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026A.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确定危险源范围: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明确和界定,例如生产设备、化学品、工艺流程、物流运输等。

2.搜集资料: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各类文件资料,如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

3.实地检查:对企业内部进行实地巡查,对各个环节和场所进行详细观察,了解实际情况。

4.组织讨论:通过组织多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会商或座谈会形式,共同讨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价:1.确定可能的风险: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可能的风险进行概括和列举。

2.评价风险程度:对每个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价,包括风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例如可能发生的概率、事故后果、对人员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影响等。

3.确定优先级:根据风险程度,确定优先处理的重点风险。

三、管理控制:1.制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

2.建立风险控制措施清单:将制定的管理控制措施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清单,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3.编制台账和记录:对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建立相应的台账,包括控制措施的操作记录、维修记录和应急演练等。

4.监督检查:对已采取的管控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持续改进:定期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修正措施,以实现危险源的持续控制和风险的不断降低。

以上就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

通过该程序的执行,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企业安全和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风险,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程序的持续改进也将使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不断提高和发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是指对企业或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一系列程序。

以下是一个涵盖这个过程的示例程序,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建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团队: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负责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2.危险源辨识:团队通过对企业或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识别并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和人为危险等。

3.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团队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对人员安全、环境和财产安全的潜在影响程度。

评估的内容包括概率和严重程度等因素。

4.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各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分类划分。

通常可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的结果,团队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包括预防、减轻和控制危险源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

6.控制措施实施: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团队与相关部门合作,协同实施制定的控制措施。

同时需要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7.定期评估和更新:风险评价程序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根据工作环境、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变化,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评估,制定新的控制措施。

8.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9.监督和内审:企业应建立监督机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开展内部审核,确保对程序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总结起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潜在危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持续监督和更新,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安全生
产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通过科学、全面、系统的方法,辨别危险源、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保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目的。

下面是该程序的几个重要步骤。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对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设施、设备、物品、人员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辨识,可以有效
地发现危险源,为下一步的风险评价提供基础。

二、风险评价
针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潜在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通过识
别和量化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危险,清晰地描绘出这些危险对人身、
财产和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可以对
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确定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类型和优先级。

三、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和实施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确保
该企业的安全生产得到有效的保障。

风险控制措施通常包括技术措施、行政措施、人员教育和宣传等方面。

执行时应采取一系列的措
施来降低安全风险,如改进设施、安装防护设备、加强操作控制、
定期检查等等。

四、效果监测和改进
企业应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的实际执行情况和风险评价结果,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定期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控制措施进行修正,防止风险再次出现,达到持续不断地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坚持科学、严谨、全面的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以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一种管理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

该管理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以下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1.危险源辨识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这包括对工作地点、设备、材料和工作过程进行调查和观察,辨识可能导致伤害、疾病或其他损害的危险源。

例如,电气设备的故障、化学品的泄漏、物体的坠落等。

2.风险评价一旦辨识出危险源,就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的过程。

这包括评估危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潜在后果。

评估的结果会得出一个相对风险等级,以确定哪些危险源是最需要优先处理的。

3.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需要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性和缓解性两类。

预防性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如改进工作场所的设计、使用更安全的设备、提供培训等来降低风险。

缓解性控制措施则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来减轻危险源造成的伤害,如安装防护装置、提供个人防护设备等。

4.实施控制措施确定控制措施后,需要对其进行实施。

这包括制定适当的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等。

实施控制措施的目的是确保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在工作场所中形成一种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文化。

5.监控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监控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参与员工的反馈意见等来实施。

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可以用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来改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状况。

6.记录和沟通最后,应将所有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都记录下来,并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包括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安全操作程序、组织相关的会议和培训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一、危险源辨识的程序1.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辨识的范围,例如其中一生产车间、一些设备等;明确辨识的目标,例如辨识危险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等。

2.收集信息和数据:通过工艺流程图、设备说明书、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等途径,收集与辨识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4.记录和整理危险源: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记录在危险源清单中,标明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害程度、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相关信息。

二、风险评价的程序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其程序如下:1.确定风险评价的目标: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例如评估危险源对人身安全的威胁程度、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2.收集信息和数据:通过对危险源的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收集与风险评价目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评估危险源的危险程度: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方法,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分模型等。

4.确定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红色、橙色、黄色等,以便进行后续的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

5.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将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编制风险评价报告,明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主要危害因素、需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等。

三、风险控制管理的程序风险控制管理是为了降低潜在危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程序如下:1.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措施的具体内容、责任人和执行时间等。

2.实施风险管控措施:依照制定的措施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确保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监督和检查风险管控效果:对已经实施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4.记录和报告风险管控情况:对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实施的时间、措施的落实情况、效果的评估等,以便后续的管理和追溯。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程序前言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险源不可避免地涌现了出来。

对于各企业、组织和机构而言,如何正确评估和处理危险源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已成为各企业、组织和机构必须要重视和做好的工作。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评价危险源风险的第一步,也是保障企业、组织和机构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危险源的种类、位置、性质、规律和危害程度,以为风险评价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以采用现场调查、文献查询、经验分析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危险源范围确定危险源的指标、要素和内容,构建危险源范畴体系,为后续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指导和工作保障。

2.收集资料通过公开数据、专门机构发布的数据、技术标准和相关文献等途径,采集危险源相关信息。

3.筛选危险源对收集到的危险源进行初步筛选,过滤不符合危险源范畴要求的危险源。

4.确定危险源对筛选后的危险源进行严格的评估,以确定其中的危险源。

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风险评价,以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为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风险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等方法。

一般而言,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危险源的数量和类型,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和量化标准。

