙12.3.6试题6∙12.3.7试题7∙12.3.8试题8∙12.3.9试题9∙12.3.10试题10∙12.3.11试题11∙12.3.12试题12∙12.3.13试题13∙12.3.14试题14∙12.3.15试题15∙12.3.16试题16∙12.4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3章架构设计论文∙13.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13.2典型试题分析∙13.2.1论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及其应用∙13.2.2论开放系统应用的互操作性技术∙13.2.3论多层分布式结构系统的开发∙13.2.4论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13.2.5论基于场景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估方法∙13.2.6论基于DSSA的软件架构设计与应用∙13.2.7论信息系统建模方法∙13.2.8论高可靠性系统中软件容错技术的应用∙13.2.9论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13.2.10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13.2.11论Web Service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13.2.12论系统的可靠性∙13.2.13论软件可靠性设计与应用∙13.2.14论软件需求获取技术及应用∙13.3实战练习题∙13.3.1试题1论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13.3.2试题2论软件的静态演化和动态演化及其应用∙13.3.3试题3论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缓存设计策略∙13.3.4试题4论基于REST服务的Web应用系统设计∙13.3.5试题5论中间件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13.3.6试题6论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13.3.7试题7论数据库的安全性设计∙13.3.8试题8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13.3.9试题9论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13.3.10试题10论软件可靠性评价13.4练习题写作要点∙13.4.1试题1写作要点∙13.4.2试题2写作要点∙13.4.3试题3写作要点∙13.4.4试题4写作要点∙13.4.5试题5写作要点∙13.4.6试题6写作要点∙13.4.7试题7写作要点∙13.4.8试题8写作要点∙13.4.9试题9写作要点∙13.4.10试题10写作要点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数学: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4课时)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下)

第11章图形的全等
课时分配
本课(章节)需5课时
本节为第4课时
为本学期总第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教学目标
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2、“sss公理”的灵活应用
重点
角平分线作图原理及“sss公理”的灵活应用
难点
原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投影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第145页“想一想”请你说明它的道理。(教具)
新课讲解:
由此,我们就得到了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你能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角平分线吗?
例题1:书第145页
分析:如何说明∠B=∠E?
具备什么样的已知条件?
补充:除了∠B=∠E,你还可以发现哪些结论?
练习:第146页第1、2、3题
教学素材:
A组题:
作业
板书设计
复习例1板演
………………
………………
………………
………………
………………
教学后记
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AC和△FDB全等吗?为什么?
B组题:
如图,点B、C、F、E在同一条直线上,BF=EC.
(1)至少添加哪些条件,可使△ABC和△DEF全等?为什么?
(2) 若△ABC和△DEF全等,则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哪些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并作答
学生自读完成,师指导
初中物理《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初中物理《功》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
2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5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7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一.复习,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二.引入新课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
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三.新课教学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
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
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
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3楼用了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3楼却用了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1分钟做了300J的功,而乙物体40秒钟做了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测控电路(第7版)课件:测控电路设计实例

压控电压源性滤波电路因为引入正 反馈,所以增益不能选的太大,否则容 易引起自激振荡。同时,系统的品质因 数Q也不能选的太大,否则陷波网络不 能起到陷波效果。
29
校正电路
串联校正主要有三种形式,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相较于滞 后校正,超前校正能够提高系统的带宽,比较适合于带宽较小的系统。
模拟乘法器
1 2
kkmU
mU
c
r
(t
)
低频信号
1 2
kkmUmUcr(t) cos 2t
载波频率二倍频信号
陷波器
输出信号:uo (t) kkmUmUcr(t) / 2
相敏解调
mt
U jz
激磁信号
R1 R3
R2
C 移相电路
选取R1=R2,移相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A(s) 1 R3Cs 1 R3Cs
1
0
0 1
(
1 s
)
x y
(s) (s)
测控电路设计实例
13
11.2.3 校正网络设计及系统仿真
频域特性分析
校正前Bode图
校正后Bode图
测控电路设计实例
14
11.2.3 校正网络设计及系统仿真
时域特性分析
单位阶跃响应
测控电路设计实例
斜坡响应
15
11.3 电路设计
11.3.1 预处理电路 11.3.2 校正电路 11.3.3 控制解耦网络 11.3.4 功率放大电路
Φy(s)
Vx(s) Vy(s)
测控电路设计实例
11
11.2.3 校正网络设计及系统仿真
对再平衡回路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 1)闭环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幅值和相角稳定裕度。 2)满足规定的动、静态指标。静态指标是指系统在角度常值、速率和角 加速度输入信号下的稳态偏差;良好的动态指标是指系统及时跟踪角速率 变化的能力,具有足够的带宽。 3)能提供足够的加矩电流,平衡最大的输入角速度,在承受最大角加速 度时转子偏角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练习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功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NBA比赛中的四种场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①中科比带球上篮对球不做功B。
图②中邓肯头顶篮球走向场边,头顶篮球的力比球压头的力更早产生C。
图③中奥尼尔持球摆pose,他对球施加的力大于球对他施加的力D. 图④中乔丹远投出手后球离手飞行,乔丹对球不做功2、在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 用力将重物抛出后B. 用力提着重物不动C. 用力将重物向上提起D。
用力提着重物沿水平方向运动3、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B。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C. 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D。
人推车,车未动4、小王同学从地上将物理课本拾起并举过头顶,下列数值与小王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A. 0.3J B。
3J C. 30J D。
300J5、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莲周末去爬白云山,她们同时从同地出发,爬到白云山顶,小红先到,小莲后到,此过程中( )A。
小红做功多B.小莲做功多C。
小红的功率大D.小莲的功率大6、如图为小华同学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这过程中,小华同学对鸡蛋做的功约为()A。
0.l J B。
1J C。
10 JD。
100 J7、如图所示,m A>m B>m C,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A. 三次做功一样多B.对A做的功多C。
四年级语文上册11.3哈尔威船长省公开课一等奖新优质课获奖课件

