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人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替加氟注射液对移行膀胱癌患者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1 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替加氟注射液对移行膀胱癌患者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1 的影
响及临床分析
刘俊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3(000)015
【摘要】目的探讨替加氟对移行膀胱癌(BTCC)患者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1(HDAC1)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予替加氟及顺铂注射液静滴,检测各组治疗前后HDAC1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DAC1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替加氟注射液可通过下调BTCC中HDAC1表达控制体内慢性炎症反应,发挥其抗癌作用,临床疗效满意,适合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刘俊
【作者单位】湖北 4322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替加氟注射液治疗移行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J], 刘瑞琦;闵旭东
2.40岁以下患者膀胱移行癌11例临床分析(附116例膀胱癌报告) [J], 罗广承;白培明;苏汉忠;陈福全;付必成
3.苦参注射液联合GC化疗方案对晚期膀胱癌患者化疗耐受性及中位生存期的影响[J], 刘涛
4.苦参注射液联合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 [J], 韩瑞霞;韩瑞敏;陈立坤;刘明娟;都海明;唐志前;耿连霞
5.舒芬太尼注射液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恢复质量、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J], 靳菲;刘超;王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DH-A乙酰化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LDH-A乙酰化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郑鸿;祝子华【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8(016)008【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A(LDH-A)的乙酰化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结直肠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化LDH-A 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乙酰化LDH-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2.5%(9/4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结直肠腺癌组织中乙酰化LDH-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的结直肠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结直肠腺癌组织中乙酰化LDH-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A乙酰化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提示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在结直肠癌发展中,LDH-A乙酰化可能起到负性调节的重要作用.【总页数】3页(P1008-1010)【作者】郑鸿;祝子华【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化疗科,上海 200240;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消化科,上海 20119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人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李曾;廖洪;谭政;毛顿;吴毅;肖英明2.Rab-3D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刘佟; 杨留勤; 武莉萍; 高国伟; 吴冬梅; 仁民柱; 袁东方; 董国艳3.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MP2、ADAM17及E-cadhe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敏; 冯怡锟; 张岩; 付文静; 常佳; 任景丽4.Wnt7a、CyclinD1、β-catenin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李丛丛;孙佳欢;谢敏;崔培林;李洪利5.内质网蛋白29在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赵健;牛森森;周玉保;Muhammad Ayyub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及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及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inhibitor,HDACi)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知HDAC抑制剂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达到调控基因表达的目的,以逆转变异细胞表型、抑制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或凋亡。
一方面,HDACi可通过对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调整染色质结构来实现对全基因表达的影响,即:染色质重塑;另一方面,HDACi通过对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的非组蛋白的乙酰化来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行其特有的“肿瘤转录治疗”。
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很多HDACi具有低毒强抗癌作用,目前已有HDACi(SAHA和FK228)作为药物在临床得到了应用。
更多的HDACi(MS275、LBH589和PXD101等)则处在相应的药物研发阶段。
HDACi选择性作用于变异细胞,除了诱导靶细胞周期阻滞、促分化、诱导凋亡外,还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用HDAC抑制剂对血液和实体肿瘤进行治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副作用很少,具有较大的优势。
