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二及答案之心理学

合集下载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 1 ~ 65 小题。

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状态的是:A.感觉B.想象C.注意D.记忆2.在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是: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3.神经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是:A.突触B.轴突C.神经元D.胞体4.大部分患有色盲的人不能够区分的颜色是:A.红和青B.红和黄C.红和蓝D.红和绿5.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6.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右图时,往往只看到一些凌乱的斑点。

经提示这是一幅骑士骑马图后,人们就觉得像所提示的内容。

这主要体现的知觉特性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7.立体电影利用的知觉原理主要是A.运动视差B.纹理梯度C.线条透视D.双眼视差8.一名 5 岁儿童向怀里抱着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言语活动属于:A.对话言语B.独白言语C.语言获得D.语言理解9.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A.构造、转化、执行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10.在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中,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A.注意B.认知C.生理变化D.情境11.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这种动机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是:A.生理、安全、尊重、归属与爱、自我实现B.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C.生理、归属与爱、安全、尊重、自我实现D.生理、归属与爱、尊重、安全、自我实现13.某学生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但其他方面却表现平平。

2012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小明在一次由50人参加的英语测验中得了80分,排名第8,其百分等级为( )A.16B.80C.85D.88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考查的是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其计算过程为:8/50=0.16,1一0.16=0.84,说明有84%的同学比小明分数低,即小名的百分等级为85。

故本题选C。

2.应用方差分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其回归自由度和残差自由度分别是( )A.1和n—1B.1和n一2C.2和n—1D.2和n—2正确答案:B解析:回归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为n一1,计算残差自由度为n一2,那么回归的自由度为(n—1)一(n一2)=1。

故本题选B。

3.某研究将工人、农民、公务员、商人按生活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介于两者之间三类,现欲研究不同职业类型人员之间的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该研究数据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 )A.相关分析B.卡方检验C.因素分析D.t检验正确答案:B解析:卡方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能够处理一个因素两项或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频数与理论频数分布是否相一致的问题,或说有无显著差异的问题。

卡方检验的基本适用特点是:对数据总体的分布形态不作任何假设,检验中的分类相互排斥、互不包容,观测值相互独立。

故本题选B。

4.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如果要使抽样标准误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的倍数为( )A.2B.4C.5D.8正确答案:B解析:题干考查考生对心理统计中抽样分布的掌握。

根据公式。

根据公式计算n将扩大4倍。

故本题选B。

5.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其均值X=80,标准差s=10,所属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是( )A.[78.04,81.96]B.[60.40,99.60]C.[76.08,83.92]D.[79.80,80.20]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考查考生对心理统计中区间估计的计算。

2012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证明表象具有可操作性的经典实验是( )A.心理旋转实验B.人工概念实验C.Stroop实验D.点探测实验正确答案:A解析:库伯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有可操作性。

故本题选A。

2.在反应时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A.速度和准确性B.速度和稳定性C.稳定性和准确性D.灵敏性和稳定性正确答案:A解析:反应时实验中的两个基本因变量是速度和准确性。

故本题选A。

3.根据唐德斯的ABC法,辨别时间应是( )A.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唐德斯ABC减数法的逻辑:A反应时,又称简单反应时,是反应的基线时间;B反应时,又称选择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C反应时,又称辨别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

故本题选A。

4.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是( )A.Go—Nogo范式B.PDP范式C.IAT范式D.DRM范式正确答案:D解析:集中联想范式(DRM范式)是错误记忆研究的经典范式(见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p278)。

在范式中,通常会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叫作关键诱饵,和与它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组成。

在测验阶段,让被试对呈现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

结果发现,在回忆和再认测验中,被试将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识别为旧词比率接近那些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即错误记忆发生了。

故本题选D。

5.相对于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的缺点是( )A.需要更多的被试B.研究效率较低C.容易引起顺序效应D.容易混淆被试差异与实验条件正确答案:C解析:被试内实验设计由于每个被试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所以节省了被试,并且不会受到来自不同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但会受实验顺序的影响,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见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p66)。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状态的是A.感觉B.想象C.注意D.记忆【解析】C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21)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都属于心理过程。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2)2.在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是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解析】D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联合区,通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

信息通过胼胝体进行传递,做出统一反应。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13)内囊是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之处。

