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Linux 系统的安装
linux操作系统安装实验总结

linux操作系统安装实验总结
在本次Linux操作系统安装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在虚拟机上安装和配置Linux系统。
以下是我的实验总结:
1.虚拟机的选择:本次实验使用的是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虚拟机,选择了CentOS 7作为操作系统版本。
2.虚拟机配置:在虚拟机中创建了一个新的虚拟机,并进行了一些基本配置,如分配内存、设置虚拟硬盘等。
3.安装过程:首先下载了CentOS 7的ISO镜像文件,并将其挂载到虚拟机中。
然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指引进行了安装,包括设置root密码、选择时区、创建用户等。
4.系统配置:在安装完成后,我进行了一些基本的系统配置,如修改密码、设置主机名、安装常用软件等。
5.网络配置:我还学习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包括设置静态IP地址、网关、DNS等。
6.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让我深入了解了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系统管理技能。
同时,我也了解了虚拟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学习和实践操作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学习了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还了解了虚拟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linux教案_高校教学

Linux教案_高校教学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Linux作为开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Linux常用命令及操作,并具备一定的Linux系统管理能力。
1.2 课程目标(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熟悉Linux文件系统结构;(3)掌握Linux常用命令及操作;(4)具备基本的Linux系统管理能力;(5)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教材:《Linux操作系统教程》实验环境:Linux服务器、学生机房2.2 教学安排(1)第1-2周:Linux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第3-4周:Linux文件系统结构及常用命令;(3)第5-6周:Linux文件权限与用户管理;(4)第7-8周:Linux进程管理及系统监控;(5)第9-10周:Linux网络配置与安全管理;(6)第11-12周:Linux常用服务器配置与运维;(7)第13-14周:综合练习与实战案例。
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2 实验环节安排每次课后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3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表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四、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1)课堂表现:30%(2)实验报告:40%4.2 期末考试(1)理论知识:30%(2)实际操作:70%五、教学案例5.1 案例一: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引导学生了解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学会使用Linux命令进行基本操作。
5.2 案例二:文件权限管理教授如何设置文件权限,掌握用户组管理及文件所有权概念。
5.3 案例三:进程管理讲解如何查看进程、杀死进程,以及进程优先级调整。
5.4 案例四:网络配置与安全管理引导学生配置Linux网络,了解网络安全策略。
5.5 案例五:Nginx服务器配置教授如何安装与配置Nginx服务器,实现网站的发布与访问。
linux教案_高校教学

Linux教案_高校教学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
2. 课程目标:(1)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常用命令;(3)掌握Linux文件系统、用户管理、进程管理、网络配置等基本操作;(4)具备使用Linux系统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Linux概述:(1)Linux的发展历程;(2)Linux的特点和优势;(3)Linux的发行版及选择。
2. Linux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常用的安装方法及步骤;(3)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Linux基本命令:(1)文件操作命令;(2)文本处理命令;(3)网络通信命令;(4)系统管理命令。
4. Linux文件系统:(1)文件系统结构;(2)文件权限和管理;(3)磁盘空间管理。
5. 用户和组管理:(1)用户账号管理;(2)用户权限设置;(3)用户组管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Linux基本概念、原理和命令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
