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地位

合集下载

浅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浅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财会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会计工作所要反映的客观准确性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确保决策者做出有力的决策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帮助财务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可靠性与相关性二者的充分结合,对投资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有用的价值。

确定良好的企业会计信息,运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质量特征,在产生矛盾时如何选择适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事业单位实现高速合理的发展。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内涵1、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通过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财务等数据,并且与企业的管理者决策性相关。

当会计资料没有重要差错如实反映情况,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从性质上考虑可将其理解为客观真实性。

如实地反映财务成本核算与控制等情况,对会计信息的具体核算,保证各项会计信息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2、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同会计信息的主体决策之间的相关,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财务信息的相关。

以可靠的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具有反馈价值具有及时性或时效性。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1、矛盾性,相关性与可靠性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确保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的使用。

应为改变会计方法等使得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

为了提高可靠性而使大量旧的会计方法则削弱了相关性。

信息相关性失去了可靠性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相关性。

2、内在联系: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前提和保证,相关性是可靠性的最终归宿。

企业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所形成的会计信息非常可靠,但却与阅读者的经济决策根本不相关,则这样的信息无助于使用者的决策。

所以,可靠性与相关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论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地位论

论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地位论

论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地位根据决策有用理论,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益于决策的信息。

质量越高的会计信息越有用,越能达到会计目标。

因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效用的特征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质量特征是有重点和层次的,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一、相关性和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地位1.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 A S B)认为相关性是指,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件的结果作出评价或预测,或者证实、修正先前的期望,从而具有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

其核心在于会计信息必须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要求相协调。

它具有三个特征: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F A S B 认为可靠性是指,信息应稳妥地避免错误和偏见,如实反映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

它由三个因素来衡量:反映真实性、可核实性和中立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其他的质量特征都是围绕它们而产生的,是对它们的辅佐和修正。

1.可比性与一贯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次要特征。

可比性是指能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别其异同的质量特征。

它强调不同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信息能够进行横向对比。

相同的经济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或方法,不同的经济事项则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原则或方法。

但可比性并不要求各企业均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而应该按它们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会计方法,以反映真实为依据。

只有真实反映的信息,才谈得上可比性。

从这一点看,可比性是以真实性为基础的,是服从于真实性进而服从于可靠性这一主要质量特征的,是信息质量的次要特征。

与可比性相对应,一贯性强调的是同一个会计主体不同时期所提供的信息能够进行纵向对比,耍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但一贯性并不意味着企业绝对不能变更会计方法或原则。

当原有会计方法所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变化之后,或新的方法能够提供更为精确、更为有用的信息时,应适时地变更会计方法,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浅析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地位

浅析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地位

浅析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地位作者:王龙高亮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06期摘要: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

因此,它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必须明确讨论的基点。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它们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必须兼顾。

但很多情现下,它们又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要判别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必须从它们统一时的先后问题和对立时的取舍问题着手。

关键词: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地位关系0 引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和债权人只能获得不充分的信息。

而要作出有利的、正确的决策,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息作保证。

因此,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1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内涵与外延要权衡这两个概念的相对重要性,首先必须明确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美国FASB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相关性所下的定义为:“信息导致差别的能力”。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指的是与决策相关,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

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质量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所谓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其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作出的决策。

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

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必须同时满足及时性、重要性和充分披露三项质量特征。

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司如何有效地转移到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也提上日程。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排列顺序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重要凸现可见一斑。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在国际上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已经达成共识,我国最新会计准则也呈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即使如此,可靠性和相关性却并不总是一致的,即在某种情形下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会降低信息可靠性,反之亦然。

因此当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运用到我国所形成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难点。

同时,这两个因素在会计事务中的影响是深远的,会计信息的来源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公司的决策。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特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必须兼顾。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根据之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保证使用者做出准确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

从研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联系我国的会计现状,就我国目前的会计现状来看,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理解和概念,更迫切需要解决,但绝不能因此忽视了相关性的重要。

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谁更重要的判断,会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等。

所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相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概念和理解(一)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概念和理解可靠性是指信息,用户可以信任的信息提供,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的识别,测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计量和确认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这我们可以理解为,只有当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其所要反映的内容,正确地表述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是可靠的。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探讨会计相关性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探讨会计相关性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探讨会计相关性可靠性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并不很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总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

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一个企业或单位特定时日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它是各类利益相关者赖以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我国会计行业乃至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会计信息研究现状在我国,就目前会计现状来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更迫切需要解决,但绝不能由此忽视相关性的重要。

我国目前在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权衡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般放到首要位置上,普遍认为如果急于提高相关性则无异于舍本取末,应重点解决我国会计信息的在现阶段可靠性的矛盾。

但是,可靠性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以淡化,随着我国经济模式转轨的逐步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需求将显得越来越迫切,对相关性的研究也会逐渐深入。

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一要可靠,二要相关早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共识,我们必须对这两者都予以高度的重视。

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绝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而任何强化可靠性的做法,也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一)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特征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往来经济业务中产生的一种经济信息,可靠的信息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其他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将可靠性列为首要原则,由此可见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尤为重要,但目前部分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在可靠性上产生较大的偏差,给投资者的利益和误导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着较大影响。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企业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都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会计信息并不完全准确和可靠。

因此,本文将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来探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主要是指会计信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

