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沈家岭 兰州特级战斗英雄“神炮手”的6天6夜
那些荣立特等功的英雄们有何战绩

那些荣立特等功的英雄们有何战绩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43期据统计,唐章洪的这门82迫击炮歼敌达400余人。
志愿军总部为他记特等功一次,他被广大指战员誉为“给炮弹安上了眼睛的军中之神”。
战后,他使用的这门82迫击炮,被送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
9月25日,一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送到浙江宁波宁海县越溪乡七市村92岁老党员应隆滚的手中。
“人民功臣奖状”记录着:应隆滚在1950年建设滇西巩固国防剿匪征粮等工作中,忠心耿耿,为民服务!获得光辉成绩,被选为特等功臣。
“冬天一次渡河,我们在冰冷的河水里来回穿梭7次,冻得全身僵硬。
那次战斗打得特别激烈,眨眼工夫我就看着身边的指导员被弹片击中,当场牺牲”……据应隆滚回忆,在滇西剿匪时,身为炮兵的他一炮打中土匪头子,立下了特等功。
当问到为什么从来不提这些军功时,老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反问:“这种事情为什么要跟你们说啊?我只是尽了一个士兵、一个党员的本分而已。
”翻阅历史,像应隆滚一样曾荣立特等功的英雄们,在战斗中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蒋永德:曾炸掉敌人两座碉堡在四川宜宾,现年89岁的蒋永德曾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他在上甘岭战役中,曾炸掉敌人两座碉堡,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蒋永德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没考虑什么死不死,反正就是我不打他,他就要打我,就是这种心情。
”当时,上级给蒋永德所在的志愿军12军31师92团4连的任务就是要再次攻击4、5、6号阵地并坚守。
天还未亮,敌人炮火就对我阵地实施猛烈攻击。
537.7北山高地防守难度很大,不远处的敌人阵地地势比我们高,他们在东、南两个方向用坦克炮和机关枪直接瞄准射击。
到了中午,在敌人的猛烈攻势下,我军伤亡惨重,5号阵地上仅剩蒋永德和马福金两个人了。
敌人不断反扑,我军伤亡甚大,原因何在?“最后我发觉,敌人在山底下有两个碉堡,刚开始只看到一个,我就去拿了两个手雷,把第一个碉堡炸了。
甘肃感人的红色故事6分钟

甘肃感人的红色故事引言甘肃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份,曾经经历过丰富多彩的红色故事。
这些感人的故事,展示了甘肃人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本文将以多个故事为例,深入探讨甘肃感人的红色故事。
一、陈赓:忠诚的红色将军1. 早年经历陈赓,甘肃人,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
他在民国时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了秋收起义等革命活动。
他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使他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之一。
2. 战争年代陈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担任重要指挥职务。
他带领部队与日军顽强作战,在国家危难时刻展现出了他的勇敢和智慧。
他的军事才能和坚定信念,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
3. 对甘肃的贡献陈赓在解放战争胜利后,被任命为甘肃省军区司令员。
