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绪论一.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1.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题的生物群落。
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所居住的环境。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两项基本原则上。
3.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构成森林生物群落的各树种之间,树种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森林生态可概括为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森林生态系统四大部分。
4.森林生态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树木与环境相互,控制和调整树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树木的生态适应性,使其能最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提高对环境条件的利用率和森林的多种功能,并应用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理论,揭示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形成和发展规律,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他们因环境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内在规律,发挥森林群落的生产潜力和对环境的改造作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5.森林生态学可概括为四大部分:A个体生态,B种群生态,C群落生态,D 森林生态系统。
6.植物生态学的诞生:丹麦,瓦尔明,《以植物生态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经典著作,奠定了生态,生理和进化三个发展方向。
二.森林生态学的历史与发展7.属于森林生态范畴的最早的论著要算德国学者赫耶尔于1852年发表的《树木对光和遮荫的反应》8.本世纪初叶,俄国林学家莫洛作夫于1904年发表了《林分类型及其在林学上的意义》的论文,认为“森林的结构,组成,生产力以及其他特点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提倡依据地形和土壤(形土条件)划分立地类型,被公认为林型学说的创始人。
三.森林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研究动向。
9.目前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还表现在森林与全球环境变化,如二氧化碳平衡和温室效应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酸性沉降物对森林的影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森林对水源环境的影响,以及森林的减灾效能等方面考核要求识记:森林和森林生态学的概念领会: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及研究动向。
森林生态学

名解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森林:森林是由其组成部分——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与周围环境(光、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4、森林生态学:简单地说是研究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5森林生态系统学:把森林作为森林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来研究,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研究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过程,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
6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7生境(habitat)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8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9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0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11火因子:林火行为(火强度、火焰高度、蔓延速度等)特性对森林生物所产生的各种影响12主导因子: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但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1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其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因子14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5贝格曼(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16阿伦定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17适应:生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生物能保持本身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
森林生态学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放出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
生理干旱:或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动。
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腾,不断失水,而根系又不能吸水加以补充,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枝叶干枯和死亡。
大气污染:大气中的烟尘微粒、SO2、CO、CO2、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排入大气,达到一定浓度和持续一定时间后,破坏了大气原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平衡体系,使生物受害的现象。
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如CO2、水蒸气、CH4、O3、N2O、CFC等。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的CO2、CH4、O3、氟里昂(CFC)等气体的含量的增加而引起地面升温的现象。
根瘤:是一种根瘤细菌,从根毛侵入后发育成瘤状物。
它可固定气态氮,为寄主提供可利用的氮素(氨态氮)。
菌根:是土壤中真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体,即菌丝侵入树木根的表层细胞壁或细胞腔内形成一种特殊结构的共生体称菌根。
森林群落的防风效应:植物能减弱风力。
降低风速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植物的体型大小、枝叶繁茂程度。
防风能力一般为:乔木>灌木>草,阔叶树>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
土壤肥力系: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
它是林木速生丰产的基础,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综合表现。
土壤结构: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或状况),团粒结构最理想,可协调土壤水分、空气、养分关系,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对林木的生长影响: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或还原者,它们使有机物质腐烂,释放出养分,促成养分的循环。
种群: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集合群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改生物种群不断扩大。
(完整版)森林生态学

第一章绪言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就是生态学2.森林生态学:研究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二.问答题1.当今环境破坏问题哪些与森林破坏有关?解: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2.什么是森林?森林有什么特点?解:⑴森林是指由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⑵特点:①占据空间大,是物种繁多的巨大基因库②稳定性高,具有很高的自控能力③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④类型多样⑤有着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服务功能3.举例说明森林三大效应?解: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第二章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生境:生境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生物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是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5.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称为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6.适应:指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形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