4. 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互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Linux教材。
2. 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Linux实验机房,确保每人一台计算机。
3. 网络资源:提供Linux相关网站、论坛、教程等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4. 辅导资料:为学生提供Linux操作系统的常见问题解答、命令速查等辅导资料。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工大学Linux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定制安装实验地点博学楼实验时间4月16日网络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⑴通过对Linux 操作系统的定制安装,建立对Linux操作系统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实验的进行提供基础平台。
⑵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定制安装。
⑶熟悉Linux文件目录结构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利用虚拟机软件定制安装Linux操作系统,熟悉安装过程中各个选项的意义。
实验原理:虚拟机可以说是一种软件,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它允许用户在一台主机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每台虚拟的计算机都可以有自己的硬件及软件配置。
三、主要仪器设备PC机、VMware Player、Redhat/Ubuntu/Fedora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⑴安装VMware Player⑵在VMware Player当中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指定安装包的路径。
⑶安装定制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0说明:⑴对软件开发和和网络服务包进行定制。
⑵选择samba服务、nfs服务、tftp服务、Telnet服务和FTP服务⑶关闭系统防火墙、禁用SELinux服务。
⑷手动设置系统分区。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安装Ubuntu进入界面:2、选择tftp服务3、对软件开发和网络服务包进行定制,都选择老的软件开发和老的网络服务器4、关闭系统防火网5、禁用SELinux服务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通过这次实验,在自己电脑的虚拟机上安装好了Ubuntu的镜像文件,并在Ubuntu下写了一些简单的命令,深深地感觉在虚拟机上运行Ubuntu远远要比双系统下方便得多,尤其是在两种不同系统下来回切换。
由于电脑上之前就已经安装过虚拟机,所以,实验报告中未对虚拟机的安装加以赘述。
实验名称实验二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实验时间4月18日实验地点博学楼网络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⑴熟悉Linux命令格式⑵学会如何获取命令帮助信息⑶熟练掌握Linux常用命令⑷掌握GCC命令的使用及其常用参数的含义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系统设置命令、文件及文件夹操作命令、压缩与解压缩命令、自动补全与历史命令、管道与重定向命令、GCC命令的使用三、主要仪器设备PC机、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⑴练习以下常用命令的使用shutdown、reboot、logout、exit、useradd、userdel、su、cd、ls、touch、mkdir、cp、rm、rmdir、mv、more、less、man、du、find、clear、grep、cat、history、tar、unzip、chmod、管道命令|以及重定向命令⑵举例说明管道命令| 的使用⑶举例说明重定向命令<、<<、>、>>的使用⑷编写一个C的源程序,并用gcc进行编译,练习使用gcc的各个参数,理解参数的意义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cd、ls 、mkdir 新建hello文件夹2.cp 复制a到hello文件夹3.rm移除hello 中的a文件4.rmdir移除hello文件夹5.mv更改文件名字、移动文件6.du -b 以字节为单位显示cache目录的大小7.find / -name lolo搜索当前目录下名为lolo的文件8.grep 在lan/b.txt文件里查找字符3,并输出行号-n;输出b.txt内容9.grep重定向追加>>六、讨论、心得本次实验室是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命令。
Linux实验

实验一:Linux系统的安装时间:一班填写: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5、6节;二班填写: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5、6节。
一、实验目的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2.掌握Fedora 12 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见教材第二章及相应课件。