他致力于军队建设和民生改善,并在甘肃省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领导和贡献,使甘肃得以从战争中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
二、清风村的红色传统1. 清风村简介清风村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郊区,是一个以红色传统为特色的村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清风村的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清风村的红色故事许多清风村的村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一些村民不顾个人安危,与日军进行顽强抗争。
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传颂至今,成为村庄的骄傲。
3. 红色传统的传承清风村的红色传统一直得到传承和弘扬。
村民们举办各种活动,宣传革命历史,教育年轻一代珍惜和传承红色遗产。
他们通过纪念活动和讲座,使红色精神在村庄中代代相传。
三、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1. 红军长征背景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甘肃感人的红色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征中,红军艰苦奋斗,克服了各种困难,在艰险的山区和草地上开辟出一条生命之路。
2. 黄河岸边的故事红军长征时,许多红军战士因战斗受伤或疲惫不堪,放弃了继续前行。
然而,当他们到达黄河岸边时,看到身后卷土重来的敌军,他们选择跳入黄河,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敌人追上红军主力。
百战老兵陈福生忆解放兰州:曾亲手发射120余枚炮弹

[键入文字]
百战老兵陈福生忆解放兰州:曾亲手发射120 余枚炮弹
“同志们,解放兰州是解放大西北中最重要战役,战斗会非常艰苦,希望同志们做好吃苦牺牲的准备,明天我们就出发,向兰州前进,向胜利前进……”8月20 日,时年90 岁的陈福生老人回忆起65 年前的解放兰州战役,激动地站起身后,用颤颤巍巍的动作,还原当年战前动员的话语和动作。
1949 年8 月中旬,陈福生所在的第一野战军第三军九师二七团炮兵连根据上级指示,从陕西凤县出发,急行军三天两夜赶到兰州南山东侧,参加了解放大西北中,最后一场城市攻坚战兰州战役。
讲述
带上干粮和炮弹向兰州挺进
1949 年8 月初,刚从扶郿战役伤愈归队的陈福生接到团部命令,准备前往国民党马步芳军队控制下的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兰州,解放兰州战役的序章也在渐渐拉开帷幕。
“我们有信心解放兰州!”当陈福生老人回忆起当年接到命令的情形时,他的这句话,概括了全体指战员的心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准备,陈福生所在的炮兵连准备好了
7 天的干粮,带着十几头骡子和5 门迫击炮与大部队向兰州挺进。
即将抵达兰州时,陈福生再次向全连战士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解放兰州是解放大西北中最重要的战役,战斗会非常艰苦,这中间我们可能吃不上饭睡不了觉,牺牲会随时发生,同志们要做好吃苦牺牲的准备。
明天我们出发向兰州前进,军首长说了,打下兰州让我们好好休息几天。
”陈福生的战前动员再次激发了战士们的信心,战士们信心满满,陈福生也卸下心中的包袱,去团部领取500 发炮弹后,全力以赴准备投入到第二天的战斗中。
总攻
亲手发射了120 余枚炮弹
1。
黄继光战友唐章洪:“神炮手”是这样炼成的

唐章洪的吸烟量最近增加了一倍。
“等我抽完这支烟,继续跟你讲。
”11月6日,成都难得迎来冬日暖阳,在和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聊天的整个下午,唐章洪抽了大半盒烟。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以来,唐章洪一遍又一遍地向来访的多家媒体讲述自己的参战经历。