然而,HDAC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抗癌药,其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各种HDACi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对更好地认识肿瘤发生机制,选择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具有重要价值,并为未来寻找和发现活性更好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本论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探讨HDACi 的抗肿瘤机制。
一方面,我们发现SAHA(首个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HDAC抑制剂),通过增强肝癌细胞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之配体MICA/B分子的表达而提高肝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并在研究SAHA上调MICA/B的过程中,发现了miR-17-92基因簇的参与,并对SAHA对MICA和miR-17-92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211111088_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谷兴璐,赵晓航,孙玉琳*(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摘要目的:探究核酸外切酶1(exonuclease 1,EXO1)在肝癌中的作用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伏立诺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构建敲降或过表达EXO1的肝癌细胞系,通过细胞表型实验探讨EXO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通过同源重组报告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XO1在同源重组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肝癌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使用伏立诺他处理肝癌细胞,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伏立诺他对EXO1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
结果:EXO1在肝癌细胞中的高表达促进了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通过同源重组途径促进DNA 双链断裂修复,降低肝癌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
此外,EXO1表达水平升高使肝癌细胞对伏立诺他更加不敏感,而敲降EXO1可增加肝癌细胞对伏立诺他的敏感性。
且伏立诺他可通过抑制EXO1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能力,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结论:伏立诺他可通过降低EXO1的表达水平抑制肝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能力。
EXO1可作为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关键词:核酸外切酶1;肝癌;伏立诺他;同源重组修复The mechanism of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vorinostat inhibiting the growth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Gu Xinglu, Zhao Xiaohang, Sun Yul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Oncology, 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2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exonuclease 1 (EXO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inhibitor vorinostat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HCC cells.Methods: HCC cell lines with knockdown or overexpression of EXO1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effects of EXO1 o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HCC were investigated by cell phenotype assays. The role of EXO1 i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 repair and its effect on ionizing radiation sensitivity of cells were detected by HR reportor assa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s. Additionally, HCC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vorinostat. The effect of vorinostat on EXO1 expression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HCC cells were detected by CCK-8, flow cytometry and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High level of EXO1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CC cells. EXO1 also promoted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through the HR pathway and reduced cell sensitivity to ionizing radiation. In addition, elevated EXO1 levels were less sensitive to vorinostat, whereas knockdown of EXO1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o vorinostat. V orinostat further inhibited the HR repair ability of HCC cells by suppressing EXO1 expression, thereby inhibiting cell growth.Conclusion: V orinostat can inhibit HR repair ability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EXO1, which may serve as a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CC谷兴璐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3327);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66)*通信作者:2020年,肝癌的死亡率位居全球癌症第3位,发病率位居第6位,约有83万例死亡病例和90.6万例新发病例[1]。