实验二:Linux图形界面的基本操作时间:一班填写: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5、6节;二班填写: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5、6节。
一、实验目的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与登录方法;2.掌握Fedora图形用户界面下的基本操作。
3.学会Fedora的基本设置。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见教材第三章及相应的课件。
实验三:Linux文本界面的基本操作时间:一班填写: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5、6节。
二班填写: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5、6节。
一、实验目的:了解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基本操作;掌握文本显示和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见教材第四、五、六章及相应的课件。
实验四:Linux下的Shell编程时间:一班填写: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5、6节;二班填写: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5、6节。
一、实验目的:熟悉Shell程序的创建;掌握Shell中的变量及表达式;掌握Shell下的流控制语句;学会基本的Shell编程。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见教材第7章及相应课件。
从里面挑选部分程序进行操作。
实验五:Linux下的用户、系统管理时间:一班填写: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5、6节;二班填写:2010年4月19日。
星期二5、6节。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户和组群账户的管理;学会使用Linux下的工具进行磁盘分区、创建文件系统、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添加和删除交换空间;掌握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见教材第8、9章及相应课件。
linux实训报告

实训一linux的安装与配置实训目的与要求1) 以安装Red Hat Linux 9.0为例,学习和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2) 掌握对Linux操作系统的的基本系统设置。
3) 掌握与Linux相关的多操作系统安装的方法4)root密码忘记怎样解决实训二:实训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在linux 桌面环境下的基本操作,GNOME系统面板和桌面环境的设置。
2.掌握Linux系统的设置。
3.掌握远程登录LINUX系统的过程和设置要求:1.在桌面上新建gedit应用程序的快捷图标,同时挂载一个光盘(在桌面上有快捷方式),创建6个工作区(以一文件保存)2. 文件管理器Nautilus的窗口操作:现要查看/boot下的文件,以列表视图方式,显示比例50%,按大小的降序排列●给第一个文件加上“注释”为“123”,并加上第一个徽标,●以自己的姓名建立一个文件夹,并就地复制一个同时再创建一个链接●把boot添加为书签3.面板属性的设置:●尺寸设为大,背景设为红色●2.添加Geyes小程序,添加一个启动器如/usr/bin/gedit,添加一个注销按钮,添加一个抽屉,并把上面增加的放入●增加一个边缘面板和滑动面板4.桌面设置:●设置桌面背景为dragonfly.jpg,居中,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ant,设置用户1分钟未使用计算机后运行,主㼵设为“crux”5.更改root的口令。
6、远程登录LINUX系统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并如何解决实验三:实训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shell命令的基本功能,掌握常用的shell命令,2.掌握输入输出重定向、管道、别名,通配符的操作3.掌握 vi编辑器的使用1.完成各字符界面下的虚拟终端的切换。
2.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命令的操作:Shutdown,reboot,date,cal,pwd,cd,ls,cat,more,tail,man,help,clear,wc, 3.在字符界面下,在/目录下创建三个文件f1,f2,f3内容自写,把f1和f2合并生成f文件4.利用管道符显示/etc/inittab文件。
Linux系统安装实验报告

Linux系统安装实验报告Linux系统安装第⼀章实验思路⼀.1 环境准备⼀.1.1 vm虚拟机⼀.1.2 CentOS 7⼀.1.3 MobaXterm⼀.2 思路第⼀步先安装并调试vm第⼆步安装centos 7,并配置为NAT模式。
第三步安装调试mobaxterm,再远程登录,看是否能登录成功第⼆章实验⽬的学会简单vm设置掌握Linux操作系统安装过程学会使⽤mobaxterm第三章实验步骤器,调试NAT选择虚拟⽹络编辑器,调试编辑,,选择虚拟⽹络编辑点击编辑1.点击2. 调试NAT设置选择net模式,根据需求配置地址⽹关,最后配置好后点击确定3.创建创建编辑编辑虚拟机虚拟机选择典型选择稍后安装选择安装linux ,版本为CentOS 7配置虚拟机的语⾔选项,选择中⽂版选择⽇期与时间,直接默认就⾏对磁盘分区上⼀个是--'软件选择'选择---"安装位置单击磁盘选择⾃定义分区,单击"完成"⼿动分区--先选择"标准分区"----"+"加号可以添加挂载点.分别创建/boot区、swap交换分区、根分区/注释:Linux系统最简单的分区⽅案:1、分/boot区,给200M,/boot放启动⽂件。
