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地铅锌多金属铅锌矿设计
(冶金行业)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方案(备案)

(冶金行业)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方案(备案)工程编号:SX11042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郴州联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11月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工程编号:SX11042编制:刘利元总工程师:范林峰总经理:吴定寅郴州联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11月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金属矿产:3万t/a,服务3.5a石墨矿产:1万t/a,服务3.2a开采矿种:铅、锌、锡、石墨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郴州联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11月目录一、概述1(一)目的与任务1(二)矿区位置与交通1(三)企业性质及现状2(四)方案编制依据5二、矿产资源概况7(一)矿区总体概况7(二)矿山资源概况8三、铅锌矿开采区主要开采方案18(一)铅锌矿开采区开采储量18(二)开采方式19(三)采矿方法19(四)开采区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22 (五)矿山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25 (六)安全方案28四、石墨矿开采区主要开采方案31(一)石墨开采区储量31(二)矿床开采方式32(三)采矿方法32(四)石墨开采区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32 (五)区内开拓、运输方案33(六)安全方案35五、选矿及尾矿设施37(一)选矿方案37(二)尾矿设施39六、矿山环境保护40(一)矿山环境影响因素40(二)矿山环境治理40七、技术经济分析42(一)市场分析42(二)经济综合评价44八、结论47(一)综合评述47(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47(三)其它问题说明48附件:1、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2、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对芙蓉乡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二矿等进行资源整合的决定》(北政函〔2010〕50号);3、2010年12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300002010123220097372)。
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编号:Z1059CS4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湖南正和勘察设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4月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工程编号: Z1059CS4生产能力: 3.00万t/a法人代表:贺荣辉总经理:高小兵总工程师:任子汉工程负责人:刘栋湖南正和勘察设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4月参加专业及人员名单目录第一章设计依据 (1)1.1建设工程依据地批准文件和相关地合法证明 (1)1.2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地有关安全规定 (1)1.3采用地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3)1.4其他技术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述 (4)2.1建设工程基本简况 (5)2.1.1 企业情况 (5)2.1.2 设计范围 (5)2.1.3 开采方式及设计规模 (8)2.1.4 采选工艺 (8)2.2主要生产系统 (8)2.2.1 开拓系统及井筒特征 (8)2.2.2 提升运输系统 (9)2.2.3 排水系统 (9)2.2.4 矿井通风系统 (10)2.2.5 压风系统 (11)2.2.6 井下供水 (12)2.3矿区总平面布置 (12)2.4工程概算 (14)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2.6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地技术进步、新设备 (16)2.7影响矿山安全地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16)2.7.1 影响矿山安全地主要因素 (16)2.7.2 主要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22)2.8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地总体评价 (29)2.8.1 矿山安全状况地总体评价 (29)2.8.2 开采对矿山周边环境影响地总体评价 (30)2.9存在地问题和建议 (32)第三章地质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4)3.1区域地质条件对开采地安全影响 (34)3.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采矿安全地影响 (34)3.2.1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安全地影响 (34)3.2.2 矿体工程地质条件对采矿安全地影响 (35)3.2.3 矿床环境地质条件对采矿安全地影响 (35)3.3深度发生大岩爆因素对开采安全地影响 (36)3.4有毒、有害气体(如氡气等)因素对开采安全地影响 (36)3.5自燃、自爆倾向因素对开采安全地影响 (36)3.6采空区、塌陷区对开采安全地影响 (36)第四章矿床开采安全评述 (38)4.1选用地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 (38)4.2矿井通风安全可靠性分析 (39)4.3矿井排水安全可靠性分析 (39)4.4炸药库管理安全可靠性分析 (40)4.5井下爆破作业安全可靠性分析 (41)4.6特殊开采条件安全措施地安全可靠性分析 (41)4.7崩落区及地压管理安全可靠性分析 (41)4.8矿区地下采空区安全可靠性分析 (42)4.8.1 采空区概述 (42)4.8.2 采空区安全可靠性分析 (42)4.9灾变设施地安全可靠性分析 (43)第五章总平面布置 (44)5.1矿床开采错动范围确定地合理性分析 (44)5.2井口安全状况评述 (44)5.3地表移动范围和塌陷范围地安全管理措施地可靠性分析 (44)5.4矿山废石场安全状况分析 (45)第六章机电和其它 (46)6.1矿山机械可靠性分析 (46)6.1.1 提升系统设备、设施地安全可靠性分析 (46)6.1.2 电机车运输线路设计、信号,调度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47)6.1.3 坑内水泵启动、运转可靠性分析 (47)6.1.4 主扇运转和效率地可靠性分析 (47)6.1.5 空气压缩机地安全可靠性分析 (48)6.2供配电及通信安全可靠性分析 (48)6.2.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48)6.2.2 供配电装置及设施可靠性分析 (49)6.2.3 电气设备三大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 (49)6.2.4 通信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50)6.3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51)6.3.1 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地可靠性分析 (51)6.3.2 消防水池容量、消防管理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51)6.4排水系统可靠性分析 (52)6.5工业与民用建筑 (52)第七章矿山安全保健辅助设施 (53)7.1坑口生活福利室 (53)7.2矿山保健食堂 (53)7.3矿山保健站 (53)7.4消防材料库 (53)第八章矿山安全机构及设施 (54)8.1矿山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 (54)8.1.1 矿山安全机构组织系统 (54)8.1.2 安全管理部门编制及职责 (54)8.2矿山消防 (55)8.2.1 设计依据及消防特点 (55)8.2.2 消防措施 (55)8.2.3 消防救护人员配置 (56)8.3矿山救护 (57)8.3.1 矿山救护队 (57)8.3.2 矿山救护人员及设备配置 (57)8.3.3 救护协议 (58)第九章预期效果、存在主要问题与建议 (59)9.1预期效果 (59)9.2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59)第一章设计依据1.1 建设工程依据地批准文件和相关地合法证明1、采矿许可证(证号:C4300002010123220097372),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2月20日-2012年12月20日;2、郴州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地通知(郴政办函[2007]112号文).