“实在太累了”,他记得前不久去北京接受某媒体采访,一天在镜头面前坐得太久,就不自觉地打盹儿。
85岁了,按理说应该控制下烟量,但没办法,只有抽烟能够让他在讲述回忆时保持清醒。
冻伤唐章洪拿烟的这双手,因为冻伤,在冬天就没那么灵活。
烟雾缭绕中,他的思绪回到1951年的朝鲜战场。
手脚的冻伤,就是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季落下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阶段,双方“边打边谈”。
1951年8月开始,“联合国军”不仅频频对我方发动攻势,为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还实施了猛烈的“绞杀战”。
此时,支援过五大战役后,来朝鲜已经一年多的新兵唐章洪继续在二线接受训练,同时承担后勤保障工作。
他记得,这年秋末冬初,自己所在的部队本要被派往前线作战,没想到,一场流行开来的夜盲症打乱了这一计划。
一开始,有战友说自己晚上看不见路,会栽到沟里,唐章洪不信:“你在装怪嗦?”没过多久,唐章洪自己也栽进去了。
他回忆当时的感觉,“我有天晚上看到月亮就是黄扑扑一大团,脚下的路看起来都是平地”。
治疗夜盲症,需要补充维生素。
可是这一年,部队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蔬菜这类物资根本供黄继光战友唐章洪:﹃神炮手﹄是这样炼成的文本刊见习记者余静寒自1951年4月入朝作战起,唐章洪先后参战上百次,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
应不上,治疗夜盲症的药物也极其有限。
怎么办?有经验的士兵想法子,去山上摘松树叶煮了喝水。
唐章洪说,虽然这药汤很苦,但是每天坚持喝,真治好了大家的症状。
朝鲜战场的冬天很寒冷,大雪有时会漫过膝盖。
但为前线战士抢运物资刻不容缓,唐章洪的部队再次接到了运输粮食的命令。
每个团要抽战士组成运输队,战士们得穿着单薄的棉服和布鞋在零下三十几度的极寒天气里行走。
攻取老山战斗穿插行动失败亲历记

攻取老山战斗穿插行动失败亲历记1984年4月28日攻打老山时,负责穿插的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1营行动失败,遭炮火覆盖,建制被打散,伤亡惨重,只得人自为战,组自为战的事。
以下是当事人访谈的文章。
我们营失利的因由——顿景田(副营长)说到一营就寒心,想哭一场!1984年那一仗我们营失利了,但我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营!我有悲观情绪——没有人写我们,更不会照实写,因为当时掌权的人还在,该对那次失利战斗负责任的人还在。
1979年反击战我们一营是英雄营,全营立一等功。
1984年接受作战任务后,部队情绪非常高。
自从知道上级把攻老山的任务交给我们团以后,我们营都认为主攻的任务非我们莫属。
一下子,营房里到处都在垒工事,练技术,寒冬腊月脱光了练长跑,负重越野比赛,都认为能担任主攻老山的任务,这是光荣之上加光荣,终生难逢。
新战士一到部队,立刻感到重任在肩,光荣在身。
2月中旬向待机地域开进。
路况不好,庞大的车队在雾夜闭灯行驶,战士们穿上白衬衣在路边、在车前引路,几百人毫无声息,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到达待机地,就投入紧张的临战训练,排以上干部多次前出侦察地形,研究战术。
战士白天综合训练,晚上负重训练,专找爬不上的陡坡爬,钻不过的密林钻,最大负重140斤,最轻的也是70多斤。
记不清越过了多少山,有多少人在路上昏过去。
回到营地,在路口等着的老乡们看了就哭。
每次回来一个连队就是一串泥球。
干部更累,每个人的眼睛都布满血丝,白天也有时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掉了沟,碰到树才醒。
现在看,战前把部队搞得过度疲劳是不科学的。
但那时我们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怕上级突然来个命令——不打了!真那样,战士们会找你拼命!终于决定要真打了。
给一营的任务是穿插到老山背后,攻占1072高地,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大家没二话,知道这任务艰巨不亚于主攻,都最后清理了包袱,把多余的东西捆扎成方方正正的小邮包,写上家庭地址。
