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

合集下载

vi编辑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vi编辑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vi编辑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 vi 编辑器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能够使用 vi 编辑器进行文本的创建、编辑、保存和退出等操作,提高在命令行环境下的文本处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_____终端工具:_____三、实验原理vi 编辑器是 Unix/Linux 系统中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器之一,它工作在命令行模式下,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操作方式。

vi 编辑器有三种工作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和底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各种移动光标、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

通过输入特定的命令,如`i` 进入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下可以输入文本进行编辑。

底行模式用于执行保存、退出、查找替换等操作,通过输入`:`进入底行模式。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启动 vi 编辑器在终端中输入`vi 文件名` 命令,如果文件不存在,vi 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如果文件已存在,vi 会打开该文件进行编辑。

(二)命令模式操作1、移动光标`h`: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j`:向下移动一行。

`k`:向上移动一行。

`l`: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0`:移动到行首。

`$`:移动到行尾。

`G`:移动到文件末尾。

`gg`:移动到文件开头。

2、删除操作`x`:删除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的整行。

`d$`:删除从光标位置到行尾的内容。

`d0`:删除从光标位置到行首的内容。

3、复制和粘贴`yy`:复制光标所在的整行。

`p`:在光标所在位置后粘贴。

`P`:在光标所在位置前粘贴。

(三)插入模式操作输入`i` 命令进入插入模式,此时可以输入文本进行编辑。

在插入模式下,按下`Esc` 键返回命令模式。

(四)底行模式操作输入`:`进入底行模式,可执行以下操作:1、保存文件`:w`:保存文件。

`:w 新文件名`:另存为新文件。

2、退出 vi 编辑器`:q`:如果文件未修改,直接退出。

`:q!`:不保存修改,强制退出。

`:wq`:保存修改并退出。

linux实验报告vi编辑器的使用

linux实验报告vi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二、实验内容1.进入和退出vi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4。

对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三、主要的实验步骤(1)vim简介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就是修改与设定某些重要软件的配置文件,因此至少得要学会一种以上的命令界面文本编辑器。

在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 上都会有的一套文字编辑器就是vi,而且很多软件默认的也是使用vi 为他们编辑接口。

vim 是高级版本的vi ,vim 不但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文字内容,还能够进行诸如shell script,C program 等程序的编辑功能。

(2)vi的使用基本上vi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一般模式:以vi 打开一个文档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这是默认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键来移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档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要按下“i,I,o,O,a,A,r, R”等任何一个字母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通常在Linux 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屏幕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查找数据的操作.读取、保存、大量替换字符、离开vi 、显示行号等的操作是在此模式中完成的!(3)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vi2、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模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3、运行gcc —o file file。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

实验报告模板Clear之后2.浏览文件系统:(1)运行pwd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

(2)运行ls –l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第一部分“-rw-r--r--”表示该文件的权限,即所有者权限为读和写,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的权限为只读。

第二部分“l”表示该文件是符号链接,第三第四部分所有者和所有者所在的用户组,第五部分的数字表示文件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剩下的依次是文件创建月日时间和文件名。

(3)运行ls –ai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列出的是全部i节点信息(4)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上。

运行ls –l命令,了解各目录的作用。

/bin:存放着使用者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如:ls等/boot: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是device的缩写.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例如:/dev/hda代表第一个物理IDE硬盘。

/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进入后可以看到很多配置文件/home:用户主目录,比如说有个用户叫aa,那他的主目录就是/home/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

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

/mnt: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存放和进程有关的信息。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root:系统管理员,也叫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tmp:这个目录不用说,一定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地方了/usr/X11R6:存放X-Windows的目录/usr/bin: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usr/sbin: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这./usr/include: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在这里找./usr/local: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安装软件最适合/var:通常用来存放一些变化中的东西/var/log:存放系统日志/var/spool:存放一些邮件、新闻、打印队列等(5)直接使用cd,回到哪里了?用pwd验证。