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地有关安全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主席令[1992]第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家主席令[1996]第7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60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1989]第2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4号);(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8)《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20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原劳动部令[1996]第4号);(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11)《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地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12)《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地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3]92号);(1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地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4)《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地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第43号);(1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5号);(16)《非煤矿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17)《关于印发<湖南省非煤矿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实施办法(试行)>地通知》(湘安监管[2006]1号);(18)《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地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9号令);(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国务院修订发布);(20)《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1号);(2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2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4号);(23)《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地通知》(湘安监非煤函〔2011〕27号).1.3 采用地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试行)》—YSJ02119-92《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试行)》—YSJ021-9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7055-1997《机械防护安全规程》—GB12265-9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T12173-2008《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AQ2013.1-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局部通风)》—AQ2013.2-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AQ2013.3-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管理)》—AQ2013.4-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AQ2013.5-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838-2009《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矿山安全术语》—GB/T 15259-2008《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200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4 其他技术依据(1)《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芙蓉矿区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一矿矿山储量年报》(2008年8月~2008年12月),2009年7月,湖南天源国土资源勘查有限公司;(2)《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芙蓉矿区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二矿(Ⅲ号矿块)资源储量检测报告》(2004年11月~2008年12月),2008年12月,湖南远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3)现场勘察收集地相关资料;(4)业主提交地其它有关资料.第二章工程概述2.1 建设工程基本简况2.1.1 企业情况矿区位于郴州市南偏西约55km,属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管辖.其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2°49′13″~112°49′42″;北纬25°26′20″~25°27′14″.矿山有简易公路通往芙蓉乡,距离郴州市约55km,芙蓉乡至郴州市每天有班车往返,与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相连,交通方便.矿区具体交通位置见图2-1.原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一矿、二矿均为2004年初由郴州市国土资源局拍卖后取得采矿权,分别于2004年5月开始矿井地筹建工作.原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一矿于2006年4月申办了采矿许可证(证号:4310000610079),开采矿种为铅、锌、锡矿,开采标高+1150~+1350m,平硐开拓.原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二矿于2006年4月申办了采矿许可证(证号:4310000514584),开采矿种为铅矿、锌,并综合回收锡矿,开采标高+1350~+1150m,平硐+暗斜井联合开拓.