2、分交换分区(交换空间)swap,看内存总⼤⼩,如果内存⾜够⼤,这个空间就要设置⼤了。
如果内存⼩于2G。
那么这个空间设置成内存的2倍⼤⼩。
(这⾥是2G内存*2=4G)3、所有空间给/(根分区)选择"接受更改"选择以太⽹配置密码及⽤户等待安装最后点击开始使⽤3.2 mobaxterm安装第四章问题解决四.1 没有挂载操作系统四.1.1 问题现象四.1.2 问题解决点击虚拟机配置⾥,选择设置,然后在虚拟机设置⾥点击CD/DVD(IDE)找到CentOS 镜像⽂件的位置,最后选择确定4.2 远程登录超时 4.2.1 问题现象4.2.2 问题的解决发现缺少⽹络适配器VMnet1、VMnet8出现这样的原因是以前安装过vm虚拟机,没卸载删除⼲净,所以重新安装时会不显⽰VMnet1、VMnet8解决⽅法:先关闭防⽕墙通过使⽤CCleaner软件最后在控制⾯板⾥的⽹络连接发现VMnet1、VMnet8第五章实验思考和总结这次实验,⾥⾯要配置更改的地⽅⽐较多,需⼀步⼀步操作,遇到最⿇烦的问题是⽤mobaxterm远程登录时,显⽰连接超时后来通过,在检查⽹关及地址都没问题,后来在⽹络适配器⾥发现没有相关的VMnet,最后通过蔡⽼师的帮助,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完整word版)Linux实验指导书(11)

Linux操作系统(适用于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实验指导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二0一0年八月制目录实验一 Red Hat Linux 9。
0系统的安装(2010.9.6) (3)实验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2010。
9.20) (14)实验三常用命令的使用(二)(2010。
10。
4) (20)实验四常用命令的使用(三)(2010.10。
18) (23)实验五 Vi编辑器的使用(2010.11。
1) (27)实验六 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2010.11.15) (29)实验七 shell编程(一)(2010.11.29) (31)实验八 shell编程(二)(2010.12。
13) (36)实验九 shell编程(三)(2010.12.27) (39)实验一 Red Hat Linux 9。
0系统的安装(2010。
9.6)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Linux系统时收集计算机硬件信息的方法2.掌握Linux硬盘的分区方法和硬盘分区的大小3.掌握Linux系统安装的过程和在安装过程中各选项的设置二、实验环境微型计算机一台,Red Hat Linux9.0系统盘一套VMware Workstation v5.5.16325sn:8UX0R—686FT-Z054V-4PDQPORLCT4T—24GFE—A816V-4MTQQ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步骤一:关闭BIOS中的病毒报警功能,如果硬盘大于8G设置硬盘为LBA模式。
步骤二:备份硬盘上的所有重要数据!步骤三:为Linux系统准备足够的硬盘空间。
2.安装Red Hat Linux 9.0将Red Hat Linux 9。
0安装光盘插入光驱,然后启动计算机,即可从CD-ROM启动Linux安装程序。
步骤1:boot: 提示。
机器启动之后,显示boot:提示屏幕,其中包括了几个不同的引导选项,每个引导选项还有一个或多个与之关联的帮助屏幕.要访问帮助屏幕,可按在屏幕底部列出的恰当的功能键.为以图形方式从光盘中安装Red Hat Linux,单击回车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Linux 系统的安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inux系统的发展
2.掌握Linux硬盘的分区方法和硬盘分区的大小
3.掌握Linux系统安装的过程和在安装过程中各选项的设置
二、实验环境
微型计算机一台,RedHatLinux5系统盘一套
VMware Workstation v6.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安装RedHatLinux5
第一步将RedHatLinux5安装光盘插入光驱,然后启动计算机,即可从CD-ROM 启动Linux安装程序。
boot: 提示。
机器启动之后,显示boot: 提示屏幕,其中包括了几个不同的引导选项,每个引导选项还有一个或多个与之关联的帮助屏幕。
要访问帮助屏幕,可按在屏幕
为以图形方式从光盘中安装Red Hat Linux,单击回车键。
第二步 CD媒体检测:从开始安装后,系统一般要花费一段时间来检测计算机的各种硬件配置,当系统识别相应的设备后,出现如图所示界面。
第三步欢迎界面:该界面如图所示,单击“Next”。
图欢迎界面
第四步语言选择:该界面如图4所示,我们在此选择“Chinese(simplified)
(简体中文)”,单击“Next”。
图4 语言选择
第五步键盘配置:该界面如图5所示,默认为“美国英语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选项,单击“下一步(N)”
图5 键盘配置
第六步安装号码:如果有该号码那就更好了,选择“安装号码”,在之后的文本框中输入该号码。
如果没有,可以选择“跳过输入安装号码”。
此处选择后者,单击“确定(O)”。
那么跳过输入安装号码后,安装程序会给出一个对话框,说明一些情况。
单击“跳过”。
注:输入安装号码和跳过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添加其他额外的服务,而后者则只安装核心服务
第七步磁盘分区设置:到这时,安装程序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选“是(Y)”
