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补液课件ppt课件
儿科补液ppt课件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5. 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
〔1〕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愈不成熟。因此在排泄一样分量的溶质时,其所需 水量较成人为多〔成人0.7ml水/mmol溶质,幼婴12ml水/mmol溶质〕。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4. 婴儿由于生长发育速度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所需热量较多、体外表 积大、呼吸频率快,因此,不显性失水 相对增多。按体重计算约为成人的2倍。 按热卡计算平均42ml/100kca〔肺14ml, 皮肤28ml〕。见Ⅴ版P42,表3-6,不同 年龄小儿的不显性失水。
急 救:血浆渗透压〔moSm/l〕=2(Na++K+)+【血 糖〔mg/d〕】/18
北医常规: 1毫克分子的溶质溶于1升水中可产生约
17mmHg的渗透压,既1毫渗量。 1克分子溶质溶于1升水中,可产生
17004mmHg的渗透压,既1渗量。 0.9%NaCl离解为Na+、Cl+,NaCl的毫克分子
量为58.5mg(Na23、Cl35.5),9000÷58.5×2≈308毫 渗量。
临床酸中毒较重者,需用碱性溶液,用量 可依公式:
1° 〔40-测得的CO2CP〕Vol%×0.3× 体重〔kg〕=所需碱性溶液的mEq数
2° BE值×体重〔kg〕=补碱数(mmol) 〔碱剩余〕
儿科补液课件(共51张PPT)

轻度
累积损失量 50 继续损失量 10-20
生理需要量 60-80
总输液量 90-120
中度 50-100
10-30
60-80
120-150
重度 100-120
10-30
60-80
180-200
3.脱水性质:指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补钠总量
血 清钠
低等渗渗
高渗
130< 130-150mmol
>150
ORS液——口服补液法
ORS溶液的配方及成分
配方 mosm/l)
电解质(mmol/L)
脱水性质
〈3〉.高渗性脱水:
故在失水相等的情况下其脱水症状不如等渗和低渗 性明显,循环障碍的症状也较轻,由于细胞内脱水明 显,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肌张力增 高,甚至昏睡、惊厥等症状。高渗性脱水常由于钠盐 摄入量过多,钠的排泄过少或水分损失过多引起。多 见于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有高热;病毒性肠炎时 ,大便中含钠较低,如吃奶较多而饮水少;口服或静 脉滴注过多的等渗或高渗溶液。
90*1
90 1
210+90 = 300 = 3 张
注意:先确定分母值以避免计算误差
三.ORS液——口服补液法:
ORS(Oral Rehydration Salt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 治疗腹泻合并脱水时的一种口服溶液。它由氯化钠
3.5g(10%氯化钠3.5ml),碳酸氢钠2.5g(5%碳酸 氢钠5ml),氯化钾1.5g(10%氯化钾15ml),葡萄糖 20g(5%葡萄糖注射液400ml),加水1000ml配 制而成,2/3张力。
婴幼儿液体疗法
4.补液速度:婴幼儿液体疗法包括 补充等积损失、补充继续损失、补充生 理需要,这三个阶段的补液速度各有不 同的要求:
小儿补液课件

宝宝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时,可首先采用口服补 液。
注意事项
口服补液时需注意观察宝宝的神态、体温、尿液 和排便情况,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目的
对于重度脱水和不能口服补液的 宝宝,静脉补液可迅速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 乱。
静脉补液种类
根据脱水程度和病因,静脉补液 可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补液速度问题
小儿补液速度需要根据小儿脱水程度和性质进行调整, 一般采用先快后慢的原则。
小儿补液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治疗
根据小儿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补液方案 。
新技术的应用
应用新技术如微泵、输液泵等可以更加精确控制补液速度和量, 提高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
新的补液介质
不断研究新的补液介质,如含有免疫活性物质的溶液,以提高小 儿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生理盐水
适用于轻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患儿。
成分与作用
01
02
03
电解质
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 衡,保证体内各器官的正 常功能。
葡萄糖
提供能量,促进机体代谢 。
氨基酸、脂肪乳
提供营养支持,维持机体 正常生理功能。
03
补液疗法
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盐
根据宝宝的脱水程度,使用适量的口服补液盐, 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补液速度
补液速度应适当控制,一般建议在前8小时内给予小儿总液量的1/2,剩余的1/2 在接下来的16小时内输完。
补液的副作用及防治方法
水中毒
小儿补液时如补液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水中毒,表现为低血钠、低血钙等。应密切监测 小儿的尿量和电解质水平,避免补液过量。
儿童补液幻灯片精品课件

最新儿童补液幻灯片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儿童补液与营养》教材第四章“补液原则与实践”部分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脱水程度的判断,补液量的计算,常用补液溶液的种类及其适应症,补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补液疗效的评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童脱水的判定方法及补液的基本原则。
2. 学会计算不同脱水程度儿童的补液量,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补液溶液。
3. 能够识别补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补液量的计算和补液溶液的选择。
教学重点:儿童脱水程度的判断,补液原则的理解,以及补液过程的监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补液幻灯片精品课件、挂图、脱水评估量表。
2. 学具:计算器、笔记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儿童脱水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补液知识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幻灯片详细讲解脱水的判定标准、补液原则、补液量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补液量,并选择合适的补液溶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补液过程监控与注意事项(10分钟):讲解补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6. 补液疗效评估(5分钟):介绍补液疗效的评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脱水程度的判定标准。
2. 板书右侧:补液原则、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3. 中间区域:留白,用于课堂实时记录学生疑问和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案例,判断儿童脱水程度,并计算补液量。
(2)简述补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答案:(1)脱水程度判断及补液量计算结果。
(2)注意事项清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探讨特殊情况下(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的补液原则及解决方案。
儿科补液ppt课件