根据“郴州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地通知”精神,原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一矿、二矿和丰源石墨矿(不在本次设计范围)于2009年9月开始进行资源整合,正式更名为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成立了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2月20日取得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签发地采矿许可证(证号:C4300002010123220097372),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开采铅、锌、锡矿.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矿山井巷工程,减少建设投资,加快矿山投产,考虑原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一矿、二矿均已形成了独立地开拓开采系统,设计采用分区通风、分期开拓地方式,原一矿开采范围为北区,原二矿开采范围为南区,北、南区分别设主通风机,形成独立地通风系统.矿井开采首期考虑南区+1137m、+1107m中段地开采,后期考虑北区+1206m、+1236m、+1266m中段地开采.设计仅利用一矿地+1206m平硐、+1296m平硐和二矿地+1165m平硐、+1262m平硐,其余三个平硐均作密闭处理.设计采用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案,利用+1165m平硐和+1206m平硐分别作为南、北区主要地运输、进风、行人井使用,利用+1262m平硐和+1296m平硐分别作为南、北区回风井使用.首期利用二矿已有盲斜井落底标高+1107m,盲斜井通过石门与+1137m、+1107m两个中段连通,+1137m、+1107m中段沿脉掘出运输平巷,各中段之间采用天井贯通.南区掘南翼总回风天井连通+1262m平硐和+1165m平硐,北区延伸+1296m平硐与+1296m回风平巷连通,并设置风门、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形成完善地南、北分区通风系统.图2-1 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2.1.2 设计范围原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一矿、二矿和丰源石墨矿(不在本次设计范围)于2009年9月开始进行资源整合,正式更名为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成立了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2月20日取得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签发地采矿许可证(证号:C4300002010123220097372),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开采铅、锌、锡矿,核定生产规模为3万t/a.矿区范围由五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2-1.表2-1 矿区控制拐点坐标表2.1.3 开采方式及设计规模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设计规模为3.0万t/a.2.1.4 采选工艺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采矿法,所开采矿石为铅、锌、锡矿,一般矿石出窿后经浮选加工,最终产品为精矿.2.2 主要生产系统2.2.1 开拓系统及井筒特征1、矿山采用平硐+盲斜井联合布置开拓方式.其理由是:根据矿床地赋存规模,矿体地形态、产状、分布情况,矿山开采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矿山准采深度,结合矿山已经形成地开拓布局、地面工业厂址地布置现状,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矿山开拓方式确定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案.选择理由:⑴矿山已布置施工了平硐和盲斜井,首期仅需在南区沿脉拉通+1137m、+1107m 中段运输平巷,并通过天井与上部中段连通,最后通过南翼总回风天井与+1262m平硐贯通,再通过+1262m平硐通至地表,即可完成整个矿井地开拓布局.开拓工程量较小,投资少,见效快.⑵ 根据矿山开采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矿山准采深度分析,矿山采用地开拓方式不影响工程未来地安全运行.⑶ 充分利用现有地开拓工程,节约投资.⑷ 矿山采用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案,有利于集中生产,有利于矿井提升运输和通风管理.2、开拓系统总体布置:设计矿山开拓工程按两期进行施工布置,即南区为首期开拓施工,北区为后期开拓施工.首期开拓工程首先利用南区已有地平硐和盲斜井,第一条线通过沿脉布置+1137m、+1107m中段,并切割天井与上中段贯通;第二条线通过掘天井连通+1206m 平硐和+1165m平硐,贯通南、北两区;第三条线通过掘南翼总回风天井连通+1262m 平硐和+1165m平硐,并设置风门、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形成完善地采掘、通风系统,即可达正常生产地要求.后期开拓工程首先在1、2号矿体底盘分别布置上山,分三条线布置开拓工程.第一条线在1号矿体底盘布置上山至+1296m标高,然后通过掘石门分别与+1266m、+1236m中段连通,再沿脉布置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并切割天井与上中段贯通,另在矿体中部从+1266m中段开始布置溜井至+1206m,通过石门与各中段运输平巷连通,+1266m、+1236m中段矿岩均通过溜井溜至+1206m中段,再由+1206m中段运输平巷经人力推车集中运出地表.第二条线在2号矿体北侧底盘布置上山至+1266m标高,然后通过掘石门与+1236m 中段连通,再沿脉布置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并切割天井与上中段贯通,+1266m回风平巷通过掘+1266m东石门与1号矿体地+1266m中段运输平巷连通.另在+1236m中段布置溜井至+1206m,矿岩通过溜井溜至+1206m中段,再由+1206m中段运输平巷经人力推车集中运出地表.第三条线在2号矿体南侧底盘布置上山至+1266m标高,然后通过掘石门与+1236m 中段连通,再沿脉布置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并切割天井与上中段贯通,+1266m回风平巷通过掘+1266m西石门与1号矿体地+1266m中段运输平巷连通.另在+1236m中段布置溜井至+1206m,矿岩通过溜井溜至+1206m中段,再由+1206m中段运输平巷经人力推车集中运出地表.各井筒主要特征参数见表2-2.表2-2 各井筒主要特征参数表2.2.2 提升运输系统各中段开采地矿石直接采用漏斗装车,YGC0.7(6)侧卸式矿车(0.7m3)人力手推矿车运输.南区由各运输平巷经石门至盲斜井井底车场,盲斜井采用JT-1.0×0.8型矿用提升绞车提升至+1165m平硐,然后再由人力推车至矿岩堆场或废石场.北区各中段矿石经溜井溜至+1206m中段,然后再由人力推车至矿岩堆场或废石场.南区运输线路:各中段矿石:采场(工作面)→漏斗装车→各运输平巷→石门→盲斜井→+1165m平硐→矿岩堆场.材料:+1165m平硐→盲斜井下放→石门→各运输平巷→采、掘工作面.北区运输线路:各中段矿石:采场(工作面)→漏斗装车→各运输平巷→溜井→+1206m中段装车→+1206m平硐→矿岩堆场.材料:+1206m平硐→上山提升→石门→各运输平巷→采、掘工作面.2.2.3 排水系统北区基本可利用+1206m平硐自流排水,南区采用机械排水方式一级排水,排水站设在盲斜井底部.井下涌水全部汇集至+1107m中段水仓,然后由水泵经盲斜井直接抽排至+1165m平硐,再经自流排出地表.设计安装DF46-30×3型水泵3台,一备一用一检修,水泵主要工作参数:流量27~50m3/h,扬程90m,电机功率22kw.水管选择φ140×6mm地无缝钢管.井筒内设两条相同地排水管,一条工作,一条备用.2.2.4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为分区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通风.首期利用南区+1262m平硐作为矿井南区地回风井,掘南翼总回风天井与+1165m中段贯通;后期利用北区+1296m平硐作为矿井北区地回风井,掘平巷与+1296m回风平巷贯通.并设置风门、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形成完善地通风系统.设计在前期(南区)+1262m平硐、后期(北区)+1296m平硐口分期安设一台轴流式通风机,需反风时,利用通风机反转实现矿井反风.