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黄勇;闫骏;马敏【摘要】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基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LNCaP细胞系建立前列腺癌异种移植体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和HDAC抑制剂组,对照组动物常规饲养,HDAC抑制剂组采用0.4%HDAC抑制剂丙戊酸(VPA)饮用水连续饮用35 d.免疫组化法检测乙酰化组蛋白H3、p21WAF1/CIP1、p27KIP1、细胞周期蛋白D1、雄激素受体(A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DAC抑制剂组乙酰化组蛋白H3阳性染色MOD值显著升高[(0.63±0.12)比(0.75±0.11),P<0.05],p21 WAF1/CIP1[(0.27 ±0.06)比(0.79±0.10),P<0.05]和p27KIP1 [(0.31 ±0.08)比(1.09±0.18),P<0.05]阳性染色MOD值显著增加,细胞周期素D1的阳性染色MOD值显著减少[(0.69±0.09)比(0.58±0.08),P< 0.05],AR阳性染色MOD 值显著降低[(0.62±0.10)比(0.53±0.07),P<0.05].结论 HDAC参与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并与AR过表达有关,HDACI可通过诱导癌细胞周期阻滞及下调AR表达水平等机制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移植体生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26【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基酶;前列腺癌;丙戊酸;细胞周期;雄激素受体【作者】黄勇;闫骏;马敏【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5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男性的恶性肿瘤,在欧美等地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1]。
谈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
诱导染色质重塑 ,抑制基因转录
} Ⅱ ) A C s 催化 的核心组蛋 白 N - 末端尾部区域赖氨酸残基 的去乙酰 化在 的重要成员 H D A C l在影响肿 瘤细胞周 期方面有重要作用 。 诱导基因沉默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其通过 去乙酰化修饰使组蛋 白带正 电荷,
一
H 4 的 乙酰 化水 平,用 H D A C s 抑制剂 和免疫 共沉淀 分析显 示 S o x 6 通过 与 } D A C l 及 B 一连珠 蛋 白作用而抑制 c y c l i n D I 的活性 。说明 I 类} m A l C S 中 3 . 与R b 基 因 相互 作用 ,影 响肿 瘤细 胞周 期 。研 究 发现 ,激 活 R b
谈谈组蛋 白去乙酰化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河北常 山生化 药业股份有 限公 司 赵晓倩
组 蛋 白去 乙酰化酶 ( h i s t o n e d e a c e t y l a s e s ,} Ⅱ ) A C s ) 作 为催化组 蛋 酰 化而发挥 c y c l i n D I 启动子的抑制作用 ,且 发现在此乳腺 癌细胞系 中
= 、作用于细胞周期的相关因子,影响细胞增殖 与分化
肿瘤的发生通常表现 为细胞周期失去 正常的信息调控而处于紊 乱无 对高表 达 的 H D A C 2的干扰作用 可足 够诱导凋 亡,表 明此 同工 酶 ( 皿A c 2 ) 序 的状 态。在细胞周期 中,细胞 G l 期向s 期 进展和 G 2 期进入 M 期 是细 在抑 制 H T - 2 9 肿瘤克隆细胞的凋亡 中发挥特殊作用 。 胞周期 的两个 限制 点 ( r e s t r i c t p o i n t ) ,肿瘤细胞 的异常增殖的顺 利进 行需要 以下 3 个条件 :一是 p 2 1 W A F I / C I P I抑 制因子 ( 一种重要的细胞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参与调控NSCLC一代TKI获得性耐药的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参与调控NSCLC一代TKI获得性耐药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参与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代靶向药物获得性耐药的研究引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0%的NSCLC患者呈现EFGR突变,在临床上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经取得显著的疗效。
然而,通过耐药机制的进化,NSCLC对一代TKI存在逐渐产生抵抗的趋势,限制了其长期应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
SIRT1通过去乙酰化修饰转录调节因子和DNA损伤修复蛋白等方式,参与多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
鉴于SIRT1在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转移等方面的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与NSCLC一代TKI获得性耐药有关。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基因沉默和过表达技术,调控SIRT1的表达水平,进而探索其对NSCLC一代TKI耐药的影响。
我们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来检测SIRT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通过MTT实验评估细胞的增殖活性。
同时,流式细胞术和传统亚细胞定位实验被用来检测细胞凋亡和SIRT1在细胞内的定位。
结果:我们的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SIRT1的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反,在SIRT1表达被抑制的细胞中,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此外,我们观察到SIRT1的定位在细胞核内,在一代TKI耐药的细胞中,SIRT1定位被改变,从而可能增加了细胞耐药性。
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参与调控NSCLC一代TKI获得性耐药的过程。
SIRT1的高表达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
而在一代TKI耐药的细胞中,SIRT1的定位发生改变,进一步加剧了细胞的耐药性。
因此,SIRT1可能成为治疗NSCLC一代TKI耐药的潜在靶点。
组蛋白修饰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意义

组蛋白修饰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意义癌症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随着大规模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基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其中,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组蛋白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对组蛋白的修饰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和DNA复制、修复等生物学过程。