27/27
(3)说一说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人做法怎样? (①在当初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假如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
不出去。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人,包含男人在内船上全部些人。 结果证实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应了他机智。)
针对“这尊黑色雕像”,应探究出以下内容: (l)“这尊黑色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船长形象在黑夜中如雕像普通。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重复读,抓住“如同铁铸, 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形象;再联络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 人情形,充分认识船长人品。
•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严峻 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灵魂。
• 同学们,有一个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 于职守,推行做人之道;这个人,在英伦 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 论;这个人,面对死亡,毫不畏惧,视死 如归。
• 他就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笔下歌颂一个伟 大人物。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 《哈尔威船长》
严明威信
12/27
• 第三次命令: • 把克莱芒救出来去! • 对弱小人群关心和爱护。
13/27
哈尔威船长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 没有发生什么争吵或殴斗。
死神也望而却步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尽职尽责
14/27
必须把60个人都救出去。实际船
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他把自己给
11.3功(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

11.3功(分层练习)一、单选题1.在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将杠铃从地面举起B.背着书包水平匀速前进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被踢后滚出去的足球2.1 J的功就是()A.将重1 N的物体移动1 m所做的功B.将质量为1 kg的物体移动1 m所做的功C.在1 N的作用下,物体移动1 m所做的功D.在1 N的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 m所做的功3.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A.0.02焦B.0.2焦C.2焦D.20焦4.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0.8m,撤去拉力后又向前滑行了0.2m,拉力F 大小为5N,拉力F做的功为()A.1J B.3J C.2J D.4J5.下列实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汽车在水平地面行驶B.起重机吊着重物在空中水平移动C.跳水运动员下落D.做物理实验,让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匀速运动6.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撑力做功了B.乙图中,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冰壶在冰面上滑动的过程中,人的推力对冰壶做功了C.丙图中,大力士用很大的力拉飞机,但没拉动,大力士的拉力对飞机做功了D.丁图中,小朋友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小朋友的踢力对足球做功了7.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做挺举连续动作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从准备状态发力到上拉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B.小明同学从上拉状态发力到上挺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C.小明同学从上挺状态发力到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D.小明同学在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8.一颗质量是20克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中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枪膛长60cm,子弹从枪膛射出后飞行1200米,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A.0.18焦B.120焦C.360焦D.7.2×105焦9.下图为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6×105N的重物匀速上升的图象,能正确反映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0.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 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人教版选修3-4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教案 Word版含答案

课时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1.理解回复力的概念,会根据回复力的特点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
2.会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简谐运动中位移、速度、回复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3.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水平弹簧振子中动能、势能、总能量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回复力的特点、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及能量分析。
教学建议:前两节研究的是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的运动特点,不涉及它所受的力以及能量转换的情况,是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的。
而本节要讨论它所受的力和能量转换的情况,是从动力学和能量的角度研究的。
教学中要讲清回复力是根据振动物体所受力的效果来命名的,振子的惯性使振子远离平衡位置时,回复力总是使振子回到平衡位置,正是这一对矛盾才使振子形成振动。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简谐运动进行分析时,只限于对水平弹簧振子。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荡秋千,你思考过吗,为什么一次次荡起的秋千还会一次次回到最低点?又为什么荡秋千时能荡得很高?1.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1)回复力的方向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①相反(填“相同”或“相反”),总是指向②平衡位置,它的作用是使振子能③回到平衡位置。
(2)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其回复力可表示为④F=-kx,式中k为比例系数,也是弹簧的劲度系数;负号表示⑤力F与位移x方向相反。
(3)如果质点受到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⑥正比,并且总指向⑦平衡位置,该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的能量的特征(1)弹簧振子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而它的⑧动能在不断变化;弹簧的形变量在不断变化,因而它的⑨势能在不断变化。
(2)理论证明:若忽略能量损耗,在弹簧振子运动的任意位置,系统的⑩动能与势能之和都是一定的,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一致。
(3)实际运动都有一定的能量损耗,所以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1.回复力是按性质命名的力还是按效果命名的力?解答: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2.弹簧振子在什么位置动能最大?在什么位置势能最大? 解答: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P12 19
4.利用简单机械做功 补充练习P8 10. 9.
探究P14 16.
11.3.4功的习题课
1.课本P16 3 (2)占旭刚举着杠铃不动,他做功了吗?
(3)占旭刚举着杠铃前后移动几步,他
做功了吗? (4)占旭刚放下杠铃过程,他对杠铃做功了 吗? 补充练习P8 5
2.如图: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此时可 将他视为一个杠杆,若他的重心在A点,重 力为500N,他用双手将身体撑起,双手对 地面的压力至少为多少N?若他1min内 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 都是0.4N,则他做的功是多少? A 探究P13 14 0.9m 0.5m
补充练习答案: 1.D 2.A 3.C 4.D 5.C 6.A 7.90N 1800J 8.3.9×107J 9.B 10. 1800J <1+1>答案: 1.略 2.150 0 0 3.2400 0 4. 1.2×104J 5. 4.116×106J 6. 8×104J 7.重力 4.41 8.5:4 1:1 9----17. CCCDC DCDB 18.问题:运动员把杠铃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