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D-SCDMA R4路测数据评估HSUPA系统吞吐量的方法研究
系统吞吐量评估方法

系统吞吐量评估方法系统吞吐量评估是指对一个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或交易数量进行量化评估的方法。
吞吐量是一个系统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性能。
系统吞吐量评估对系统设计、性能优化和容量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系统吞吐量评估方法。
1.模拟测试法模拟测试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负载来评估系统的吞吐量。
首先,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和用户行为,构建出一系列负载模型,包括并发用户数、请求速率和请求类型等。
然后,利用工具或脚本模拟用户发送请求,并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数量。
最后,根据得到的数据和模型对系统的吞吐量进行估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模拟真实场景,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压力测试法压力测试法是通过增加系统负载来评估系统的吞吐量。
首先,确定系统可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然后,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达到峰值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数量,并根据这些数据来评估系统的吞吐量。
压力测试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系统吞吐量进行评估,但无法准确地模拟真实场景。
3.负载测试法负载测试法是通过对系统发送大量负载请求来评估系统的吞吐量。
负载测试可以包括并发用户数、请求速率和请求类型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数量,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吞吐量。
负载测试法能够较准确地评估系统的吞吐量,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4.分析模型法分析模型法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评估系统的吞吐量。
首先,对系统进行建模,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资源分配、处理过程等。
然后,利用排队论、随机过程等方法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如响应时间、队列长度等。
最后,根据模型和分析结果计算系统的吞吐量。
分析模型法可用于迅速评估系统的吞吐量,但需要对系统有充分的理解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综上所述,系统吞吐量评估方法包括模拟测试法、压力测试法、负载测试法和分析模型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提升TD-HSUPA速率与吞吐量的策略

提升TD-HSUPA速率与吞吐量的策略许时彰【摘要】本文为解决TD-SCDMA上行速率不足的先天缺陷、规避全网统一的上下行时隙比例配置的弊病、提升HSUPA上行速率与吞吐量,本文针对以下内容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F频段与A频段、2:4与3:3上下行时隙配比下的上行速率研究,实现了单用户HSUPA上传速率提升120%;实现了异时隙组网方案,并实践印证了其可行性;多用户下的HSPA时隙码道配置策略研究;HSUPA空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This thesis is aimed to improve data rates and throughputs of TD-HSUPA, avoid the shortages of the same configuration of uplink to downlink time slots ratio. This thesis research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 the uplink data rates under F band and A band, 2:4 and 3:3 uplink to downlink time slots ratio, raise the HSUPA data rates by 120%;Second, realize the scheme of different up-down time slots ratio under the same network;Third, the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of time slots and channel code under multi-users circumstances;Forth,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TD-HSUPA.【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HSUPA;异时隙;空分复用【作者】许时彰【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1.1 TD上行速率不足的先天缺陷TD-SCDMA采取的是TDD的双工模式,上下行都在同一载波上传送,而FDD技术则是上下行分开不同载波。
基于SCDMA的基站接收机性能测试与优化方法研究