矿井总需风量18.2m3/s,设计在南、北区分别安装有1台K45-4-№10矿用节能轴流风机,配2台Y200L-4电动机,功率为30kw,1台工作,1台备用.K45-4-№10型矿用节能轴流风机全压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图2-2 K45-4-№10全压特性曲线基建期或生产期巷道掘进,必须进行局部通风,当掘进长度在300m以内时,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当掘进长度超过300m时,宜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压入式通风时,局扇设置在进风流巷道上风侧10m远处,风筒末端离工作面距离为10m,混合式通风时,抽出式局扇风量应比压入式局扇风量大20~25%,两台局扇地距离大于10m,抽出式风筒末端在主风道下风侧10m处.局部通风选用Y132S-2型鼓风机5台,3台在用,2台备用,风量为130~240m3/min,风压为2250~1300PA,电机功率为11Kw,风筒选用PVC阻燃风筒,直径300~400mm.2.2.5 压风系统在+1165m平硐口工业场地内布置压风机房,选择2台L-11/7型空压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型号:L-11/7型公称容积流量:11m3/min 额定排气压力:0.7 Mpa电压:380v 电机功率:60kw配C-2储气罐一个(2m3)主供风管为Ф100×4.5地无缝钢管,即管子地实际内径为71mm,分管选用Ф50×3.5地无缝钢管,支管采用D25×2.5地钢管.采掘工作面采用YT-28型气腿式风动凿岩机凿岩,同时使用凿岩机4台.压风经敷设于+1165m平硐、盲斜井、石门、阶段运输巷地压风管送到采掘工作面.2.2.6 井下供水生活用水由矿山原有地自来水供水系统供给.生产、消防用水由+1165m平硐和+1206m平硐口山坡地高位水池供给.设计在+1165m平硐口东侧山坡+1200m标高位置建1个200m3地高位水池,另在+1206m 平硐口东北侧山坡+1250m标高位置建1个200m3地高位水池,消防用水和生产用水共用此两个高位水池.井下水仓水通过排水泵抽到地面水池,经净化处理后,再打至储水池,由储水池经给水管网供到各个用水点.给水输水管道主管采用φ=40mm,分管采用φ=28mm地无缝钢管.消防用水量按一次火灾,延续时间2h,室外消防水量按15L/s计算,耗水量为108m3,消防用水、生产用水可考虑共用高位水池,并保证经常储满水,铺设消防给水网路,在火灾危险大地区域设置消防栓.2.3 矿区总平面布置一、生活、办公场所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已经筹建多年,矿区生活、办公、地面生产设施都比较齐全.矿区生活、办公场所均+1165m平硐口西北侧,距离约200m.二、生产井口布置+1165m平硐、+1206m平硐分别位于矿区西南和西北部,可作为整个矿井地两个安全出口.+1262m、+1296m平硐分别作为南、北区回风平硐,主通风机旁设检修用铁门及警示标志,硐口利用栏栅防止人畜误入,并派专人负责值班管理.三、工业广场布置主要生产配套设施均设在+1165m平硐口西北侧,因地就势剥坡填平,布置贮矿场、调度室、班前室、更衣室、澡堂、压风机房、机修厂、材料棚、配电房、高位水池等.南区废石场设在+1165m平硐口西侧,修筑挡渣坝,距井口约80M;北区废石场设在+1206m平硐口西北侧,修筑挡渣坝,距井口约50M.井下生产掘进废石主要用于采空区充填,少量废石外运,经盲斜井提升后排放到废石场或用于修建乡村公路和其它基建材料.矿部与各井口均采用水泥路面公路连通.爆破器材库(雷管、炸药分开布置)经当地公安部门审查认可后设定,要求距办公、生活区及工业区300m外地山坳内布置.矿山地面工业生产、办公、生活设施地布置位置均在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之外,不受矿山开采影响.四、建设要求1、废石场下方应按要求砌筑宽0.8m,高3m地C25石砌拦石坝,拦石坝预埋泄水孔.2、+1165m平硐、+1206m平硐、+1262m平硐、+1296m平硐口上侧用C20石砌护坡挡墙护坡,护坡上方山坡挖砌200mm×200mm地C20石砌排水沟.3、炸药库和雷管库分开设置,炸药库和雷管库要为砖混结构,房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门为铁门,室内不得安装、使用电气,库房要安装独立避雷装置,安装监控系统,要保证库房防火、防电,防盗安全管理要求.4、矿区道路为泥结石路面,宽不得小于4.0m,坡度不大于8%,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5m,并设置错车位置.剥坡填平段,边坡大于岩、土自然安息角时,砌筑C20石砌护坡墙,并在上侧山坡上砌筑200mm×200mm石砌排水沟,在公路两侧修筑200mm×200mm排水沟.2.4 工程概算工程工程投资见表2-3.表2-3 基建投资构成一览表2.5主要设备清单矿山主要设备清单见表2-4.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5.2.7 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地技术进步、新设备本工程设计未涉及安全问题地新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2.8 影响矿山安全地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2.8.1 影响矿山安全地主要因素一、冒顶片帮矿山在生产过程中,采掘工作面和巷道有可能发生冒顶片帮事故.如果工作面围岩破碎、裂隙发育而未及时支护,矿房结构尺寸留设不合理,或永久矿柱受到破坏,巷道支架断裂、腐朽等未及时更换,采矿方法不适应,就有可能发生冒顶、片帮等事故.二、透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涌水量很小,矿井透水地可能性不大.但矿床先期民采旺盛,矿山取得采矿权后又采用了井工开采多年,矿区开采历史较长,矿山对老窑、老矿坑地开采位置没有确切资料.矿段有少量断层破碎带,大雨季节地下水位有可能升高.如果先探后掘措施执行不到位,探放水措施不当,有可能发生透水事故.三、坍塌矿山可能发生地坍塌事故地地点:地面工业场地、上山公路边坡、接近地表地采空区、井下衬砌凝土支护地工作面.四、火药爆炸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地爆炸事故.1、发生火药爆炸地主要原因有:⑴炸药运输过程中强烈振动或摩擦;⑵现场加工起爆药包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或现场加工起爆药包地点选择不当;⑶装药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⑷爆破器材库设计不规范,存在外部因素危及爆破器材安全地隐患;⑸无防雷接地措施,遭遇雷击、静电危害;无消防措施,存在火灾隐患导致火药爆炸等;⑹爆破器材库管理不严,或管理疏漏,导致爆破器材被盗或意外丢失而引发火药爆炸危及公共安全等.2、存在火药爆炸地主要场所有:⑴运送爆破器材地车辆;⑵运送爆破器材地途径;⑶运送含有残留炸药矿岩地车辆;⑷运送含有残留炸药矿岩地途径;⑸加工起爆药包场所;⑹爆破器材库;⑺其它可能场所.3、爆破危害因素爆破危害是指在爆破作业中发生地伤亡事故.爆破作业是采掘生产过程中地重要工序,其作用是利用炸药在爆破瞬间放出地能量对周围介质做功,以破碎矿岩达到采矿目地.矿山地开拓、开采均须进行爆破作业,可能发生地爆破伤害事故主要有爆破震动、爆破冲击波、爆破飞石等伤人,爆破有害气体中毒,以及爆破作业意外事故:拒爆、早爆、迟爆等.发生爆破事故地场所主要有:爆破作业地工作面、爆破后地工作面及爆破警戒线范围内地区域.具体分析如下:⑴在炸药爆破作业中,药量控制不当,一次装药量过大,产生地爆破震动效应较大,对附近地设备设施产生破坏作用.。
铅锌矿找矿技术方法分析

铅锌矿找矿技术方法分析第一篇范文铅锌矿找矿技术方法分析摘要: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铅锌矿找矿的主要技术方法,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铅锌矿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1. 地质构造分析法地质构造分析法是铅锌矿找矿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地层的岩性、构造特征、成矿条件等进行详细研究,推测铅锌矿的分布规律和成矿潜力。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准确地判断铅锌矿的地质背景,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但该方法对地质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且找矿效率相对较低。
2. 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物理勘探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物理场(如重力、磁性、电性等)的异常变化,揭示地下地质体的分布特征。