组蛋白修饰主要包括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和DNA序列上修饰相关的乙酰化(acetylation)、甲基化(methyl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等。
这些修饰可以增加或减少DNA与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表达。
翻译后修饰还可以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组蛋白修饰异常与癌症相关在癌症中,组蛋白的修饰异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例如,在肿瘤细胞中,乙酰化水平往往较高。
此外,研究表明,某些组蛋白修饰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呈现一定的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修饰图案”(modification pattern)。
这些修饰图案可以预测某些基因是否能够被激活或抑制。
因此,通过对组蛋白修饰的研究,可以探索相关基因及其调控作用,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组蛋白修饰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组蛋白修饰在癌症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组蛋白修饰调节酶如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和乙酰转移酶(HAT)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目标。
例如,HDAC是调节乙酰化水平的主要酶类,它参与调节DNA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控制。
HDAC的高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因此研究其抑制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全身性HDAC抑制剂,例如SAHA和Trichostatin A等已经获批用于治疗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等癌症。
此外,也有针对特定HDAC亚型的抑制剂被研究。
乙酰化修饰酶(HAT)的抑制剂也具备一定的抗癌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0 ] 差异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C 9 5 , ’ = . 1 P<00 ) 呈 .5 , 上升趋势 ; 级病例 中 H A 1的 阳性表 达率 [ 66 % 1 D C 4 .7 (/5 ] 7 1 ) 低于 2 3级病 例 [ 64 % (7 2 ) , 、 9 .3 2/ 8 ] 差异 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1.6 P< . 5 , x 17 , 0 0 ) 呈上 升趋势 , 提
高分化癌 , 8分 为 中分 化癌 , 6~ 9~1 为 低分 化癌 , 0分 其 中≤5 标本 2 分 3例 , 5分标本 1 > 9例。 12 主要试剂 H A 1鼠抗人单 克 隆抗 体 购 自美 国 . DC Snac z 司 , D C 工 作液 浓度 为 1 10 免 疫 组 at r 公 u H A 1 :0 , 化 s 试 剂盒购 自北京 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 。 P
2 结 果
采用 SS . 统计软件行 x 检验。 PS1 0 6
2 1 H A I蛋 白在 肾癌 、 . D C 膀胱 癌和 前 列腺 癌 组 织 中
的表 达
2 II H A 1 白在 肾癌 组织和 肾脏正 常组 织 中的 .. D C 蛋 表 达 H A 1 白在 绝大 多数 肾癌 组织 细 胞 中高 表 DC 蛋 达 , 主要定位 于 细胞 浆 , 棕褐 色 或棕 黄色 ( 1 且 呈 图 一
行显微镜检查 。
蛋 白与患者临床特 征 ( N 分期 、 TM 病理 分级 或 Gesn l o a
评分 ) 间的关 系 。 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收集 我 院 20 0 7年 1 月 至 2 1 1 00年 4
14 结果判 定与分析 根 据染色 程度及视 野 内着色 . 细胞百分 比[ 每例 随机计 数 5个 高倍视 野 (× 0 ) 每 40 ,
李 曾 , 洪 , 政 , 顿 ,吴毅 ,肖英 明 廖 谭 毛
四川 省肿瘤 医院 ・ 究所60 4 ) 10 1
【 摘要 】 目的
研 究组蛋 白去 乙酰化酶 1 hs n ectae1 H A 1 在人 肾癌 、 胱癌和前列腺癌组 织 中 (i oedae l , D C ) t ys 膀
示肾癌组织 中 H A 1 白表达率 可能 随 肾癌 T M 分 D C 蛋 N 期增高和病理分级增加而升高 。 2 2 2 膀胱 癌组织 中 H A 1 白表达与分期 和分级 .. D C 蛋
达, 且主要定位 于细 胞浆 , 呈棕 褐色 或棕 黄色 ( 2一 图 A) 少 数肿 瘤 细胞 不 表达 , l例膀 胱 癌组 织 中 3 , 4 1例 H A1 D C 阳性 表达 , 阳性率 为 7 . l ; H A 1蛋 总 56 % 而 D C 白在正常膀胱组织 中表达 降低或无表达 ( 2一B ,1 图 )4 例正 常膀胱组织标本 中 , 仅有 9例 阳性 表达 , 阳性率 总
为 2 .5 , 19 % 两者 间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2 36 , P< . 5 。提示 H A 1蛋 白在 膀胱 癌组织 中 的表 达 00 ) D C 水平要 明显 高于正常膀胱组 织 , D C 蛋 白在膀 胱癌 H A 1
组 织 中表 达 上 调 。
的关 系 T a—T .期 病 例 中 H A 1的 阳性 表 达 率 DC [4 4 % ( / ) 低 于 T 4 .4 4 9 ] ~T 4期 病例 [4 3 % ( 7 8 .8 2/
13 实验 方法与 步骤 所有肿瘤 组织 及正 常组织 标 . 本均经 1 % 甲醛固定 , 0 常规脱水 , 石蜡包埋 , m厚连 4
增 殖的转录 因子和有 丝分 裂过程 都 与 H A 1 直接 DC 有 关系 , 以它 的失活 直接影 响涉及 增殖和 凋亡相 关基 所 因的转 录、 细胞 周期 进程 和细胞 分化 等 …。近年研 究 表明其高表达 于许多肿瘤组 织和细胞 中 , 肺癌 、 如 卵 巢癌 等 , 与多 种 肿瘤 的发 生 、 并 发展 和 侵袭 密切 相 关, 已成为肿瘤 研究 和治 疗作 用 的新 靶点 。本研 究 旨 在检测 H A 1 白在人 肾癌 、 D C蛋 膀胱癌 和前列 腺癌组织
【 关键词 】 泌尿 生殖 系肿 瘤; D C ; 疫组织化学 H A 1免
组 蛋 白 去 乙 酰 化 酶 1( ioe dae l e 1 hs n ect a , t ys
H A 1 是多种 蛋 白质 复合 物 的催 化亚 单 位 , 与 组 DC) 参
蛋 白和 非组蛋 白的蛋 白质去 乙酰化 , 是哺 乳动物基 因 转 录的关键调 节子 。许 多包 括调 节细胞 周期 、 分化 和
△通信作者
为细胞浆 中见浅 或棕黄 ( ) 褐 的颗 粒 , 阳性细 胞或 阳 无 性细 胞 数 <2 % 为 表 达 阴 性 (一) 阳性 细 胞 数 在 5 ;
2% ~ 5 5 7 %之间为表达 阳性 (+) 阳性 细胞 数 > 5 ; 7% 为表达强 阳性 (++) 。 15 统计 学方法 .
H A 1阳性表 达 , DC 总阳性 率为 7 .7 ; H A 1蛋 90 % 而 D C
白在肾脏 正常组 织 中表达降低或无表达 ( 1 )4 图 一B ,3
例 肾脏 正常组织标本 中, 仅有 8例阳性表达 , 阳性率 总
为 1.0 , 者 间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3. 5 86% 两 x 14 , P< .5 。提示 H A 1 白在 肾癌 组织 中 的表 达水 00 ) D C 蛋 平要明显高于 肾脏正常组 织 , D C 蛋 白在 肾癌组织 H A 1
・
9 2・
广东医学 2 1 年 1 第 3 卷第 1 02 月 3 期 G a g o g dcl o r a J . 0 2 V 1 3 , o 1 u n d n i un l a 2 1 , o 3 N . Me a J n .
