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的居民、发展差异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2023年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中国的疆域1. 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1)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热量充足,利于我国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海陆兼备,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利于我国夏季风深入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1)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3)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4)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3.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造成时间差异,越靠东越早见到日出;南北跨纬度广,造成季节差异,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

4. 濒临的海洋: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是渤海、琼州海峡。

台湾东临太平洋。

5. 邻国(1)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 个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⑪不丹⑫12缅甸⑬老挝⑭越南(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①日本②韩国③菲律宾④马来西亚⑤文莱⑥印度尼西亚(3)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和越南。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与人口1.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我国有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2. 人口数量: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4. 12 亿(不包含港澳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 人口现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4.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5. 我国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1) 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生态破坏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地理会考常考要点--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

地理会考常考要点--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

地理会考常考要点--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一、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2.辽阔的疆域(1)陆地大国①领土四端点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2)海洋大国①临四海一洋:四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是太平洋。

②岛屿众多: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③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④领海宽度:12海里。

3.众多的邻国(1)陆上邻国:14个。

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共34个。

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三、中国的人口1.数量世界第一: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4.12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增长速度较快(1)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原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3.分布不均(1)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疏。

(2)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3)状况: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

中考地理总复习基础知识速记: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中考地理总复习基础知识速记: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度(47人/km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4 . 人 口 地 理 分 界 线 : _黑__河__—__腾__冲__一__线___ , 此 线 东 南 部 人 口
__稠__密____,西北部人口___稀__疏___。
三、民族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__汉__族___人口最多,约占全 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 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壮__族___。 2.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__一__律__平__等__。 3.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 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5.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北京
湖南省

天津
广东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太原
海南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沈阳
四川省

长春
贵州省
简称 行政中心

长沙

广州

南宁

海口

重庆
川或蜀 成都
贵或黔 贵阳
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__老__年__人__口__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21年 5月31日起全面实施____一__对__夫__妻__可__生__育__三__个__孩__子____的计划生育政策。
3.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km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疆域和居民知识点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疆域和居民知识点

中国的疆域与居民一、中国的疆域(一)位置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份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越了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巧记诗: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优越性:①从半球位置来看,南北纬度和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②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海陆兼备,有利于我国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同时我国东临太平洋,使广大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候影响下,雨量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疆域1、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四至点: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东西经跨度约62度,长5000千米西新疆帕米尔高原;时差4个多小时南海南岛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南北纬跨度约50度,长5500千米北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温度差异大(一)临海1、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陆上边界长2.2 万多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2、四海一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属于太平洋。

3、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4、两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5、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5、两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二、中国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2 3 4 5(二)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一)熟记: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轮廓横穿北回归线的省:云南(滇)、广西(桂)、广东(粤)、台湾(台)属于热带的省:海南省(简称:琼)对称的省:湖南(人头)——湖北(小动物捕食)广东(大象头)——广西(猫脸)河南(鱼)——河北山东(握拳伸出大姆指)——山西(平等四边形)跨经度最广的——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海南省有两个简称的:四川——川或蜀贵州——贵或黔云南——滇或云陕西——陕或秦甘肃——甘或陇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辽宁、山东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重庆(人头)最早迎接日出的是:黑龙江省三、中国的人口(一)人口1、人口数量:2000年统计,12.95亿人,约占世界的21%;2、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中考地理复习 模块三 中国地理 12.第九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中考地理复习 模块三 中国地理 12.第九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14.12 最多
亿(不包 的国家
人口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 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人口政策 ;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考点3 我国的人口(重点) (2)人口增长变化
考点3 我国的人口(重点)
1.三级行政区划 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 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考点2 我国的行政区划(重点)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 我国有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共计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
(1)23个省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3.特色建筑 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异彩纷呈,如傣族的 竹楼 、蒙古族的 蒙古包 、藏 族的碉房、侗族的鼓楼等。
考点4 我国的民族(重点) 2.民族风情
民族 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
蒙古族
那达慕节,赛马、摔跤 等
朝鲜族
跳板、长鼓舞
苗族 高山族 侗族
跳芦笙、赛歌会 丰收节
斗牛节、赶歌会
民族 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
傣族 泼水节 、孔雀舞
藏族 雪顿节、锅庄舞 彝族 火把节 汉族 赛龙舟 维吾尔族 手鼓舞、木卡姆艺术
考点4 我国的民族(重点)
名称
简称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冀(jì)
山东省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闽(mǐn)
广东省
粤(yuè)
行政中心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石家庄 济南 南京 杭州 福州 广州