进行到如图7.1所示的界面,上面有个列表框其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在选定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在选定驱动上删除linux 分区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使用选定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和“建立自定义分区结构”。
我们这里选“建立自定义分区结构”。
单击“下一步(N)”
图7.1 磁盘分区设置
第八步正在分区:该界面如图8.1所示,在这步中我们来分别创建
“/boot”、“swap”和“/”三个分区。
选“新建(W)”,选“挂载点(M):”为“/boot”,选“指定空间大小(M)(u)”,后面的值设为“100”,单击“确定(O)”,如图8.2所示;
再选“新建(W)”,“文件系统类型(T):”选为“Swap”,选“指定空间大小(M)(u)”,后面的值应该为实际内存大小的两倍,此处我们设置为“512”,单击“确定(O)”,如图8.3所示;
再选“新建(W)”,选“挂载点(M):”为“/”,选“其它大小选项”中的“使用全部可用空间(a)”,注意在这块硬盘上我们只用来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如果您的硬盘上还有其它的系统,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空间,单击“确定(O)”,如图8.4所示;我们刚刚所设置的分区情况,如图8.5所示,若仍想调整,则您可以通过“编辑(E)”、“删除(D)”、“重设(S)”等按钮来实现,单击“下一步(N)”
图8.1 正在分区
图8.2 添加/boot分区
图8.3 添加swap分区
图8.4 添加/分区
图8.5 最终分区情况
第九步引导装载程序额配置:若硬盘上还装有其他系统,在“标签”下,还会出现“Other”行。
通过选择其前面的复选框,来设置引导装载程序引导至哪个系统,此处默认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若想设置引导装载程序口令,则可选其前面的复选框之后,按照相关提示进行设置,此处我们按照默认,不选。
单击“下一步(N)”
第十步网络配置:该界面如图10所示,一般默认设置,单击“下一步(N)”,如果想修改域名可以点击手工设置,这里用户修改的信息内容用户于提示用户这台Linux的用途。
如果想自己设置IP可点击编辑进行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图10.2、图10.3、图10.4
图10.1 网络配置界面
图10.2 IP设置界面
图10.3 IP设置界面
图10.4 IP设置界面
第十一步选择时区:位置默认选择“亚洲/上海”,若不正确则做相应调整,单击“下一步(N)”。
第十二步设置根口令:输入一串不少于六个字符的口令,然后再重新输入一次。
注意这个口令一定要记住。
单击“下一步(N)”
第十三步选择软件包:将“软件开发”和“网络服务器”两项前的复选框都选中,下面的单选框选为“现在定制(C)”。
单击“下一步(N)”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安装哪些软件包;同时如果您有足够大的空间,也可以全部安装,那就更好了。
单击“下一步(N)”
第十四步正在安装软件包:该界面如图14所示,整个安装过程可能花费的
时间,由您所选择的软件包个数来决定。
请您耐心等待。
图14 正在安装软件包
第十五步祝贺您:该界面如图15所示,单击“重新引导(t)”。
此时系统将会重新启动,请您耐心等待。
在点重新启动之前光驱会自动弹出安装盘,如果没有自动哦弹出可以手动将其拿出再重启。
图15 祝贺您
第十六步系统的基本配置:系统重启后,会出现如图16.1所示界面
图16.1 系统启动中
1.欢迎界面
该界面如图16.2所示的界面,单击“前进 (F)”。
图16.2 欢迎
2.许可协议
该界面如图16.3所示,选“是,我同意这个许可协议(Y)”,单击“前
进 (F)”。
图16.3 许可协议
3.防火墙
该界面如图16.4所示,在“防火墙:”后,你可以选择“启用”和“禁用”,分别用来开启和关闭防火墙;下面还有“信任的服务:”和“其它端口”,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
此处我们不做任何操作,按默认设置,单击“前进(F)”。
图16.4 防火墙
4.SELinux
该界面如图16.5所示,此处我们也不做任何操作,按默认设置,单击“前进(F)”
图16.5 SELinux
5.Kdump
该界面如图16.6所示。
单击“前进(F)”
图16.6 Kdump
6.日期和时间
为系统设置正确的日期和时间,一般该程序会自动检测当前日期和时间。
若有误,您可以做调整。
单击“前进(F)”。
如图16.7所示
图16.7 日期和时间
7.设置软件更新
该界面如图16.8所示,由于我们前面在安装过程中,对于网络的设置是默认的,通过DHCP来获取IP,因此没有获取成功,所以网络无法连接。
单击“前进(F)”
如果之前在安装过程中,对于网络正确设置过,显示设置软件更新成功界面,如图16.14设置软件更新(成功)
图16.8 设置软件更新(失败)
图16.14设置软件更新(成功)
8.创建用户
到这步时,系统会要求您添加一个普通用户账号,请您按照提示,填写相关
信息,口令长度不少于六位。
单击“前进(F)”。
如图16.9所示
图16.9 系统用户
9.声卡
该界面如图16.10所示,您可以按照上面给出的提示,进行测试。
此处我们
不做任何操作,单击“前进(F)”该界面如图16.10所示,您可以按照上面
给出的提示,进行测试。
此处我们不做任何操作,单击“前进(F)”
图16.10 声卡
10.附加光盘
该界面如图16.11所示,您可以通过点击“安装”按钮来安装其他额外的软件,此处不做任何操作,单击“(F)结束”。
到此就意味着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的安装
之后您将会看到如图16.12所示的登陆界面,此时您可以通过前面安装过程中所设置的根用户账号或普通用户账号及口令进行登陆。
注意,由于根用户具有超级系统权限,一般不到系统出现重大问题时不建议使用。
成功通过验证后,您就可以看到如图16.13所示的系统界面了。
祝您漫游愉快!
图16.11 附加光盘
图16.12 系统登陆界面
图16.13 系统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