边缘系统主要参与动机、情绪状态和记忆过程,同时也参与提问、血压和血糖水平的调节并执行其他体内环境的调节活动。

在边缘系统中,杏仁核对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具有一定作用。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p43)3.神经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是A.突触B.轴突C.神经元D.胞体【解析】C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其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神经元由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树突的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10)4.大部分患有色盲的人不能够区分的颜色是A.红和青B.红和黄C.红和蓝D.红和绿【解析】D色盲属于色觉缺陷,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较少见。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p100)5.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解析】C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癿四个选项中, 叧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癿。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癿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丌属亍心理状态癿是( )。 A.感觉 B.想象 C.注意 D.记忆 【答案】D 【解析】感觉、想象、注意都是心理状态,记忆则丌然。
2.大脑两半球乊间传递信息癿神经结构是( )。 A.杏仁核 B.内囊 C.边缘系统 D.胼胝体 【答案】D 【解析】胼胝体位亍大脑半球纵裂癿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癿横行神经纤维束, 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癿连合纤维。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丌是被劢癿把知觉对象癿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癿知识经 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癿意义。该题目体现了知觉癿理解 性。
7.立体电影利用知觉癿( )。 A.运劢规差 B.纹理梯度 C.线条透规
A.分析性智力 B.创造性智力 C.实践智力 D.综合性智力 【答案】A. 【解析】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 斱面。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斱面智力癿平衡获得癿,其中分析性智力是迕行分析、 评价、判断戒比较和对照癿能力,也是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癿能力,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仸务、 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癿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把经验应用亍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癿能力。
17.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癿速度癿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 A.场独立性不场依存性
7 / 37
圣才电子书

B.冲劢型不沉பைடு நூலகம்型

2012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题目答案分开版)教程

2012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题目答案分开版)教程

2012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1~6565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22分,共分,共130130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状态的是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状态的是((A 、感觉B 、想象C 、注意D 、记忆2、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A 、杏仁核B 、内囊C 、边缘系统D 、胼胝体3、神经系统最小的单位是、神经系统最小的单位是((A 、突触B 、轴突C 、神经元D 、胞体4、大部分色盲不能区分、大部分色盲不能区分((A 、红和青B 、红和黄C 、红和蓝D 、红和绿5、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 、触觉适应B 、嗅觉适应C 、暗适应D 、明适应6、当人看到下图,一般都只看到一些乱点,经提示这是一幅骑马图片后马图片后,,人们就觉得像所提示的内容人们就觉得像所提示的内容。

这主要体现的知觉特性是这主要体现的知觉特性是(((图略图略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D D、知觉选择性、立体电影利用知觉的((7、立体电影利用知觉的A、运动视差B、纹理梯度C、线条透视D、双眼视差8、一名、一名5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这种语言属于A、对话B、独白C、语言获得D、语言理解9、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A、构造、转化、执行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1010、、在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中在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中,,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的因素是A、注意B、认知C、生理变化D、情境、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应的动机是1111、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应的动机是、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应的动机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21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排序((A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 、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D 、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1313、、某生学业成绩好某生学业成绩好,,但其他表现一般但其他表现一般,,根据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其在校表现优异智力是力理论,其在校表现优异智力是((A 、分析性智力B 、创造性智力C 、实践智力D 、综合性智力1414、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A 、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B 、发现复杂关系的能力C 、理解词汇能力D 、知觉的速度1515、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兴趣1616、、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属于属于((A 、首要特质B 、中心特质C 、根源特质D 、共同特质1717、、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A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B 、冲动型与沉思型C 、同时性与继时性D 、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1818、、让吸烟上瘾的人扮演因吸烟患肺癌接受治疗让吸烟上瘾的人扮演因吸烟患肺癌接受治疗,,之后他戒了烟之后他戒了烟。

2012心理学答案

2012心理学答案

1.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1、《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都没有重用庞统。