中考地理考试复习考点:中国疆域与人口

中考地理考试复习考点:中国疆域与人口

2019年中考地理考试复习考点:中国疆域与人口下面就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中考地理考试复习考点:中国疆域与人口,希望能为大家中考报名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辽阔的疆域1、国土辽阔: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两国。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约50度,相距5500千米;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约62度,相距5000千米,我国陆上疆界2019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海上疆界长18000多千米。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19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南是曾母暗沙,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纬度相差49度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西是帕米尔高原,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③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

台湾海峡属东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从大洲大洋位置上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由五带划分看,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的居民、发展差异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的居民、发展差异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地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一)备考提要一、本专题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二、备考提要(一)考点分布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5、世界人种的特征及分布地区6、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7、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8、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9、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0、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1、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12、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13、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原因14、了解当今世界主要矛盾与冲突及产生的主要原因15、理解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16、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了解其主要职能。

17、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的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认识到国际组织既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又是国际斗争的主要场所。

同时,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中国地位的提升,培养民族自豪感。

18、学会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在资料搜集与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国际组织的产生,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9、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

20、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端点,所跨的经纬度,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1、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内容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考点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主要位于中纬度)(3)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性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陆兼备。

我国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便于从陆地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2、我国领土四至点:(1)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N)(2)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3)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距离约5 500千米,因而产生了气候(季节)差异(4)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5)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6)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距离约5 2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间差异。

3、疆界与海域(1)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千米2,差不多与欧洲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领海宽度为12海里。

(3)从北向南,我国濒临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两大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

(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为海南岛,第三大岛屿为崇明岛。

(6)钓鱼岛属东海,黄岩岛属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7)我国的三个半岛:山东半岛(最大)、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一)备考提要
一、本专题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二、备考提要
(一)考点分布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5、世界人种的特征及分布地区
6、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7、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8、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9、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0、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1、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12、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3、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原因
14、了解当今世界主要矛盾与冲突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15、理解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6、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
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了解其主要职能。

17、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的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认识到国际组织既是国际合作的重
要形式,又是国际斗争的主要场所。

同时,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
用。

认识到中国地位的提升,培养民族自豪感。

18、学会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在资
料搜集与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国际组织的产生,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9、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

20、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端点,所跨的经纬度,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发
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1、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内
海——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大陆海岸线长
达18000多千米,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2、众多的邻国:陆界的长度2万多千米,陆地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23、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

24、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民族分布特点
(二)方法指导
1、本专题内容较多,比如人口一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这一节就
需要同学们多读图、动手搜集相关图片,通过分析图表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2、“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
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3、世界的人种主要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
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4、聚落一节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同学们要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地理思维。

世界的发展差异需要多读教材,用比较法学习效果更好。

5、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包括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
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而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框架,增长迅速的庞大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复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要充分利用地图,把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牢牢掌握。

(三)重难点
1、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问题
2、世界人种的分布及三大人种
3、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4、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5、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6、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7、“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8、联合国的内容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重要国际组织在
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9、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10、我国的疆域我国濒临的海洋,众多的邻国。

11、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

12、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民族分布特点
初二地理复习专项练习(一)
(七上第三章、七上第五章、八上第一章)
一.选择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 联合国总部设在下列哪个国家
内?
3、下列属于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有
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黄河、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的稠密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大洋洲
D.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比较稀疏
5.拉丁美洲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