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胡布勒•哈布力(新疆富蕴县克孜勒希力克乡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心,新疆阿勒泰836100)摘要:在农业发展中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加快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脚步,实现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阿勒泰地区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智慧农业;发展;问题;解决措施1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在大力推广智慧农业,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予以支持。
2016年,国家就把智慧农业写入重要文件中;2017年推行了很多帮助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
特别是近两年,在销售农产品时利用互联网快递行业,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减少了产品在生产流通中的花费。
同时,像云计算、大数据等也被应用在农业中,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1。
2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智慧农业推广使用缺乏专业人才智慧农业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及农业管理技术等。
但是由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比较偏远,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并且当地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在思想上也比较落后…同时,大多数农民对于互联网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在接受新兴技术方面能力较差,一定程度上使智慧农业的发展与传播受到了阻碍2.2投入成本过大智慧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智慧农业发展的进程。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就不会把过多的财力投入到前期的农业发展中,不会从长远角度去考虑信息化带来的切实利益。
比如水源质量监测、土壤成分检测等传感器价格比较高,对于一般农民家庭来说是很难有能力购买的。
2.3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有一定难度在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包括很多的环节,即生产环节、管理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信息和数据的支持。
因此,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对农业智慧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也很重要。
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资源信息:提供关于农业资源的信息,包括土地、水、气候、生物资源等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和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
2. 农业技术信息:提供关于农业技术的信息,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农产品市场信息:提供关于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包括价格、供求、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4. 农业政策法规信息:提供关于农业政策法规的信息,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了解政策法规的变化,合理利用政策资源。
5. 农业教育培训信息:提供关于农业教育培训的信息,包括培训课程、教育资源、专家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6. 农业环保信息:提供关于农业环保的信息,包括农业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和应对农业环境问题。
7. 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信息:提供关于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信息,包括国际农业发展趋势、技术交流、贸易合作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拓展国际视野和合作机会。
总之,农业信息服务旨在为农民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
市场竞争力。
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

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摘要: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实践与摸索,形成了多种模式,科学地选择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成为新疆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对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农业产业化;模式近几年,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
呈现出良好态势。
2008年末。
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6883家,带动农民增收9.68亿元,累计带动农户251万户,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80.3万公顷。
全区农业产业化国家、自治区、地(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已达429家。
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4家。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7个,会员人数近4.6万人,农村经纪人5806人,专业大户近3.13万人。
新疆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自治区级重点企业为骨干,其它中介组织、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框架,虽然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但从整体上看,还处在初级阶段。
农业产业化要达到较高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采用有效的组织模式。
一、新疆主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类型及特点新疆各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因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等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组织。
龙头企业外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农户生产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该类型一般是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这种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
新疆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模式——参与式推广模式

畜牧兽医站工作 ; 超过 7 6 %的技术人员受到过职业院校或以 上的教育 , 县畜牧兽医局和乡畜 牧兽 医站是畜牧技术推广的
5
率、 市场 占有率 等 内容 , 促进 把农 技 推广 服 务工作 落 到实 处 。一是完善公益性农技 服务 考评 标准 , 明确技术人员工作 职责 , 以农 民满意 为宗 旨, 服务 态度 、 推 广效率 等为评 价指
标, 量 化考核 内容 , 切实发 挥农技 推广 队伍 的公益 性职能 。
2 现有 推广体 系存 在 的问题
现有 的技术服务没有 充分发挥作用 , 主要 原 因是 : ①缺
乏必要 的推广经费 ; ②技术人员水平低 , 知识更新机会少 ; ③
推广设施设备条件差 ; ④技术 推广 与农 户的需求脱节 。技术