组 蛋 白去 乙酰 化 酶 1在 人 肾癌 、 胱 癌 和 膀 前 列 腺 癌 组 织 中 的表 达及 临床 意 义
及其对应正 常组织中的表达 差异 , 初步研 究 H A 1 并 D C
续切 片 , 附于涂 有多 聚赖 氨酸 的载玻 片上 。免疫 组 贴 织化学采用 S— ( P 链霉亲合素 一生物素 一 氧化酶 复 过 合 物) , 法 切片染 色前常规脱蜡 、 化 ,%H 0 溶 液阻 水 3 : 断内源性 过氧化 物酶 1 i , 0r n 全部操 作过程 均按 照试 a 剂盒说明书完成 。用 P S 冲液代替 一抗作为 阴性对 B缓 照 。最后用苏木素复染所有染色切 片 , 中性树 酯封片 ,
3) , 2 ] 差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 .0 P<0 0 ) 呈 41, .5 ,
上升趋势 ; 级病例 中 H A 1的 阳性 表达率 [ 5 0 % 1 DC 2 .0 (/ ) 低 于 2 3级病例 [ 7 8 % (9 3 ) , 异具有 28 ] 、 8.8 2/3 ]差
统计学意义 ( =1. 1 P< .5 , x 06 , 0 0 ) 呈上 升趋 势 , 明 说
H A I蛋 白在人 肾癌 、 D C 膀胱
的表 达及初 步探 讨其与 患者 临床特征之 间的关 系。方法 采 用 s—P免疫组化 法分别检 测 4 3例 肾癌 、1例膀胱 4 癌和 4 2例前列腺癌组 织及其 对应 正常组织标本 中 HD C A 1蛋 白的表达情 况。结果 癌 和前列腺癌组 织中高表 达, 而在 其 对应 正常组 织 中弱表 达或 不表 达 , 阳性 率分 别为 7 . 7 ( 44 ) 1.0 9 0 % 3 / 3 、8 6 % (/ 3 、5 6 % ( 14 ) 2 .5 (/ 1 、14 % (0 4 ) 1.7 ( /2 , 8 4 )7 . 1 3 / 1 和 19 % 9 4 ) 7 .3 3 / 2 及 6 6 % 7 4 ) 前者与后 者相 比差异均 具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且肿瘤 组织不 同分期 、 P< .5 ; 分级 或评 分 间 HD C A 1蛋 白的表 达差 异均具 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5 。
A: 。 组 织 ; 正 常 肾 脏 组 织 肾癌 B:
图 1 H AC D 1蛋 白 在 肾癌 组 织 和 正 常 肾脏 组 织 中的 表 达 ( P x 0 S , 4 0)
2 12 H A 1 . . D C 在膀胱癌组 织和 正常膀胱 组织 中的表
达 H A 1 白在 绝大 多数 膀胱 癌组 织细 胞 中高 表 D C 蛋
达 与 临床 特 征 的 关 系
2 2 1 肾癌组 织 中 H A 1 白表达与分期和 分级 的 .. DC 蛋 关系 T ~T 2期 病 例 中 H A 1的 阳 性 表 达 率 DC [61% (/3 ] 于 1 4 .5 6 1 ) 低 r 病 例 [33% (8 3~T 期 9.3 2/
广 东医学
21 0 2年 1月 第 3 3卷第 1 期
Gu n d n dcl o r a Jn 2 1 V 1 3 o a g o gMei un l a . 0 2, o.3 ,N .1 aJ
・
93 ・
A) 少 数 肿 瘤 细 胞 不 表 达 , 3例 ’ 组 织 中 3 , 4 肾癌 4例
率, 再取其平均值作为该例 的阳性 率 ] 来进行染色结果
判定与分析 。H A 1 D C 判定标准 : D C H A 1阳性染 色细胞
岁。按 照 T M法分期 , N 肾癌组 1 3例为T ~T 期 ,0例 3 为 L ~T 期 ; 4 膀胱癌组 9例为 T — 。 ,2例为 T ~ a T期 3 : T 期 ; 列腺 癌组 l 前 6例 为 T ~T 期 ,6例为 T ~ 2 , T 期 。肾癌分级 : 级 为分化 良好 , 1 2级为 分化 中等 , 3级 为分化不 良, 中 1 其 级标本 1 5例 , 标本 l 2级 7例 , 3级 标本 1 例 ; 1 膀胱癌分 级 : 级 为 分化 良好 , 1 2级为 分化 中等 , 3级为分化不 良, 中 1 标本 8 , 其 级 例 2级标本 2 1 例, 3级标本 l 2例 ; 前列 腺 癌 Gesn评分 : 5分为 l o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