每个包里都有一份遗书。
那时我是副营长,一向以“单纯军事观点”出名,可是在部队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还是懂得先要摸清每个人的思想,再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
中国特种兵爆头前潜伏3天不动 蚊子被眼泪淹死(图)

中国特种兵爆头前潜伏3天不动蚊子被眼泪淹死(图)2015-05-23蓝军在环形防御工事里谈笑风生,根本没有察觉一双眼睛正对着他们虎视眈眈。
灌木丛中,黎登贵纹丝不动,一只蚊子飞进他的眼睛里,直到被眼泪淹死,他也没有眨下眼。
等了3天,放松警惕的指挥员一露头,便被黎登贵“爆头”,按照规则,蓝军战损惨重被判败北。
图为黎登贵正在进行秘密挺进训练。
高效文摄原标题:矢志打赢的强军先锋记第13集团军某旅参谋长黎登贵本报通讯员杨晓波彭小明5次出国,与30多个国家的军人同台竞技,3次站在领奖台上,力压群雄掀起“中国震撼”。
无论是在爱沙尼亚的原始森林,还是在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干达草原,他和队友们都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异国他乡高高飘扬。
“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成都军区“爱军精武标兵”,33次国际国内比武冠军,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诸多荣誉集于一身。
荣誉背后,是13集团军某旅参谋长黎登贵19年一路拼搏厮杀,用一腔铁血构筑起的征战图腾。
战友叫他“中国阿甘”黎登贵现在是最优秀的特种兵之一,但起初他却并不被人看好。
一次演习,黎登贵机降敌后,仅用10秒钟就命中10个移动目标。
兴致勃勃的观众本以为远处的黑影是“高大上”,结果走近一看,除了长得虎背熊腰外,个头还不足1米7,模样憨厚,根本与传说中的特种兵形象格格不入。
画面切换到黎登贵的兵之初,更让人无法“直视”。
1996年,刚入伍的黎登贵与侦察排战友拳击对抗,输得“满脸开花”。
障碍训练,黎登贵身体协调性不好,别人两三遍就能轻松掌握,他反复练了10多次,还总是犯迷糊。
新兵班长火冒三丈:“黎登贵啊黎登贵,我看你叫…迷登贵‟算了!”“我就偏不信这个邪!”从此,黎登贵发起牛劲,发了疯地训练,硬是练成“全优尖兵”。
2000年,还是石家庄步兵指挥学院学员的黎登贵,成功入选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集训队。
1949年解放兰州战役老人回忆狗娃山惨烈白刃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949年解放兰州战役老人回忆狗娃山惨烈白刃战导语:田志兴老人鹤发童颜,开朗豁达,很是健谈,完全不像是个已经84岁的老人,谈笑间时而开怀,时而蹙眉,眉宇间透着一股亲切与和善,这个平易近田志兴老人鹤发童颜,开朗豁达,很是健谈,完全不像是个已经84岁的老人,谈笑间时而开怀,时而蹙眉,眉宇间透着一股亲切与和善,这个平易近人、感情细腻的老人讲述他经历过的60年前的兰州战役时,仍充满激情、壮志满怀。
田老说,上世纪40年代,他参加解放战争。
3岁丧母,14岁离父,是朴实憨厚的兄嫂抚养他长大。
年少的苦难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动荡使他暗下决心,要参加革命,为真理而斗争。
1946年初,田志兴在延安给一位参谋当警卫,后在枣园及杨家岭任见习参谋。
他忠诚肯干,机智勇敢,很受部队官兵喜爱。
从陇东山川到陕北大地,他随军打仗,身背行军锅昼夜兼程。
过着“人不脱衣、马不下鞍”的生活,餐风饮露,饱尝艰辛。
1949年8月,他参加了解放兰州的战斗。
历经战火洗礼,使他的革命理想更坚定。
田志兴,出生于1925年,1946年在陕北参加革命并入党。
1948年初任一野4军28团炮兵连指导员。
1950年任4军28团组织股副股长。
(副营级)。
1951年担任团职工股股长(正营级),1953年底,响应毛主席的“全国解放后,战斗队转入建设队。
”的号召,担任建三师团干部,1954年初,担任师部青年科科长。
1955年任建工部第三工程局团委副书记。