在铅锌矿找矿中,地球物理勘探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如找矿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等。
然而,该方法对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适应性较差,有时会受到干扰,导致找矿结果不准确。
3. 地球化学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是通过分析地表和地下水、土壤、岩石等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揭示地质体的分布特征。
在铅锌矿找矿中,地球化学勘探法具有较高的找矿灵敏度和准确性。
但该方法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较为敏感,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受到干扰,导致找矿结果出现偏差。
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分析卫星遥感图像,揭示地表和地下地质体的分布特征。
在铅锌矿找矿中,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速度快等优势。
然而,遥感技术在识别地质体细节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找矿精度相对较低。
5. 综合找矿方法综合找矿方法是将多种找矿技术方法相互结合,以提高铅锌矿找矿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可以将地质构造分析法与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相结合,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找矿效果。
综合找矿方法在我国铅锌矿找矿工作中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
结论:铅锌矿找矿技术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找矿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找矿方法,或将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以提高找矿效果。
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储量分析

7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储量分析蔡 拓(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厂坝铅锌矿地质测量部,甘肃 陇南 742504)摘 要:李家沟铅锌矿是甘肃省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陇中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
当前已确认该矿床的铅锌金属储量为137.7万吨,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大型的铅锌矿床。
该矿床铅锌矿体厚度稳定、连续性好,分布面积较大,储量规模也很大。
本文对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的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并对其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的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的储量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储量;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5-0079-3Reserve analysis of Lijiagou lead - 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CAI Tuo(Gansu Changba Non-ferrous Metal Co., LTD. Changba Lead - zinc mine geological survey Department,Longnan 742504,China)Abstract: Lijiagou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and the largest lead-zinc deposit in Longzhong region. It is the only large-scale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with a proven amount of 1.377 million tons of metal. Lead-zinc deposit has stable thickness, good continuity, large distribution area,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nd large reserv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tudies the reserves analysis of Lijiagou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estimates the reserves of the deposi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esource potential and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t provides reliable reserve basis for future prospecting work.Keywords: lead-zinc ore; Reserv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5作者简介:蔡拓,男,生于1988年,甘肃天水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矿山地质。
第7章新疆铅锌矿汇总

第七章新疆铅锌矿第一节概述一、新疆铅锌矿勘查研究概况(一)铅锌矿产勘查工作总结新疆50年特别是近15年来的铅锌矿产勘查研究工作,不同时间在地区上、勘查技术方法上和矿床类型上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可将铅锌矿产地质工作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列述如下。
1、新疆铅锌矿起步和中等规模勘查阶段(1952—1961年)解放以前,该区铅锌矿就已进行了民采。
解放以后,尤其是在中苏金属公司成立以后,该区铅锌矿开发有了较大的发展。
1952—1954年,新疆有色金属公司702队在乌恰县沙里塔什铅锌矿初勘,拉开了新疆铅锌矿产勘查工作的序幕。
在该阶段,为满足和扩大喀什矿管处所属矿山生产的需要,新疆有色金属公司702队在塔里木盆地西缘的西南天山、柯坪、乌拉根和铁克里克地区的铅锌矿进行了中等规模中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以钻探和硐探工程为主的勘查工作。
通过勘查工作发现铅锌矿带4个,中型铅锌矿床6个,小型矿床和矿点30余处。
2、新疆铅锌矿勘查工作放缓阶段(1962—1983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重点相继转移到石油、煤、铀、铁、铬铁矿、云母、稀有金属等方面,从而对这个时期所发现的大量铅锌矿点基本没有进行检查评价,所以新疆铅锌矿产勘查工作长期处于徘徊局面。
3、新疆铅锌矿出现突破和大规模勘查阶段(1984年—现在)该阶段在火山成矿、层控成矿、多源多期多成因等新成矿理论和阿尔泰山南缘是哈萨克斯坦矿区阿尔泰东延区等新的找矿思路推动下,1977年以来至305项目实施前期间,新疆地勘单位在阿尔泰山南缘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大比例尺地物化探综合找矿和铁、金、铜镍、铅锌矿等普查工作。
1984年新疆地矿第四地质大队发现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床,新疆有色706大队发现阿尔泰市铁木尔特铜多金属矿床。