Linux操作系统Vi文本编辑器试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Vi文本编辑器试验报告

Vi 文本编辑器1.实验目的文本编辑器的原理和操作。

1.了解vi文本编辑器的相关命令。

了解vi 2.2.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1.操作系统inuxL.3.实验步骤1.什么是vi文本编辑器?Vi是一个全屏幕文本编辑器优点:具有文本编辑所需的所有功能.1适用于各种版本的Unix/Linux2.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终端.3使用灵活快捷.4缺点:界面不太好看1.按键命令太多2.2. 如何调用vi在系统提示符后输入vi和想要编辑(或建立)的文件名(如:vi[path]filename),便可进入vi。

如果只输入vi,而不带有文件名,也可以进入vi。

然后先创建文件的内容,时,只需在退出命令后输入文件名即可。

vi在退出进入vi之后,首先进入的就是编辑模式,进入编辑模式后vi等待编辑命令输入而不是文本输入,也就是说,这时输入的字母都将作为编辑命令来解释。

.进入编辑模式后光标停在屏幕的第一行首位上(用_表示),其余各行的行首均有一个“~”符号,表示该行为空行。

最后一行是状态行,显示出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名及其状态。

如果是[New File],则表示该文件是一个新建的文件。

如果输入vi带有文件名后,文件已在系统中存在的话,则在屏幕上显示出该文件的内容,并且光标停在第一行的首位,在状态行显示出该文件的文件名,行数和字符数。

在编辑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修改命令c、取代命令r或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插入模式。

在插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作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模式,按ESC键即可。

在编辑模式下,用户按“:”键即可进入命令模式,此时vi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作为命令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

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

末行命令执行完成后,vi自动回到编辑模式。

如图3.1所示。

若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命令过程中改变了主意,可用退格键(backspace)将输入的命令全回到编辑模式。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Vi编辑器的学习和使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Vi编辑器的学习和使用

评语: 课中检查完成的题号及题数:课后完成的题号与题数:成绩: 指导教师:/*文件名请使用“班号+学号+姓名+os项目号”命名,如10010701班同学张**,学号2007302276,则其项目1实验报告的文件名是“10010701_2007302276_张**_os1.doc”。

请大家严格遵守。

实验报告提交时请删除本注释*/实验报告一Vi编辑器的学习和使用日期:2011.5.7实验名称:观察进程的并发性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vi编辑器的学习和使用,熟悉Unix类环境下的正文编辑程序及其作用。

2)通过创建子进程,观察父子进程的并发执行过程,区别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加深对操作系统进程概念和进程并发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认真学习Linux的正文编辑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其编辑方式、插入方式和命令方式。

2)学习进程的基础知识;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创建的基本原理;熟悉进程的创建、控制、执行和终止等系统调用函数;进程的创建。

三、项目要求及分析:1)使用“ESC”键在命令模式和插入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各项操作命令如下:(1) 进入插入模式a追加,I插入,o在当前行下插入一空行;A在行尾追加,I从行首插入,0在当前行上插入一空行。

(2) 复制正文yy复制当前行,nyy复制n行,yw复制一个词,y)复制从光标至句末的所有正文;y}复制从光标至句首的所有正文,nyx复制类型为x。

(3) 删除正文x删除一个字符,dd删除当前行,ndd删除n行,dw删除一个单词(从光标处开始),nx删除n个字符,^gndd删除n行正文到缓冲区g中,^Gndd删除n行正文追加到缓冲区g中,c$从当前光标处删至行尾,d^从当前光标处删至行首,ndw(或dnw)删除n个词。

(4) 替换正文p将缓冲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处,^gp将g缓冲区里的内容粘贴到当前行下,^gP将g缓冲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行上,rn用字符n替换当前字符。