推 广程序主要包 括 4 个步骤 : 试验、 示范 、 培训 、 推广 。每项
1 新疆 畜牧 业技 术推广 服务体 系建设现 状
新疆 已建 立 了大致 与全 国畜牧业技术 推广体系结构相
类似 的服务体系 , 拥有 区 、 地、 县、 乡四级畜牧 、 草原、 兽 医技 术推广 站等畜牧业技术 服务推广机构 1 0 7 6 个, 形成 了以科 研单位 、 技术 推广 机构 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的较为完善的畜 牧业科 技推广 服务体系 。全 区有畜牧专业技 术人员 1 4 4 2 4
[二区 亟巫互]
术等各个领域 的服务 。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行业管理 、 技 术支持 、 科技成果 的转化与推广 、 产品质 量的安全监控 、 品种 资源保 护与利用 、 畜牧业信 息服务 、 科 技培训 以及政策法规
对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互联网实现路径的探索

对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互联网实现路径的探索1. 引言1.1 新疆农村现状分析新疆农村地区的现状分析显示,该地区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和挑战。
首先,新疆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普遍偏低。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新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同时,新疆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复杂,少数民族聚集,文化传统深厚,但也存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另外,受限于传统金融模式的缺陷,新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普遍不足,农民难以获得合理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传统金融机构凭借规模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较难满足新疆农村地区个性化、微小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导致了金融资源的浪费和农村经济的低效发展。
因此,探索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互联网的实现路径,对于解决新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提高农村金融包容性和可及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普惠金融的重要性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农村地区居民实现金融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金融体系下,农村地区的居民往往面临着无法获得贷款、储蓄和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困境,导致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缺乏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无法充分参与经济发展。
而普惠金融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金融产品,能够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促进他们融入金融体系,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
通过普惠金融平台,农民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贷款和投资机会,开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同时,普惠金融还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风险保障和储蓄工具,帮助他们规避风险、积累财富,减少贫困现象的发生。
因此,普惠金融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1.3 研究意义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探析——以新疆为例

S u y o h o e a d M e h n s o r l n o ma i n Re o r e I t g a i n Co s r c i n t d n t e M d n c a im f r Ru a f r to s u c n e r t n t u to I o
dv e , i a retts o ecnt ci f e oi i o n yi . t rsn, t avn ex j n r n r tai ii ” s n ugn kfrt os ut n o an w sc ltcu t s e A eet o da c i i gr a if ma zt n d a h r o as r d p na u l o i o
r s u c s i o i o . At h s me i e o r e d s st n p i t e a t me, as n e t i rv r rl n o ma in e o r e n e r t n l o e d o mp o e u a i r t r s u c i tg ai ma a e n s s m a d f o o n g me t y t e n
c n t cin p o e s i rv n h r li o main r s u c s s a i g c p b l y, e d t o sr c e fu n o o sr t r c s , mp o ig t e r a n r t e o re h r a a i t n e o c n t ta s to p a d d wn, t n v r e u o u f o n i u r ses a c o d n t h o g h ” e in d sr tc u t o s i ” fu e e s r r li o ma in r s u c ne r t n mo e, a d t e c o d n t n o r i a e t r u h t e r go iti o n y twn h p c o r lv l a n r t e o r e i t g ai d u f o o n h o riai o o e ain me h n s p r t c a im, i r e rv d u d n e a d s c r yf rt e r r l no main r s u c s it g ai n a d r aie t e i o a in o n o d rt p o i e g ia c n e u i a fr t e o r e n e r t n e l h n r t o t o h u i o o z f m o
从农一师三团的实践,看兵团团场信息化的实现模式

信息是资源 、 信息是 财 富、 息就是 生产力 已成为 信 全社会 的共识 。信息化 已成为带 动工业化 和农业 现代
化 的动 力 之 一 。
会 和 生 态效 益 。
1 农 一 师 三 团 实 施农 业信 息化 技 术 的实 践 和
经 验
1 三团的基本情况 . 1随着 国家“ 金农工程 ” 的启动 。 国各级农业信息化 我
三团显示出巨大生 机和活力 , 并产生 显著 的经济 、 社
收 稿 日期 :o 5 1 一 2; 回 日期 :o 5 l O 2 o—O 2 修 20 一l— 3
作者 简介 : 路 (9 8 , , 曾 15 一)女 所长 , 研究 方 向 : 业信 息。 农
困惑 的难 题 。
先进 企业 ” 被 中华全 国供销合 作 总社棉麻 局授予 “ , 棉
花加工 优秀企 业” 被兵 团授予 “ , 文明单位 ” “ 、棉花 丰产 攻关单 产兵团高产团场第一 名” “ 团红旗 团场” 、兵 等荣 誉称号 。
j 团属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 光热资源丰 富 , 日照时 间长 , 昼夜温差 大 . 无霜期 平均 27天 , 棉条件得 天 0 植 独厚 。早 存 18 9 6年 , 浚团就被 国家命 名为重点商品棉
基地 ,O o年被 确立为国家农业 高新技术示 范区 。o 3 2o 2 o 年 又被 确立为 国家优 质棉核 心示范 区。
农一师 三团把信 息技术 作为现代农 业 的标志性技 术渗透到农业发展 的各个 领域 .对 团场农 业信息化建 设作 了有益的尝试 , 取得 了可喜 的成功 。农业信息化 在
Ab ta t sr c:Ho o r ai h a m I fr t n Mo e iain h s b e ad atnin ga u l . h r ce a ay e t e p a— w t e l e te F r n omai d r zt a e n p i t t r d al T e at l n lz h rt z o n o e o y i ie o n Yih a ta am. r e o s p l c i i g mo e o am n omain m d r i t n c fNo g S i S n u n F r i od r t u py a a h e n d l f fr ifr t o enz i . n v o ao Ke r sAc ii g mo e ; a m ifr t n mo e nz t n y wo d : h en d l F r n omai d r i i o ao