自此,新疆铅锌矿产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铅锌矿的找矿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从而相继发现了克因布拉克铜锌矿、红墩铅锌矿(1985年)、可可塔勒铅锌矿、阿巴宫铅锌矿(1986年)、阿克哈仁铅矿(1987年)等一批矿床,出现了一个发现铅锌矿的高潮。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庄下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23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6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庄下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杨玉平(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石庄下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西秦岭北带李子园-柴家庄-吊坝子金及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部,区内出露的中下元古界秦岭岩群、上泥盆统大草滩组是主要赋矿地层,该地层中侵入的岩株、岩脉,为铅锌银等元素的富集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区内次级断裂发育,改造地层及岩体结构,并提供成矿物质运移通道,具有寻找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构造角砾岩型矿产的条件。
关键词:铅锌银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石庄下;甘肃天水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9-0062-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Shizhuangxia Pb Zn Ag polymetallic depositin Maiji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YANG Yu-ping(The first geological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geology and mineral bureau,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The Shizhuang Lower Lead Zinc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Liziyuan Chaijiazhuang Diaobazi Gold and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northern belt of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The exposed Middle and Lower Proterozoic Qinling Rock Group and the Upper Devonian Dacaotan Formation are the main ore bearing strata in the area. The intrusive rock stocks and veins in this formation provide rich material sources for the enrichment and mineralization of elements such as lead, zinc, and silver. Secondary faults are developed in the area, transforming the strata and rock structure, It also provides a migration channel for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has the conditions to look for structural Breccia type minerals related to post magmatic hydrothermal.Keywords: lead zinc silver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ospects; Shizhuang Xia; Tianshui Gansu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杨玉平,男,生于1978年,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
内蒙古察右前旗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北矿带西段地质特征——兼论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

内蒙古察右前旗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北矿带西段地质特征——兼论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吕增尧【摘要】内蒙古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南郊,矿床受其北的大脑包山火山构造的控制,矿体充填交代于NE向和NW向断裂中,矿床分为2个矿带、3个矿段,矿体呈扁豆状、囊状、透镜状等,成矿元素显示出南部富银锰,中部为铅锌,北部除铅锌外,银有所降低,铜、金增高的水平分带特点;北矿带西段共有10个矿体,均为NE走向,上部矿体均已成氧化矿;根据成矿地质特点,认为矿床属于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充填交代银多金属矿;文章还就矿段、矿床和矿带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Liqingdi Ag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suburbs of Wulanchabu city. It is controlled by Danaobao volcanic structure. Ore bodies are filling and replacement in NE and NW fractural zones and occur in pocket and lens. There are two ore zones and three ore sections in the deposit. The ore is characterized by horizontal element zoning such as Ag, Mn in the south, Pb, Z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Ag and higher Cu, Au in addition to Pb, Zn in the north. Ten ore bodies trending all in NE direction are located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north ore zone. The upper ore bodies are composed of oxidized ore.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eposit is the low to moderate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metasomatic Ag polymetallic deposit related to volcanic magmatic process. In the paper, it also analyzes on th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ore domains, the ore zones and the deposit.【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2(026)004【总页数】7页(P305-311)【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分析;李清地;内蒙古【作者】吕增尧【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燕郊综合勘查院,河北燕郊06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52内蒙古察右前旗李清地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南西12km处,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地表古采坑密布。
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方案备案1212