8.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
9.生态幅: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
10.内稳态:是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环境中森林以及森林中生物的学科。
它既关注森林的物理结构,也关注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种群结构,涉及林业、水文学、植物学、物等多科学领域。
森林生态学框架是一个普遍的生态学理论,它涉及了多个生态学专业领域之间相互关联的课程,从而提供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森林的正常和受损状况。
森林是本地的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在空气清洁、水土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森林对全球气候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维持地表温度,调节湿度和降水量,以及空气质量,促进碳循环,有效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
时,森林也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聚集地,也是动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保护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及应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森林的健康状况,森林的健康状况又与森林的组成,森林结构,森林功能,森林表征特征(植物种类,植物群落,植物群体,植物群落),以及森林的植物群落演替等密切相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森林生态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森林的健康状况,更准确的预测森林的发展趋势,并依据此制定更好的森林管理策略。
森林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森林结构、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性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森林生态学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护森林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森林的生态服务,提高森林的利用效果,并根据森林的实际状况制定出更有效的管理策略。
总之,森林生态学是一门关于森林环境和生物的正在发展的学科,它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作用。
森林生态学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森林的正常和受损状况,更准确的预测森林未来发展趋势,提高森林生态服务的利用率,并制定出更有效的森林管理策略。
因此,森林生态学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意义,值得我们继续加以发展和研究。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森林中各种生物、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影响。
本文将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和恢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生态系统是由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了森林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植物层、动物层、土壤层和微生物层等。
植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它由不同的树种组成,形成了森林的物种多样性。
动物层包括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它们与植物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土壤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水分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层包括了各种微生物,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有机物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汇等。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丰富多样,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了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
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可以调节气候,降低气温和湿度,减少暴雨的发生。
森林的树木和土壤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维持水源的稳定。
此外,森林的植被和土壤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
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受到破坏的森林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状态。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非法砍伐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等措施来实现。
此外,科学的森林管理和合理的土地利用也是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手段。
总结: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学科,它涉及到森林中各种生物、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影响。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森林在物种组成、构造和过程等方面的复杂关系的学科。
它与野生动物保护、水土保持和森林资源规划及管理等都有较大的关系。
森林生态学涉及到对森林群落、森林生态学系统到森林生态学过程的研究。
森林生态学不仅关注森林的结构和功能,也关注森林的过程,如森林成长、养分循环等过程。
森林生态学是一种以研究森林植被和森林群落结构的复杂的的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系统作为内容的学科。
从宏观上讲,它主要研究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开发方式,也可以说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它从细节上讲,研究森林个体、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森林生态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研究的森林复杂性是无序的、动态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
森林生态学也是应用性学科,因为它能为森林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森林植被的分类、森林的分布及其动态过程、森林群落的某种功能、森林生态学系统到森林生态学过程的研究等方面。
从森林植被的分类来看,森林生态学主要研究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比如森林植被的数量、组成、类型和演替等,以及风俗、昆虫植物、树种类、树种生长时期、乔木和灌木类型、冠幅和林分等特征。
从森林的分布及其动态过程来看,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森林的演替、林分的生态分类、森林的衰退、复热、林分的种群变化等。
森林生态学还要研究不同林分的植被多样性结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林分中的植物、动物和其它生态系统组成。
从森林生态学系统到森林生态学过程的研究来看,森林生态学着重研究土壤、气候、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这四大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这些要素之间的景观生态学过程。
森林生态学要研究的还有森林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养分的循环、物种的进化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资源的运用等。
森林生态学的课程设置覆盖从森林的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物学、植物地理学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从森林植被的植物学、病理学、地理学到森林动物学、昆虫学、森林衰退等方面。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森林生态