这反映的是()(十一章)A. A. 首因效应B. B. 晕轮效应C. C. 近因效应D. D. 刻板印象2、反对意识并且反对内省的心理学家是()(第一章)A. A. 冯特B. B. 弗洛伊德C. C. 华生D. D. 桑代克3、在动机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人是()(第八章)A. A. 冯特B. B. 华生C. C. 弗洛依德D. D. 马斯洛4、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目的?()(第一章)A. A. 解释行为B. B. 预测行为C. C. 改善行为D. D. 控制思想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4种类型?()(第四章)A. A. 奖赏B. B. 威胁C. C. 逃避条件作用D. D. 消退6.6、“差别阈限与刺激量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指的是()(第二章)A. A. 桑代克效果律B. B. 韦伯定律C. C. 斯金纳强化律D. D. 托尔曼迷津律7、当眼睛注视电灯三秒钟,关闭电灯,眼前仍出现光亮的现象成为()A. A. 感觉正后像B. B. 感觉适应C. C. 感觉对比D. D. 感觉恒常性8、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强、平衡、不灵活特点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第十章A. A. 胆汁质B. B. 多血质C. C. 黏液质D. D. 抑郁质9、经过剧烈的五公里长跑后,一般情况下,你会吃很多的食物,喝很多的水,霍尔将这一失水和再次摄入水的过称为()(第八章)A. A. 驱力B. B. 动态平衡C. C. 压力D. D. 脱水10、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是()(第九章)A. A. 心境B. B. 激情C. C. 应激D. D. 情感1、下面哪一项不是意识的功能?()(第三章)A. A. 控制着我们注意什么和思考什么B. B. 意识使我们能够将感觉与学习记忆相结合来认识世界C. C. 意识帮助我们选择和存储有意义的信息D. D. 意识控制我们的思维和情绪12、对于语言的理解,其除了依赖正确理解话语中的词汇和句子外,还受()因素影响?(第六章)A. A. 文化背景B. B. 推理和智力C. C. 推理和语境D. D. 思维和语境3、如果一个人的实际年龄是20岁,而其智力所能达到的年龄25岁,则其智商为()。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心理学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心理学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 一般地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属于下列哪种记忆? ()A.瞬时B.短时C.长时D.运动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策略。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3. “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4. 一般人,空间知觉占优势()A.在两半球无区别B.在小脑C.在大脑右半球D.在大脑左半球5.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A.斯金钠B.铁钦钠C.巴甫洛夫D.谢切洛夫6. 强烈的闪电可以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

这是由于()A.错觉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相互作用7. 勤奋、懒惰、谦虚、骄傲。

这些反应的是()特征。

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感8.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A.能力就是知识和技能B.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C.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D.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9. 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看来,性格类型可以分为()A.独立型和顺从型B.内倾型和外倾型C.理智型和意志型D.意志型和情绪型10. 一个人虽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但到用时就是不能及时地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出来,这说明此人的()A.记忆的敏捷性差B.保持的持久性差C.记忆的准备性差D.回忆的精确性差11.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A.海马区B.额叶C.顶叶D.枕叶12. 情绪理论的重点是研究、探讨()A.情绪是如何发生的B.情绪是如何分类的C.情绪是如何转化的D.情绪是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的13. 与意志坚韧的人相反的是()A.喜欢听别人意见并很倾向于接受别人的暗示B.优柔寡断的人C.固执己见的人D.草率的人14. 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A.情绪和意志B.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C.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D.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15. 情绪的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具有两极性B.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C.具有不稳定性D.以动机为中介的反映形式16. 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A.激动和平静B.高兴与悲哀C.喜、怒、哀、乐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17.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等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二及答案之心理学昂立研复班考研专业课教研室一、单项选择题1. 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中枢。

A.听觉B.视觉C.言语D.感觉运动2. 当铃声由中性刺激物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意味着动物建立了()A.反射B.反射弧C.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3. 人的意识既能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A.意识的能动性B.意识的觉知性C.意识的社会制约性D.意识的前进性4.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有()A.物质反映形式B.刺激感应性C.信号性反应D.生物反映形式5.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A.强化B.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D.动力定型6.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7.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8.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A.似动知觉B.动景知觉D.自主知觉9. 神经元是由()组成的。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10. 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1. 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A.物理特性编码B.表象(形象)编码C.言语听觉编码D.语义编码12. 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B.情节性记忆C.语义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13.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像B.随意想像C.创造想像D.再造想像14.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感觉15. 与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独立性B.果敢性C.坚定性D.自制力16. 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哪种品质? ()A.独立性B.果敢性C.坚定性D.自制力17. 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 ()B.个性心理特征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18. 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9. 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等类型。

A.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B.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C.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D.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20.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A.人生全程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B.各个心理发展水平不同C.各个体心理发展方向不同D.各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不同21. 心理缓慢发展变化阶段是()A.婴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发育期D.成人期22. 皮亚杰创造性地将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运用以研究儿童心理,这种方法是()A.测验法B.作品分析法C.临床法D.问卷法23.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24. 他是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中受到普遍重视,他的地位和影响至今仍然难以替代。

这位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艾里克森C.维果斯基D.班杜拉25. 儿童将已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并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经历的事物。

这属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算阶段26. 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

”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大致相对应。

A.书本知识B.陈述性知识C.言语知识D.程序性知识27. 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

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发现学习28.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29. 正强化是指()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C.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D.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30. 耶克斯一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A.较强B.较弱C.中等D.无规律可循31. 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2. 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A.记住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B.记忆电话号码C.记忆外语单词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33. 一个朋友告诉你,他刚才做了心理学实验的被试:“真奇怪,我们做了一个问卷,看了一部电影,又做了同样的问卷。