基于SCDMA的基站接收机性能测试与优化方法研究概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SCDMA(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在当前的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然而,为了确保其高效运行,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基于SCDMA的基站接收机性能测试与优化方法的研究。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S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优化方法。
一、S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SCDMA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种关键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高频谱利用率:SCDMA通过CDMA技术实现多用户间的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
2. 抗多径干扰能力强:SCDMA技术具备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能够减少多径效应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3. 延迟低:SCDMA技术的传输延迟较低,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二、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是确保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基站接收机性能测试方法:1. 灵敏度测试:灵敏度测试用于评估接收机在最低信号水平下的工作性能。
通过在不同信号水平下测试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可以确定系统的有效传输范围。
2. 动态范围测试:动态范围测试用于评估接收机在不同信号幅度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测试接收机在高信号强度下的非线性失真特性,可以确定系统的工作范围。
3. 抗干扰性能测试:抗干扰性能测试用于评估接收机在受到外部干扰时的工作能力。
通过模拟外部干扰条件进行测试,可以确定接收机对干扰的抵抗能力。
4. 误码率测试:误码率测试用于评估接收机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
通过发送一系列已知的数据流并统计接收机正确接收的比特数量,可以得出误码率的性能指标。
三、基站接收机性能优化方法为了确保基站接收机的良好性能,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1. 频偏补偿:由于多普勒频偏等因素的影响,接收机在接收信号时可能会存在频偏问题。
基于TD-SCDMA_HSUPA的

基于TD-SCDMA_HSUPA的【摘要】本文主要在TD-SCDM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采用了一种具有较好性能和较低计算复杂度的16QAM调制信号的估算方法——ML信道质量估计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能够较为准确的估计当前的信道质量。
【关键词】ML信道质量估计算法 HSUPA AMC 16QAM【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9-0067-02TD-SCDM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后,由于系统可以根据信道条件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传输块大小和调制方式,所以能使得系统总是最优地适应信道,从而得到最大吞吐量,达到最大的频谱利用率。
但是,AMC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是其对测量误差比较敏感的问题,当信道质量估计不准确时,发送端会选择错误的数据速率,使得系统不能适应于信道变化,不仅起不到优化作用,反而使性能更差。
根据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具有较好性能和较低计算复杂度的16QAM调制信号的估算方法——ML信道质量估计算法。
一 ML信道质量估计算法的基本理论ML是利用最大似然估计理论对信道质量进行估计。
在本系统中,是通过联合检测后的数据符号来估计信道的,所以估计的信道质量在这里用Es/N0来替代SINR。
用于16QAM的ML算法过程和推导如下:设接收信号为:Rk=rI,k+jrQ,k(k=1,2,3,……,K),K表示一发送帧中接收到的调制符号数目。
调制星座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Mk=mI,k+jmQ,k(k=1,2,3,……,K),则同相和正交信号的联合概率为:(1)其中和分别表示星座点的实部和虚部,i表示第i条可能发送数据序列,S和N表示信号和噪声功率。
由式(1)可得似然函数为:,并根据式(2),可以通过以下等式求和:(4),为了简化ML算法的计算量,在性能和计算量之间达成一个折衷,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计算量:即当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映射到对应的调制星座,并计算该接收信号到每个星座点的距离,选取离接收信号最近的星座点硬判为该信号对应的星座。
系统吞吐量的评估方法

网站复杂度对QPS的影响(1)
刚刚我们测试的仅仅是django的首页,非常简单的首页,用wget [URL]下载后不到16KB。更多的互联网门户网站, 首页通常在200KB左右。比如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这里用uwsgi来加载魅族的首页,这是一个包括众多图片和 js的首页,对服务器性能是一个大考验。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 并发数: 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 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或者 并发数 =0^8 ,即1亿。