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

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

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开源操作系统。

它以其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而闻名,并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基本命令,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功能和用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2. 掌握Linux命令的用法和参数;3. 通过实验验证Linux命令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1.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1.1 ls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1.2 cd命令: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1.3 mkdir命令:用于创建新目录。

1.4 touch命令:用于创建新文件。

1.5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

1.6 mv命令:用于移动文件或目录。

1.7 rm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

2. 文本处理命令2.1 cat命令:用于查看文件内容。

2.2 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2.3 sed命令:用于对文件进行文本替换和编辑操作。

2.4 awk命令:用于处理和分析文本数据。

3. 系统管理命令3.1 ps命令:用于查看当前系统进程。

3.2 top命令:用于实时监控系统资源占用情况。

3.3 kill命令:用于终止指定的进程。

3.4 ifconfig命令:用于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

3.5 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了ls命令列出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并使用cd命令切换了工作目录。

我们还创建了新目录和新文件,并使用cp命令和mv 命令进行了文件和目录的复制和移动。

最后,我们使用rm命令成功地删除了文件和目录。

2. 文本处理命令实验结果:我们使用cat命令查看了文件的内容,并使用grep命令在文件中搜索了指定的字符串。

我们还使用sed命令对文件进行了文本替换和编辑操作,并使用awk 命令对文本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Linux操作系统Vi 文本编辑器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Vi 文本编辑器实验报告

Vi 文本编辑器1.实验目的1.了解vi文本编辑器的原理和操作。

2.了解vi文本编辑器的相关命令。

2.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1.Linux操作系统3.实验步骤1.什么是vi文本编辑器?Vi是一个全屏幕文本编辑器优点:1.具有文本编辑所需的所有功能2.适用于各种版本的Unix/Linux3.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终端4.使用灵活快捷缺点:1.界面不太好看2.按键命令太多2. 如何调用vi在系统提示符后输入vi和想要编辑(或建立)的文件名(如:vi [path]filename),便可进入vi。

如果只输入vi,而不带有文件名,也可以进入vi。

然后先创建文件的内容,在退出vi时,只需在退出命令后输入文件名即可。

进入vi之后,首先进入的就是编辑模式,进入编辑模式后vi等待编辑命令输入而不是文本输入,也就是说,这时输入的字母都将作为编辑命令来解释。

进入编辑模式后光标停在屏幕的第一行首位上(用_表示),其余各行的行首均有一个“~”符号,表示该行为空行。

最后一行是状态行,显示出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名及其状态。

如果是[New File],则表示该文件是一个新建的文件。

如果输入vi带有文件名后,文件已在系统中存在的话,则在屏幕上显示出该文件的内容,并且光标停在第一行的首位,在状态行显示出该文件的文件名,行数和字符数。

在编辑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修改命令c、取代命令r或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插入模式。

在插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作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模式,按ESC键即可。

在编辑模式下,用户按“:”键即可进入命令模式,此时vi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作为命令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

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

末行命令执行完成后,vi自动回到编辑模式。

如图 3.1所示。

若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命令过程中改变了主意,可用退格键(backspace)将输入的命令全部删除之后,再按一下退格键,即可使vi回到编辑模式。

linux实验报告二-vi编辑器的使用

linux实验报告二-vi编辑器的使用

linux实验报告二-vi编辑器的使用
实验名称:vi编辑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掌握vi编辑器的基本用法,以及文件的保存和退出。

实验环境:ubuntu 16.04
实验内容:
1.进入vi编辑器
打开终端,输入vi命令进入vi编辑器。

例如:vi text.txt (text.txt是要编辑的文件名,如果文件不存在,会自动创建
一个新文件并打开)。

2.编辑文本
vi编辑器默认进入命令行模式,只能执行命令,不能编辑文本。

需要进入编辑模式才能输入文本。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下i或a键即可进入插入模式。