重庆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目录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植物生理第三章土壤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五章林木遗传学第六章植物病虫害基础第七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八章其它与林业相关的知识考试题型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一节生态学概论1.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主要时期:(1)16世纪以前的生态学萌芽时期;(2)17世纪-19世纪末的生态学建立时期;(3)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的生态学巩固时期;(4)20世纪60年代-现代的现代生态学时期。
2.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 全球生态系统:(1)陆地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森林主要分为4种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2)草地生态系统:全球草原根据组成和地理分布可分为2种类型,温带草原、热带草原。
3)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1)淡水生态系统:按照生物群落划分,淡水群落分为:流水群落(急流和缓流)、静水群落。
2)海洋生态系统:按照海区划分,海洋生态系统一般分为沿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等;按照生物群落划分,一般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等。
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
(态能构)5. 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尺度域。
6.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可分为3种类型:斑块、廊道、基底。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划分斑块、廊道和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也不是必要的。
因为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第二节森林与森林环境1.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包括:认识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森林分类、分布、生长发育和演替规律;认识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功能的影响;提出正确经营森林、管理森林的生态学基础技术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5题,14.0分)1
• A
凸型曲线
•
• B
凹型曲线
•
• C
对角线型曲线
•
• D
S型曲线
•
正确答案:A
2
• A
直接光
•
• B
强光
•
• C 可见光
•
• D 弱光
•
正确答案:D 3
• A 瞬时增长率
•
• B 内禀增长率
•
• C 环境阻力
•
• D 最大环境容纳量•
正确答案:D
4
• A CH4
• B CO2
• C SO2
• D O3
正确答案:B
5
• A K对策
• B C对策
• C r对策
• D S对策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6题,16.8分)
1
下列有关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论述正确的是( )。
• A适当疏植
• B营造混交林
• C营造复层林或林农复合经营;
• D选育低光效、高呼吸的树种
• E提供最佳的光、温、水、肥等环境条件正确答案:BCE
2
以下属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的是( )。
• A气候条件
• B无机物质
• C有机物质
• D微生物
• E消费者
正确答案:ABC
3
( )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 A能量流动
• B生态平衡
• C信息传递
• D物质循环
• E水源涵养正确答案:ACD
4
• A丰富度
• B密度
• C重量(生物量)
• D频度
• E盖度
正确答案:ABCDE
5
• A红橙光
• B蓝光
• C红外线
• D紫外线
• E绿光
正确答案:AB
6
• A迁入率
• B死亡率
• C迁出率
• D出生率
• E净增长率
正确答案:AB
三.填空题(共7题,19.6分)
1
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包括()()()()等4层次。
正确答案:
第一空:
乔木层
第二空:
灌木层
第三空:
草本层
第四空:
地被层
2
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的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等3大类。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生产者
第二空:
消费者
第三空:
分解者
3
植物种群个体的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划分为()()和()等3个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
第一空:
随机分布
第二空:
均匀分布
第三空:
集群分布
4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第二空:消费者
第三空:分解者
第四空:非生物环境5
第一空:
第一空:
第一空:
•
•
•
•
•
•
•
•
•
•
•
•
正确答案:×
答:(1) 综合性;(2)非等价性;(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4)阶段性;(5)直接作用性和间接作用
正确答案:
答: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原因:(1)栖息地的改变、丧失和破碎化。
其中,生境的破坏对物种的灭绝的威胁最大,而生境的破碎化影响物种之间的交流和流动,影响物种的进化;(2)生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在急剧减少,导致很多物种消失;(3)环境污染,如大量使用农药和杀虫剂,在杀死害虫同时也导致大量森林传粉昆虫大量死亡,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也导致大量植物物种死亡等;(4)农林业种植品种的单一化,使原有的森林环境和物种大量丧失;(5)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疾病导致大量本土物种消失。
(6分,其中第一小点2分)
保护的措施:(1)林地管理;(2)科学分类经营;(3)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4)建立物种保护基因库。
(4分)
一.单选题(共6题,16.8分)
1
• A 凸型曲线
•
• B 凹型曲线
•
• C 对角线型曲线
•
• D S型曲线
•
正确答案:A 2
• A 高位芽植物
•
• B 地面芽植物
•
• C
一年生植物
•
• D 乔木层
•
正确答案:C 3
• A 瞬时增长率
•
• B 内禀增长率
•
• C 环境阻力
•
• D 最大环境容纳量•
正确答案:D 4
• A温带草原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热带雨林
• D温带落叶阔叶林正确答案:A
5
• A K对策
• B C对策
• C r对策
• D S对策
正确答案:C
6
• A群落的边界
• B群落的外貌
• C群落环境
• D群落的物种组成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共5题,14.0分)
1
下列有关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论述正确的是( )。
• A适当疏植
• B营造混交林
• C营造复层林或林农复合经营;
• D选育低光效、高呼吸的树种
• E提供最佳的光、温、水、肥等环境条件正确答案:BCE
2
( )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 A能量流动
• B生态平衡
• C信息传递
• D物质循环
• E水源涵养
正确答案:ACD
3
• A红橙光
• B蓝光
• C红外线
• D紫外线
• E绿光
正确答案:AB
4
• A种群的繁殖特性
• B环境因子
• C种群的结构
• D种内关系
• E种间关系
正确答案:ABCDE
5
• A迁入率
• B死亡率
• C迁出率
• D出生率
• E净增长率
正确答案:AB
三.填空题(共6题,16.8分)
1
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的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等3大类。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生产者
第二空:
消费者
第三空:
分解者
2
根据土壤质地可把土壤分为()()和()。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砂土
第二空:
壤土
粘土
3
生态因子主要有()()()(),火因子和人为因子等6类。
正确答案:
第一空:
气候因子
第二空:
土壤因子
第三空:
地形因子
第四空:
生物因子
4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生产者
第二空:
消费者
第三空:
分解者
非生物环境5
第一空:
第一空:
•
•
•
•
•
•
•
•
•
•
•
•
•
•
正确答案:×
答:(1) 综合性;(2)非等价性;(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4)阶段性;(5)直接作用性和间接作用性.(每点1分)
答:(1)迁移:从繁殖体传播到新的定居地的过程;(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三个过程;(3)竞争:群落中的不同植株,几十种类、年龄都相同,也必然会在形态、生活力和生长速度上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现象在森林群落中称为“林木分化”,林木分化反映出竞争能力的强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