日PV与QPS的换算关系(1)
计算模型: 每台服务器每秒处理请求的数量=((80%*总PV量)/(24小时*60分*60秒*40%)) / 服务器数量 。 其中关键的参数是80%、40%。表示一天中有80%的请求发生在一天的40%的时间内。24小时的40%是9.6小时,有80% 的请求发生一天的9.6个小时当中(很适合互联网的应用,白天请求多,晚上请求少)。 简单计算的结果: ((80%*500万)/(24小时*60分*60秒*40%))/1 = 115.7个请求/秒 ((80%*100万)/(24小时*60分*60秒*40%))/1 = 23.1个请求/秒 初步结论: 现在我们在做压力测试时,就有了标准,如果你的服务器一秒能处理115.7个请求,就可以承受500万PV/每天。如果 你的服务器一秒能处理23.1个请求,就可以承受100万PV/每天。
实验: 以python web工程为例测试QPS, 并发数
实验环境: 机器为腾讯云标准型S2 CVM 1 核 2 GB 1 Mbps 系统盘:高性能云硬盘
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开题报告

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致力于构建全网通的4G网络,TD-SCDMA无线网络的作用逐渐凸显,因而对其评估体系不断得到重视。
在TD-SCDMA无线网络持续发展的今天,评估体系的优化不仅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而且对用户体验和业务发展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推进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完善和提升,针对TD-SCDMA无线网络中的问题,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查找问题,不断地完善评估体系,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梳理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TD-S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案,为TD-SCDMA无线网络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并对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标如下:1.分析TD-SCDMA无线网络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2.提出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3.研究TD-S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案和实施方法,提高TD-SCDMA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抽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TD-SCDMA无线网络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地掌握TD-SCDMA无线网络的发展状况和新的需求。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搜集TD-SCDMA无线网络的基本情况资料及相关文献。
2.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评估指标。
3.构建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估方法,评估TD-SCDMA无线网络的性能。
4.分析TD-SCDMA无线网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四、预期成果完成本研究后,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TD-SCDMA无线网络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并得到实际应用。
2.分析TD-SCDMA无线网络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为TD-SCDMA无线网络的发展提供参考。
TD—SCDMA HSUPA系统中HARQ方案的研究

()o eB 2 N d 调度器根据 系统 中采用的调度算法算 出各
个 用 户 的优 先级 ,并 据 此 将 各 用 户 排 队 。 ( ) 照 优 先 级 , No e B) 据 系 统 热 噪 声 的 增 加 量 3按 d f E (o R T,n ieo e ema)或 者 终 端 吞 吐 量 , 并 结合 用 os v rh r 1 t维普资讯 统来自研案移 一
动
通 一 =信
47
维普资讯
移 动 通 信
求重传 ,其 功能 在媒 体接 入 控制 高速 ( MAC— s h )层实 现 ,该层在 N d 处 终止。而在 过去 R 9中, 数据包重 o eB 9 传是 由RN C控 制下的RL C重传 完成 的 。在透 明模 式( M) A 下 ,R C的重传涉及 R C信令 和lb 口传输,重 传延 时 L L u接 超过 1 0 [] 0 ms1。这样,快速H RQ的重传时延远低于RL A C 层 的重传 时延,大 大降低 了T / CP I P和时延敏 感业务 的 时
为了防止无休止的重传,需要在接收端设 置一个最 大重传 次 数,如果达到重传次数,无论解码正确 与否 ,都将解码 结果 输出给用户。继而进行下一个数据包 的传输 。另外 ,
这3 基 本 H Q 编 码 方 案在 收 端 译 码 前 的 组 合 方 式 有 两 种 AR 图 1 H UP 工 作 流 程 S A 种。一种是传统 的C C, lCh s l a e组 合 译 码 , 它 的 特 点 是