其中i表
示插入光标左边,a表示插入光标右边。

在插入模式下,可以输入文本,也可以使用退格键、删除键、方向键等。

3.保存并退出
完成文本编辑后,需要保存并退出。

首先按下ESC键回到命令行模式,然后输入:wq保存并退出。

如果只是想退出而不保存,可以输入:q!强制退出。

实验心得:
vi编辑器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文本编辑器,虽然刚开始使用时有些不习惯,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操作,会慢慢地掌握其基本用法。

同时在使用vi编辑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避免误操作,否则会对文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模板
Clear之后
2.浏览文件系统:
(1)运行pwd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

(2)运行ls –l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第一部分“-rw-r--r--”表示该文件的权限,即所有者权限为读和写,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的权限为只读。

第二部分“l”表示该文件是符号链接,第三第四部分所有者和所有者所在的用户组,第五部分的数字表示文件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剩下的依次是文件创建月日时间和文件名。

(3)运行ls –ai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列出的是全部i节点信息
(4)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上。

运行ls –l命令,了解各目录的作用。

/bin:存放着使用者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如:ls等
/boot: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是device的缩写.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例如:/dev/hda代表第一个物理IDE硬盘。

/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进入后可以看到很多配置文件
/home:用户主目录,比如说有个用户叫aa,那他的主目录就是/home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

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

/mnt: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存放和进程有关的信息。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
/root:系统管理员,也叫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tmp:这个目录不用说,一定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地方了
/usr/X11R6:存放X-Windows的目录
/usr/bin: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这.
/usr/include: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在这里找.
/usr/local: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安装软件最适合
/var:通常用来存放一些变化中的东西
/var/log:存放系统日志
/var/spool:存放一些邮件、新闻、打印队列等
(5)直接使用cd,回到哪里了?用pwd验证。

回到root目录下
(6)用mkdir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

(7)将工作目录改到subdir。

3.文件操作:
(1)验证当前工作目录在subdir。

(2)运行date > file1,然后运行cat file1,看到什么信息?
显示了存入file1文件中的内容
(3)运行cat subdir,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在subdir目录下无法显示,回到root下再运行,则显示出subdir的类型为目录(4)利用man命令显示date命令的使用说明。

(5)运行man date >>file1,看到什么?运行cat file1,看到什么?
显示file1中的内容,即刚存入的man date的输出内容
(6)利用ls –l file1,了解连接计数是多少?运行ln file1 ../fa,再运行ls –l file1,看链接计数有无变化?用cat命令显示fa文件内容。

有变化,链接计数增加
Cat fa显示出与file1同样的内容,由于符号链接所致(7)显示file1的前10行,后10行。

使用head –n 和tail –n
(8)运行cp file1 file2,然后ls –l,看到什么?运行mv file2 file3,然后ls –l,看到什么?运行cat f*,结果怎样?
可以看到由于复制新增了file2
文件名File2改变为file3
显示了2遍man date 的内容,即显示了file1和file3的内容(9)运行rm file3,然后ls –l,结果如何?
File3 被删除
(10)运行ls –l,理解各文件的权限是什么?
第一字段的后面9个字母表示文件的权限.
r表是读 (Read)
w表示写 (Write)
x表示执行 (eXecute)
其中前三个表示文件属主的权限,中间三个表示组用户权限,最后三个表示其他用户权限.
4.进入vi。

5.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方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

最后,将该文件存盘。

回到shell状态下。

Return少n
6.运行gcc file.c –o myfile,编译该文件,会发现错误提示。

理解其含义。

显示retur未定义
并且显示警告main函数返回值类型不是int
7.重新进入vi,对该文件进行修改。

然后存盘,退出vi。

重新编译该文件。

如果编译通过了,可以用./myfile运行该程序。

修改后的内容
编译通过
成功运行Hello World
8.运行man date > file10,然后vi file10。

使用x,dd等命令删除某些文本行。

使用u命令复原此前的情况。

使用c,r,s等命令修改文本内容。

使用检索命令进行给定模式的检索。

搜索date字符串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