XX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XX联盛勘察设计2011年11月XX市北湖区芙蓉乡清水江锡多金属矿业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金属矿产:3万t/a,服务3.5a石墨矿产:1万t/a,服务3.2a开采矿种:铅、锌、锡、石墨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2011年11月目录一、概述1(一)目的与任务1(二)矿区位置与交通1(三)企业性质与现状3(四)方案编制依据6二、矿产资源概况8(一)矿区总体概况8(二)矿山资源概况9三、铅锌矿开采区主要开采方案21(一)铅锌矿开采区开采储量21(二)开采方式22(三)采矿方法22(四)开采区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与产品方案26(五)矿山开拓、运输方案与厂址选择30(六)安全方案33四、石墨矿开采区主要开采方案35(一)石墨开采区储量35(二)矿床开采方式37(三)采矿方法37(四)石墨开采区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与产品方案38(五)区开拓、运输方案39(六)安全方案40五、选矿与尾矿设施43(一)选矿方案43(二)尾矿设施46六、矿山环境保护47(一)矿山环境影响因素47(二)矿山环境治理48七、技术经济分析49(一)市场分析49(二)经济综合评价51八、结论55(一)综合评述55(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56(三)其它问题说明56附件:1、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2、市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对芙蓉乡清水江铅锌多金属二矿等进行资源整合的决定》(北政函〔2010〕50 号);3、2010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97372)。
4、《省市北湖区清水江矿区铅锌锡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0.12);5、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省市北湖区清水江矿区铅锌锡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湘国土资储备字 [2011]075号)。
附图:1、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形地质图(1:2000);2、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井上下对照图(1:2000);3、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拓方式布置平面图(1:2000);4、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拓方式Ⅰ-Ⅰ′剖面图(1:2000) ;5、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①号矿体开拓系统纵投影图(1:1000);6、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②号矿体开拓系统纵投影图(1:1000);7、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③号矿体开拓系统纵投影图(1:1000);8、清水江铅锌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采矿方法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1.1 项目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前旗博海矿业有限公司李清地铅锌多金属矿300t/d选矿厂设计由巴彦淖尔华澳矿业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委托南方冶金学院研究设计院进行方案设计。
1.2 矿区基本概况1.2.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李清地矿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前右旗三岔口乡,矿区的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3º00´30",北纬40º57´30"。
矿区北东距乌兰察布市集宁区12km,(北)京-包(头)铁路和110国道及110高速公路由矿区北侧2km处通过,矿区距最近的车站集宁南站仅15km。
距察前右旗政府所在地贵乌拉镇25km,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李清地矿区位于大青山东段的高原丘陵区,海拔高度为1300~1600m,地形切割较差,相对比高不大,为低山或丘陵地形,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春季多风,水系不发育,无地表水体。
本区为农业区,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水电供给方便,工业欠发达。
1.2.2 矿区建设概况矿山距离集宁市仅12km,在供电、供水、通讯等方面条件都较便利,矿山原已进行过露天开采,采深约20m,本次设计矿山规模为300吨/日,属于小型矿山,所以矿山仅设简单的辅助生产、机修、福利设施。
1.2.3 矿区的地震资料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1.3 地质与矿床1.3.1 矿区地质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集宁群变晶岩大理岩组,其他地层零星分布,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在北部表现的比较剧烈。
1.3.1.1 地层⑴集宁群主要为集宁群变晶岩大理岩组,岩性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理构造,岩石主要有斜长石40~50%,表面绢云母化,石英20~25%,呈它形粒状,黑云母5~10%,呈鳞片状集合体,常被绿泥石所交代。
大理岩: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和少量的石英组成。
石英和部分方解石为后期之产物,大理石为厚层状产出,层理不明显,岩石中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蚀变为蛇纹石化大理岩,岩石呈浅绿色。
铁白云石大理岩:分布多靠近矿体围岩,与大理岩相比较,结晶颗粒粗大,颜色较深,含较多的铁白云石。
⑵第三系在矿区分布的组要为橄榄玄武岩,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北部,橄榄玄武岩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为盖层状,经工程证实其厚度小于60m,岩石呈深灰色,致密块状。
此外为未固结成岩的砖色黏土层,分布于矿区东部的低洼地带。
⑶第四系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盆地和沟谷中,为风成堆积及山沟冲洪积物。
1.3.1.2 构造矿区位于区域集宁断陷盆地凹中隆,总的构造格局为一总体走向北东的紧密线形褶皱带,和沿褶皱枢纽大致平行发育的挤压破碎带以及西北向断裂叠加构造。
⑴褶皱构造矿区主要褶皱构造为李清地复式倒转向斜,起轴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紧密线型同斜倒转背斜和向斜构造,由北向南依次有郑家地背斜、李清地背斜、沙渠村背斜,向斜有崔家地向斜、南山向斜,在褶皱构造中局部小褶曲发育。
⑵断裂构造矿区内发育的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这两组断裂系统对本区矿床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北东向断裂为层间断裂,在大理岩中比较发育,后期被矿液充填交代形成的北东向矿体,而北西向断裂呈大致等距离平行排列,切穿大理岩和片麻岩,构成了北西向矿体。
1.3.1.3 火成岩⑴侵入岩矿区内主要的侵入体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呈北东向到状展布,其岩性为浅肉红色中粒或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呈脉状或岩株产出。
该花岗岩与同类岩石相比SiO2偏低,碱度偏高。
⑵脉岩矿区内不同的构造裂隙发育有不同层次和时代的脉岩,主要有闪长岩脉,以北西向最为发育,一般呈短轴透镜状产出。