调 度 和 H RQ。 文 献【】 出, 在 1 8 DD 式 下 , 采 用 A 3指 . MT 模 2
基于此项技术,在5 持续 时间的游 戏业 务模 型中可增加系 s
TD-SCDMA射频测试新热点——HSUPA

TD-SCDMA射频测试新热点——HSUPA
马鑫;吴昊;李特
【期刊名称】《电信网技术》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1引言自2008年TD-SCDMA技术开始商用,在国内正日益发展壮大,TD 终端的数量和种类的增长呈现出井喷的态势,终端的功能也日趋复杂,各种理论和技术不断运用到生产领域并实现量产。
随着传统手机逐渐被智能手机替代,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马鑫;吴昊;李特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HSUPA终端射频测试介绍 [J], 马小丽;李波
2.TD-SCDMA系统终端HSDPA射频一致性测试分析 [J], 廖昕;唐晓晟;唐恬;赵璨
3.ADI公司推出第二代Othello(R)射频收发器用于3G TD-SCDMA无线手机——新的CMOS射频收发器增加双频带和支持HSDPA功能,并且无需昂贵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简化了3G射频设计 [J],
4.WCDMA、CDMA2000和TD-SCDMA终端射频测试差异性分析 [J], 高磊
5.TD-LTE/TD-SCDMA多频多模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方案研究 [J], 张运中;王海燕;于剑飞;石美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第期基于TD-S CDMA R4路测数据评估HSUPA系统吞吐量的方法研究方媛梁双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 要 本文利用实际T D-SCDMA 网络中车载测试得到的测试数据,结合对网络干扰情况的预算及H USP A 系统链路级仿真结果,提出一种评估HS UP A 系统吞吐量的方法。
该方法考虑了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及自然传播环境,并且实现方法简单,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TD-SC DMAHSU PA路测吞吐量随着我国T D-SC DMA 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几年内,T D-SCDMA 数据业务将会取得大幅度增长。
为了适应多媒体服务对高速数据传输日益增长的需要,3GPP 对空中接口作了改进,在R5版本中引入了高速下行分组接人(HSDPA )技术。
然而,HSDPA 技术不能解决上行数据速率问题,为满足要求更高的上行速率业务发展需要,3GPP R 6版本开始,开展了对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 )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
1研究内容目前对于无线系统性能的评估通常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级仿真的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系统级仿真通过模拟无线传播环境,终端的运动速率和方向,业务模型,通信过程中的功率变化和可能引起的干扰,计算出信噪比,根据信噪比查找出相应链路级仿真的结果从而得到网络性能。
系统级仿真通常用于检验无线接入系统的性能和系统规划、优化。
系统级仿真通常采用蒙特卡罗(Mon te Carlo)方法,将整个系统的运行行为视作多个时间片断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样本的统计平均,每个时间片断称为一个快照,它体现了系统在短期内相对稳定的行为。
经过大量仿真样本的运行,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所有样本内的数据记录,可以得到所需的关键性能参数的均值和方差。
系统级仿真的方式是建立仿真模型,尽量的贴近网络中的实际情况。
然而这种方式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系统中复杂多变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因此对T D-SCDMA HSUPA 网络性能的评估不是十分准确,并且仿真方法复杂,需要一定仿真时长。
本文中提出的这种方法利用实际网络中的通过车载测试得到的路测数据,考虑了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及自然传播环境,并且实现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同样适用于与后3G 系统,如HSPA+和LT E 系统的性能评估。
2HSU PA 吞吐量的评估方法本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实际网络中的通过进行车载测试得到的CPICH 信道的R SCP 值,可以计算出在一定发射功率下的上行E-DCH 信道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通过干扰预算的方式得到HSUPA 系统E -DCH 信道的信噪比,最终结合链路级性能得到系统吞吐量。
77201012TE L E C O M E N GI NE E R IN GTE C HN IC SANDS TAND AR DI Z AT I ON年第期具体方法见以下几个部分。
2.1传输损耗预算通过在现网中进行车载测试,可以得到的单个UE 接收到来自周围多个小区的CPICH 信道的RSCP 值,即RSCP i =TX CPICH -Path Lo ss i 。
因此,可以反推出该U E 到周围第i 个小区传输损耗Path Loss i =TX CPICH -RSCP i 。
2.2干扰预算根据前面的介绍,计算吞吐量的前提是首先要对基站接收机端接收到的干扰进行预算。
基站接收机接收到的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接收机热噪声功率N 0、小区外干扰I oc 和小区内干扰I or 。