1957年任兰石五处党委副书记,1958年任中共兰州市委公交部办公室主任。
1965年,任兰州市城建局副局长。
1970年,任白银长通电线厂党委书记。
1978——1983年任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
1983任市委统战部部长。
1987年离休。
生活常识分享。
数来宝《特级英雄黄继光》翟桂林

数来宝特级英雄黄继光作者翟桂林合:雄赳赳,气昂昂,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保和平,打败美帝野心狼。
今天不把别的表,表一表,特级英雄黄继光。
甲: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双方争夺这高地。
乙:三点七平方公里土地上,战斗的惨烈,没法想象。
甲:美国为首的鬼子兵,飞机、大炮发了疯。
乙:树木全都给炸飞,山表面,炸成了半米深的粉末堆。
甲:志愿军,受压制,利用坑道来隐蔽。
乙:敌人的炮火太强势,白天把阵地夺了去。
甲:志愿军夜间来反攻,这阵地双方来回的争。
乙:夜幕降临天色晚,二营的任务,天亮前夺回制高点。
甲:双方激战大半夜,志愿军炸了碉堡一个个。
乙:山顶处还有一个碉堡,它的威力可不小。
甲:多次爆破未成功,好几组的战友都牺牲。
乙:眼看总攻时间到,必须把碉堡给炸掉!甲:通讯员,黄继光,双手紧握冲锋枪。
乙:关键时刻挺身出,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甲:(白)参谋长,把任务交给我吧。
只要我有一口气,坚决完成这任务!乙:(白)好!黄继光同志,任命你为六班班长,带领两名战士,拔掉这颗钉子!甲:是!黄继光把任务领到手,戴上手雷转身走。
乙:三个人,跳出战壕忙卧倒,敌人的机枪一阵扫。
甲:借助坑洼匍匐行,枪声炮声震耳鸣。
乙:慢慢靠近火力点,生命随时有危险。
甲:一名战士被打中,为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
乙:另一名战士负重伤,只剩班长黄继光。
甲:黄继光左臂被打穿,鲜血流到地上边。
乙:忍住痛,咬紧牙,一点一点往前爬。
甲:甩出手雷一声炸,轰!敌人的碉堡还有半边没炸塌。
乙:机枪吼叫发了疯,志愿军还是没法打冲锋。
甲:这时候(速度放慢),黄继光中弹好几处,鲜血染红了一片地。
乙:身上已经没弹药,敌人的机枪还在叫。
甲:必须拿下这高地,胜利属于我们的。
乙:突然间英雄猛站起,用胸膛把敌人的枪口堵。
甲:机枪顿时没了声,战士们,潮水般的往前冲!合:(白)“为黄继光同志报仇,冲啊!”乙:黄继光用生命开辟了前进路,志愿军,把红旗插到了山顶最高处。
合:特级英雄黄继光,抗美援朝赴战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激战沈家岭兰州特级战斗英雄“神炮手”的6天6
夜
导语:解放兰州战役的沈家岭战斗中,炮连连长滑宏坤自己的炮弹打光了,在攻下的敌炮阵地上,他用自己的身体当炮架,弹无虚发,勇猛阻击敌人。
兰州
解放兰州战役的沈家岭战斗中,炮连连长滑宏坤自己的炮弹打光了,在攻下的敌炮阵地上,他用自己的身体当炮架,弹无虚发,勇猛阻击敌人。
兰州战役胜利结束,30岁的他荣立特等功,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兰州解放战役试攻打响
90岁的滑宏坤老人,是甘肃省军区滨河路干休所的副师职离休干部。
2009年7月底的一个上午,在自己女儿家里,温和的阳光映照着滑宏坤老人稀疏的银发。
“哦!沈家岭战斗!我脑子现在还很清楚,一点一滴给你说。
6天6夜,时间、地点我都能说上!”
1949年8月解放兰州之前,滑宏坤是一野二兵团4军11师33团炮兵连长。
西进兰州之前,他已是敢打敢拼的神炮手,荣立大小战功数次。
“可这次感觉不一样!”滑宏坤老人声音洪亮。
扶眉战役,西北战区形势大变,解放军剑指西北重镇兰州,急行军,军令飞传。
部队行至天水秦安县莲花城休整后,继续西进。
突然一道命令,师部指派“我和副团长张志亭学习打太原的火力组织经验。
”炮兵抵近射击,“我擅长这种打法。
”
1949年8月19日,11师32团、33团左右“两个箭头直奔兰州。
”老人两手比划着当时的情景。
这是大战前的早晨,滑宏坤随部队站在兰州东南的双嘴岭上,兰州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