1.3.1.4围岩蚀变矿区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为主,蚀变类型如下:⑴硅化为矿区内最主要的蚀变类型,主要发育在矿化带靠近矿化体的顶部及两侧,蚀变范围随矿化体规模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围岩中硅质成份增高,岩石坚硬,呈细网脉状分布于矿化体旁近矿围岩中,是一种重要的蚀变类型,为本区找矿标志之一。
⑵铁锰矿化主要发育在矿体及其两侧的围岩中,有一定的锰、银、铅、锌品位,是直接找矿标志。
⑶绢云母化矿区内岩石普遍存在绢云母化,为汽成热液阶段的一种蚀变,在破碎带及近矿围岩中较发育。
⑷蛇纹石化该蚀变比较普遍,为含矿带中的宏观蚀变,范围较大,蚀变强时,附近常有矿化体存在。
矿床产在五台群的角闪岩中。
1.3.2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经工程控制分为两层,总体呈北西向展布,矿体总体形态为陡倾斜,呈似层状及透镜状,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矿体,上部矿体编号为XV号矿体,下部矿体编号为XII号矿体,其中的XII号矿体断续分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矿体分布在301线~305线之间1310m 标高以上地段,北段矿体分布在308线~312线之间1290m标高以上,XV号矿体分布在306线~310线之间1350m标高以上地段,两条相互平行的矿体之间的间距为10~20米,现将各矿体分述如下:XV号矿体:总体形状为似层状,分布在306线~310线之间,长230m,延深达200m,矿体走向为北西320º,倾向南西,倾角65º~70º,矿体产状较稳定,矿石矿物可见深灰色方铅矿,细粒黄铁矿,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平均厚度为2.22m,厚度变化系数为80.71%,属较稳定程度,铅平均品位为7.49%,品位变化系数为94.45%,求得铅金属量为10984.20t;锌平均品位为2.86%,品位变化系数为117.64%,求得锌金属量为4193.28t,伴生银平均品位为106.50 g/t,求得银金属量为15.61t,伴生金平均品位为3.34g/t,求得金金属量为489.99kg。
XII号矿体:南段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矿体延长为120m左右,延深达200m,上部矿体较厚,向深部变薄,沿走向方向303线附近较厚,该段矿体其延深大于延长,透镜体的长轴方向即为矿体的倾斜方向。
矿体走向为北西3200方向,倾向南西,倾角62°~75°之间,上部矿体较陡,下部矿体变缓,矿体产状较稳定,矿石矿物由深灰色致密块状方铅矿组成。
北段矿体形态为似层状,局部矿体变厚,矿体延长为200m左右,最大延深达240m左右,矿体走向为北西320°,倾向南西,倾角70°~75°之间,产状稳定,矿石矿物可见深灰色致密块状方铅矿,细粒黄铁矿等矿物。
XII号矿体的平均厚度为 2.29m,厚度变化系数为133.26%,矿体属不稳定程度。
XII号矿体铅平均品位为7.132×10-2,品位变化系数为70.32%,求得铅金属量为16265.93t,锌平均品位为7.087×l0-2,品位变化系数为108.06×l0-2,求得锌金属量为16163.05t,伴生银平均品位为117.0×10-6,求得银金属量为26.68t,伴生金平均品位为1.18×10-6,求得金金属量为269.87kg。
此外在坑道施工过程中,在YMl沿脉靠近CM7部位新发现了一条盲矿体,该矿体为脉状,走向为北东58°,倾向南东,倾角73°,该矿体处于硅化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部位靠近硅化大理岩的一侧,矿石矿物可见方铅矿、黄铁矿,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厚度为0.90m,该矿体未编号,也未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工作。
XV号及XII号矿体总体看其晶位变化较平稳,其铅晶位与锌晶位的变化较一致,铅品位高则锌品位也高。
1.3.3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按矿石的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
按矿石的工业类型分两种,一种为含白铅矿、铅黄、铅丹、菱锌矿的氧化矿石,另一种为含方铅矿、闪锌矿的混合矿石。
1.3.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3.4.1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李清地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的东缘,根据1989年到1994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年平均蒸发量1994.53mm,为典型的内陆型干旱半干区。
矿区及矿区外围十千米内没有地表水体,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九五年南矿带抽水试验和坑道实际排水量及2004年北带坑道实际排水量Q<5000m3/d,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为三类一型,属简单型。
1.3.4.2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位于阴山山脉东缘,属于阴山山地水文地质区。
阴山山地水文地质区又分为两个亚区:低山丘陵基岩裂隙水亚区;山间间盆地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孔隙水亚区。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严格受着构造的控制。
李清地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黄旗海~兴和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上,在区域分区上属于低山丘陵基岩裂隙水亚区区段,地下水处于区域径流带上,而矿区地下水则是黄旗海兴和断陷盆地地下水补给源的一部分。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
1.3.4.3 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区处于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单元中,并为黄旗海断陷盆地边缘,矿区内设有地表水体,山坡较陡,山头岩石直接裸露地表,裂隙发育,裂隙潜水、孔隙潜水靠大气降水直接补给。
郑家地~李清地~火碱厂为一长条形山间谷地,这条近于南北向的山间谷地组成了矿区水文地质单元的一部分,面积6km2左右。
山间谷地以种植玉米、莜麦、土豆等农作物为主,所以大部分第四系地层被植被所覆盖,而周围山头裸露,当大气降水时大部分地表水呈坡流运动到山间谷地最低处汇聚,形成了由郑家地到火碱厂、脑包山到半个井两条洪积河槽,积水由地表径流形式由北向南排泄,排泄过程中一部分沿途渗透补给矿区地下水,一部分排入邻区黄旗海盆地。
矿区地下水崔家地以北水位标高1490m以上,李清地村南水位标高1473m左右,地下水和地表水径流方向一致,由北向南排泄流出矿区补给黄旗海断陷盆地地下水,另一种排泄方式为蒸发及人工开采。
矿床为岩溶裂隙潜水直接充水矿床,潜水的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在矿区没有地表水体的条件下,大气降水成为矿床充水的重要因素。
1.3.3.4采场涌水量预测矿坑充水主要因素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及大气降雨。
大气降雨经错落区渗入坑内,降雨后,存在滞后现象。
据矿区南矿带钻孔揭露的大理岩含水层,最大厚度74m,标高为1474 ~ 1400m。
矿区南矿带坑道实际排水量及抽水试验资料计算1415m标高大理岩含水层涌水量为1553.63~1653.31t/d,北矿带1415m标高实际涌水量为1719.12t/d。
为矿化度小于0.5g/L的HCO3-Ca-Mg型水。
据钻孔资料统计,大理岩裂隙、溶隙、构造破碎在1400m标高以上发育,以下不发育,从而确定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底板为1400m标高,视其1400m标高以下裂隙、溶隙、构造不发育,岩石较完整的大理岩体为相对隔水层位。
1.3.5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1.3.5.1储量计算工业指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六O九队2005年11月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前旗李清地铅锌多金属矿区XII、XV号矿体详查报告》,计算采用的工业指标见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