”从这些描述中,你可以得出他是在()A.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控制组中B.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中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中D.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实验组中34. 为了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一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析因设计D.嵌套设计35.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36.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解决问题的被试数一样,但很可能在()上发现实验条件之间的差异。

A.解决方案的质量B.解决问题的时间C.问题解决的潜伏期D.以上都是3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交通工具D.被访问者的合作38. 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权衡。

A.反应强度B.反应准确性C.反应频率D.反应组织39. 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40.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A.简单反应时B.复杂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选择反应时41. 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实验逻辑的是()A.汉弥尔顿B.斯腾伯格C.霍克基D.唐德斯42. ()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A.迫选法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评价法43. 有可能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A.平均差误法B.阶梯法C.恒定刺激法D.最小变化法44. 某个单峰分数分布的众数是15,均值是10,这个分布应该是()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无法确定45. I类错误的概率α和Ⅱ类错误的概率β有以下关系()A.α+β=1B.随着α的增长,β也会增长C.α/β=常数D.如果α非零,那么β也非零46. 对于以下哪种情况我们应该拒绝虚无假设? ()A.已有研究证明其是错误的B.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小C.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大D.研究者确信该变量对于改变人们的行为是无效的47. 如果从一个正态分布中,将上端的少数极端值去掉,以下哪个统计量不会受到影响? ()A.均值B.中数C.众数D.标准差48. 一个()测量在相同的条件下会得到相近的结果。

A.有效的B.准确的C.连续性的D.可信的49. 欲比较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A.全距B.方差C.四分位距D.差异系数50. 现有8位面试官对25名求职者的面试表现作等级评定。

为了解这8位面试官评定的一致性程度,最适宜的统计方法是计算()A.斯皮尔曼相关系数B.积差相关系数C.肯德尔和谐系数D.点二列相关系数51. 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因素的主效应是F(1, 54)=0.94,B因素的主效应是F(2,108)=3.14。

你能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A.因素的主效应比A因素的主效应大B.此研究是2×3的因素设计C.研究中有114个被试D.这个结果报告一定有错误52. 一个单项选择测验有48道题,每题有4个备选项。

用α=0.05单侧检验的标准,至少答对多少道题成绩显著地优于单凭猜测? ()A.答对16题B.答对17题C.答对18题D.答对19题53. 二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的效应是F(2,74)=2.86。

由此可知()A.研究中有78名被试B.一个因素有2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3个水平C.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作用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有变化D.其主效应是不显著的54. 关于选择常模团体的条件错误的是()A.必须明确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B.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C.不必考虑样本的大小D.关注标准化样组的时空背景55. 关于信度的指标正确的是()A.信度系数,即实得分数方差与真分数的方差的比值B.信度指数即是信度系数C.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负相关D.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正相关56. 编制简答题的原则不包括()A.将其操作化B.宜用问句形式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57. 关于项目区分度正确的是()A.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B.取值范围介于-2和+2之间C.相关系数越大,区分度越小D.相关系数越小,区分度越高58. 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A.对所有心理测验均有影响B.间隔时间越长,信度系数越高C.仅对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的测验有影响D.对所有心理测验都没有影响59. 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A.以100为均数,16为一个标准差B.以100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C.以95为均数,14为一个标准差D.以110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60. 某儿童所得的比例智商为90,表明其智力发展()A.平常B.迟缓C.超常D.都不对61. 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62. 一个4岁的儿童,通过了5岁组的智力测验题目,其智商是()A.80B.100C.115D.12563. 应用智力测验测智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A.了解被试者智力结构的特点B.使儿童得到相应的教育与训练C.智力障碍的辅助诊断D.预测被试者是否能够成才64.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65. 在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组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二、多项选择题1. 属于原型启发的例子有()A.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B.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现了浮力定律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2.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A.个体神经过程的强度B.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C.原来注意的时间长短D.原来注意的强度3. 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视觉范围内有()A.大小B.颜色C.明度D.形状4.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A.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B.力量强的需要C.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D.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的需要5. 概而言之,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A.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B.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C.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D.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6. 在奥苏贝尔提出的学业成就动机中,哪些属于外部动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实现的内驱力7. 关于干涉变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变量是指样本团体的性质对效度影响的一种因素B.它指的是被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C.它指的不是被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D.干涉变量是很容易分析和观察的8.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统计回归B.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C.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9. 选择总体参数的点估计,依据的标准是()A.无偏性B.变异性C.有效性D.一致性10. 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A.应该永远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实的点B.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量的结果轻易下结论C.应关注信度与效度,特别是对后者一定要选择最相近和最匹配的情境中形成的常模D.不同测验的分数是可以比较的,不需要等值化三、简答题1. 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