2.评价数据收集收集有关危险源的各种数据,包括质量、数量、频率、强度和漏洞等信息。

3.评估风险对收集到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综合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风险评价结果。

风险控制管理程序风险控制管理程序是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并结合企业、组织和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目标制定企业、组织和机构的安全目标和安全管理标准,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职责。

2.危险源管控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方法和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危险源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划程序,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的范文,供参考。

一、危险源辨识程序1.确定辨识对象: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辨识小组:召集辨识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在辨识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3.收集信息:收集与辨识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危险性、人员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辨识对象:对辨识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5.评价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频率、严重程度、暴露程度、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6.制定辨识报告: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制定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评价结果和建议的控制措施。

7.审查和确认:组织辨识小组对辨识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风险评价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评价小组:召集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师、环境工程师等。

3.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

4.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事故记录、职业病发病率、环境污染指标等方面的信息。

5.分析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害风险、职业病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6.评估风险:根据评价标准,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概率、严重程度、可预见性、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级别。

7.制定评价报告:根据风险的级别,制定评价报告,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结果和建议的控制策略。

8.审查和确认:组织评价小组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一、背景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企业识别可能对员工、环境和财产造成危害的危险源,评估其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二、危险源辨识1. 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疾病的物理、化学、生物或行为因素的来源或潜在来源。

2. 辨识方法•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和观察;•组织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分析事故记录和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借鉴相关行业的危险源辨识经验。

三、风险评价1. 定义风险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事故频率和严重程度,并确定风险等级。

2. 评价方法•利用风险矩阵对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运用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主观评估。

四、风险控制1. 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工程控制:修改设备和工艺,减少危险源释放; - 行为控制:培训员工,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管理控制:建立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

2. 控制实施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监督和检查控制效果,及时调整措施,保障控制措施的长期有效性。

五、程序管理建立健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规范工作流程,设置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持续改进程序。

结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Purpose规范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过程,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安全风险,并就此制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予以实施。

The purpose is to regulate the company’s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procedure, identify the hazard of our company, evaluate significant safety risk and then take measures to control safety risk.2范围Scope适用于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It is applicable to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procedure of the company. 3权责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3.1安环管理部安环主管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

Head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Dep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work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making a list of major hazard and taking control measures.3.2其它各部门/人员配合、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负责本部门(含所属相关方)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实施工作。

Other departments/staff take part in the work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aking measures to identify hazard, assess and control risk of their own department including interested parties.3.3安全负责人批准重大安全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并监督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safety approves measures of significant safety risk and risk control and supervi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control measures.4定义Definition4.1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体受伤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The cause, situation or behavior that can make people get injured or damage one’s health.4.2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The process that identifies hazard and specifies its characteristics.4.3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评估由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并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The process that assesses the risk resulted from hazard, considers the adequacy of control measures and confirms whether the risk is acceptable or not.5 工作程序 Working procedure5.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总则(General provisions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5.1.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过程宜考虑执行这三个过程的成本和时间,以及能否获得可靠的资料。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procedure need to consider cost, time andwhether the reliable data can be obtained or not.5.1.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过程宜作为一项主动性而非被动性措施执行。

也就是说,此过程应在引入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之前进行,已识别的任何必要的风险降低和控制措施均宜在变化发生之前得到实施。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procedure needs to be followed as aactive measure, not a passive one. That is to say, this procedure should be done ahead of new or revised activity or procedure. Any necessary measure of reducing and controlling risks needs to be taken ahead of changes.5.1.3 原则上,风险管理措施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可能性或潜在的严重程序),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

In principle,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need consider eliminating hazards first (ifapplicable), and then consider reducing risks (the procedure that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damages and destruction) and finally consider us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5.1.4 除考虑公司自身员工的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和风险外,公司还应考虑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

Apart form the hazard and risk resulted from staff in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shouldconsider the activity of contractors and visitors and the hazards and risks brought by external products and service.5.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过程(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procedure)5.2.1 工作流程图 Workflow flowchart5.2.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时机Time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5.2.2.1公司未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前,由安环管理部安环主管组织通过初始状态评审确定当前的安全风险状况。

Before the company establishes management system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head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Dept. identifies current safety condition by assessing initial condition.5.2.2.2每年3-4月份安环管理部安环主管组织进行一次定期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Head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Dept. performs a regular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in March and April.5.2.2.3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can be performed in proper time when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modified and conditions are changed such as activity, products, servic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compan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ested parties.5.2.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应考虑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should consider these things.5.2.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应考虑以下输入: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shoul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input:安全法规或其他要求;Safety regulations and other requirements安全方针;Safety guideline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和事故记录;The record of events and accidents that occurred before不符合;Totally opposed安全体系审核结果;Safety system audit result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Communication with employees and other interested parties工作场所中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协商、评审和改进活动的信息;The information ofconsultation, audit and improvement of employees’ occupational safe ty and health in theworkplace.最好的实践经验信息、与公司有关的典型危险源的信息、类似公司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的信息;The information of the best practical experience, typical hazard related tothe company and events and accidents which occurred in other companies before 有关公司的设施、过程和活动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facilities, process and activities of the company includes thefollowing aspects:♦更改控制程序的详情;The details of changing control program♦现场平面图;The scene plan♦过程流程图;Process workflow♦危险材料库存清单(原材料、化学品、废料、产品、副产品);The inventories of hazardous materials (raw materials, chemicals, wastes, productsand by-products)♦毒理学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资料;Toxicology and other data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监视资料;Monitoring data♦工作场所环境资料;The data of surroundings of the workplace5.2.3.2危害源辨识应从常规及非常规的活动、服务及产品等方面来进行,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