昌吉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建议

昌吉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建议昌吉州位于新疆大凉山脉南端,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发展休闲农业。
然而,目前昌吉州休闲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昌吉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前,昌吉州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包括农家乐、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
农家乐以农村民宿为主要形式,通过提供农家餐饮和农田采摘等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农村生活。
观光农业则以农田风光和农产品展示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农田游览和农产品购买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而生态农业主要以环保、健康和有机农业为特点,通过开展农业科普和环保农业示范等活动,吸引游客了解农业的环境保护。
然而,昌吉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家乐发展不平衡。
农家乐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资源过剩,而部分地区资源利用不足。
其次,观光农业缺乏特色。
观光农业开展的活动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最后,生态农业发展滞后。
生态农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较低,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农家乐资源整合和优化。
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农家乐资源过剩和浪费。
同时,要提升农家乐服务品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其次,加强观光农业的创新和差异化。
可以通过开展特色农田游览、农产品展览和乡村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同时,要注重农田景观的保护和景观的提升,打造农田风光的品牌形象。
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推广。
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要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有机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
总结起来,昌吉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优化资源、创新活动和加强宣传,可以进一步推动昌吉州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还没有做到位。农民的生产决策,或是听政府指
志、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设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栏目,
涉及农业信息的网站也不断涌现。据统计。2008年底 我国的涉农网站已达7 564个tzl。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农业科研单位及企业也都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和送科技 下乡等服务.加上地方农业信息服务的机构也在组织 运行,目前新疆农业信息的发布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新疆整体相对于内地,农村信息化所需的基
础设施落后.电话、广播和电视普及率低,网络资源 与东部差异明显。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经过近年的发 展.在绝对数量上已经不少,但是体系依然不太健
2.5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 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信息化发 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新疆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不 足是不争的事实。从数量上看,信息工作人员与所需
网络应用,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精通市场信息的 收集、处理、发布等等。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十分 匮乏。尤其是乡镇、村上更为明显。
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未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在全区乡
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且可以上网的比例 仍然很低。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需要农业信息网 站建立更复杂、更精细、更适合农业实际的体系架 构.例如农业政策法规网站。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 条状网络体系:农产品供销信息网站,需要从客户角 度出发,按照市场区域建立体系;而农、世科技信息服 务网站,则要在本地网络针对实际特点和需求.分门 别类建设网站体系,这些目前都还不到位。
的模式已跟不上农业发展的步伐。新疆区内的乡镇分
布不均.南疆地域自然条件恶劣,农业技术人员知识 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农业科技推广
体系面临着“线断人散网破”的窘境,导致农业科技 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不准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 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进村人户;同时现阶段很多农 业技术推广站迫于生存的压力。改组转型经营,在以
展厅服务模式和网上劳务咨询服务模式。对于地域辽 阔。少数民族聚居.以农业为同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
收稿日期:2009—03—26
2新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2.1
新疆多民族、多语言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新疆地域辽阔。绿洲分散。全区辖有14个地州
市,99个县市区,858个乡镇,8 968个行政村。全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村特色产业信息化技术研究”(2006BADl0A15)
information
service combined with demonstration pilot in detail.
Key
words:A咖culture
information service;Organization pattern;Service pattern;Transmission mode
服务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相比.基本上是一人对数千人
全131。目前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模式单一.信息资源规模
小且分散,分布不均衡;网站信息重复现象严重,缺
乏信息的深层挖掘与开发:信息内容缺乏时效性:信 息的表现形式单一。目前普遍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的只
到省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还有17%的地级、超过
的比例141.显然是极度缺乏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不仅 要求熟悉农业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懂得计算机操作、
务部门还足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包括地方政府和各级
载、浏览系统提供的各类农业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
给周边农民,以一户带动一村的方式.开展当地的农
业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进村入户.