指会计信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程度。

这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反映了会计信息是否反应了企业的真实情况。

在许多情况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影响。

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因素。

企业可能会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隐瞒或歪曲一些信息以满足某些利益。

其次是财务报告制度的因素。

财务报告制度标准的缺陷和过时导致的信息不准确。

最后是环境的因素。

宏观经济、法律政策和其他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相关性下降。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防止发生不当行为。

其次,应当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加强监管约束。

最后,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制定出更好的财务报告制度标准。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实事求是。

包括数据来源、处理、记录、总结、分析和报告等环节。

会计信息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可信度的外在保障。

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需要保证其准确度。

在社会经济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问题普遍存在。

造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人员的无知和无意识造成的失误、企业对财务报表不实进行财务舞弊、企业对外界说谎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以及计算方法不规范或繁琐等原因。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会计制度:首先,明确会计处理的步骤和要求;其次,规定各类会计科目,保障会计处理的标准性和可比性;最后,加强仓库的管理和记录,避免仓库存货遗失、遗漏等问题。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其在会计领域中的意义。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指信息与决策之间的关联程度,而可靠性则表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相关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平衡,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影响因素包括会计准则、公司治理、信息技术等。

在应对策略方面,可以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内部控制等。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关注新技术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以及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本文强调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并呼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信息质量以提升决策的效果。

【关键词】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影响因素、平衡、应对策略、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和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关性指的是会计信息与决策的关联程度,即信息能否反映经济实质;而可靠性则指的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相关性高可能会牺牲可靠性,可靠性高可能会降低相关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信息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管理行为。

研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决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以及如何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还可以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研究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会计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

会计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

会计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对于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会计信息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信息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对于决策者而言的有用程度。

优质的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例如,企业在资金筹措时,准确的财务报告可以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帮助企业确定融资的金额和方式。

而缺乏准确性、完整性的信息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可比性。

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关系到会计职业的信誉和形象。

可靠的会计信息能够使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障。

为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保障:1.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会计人员应时刻保持职业操守,恪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不编造虚假信息,不违背事实真相。

同时,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 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信息的准则和规定,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的记录、核算和报告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3. 加强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审计企业应委托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审计工作。

通过独立审计,可以发现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实之处,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尽管会计信息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下:1. 信息披露不透明部分企业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的问题,企业未能及时披露财务数据和重要信息,导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情况了解不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地位
作者:刘鑫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人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需要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现就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进行简要分析。

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both the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should know some rela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market economy. 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relev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关键词: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关系
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relevance;reliability;relation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16-01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1.1 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

现行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一般相关性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的需求。

但使用者还面临一些特定的决策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会计信息。

1.2 会计信息应该与什么相关。

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包括三个内涵,即决策相关性、目标相关性和语义相关性。

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会计信息应该与什么相关,但各国大多采用决策相关性,我们也应当倾向于决策相关性。

从长远来看,决策相关性更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1.3 会计信息与决策的相关程度。

在承认决策相关性的前提下,对相关性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1)会计信息包含了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股票价格会随着会计信息的发布而波动。

(2)如果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预测,就会产生相关的联系。

(3)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指其“俘获”或“汇总”能影响股票价格信息的能力,而不要求会计信息是市场上最先发布的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因此,不考虑及时性因素。

(4)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指在一个严格的实证研究环境下,如果会计信息的
发布与股票价格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该会计信息就不具备相关性。

这需要同时考虑两个不同的因素:一是投资者是否关注会计信息;二是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预测价值。

2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1 可靠性的涵义。

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避免决策的错误和偏差,并能忠实地反映它应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特征。

我们认为,应该把如实反映和可证实性同时作为可靠性的标志。

2.2 可靠性的相对性。

会计信息是以特定的会计符号表示具体的经济事项。

符号与事项一致的会计信息具备可靠性,但由于会计中的各项估计和限制,会计符号很难与经济事项保持绝对一致,两者的差异导致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偏离。

2.3 可靠性与客观性、中立性。

一般认为,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

根据会计凭证能够得到证实的信息就一定是客观的。

必须审慎地看待其客观性。

3 相关性与可靠性彼此之间的地位
3.1 两者同等重要。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它们彼此之间是同等重要的,共同服务于“决策有用性”这一会计目标。

因此提高一方决不能以降低或损害另一方为代价,片面强调其中哪一方都可能给决策带来严重的偏差。

3.2 在某一时期其中一方会显得相对重要。

尽管相关性和可靠性在矛盾的统一体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在某一时期,其中一方必定起着主导作用,相对另一方而言显得更加重要。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这一主导地位还会发生转化。

4 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与其他质量特征的关系分析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地位
4.1 公允性、充分披露與可靠性。

公允性和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

公允性,即中立性,是指准则制定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关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使其影响对于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一视同仁。

从经济后果的角度出发,只有公允地、不偏不倚地表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才是可靠的、有益于决策的。

4.2 实质重于形式与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仅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可靠性的定义强调“如实反映”,如实反映的正是经济业务的内在实质而非外在形式。

故两者有着内在联系,实质重于形式是可靠性的必要补充,它与如实反映共同辅佐可靠性。

4.3 重要性与相关性。

重要性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影响信息使用人所作出的判断。

换言之,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相关性包含了重要性,见重要性是影响相关性的关键因素。

4.4 稳健性与相关性。

稳健性指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若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会计人员应选择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金额。

稳健性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往往容易与可靠性、可比性、一贯性以及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产生矛盾。

稳健性是直接与使用者目的相关联的,服务于相关性这一主要质量特征的。

目前在我国应加强关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力度,把投资者和有关方面需要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摆在第一位。

只有在可靠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尽最大可能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