I 0=I or +I oc +N 0为了便于简化,我们假设小区在某一时隙只服务一个用户,因此小区内干扰为零。
该用户会对其他小区产生小区外干扰,同理,其他小区的用户也会对本用户产生干扰。
在这里我们将该用户对其他小区的干扰之和等效为该用户的小区外干扰。
通过上文中计算出的传输损耗可以计算出该用户对其他小区的干扰,将这些干扰累加便可等效为该用户的小区外干扰。
2.3HSU PA 有用信号功率计算T DD 系统上、下行信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如果已知上行E-DCH 信道的发射功率,通过增加相对于导频信道的智能天线的增益,可以估算出基站接收到来自目标用户的有用信号的功率值。
HSUPA 系统对于E-DCH 进行基于R oT (Rise ov er Th ermal Noise)的功率控制,UE 的最大发射功率会受到RoT 门限的限制。
假设RoT 门限为RoT MAX =6d B ,那么基站出接收到的来自目标HSUPA 用户的功率可作如下推导,I H SU PA =RoT MA X +N 0其中,I HS UP A 为R oT 门限的限制条件下,收到的来自目标HSUPA 用户的最大接收功率。
计算过程中假设所有UE 先以终端最大发射功率进行发射,经过链路上的传输损耗后得到接收功率,与前面计算出的该HSUPA 用户的最大接收功率相比,取两者中较小者。
该方式导致以下两种影响,一方面,即使UE 距离基站很近,由于RoT 门限的制约,UE 不能以满功率发射;另一方面,随着UE 趋于小区边缘,即使UE 以满功率发射,由于链路损耗变大,接收功率降低。
2.4E-D CH 信道信号干扰比计算基站接收机处的干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接收机热噪声N 0、小区外干扰I oc 、小区内干扰I or 。
由于T D-SCDMA 使用智能天线,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内干扰。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具体的因子α来表示由于使用智能天线相对于广播信道使用的定向天线带来的增益。
α取值的大小可以通过T D-SCDMA 系统级仿真来获得。
对比仿真中使用智能天线相对于定向天线,在同样的系统容量下所需要的目标E b /N 0的差异。
因此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对HSUPA 的E DCH 信道SINR 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出的SINR 来查找相应的链路级仿真结果,最终得到吞吐量。
SINR e =10lg ()E-DCH αSINR E-DCHcRxI or +I oc +N 0图1车载测试场景及数据78201012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第期3评估方法应用实例3.1车载测试场景及数据车载测试数据来自于某移动公司的T D-SCDMA 网络,测试路线为该市朝阳公园南门外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测试环境属于城区环境。
测试距离大约在3500m 左右,其中途径公园、商业区和体育场。
8个测试基站全部位于该测试路径南北两侧,基站都为三扇区宏蜂窝结构,天线全部采用智能天线。
将测试基站数据及测试点的CPICH 信道RSCP 值导入APOX 规划软件显示,测试场景如图1所示。
测试数据主要包含了途径各地点的经纬度信息及CPICH 信道的RSCP 值等。
通过对车载测试进行整理,大约得到了15000个有效的样本点数据,其RSCP 分布的积累分布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RSC P 样本数据范围在-102-57d Bm ,并且大多数测试点的数据值都集中在-65-85dBm 之间,这说明测试所经过的区域都处于覆盖良好的状态。
3.2评估结果图3是利用现网路测数据根据以上介绍方法计算出的HSUPA吞吐量。
为方便显示,将其根据与经纬度的对应关系导入APOX 规划软件中。
从图3可以看出,在这条测试路径上,绝大多数测试点的信号条件都比较好,如图中深色点吞吐量大于512k b it/s 的地段较多。
通过与图1对比,这些深色的地点大都本身的RSCP 信号条件也较为良好。
在一些地点,如朝阳公园南侧HSUPA 吞吐量相对较差,经分析是由于存在湖面反射所导致。
另外,在一些基站覆盖边缘处,如工体场西侧路测得到的RSCP 信号强度较弱,因此信干比情况较差,吞吐量较低。
通过文中提出的评估方法可以很直观反映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在现网中优化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图2路测RSCP 数据CDF 曲线图3H SU PA 吞吐量的评估结果Evaluation Method of HSUPA Throughput Based on Test Data of TD-SCDMA R4SystemFa ng Y ua n Liang Shuangchun(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80)Abstr actIn this paper,an assessment approach of throughput about HSUPA system is presented.It uses actual test data and the interference budget of TD-SCDMA network combined link level simulation results of HSUPA system.This metho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network topology and environment is simple,but the result has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 dsTD-SCDMA,HSUPA,test,throughput(收稿日期:2010年9月15日)79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