“一户带动一村”, “一村拥有。千户受益”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借助龙头农资企业的销售网络建立县、 乡、村不同级别的信息服务站.与生产资料供应站相 结合,建立面向农户“技术+物资+信息”三合一的农 村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实现物资销售服务、技术推 广服务、信息寅传服务为主的全方位服务。 4.4与传统媒体合作信息服务模式
务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关系的描述,它的完善对整个
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王川【lj根据信 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技术与手段的不同。将现有农业
信息模式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 决的对策,对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新疆经济社会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信息服务归纳为7种服务模式,即服务站模式、龙头 企业带动服务模式、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服务模式、农 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农民之家模式、网上
Abstract:The
various
majority
pattern
of th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FCe:I"ViCe for the farmer in the past had been disintegrated,and there accordance with local development needs correspondingly.According
营利为目的的情况下很难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目前 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族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但是多语言的网站服务系统
现在还相当缺乏。
2.4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较低
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农民由听政府安排转向 主动决策。政府由决策转向服务。这种转换很多基层
2.2农业信息发布渠道多样性和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并存
to
are
of
service
modes
in
Xinjiang agriculture
pattern
information service situation
at present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bout
Xinjiang,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organization
图1组织模式总体框架 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也极大加快了农村信息化 进程,促进了新疆多民族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
定农业信息服务的总体规划和宏观政策,以此来指导 地方政府贯彻和实施信息服务的体系建设:事业单位 主要指教育部门和科研单位,他们主要足进行技术创
新方面的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撑。
of
demonstration plot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mode of transmission which have gained good effects,also elaborates the
content
of the agrieullure
务的各级政府组织等,这些龙头企业以农信快车多语
言版软件为载体.通过网络访问中央服务器.每天下
信息化的企业还很少.但是从以后的发展来看.随着 国家农村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企业将占据主要地位; 农业信息协会是农民白发组织的为农民自己提供农业 信息的一种组织,主要对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也 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新疆的农业信息服
2.3原有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举步维艰
新疆是一个农业大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相
的现况。在农村信息组织模式进行了创新,目前具有 代表性的农村信息组织模式总体框架图如图1。 3.2新型农业信息服务部门构成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部门fq大致可分为政府、事
关部门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比如 定点培训、行政层的上传下达,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
等。极大推动了新疆农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渠道的多源性,原有
业单位、企业和农民自发组织。政府部门主要从事制
一37~
万方数据
《农业网络信.白,)2009年第5期
农业信息化
为依托,开发完善形成一套新疆农业信息“维、哈、 汉”多语言服务平台网络信息服务与管理软件系统。
该系统采用软件形式,根据新疆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第5期
农业信息化
新疆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高宏伟1,张霞2,蒋平安2,黄海龙2
(1.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新疆昌吉831100;2.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过去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已大部分解体,而相应出现了各种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服务模式。本文根据 目前新疆农业信息服务的现状,依托新疆地方特色,介绍了示范区新的农业信息服务的组织模式与传播方式及推广取得的 良好效果,进而结合试点对农业信息服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模式;服务模式;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625 l(2009 105—0036—04
1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兴衰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
主导产业的新疆地区.南北疆农业资源与环境类型 多、差异大,农牧业生产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
上.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实现规模化和
事。目前随着农业信息化在农业中的逐步应用,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农业科技 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并带动农村生产力跨越发展显 得非常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代农业 信息服务的技术与手段有了质的变化.农业信息服务
作者简介:高宏伟(1976一),男,工程师,研究方向:生产力发展。
通迅作者:蒋弼?(1965一),男,教授,研究方向:精准农业及绿洲生态研究。
一36—
万方数据
《农业网络信息》2()09年第5期
农业信息化
疆少数民族人口1 162.5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
60.13%。维吾尔族人口为882.35万人,占总人口的 45.62%;汉族为771.10万人,占39.87%,哈萨克族 135.21万人.占6.99%:其他民族占7.52%。分城乡 来看.农村人口1 268.84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 65.6l%。这样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新疆农业信息 服务模式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虽然近几年自治区在农 业服务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面对于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