• 脱水性质判定:
• 1、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 例丢失,丢失的主要时细胞外液。 见于急性腹泻,呕吐、胃肠窭引流 及短期饥饿所致的脱水。
• 2、低渗性脱水;血纳<130mmol/L
• 见于营养不良性腹泻,腹泻时补充 过多的非电解质溶液,慢性肾脏疾 病长期限盐反复利用利尿剂,大面 积烧伤患儿。
小儿生理特点
•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 《温病条辨.解儿难》认为小儿 “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 神气怯弱,筋骨未坚”。
• 钱乙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 全,全而未壮。
•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 以体重为例,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 3kg,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约增长 700-800kg,乃至1000g。3-5个月 是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两倍。一岁 时可达到3倍。
儿科补液
2009年3月
• 体液是人体主要组成部分,保持体 液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必须条件。体 液平衡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 度及渗透压的正常。小儿由于器官 功能发育未成熟,体液平衡调节能 力差,体液占体重比例大等生理特 点,容易发生体液平衡失调。如不 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因此液体疗法是儿科治疗中的重要 内容。
病理特点
•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 《温病条辨.解儿难》认为:小儿
“脏腑薄,藩篱疏,宜于传变;肌 肤嫩,神气怯,宜于感触。”而邪 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 如掣电。”
• 二、脏腑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呼吸生理特点
•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一岁以 下30-40次/分,1-3岁为25-30次/分。
• 三、定速;
• 原则为先快后慢。总量的一半应与 8-12小时内完成。速度为每小时812ml/kg,有休克则10-20ml/kg(总 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内注入。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课件-2024鲜版

适应症
包括脱水、休克、中毒、严重感染、 高热惊厥、腹泻、呕吐等引起的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禁忌症
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严 重脑水肿等。
5
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原则: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紊乱情况,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包括液体的种类、量、 速度和途径等。
2024/3/27
01
个性化补液方案
未来,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补液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医生将根据
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补液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02
智能有望开发出智能化补液系统。该系
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液体平衡状态,自动调整补液速度和
密切监测患者生 理指标
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医护人 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 标,如心率、呼吸、血压、 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顺利进行。
2024/3/27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6
定义
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给予患儿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以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重要性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生理和病理特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 时、合理的补液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生命、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7
4
儿科补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1
电解质溶液的特点与应用
特点
电解质溶液是含有钾、钠、氯、钙等离子的水溶液,可维持体 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2024/3/27
应用
用于治疗和预防脱水、酸中毒、碱中毒等电解质紊乱疾病。不 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氯化钾溶液可用于补 充钾离子,纠正低钾血症;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纠正酸中毒。
小儿补液ppt课件

much acid substance intake (long time to take calcium
chloride, ammonium chloride, amino acid etc.)
18
(二) 分度 Degree
轻度 Mild 中度 Moderate 重度 Severe
HCO3- 18~13 mmol / L HCO3- 13~9 mmol / L
7
儿童水的代谢特点
❖ 水的生理需要量 ❖ 水的排出
机体主要通过肾(尿)途径排出水分,其次为经皮肤和肺 的不显性失水和消化道(粪)排水,另有极少量的水贮存体 内供新生组织增长。正常情况下,水通过皮肤和肺的蒸发, 即不显性失水,主要用于调节体温。汗液属显性失水,也是 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 ❖ 水的调节 肾脏 浓缩和稀释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酸碱平衡 功能,内分泌功能,易水肿易脱水
0~10 kg为 4 ml / kg /h,
10~20kg为 2 ml / kg /h,
大于20kg为 1 ml / kg /h.
14
❖ 以12 kg患儿为例 ❖ 按生理需要量计算 需水量为:10×100+2×50=1100ml ❖ 按 (4/2/1法)计算每小时需水量 需水量为:4 ×10 × 24+2 ×2 ×24 =960+96=1056ml
3
❖ 张力:液体的张力是指溶液进入到体内后能够维持渗透压的 能力。
❖ 渗透压: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 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 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 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小儿补液课件

03
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的优点与缺点
• 优点 •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效果快速且明显。 • 对于无法口服或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儿,静脉补液是获取营养和保持体液平衡的重要途径。 • 缺点 • 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 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不适合家庭治疗。 • 长期或过量补液可能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胃肠道失水与腹泻的补液
预防脱水
01
患儿有腹泻症状时,应给予口服补液盐,并鼓励患儿多喝水,
以预防脱水。
纠正脱水
02
患儿有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时,应给予口服补液盐和静脉补液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03
患儿腹泻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补充钠、钾、氯等
。
呼吸系统疾病与发热的补液
发热补液
患儿发热时,应给予口服补液盐,并鼓励患儿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不同类型补液的适用情况
口服补液
适用于轻度脱水、能口服且无呕吐的患儿。家长可给予温开水、口服补液盐 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输液
适用于严重脱水、无法口服或出现呕吐的患儿。通过静脉输注含电解质的溶 液,如生理盐水、低渗盐水等,以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机体正常功 能。
补液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禁忌
对于小儿腹泻等疾病引起的轻度脱水,禁忌使用止泻药和止吐药。这些药物会抑 制胃肠蠕动,加重脱水症状。
小儿补液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小儿补液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面临着 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 疗脱水等电解质紊乱问题;如何根 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补 液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补液方 案;如何更好地解决患儿对补液治 疗的恐惧和抵触情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水性质
〈3〉.高渗性脱水: 故在失水相等的情况下其脱水症状不如等渗和低 渗性明显,循环障碍的症状也较轻,由于细胞内脱 水明显,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肌 张力增高,甚至昏睡、惊厥等症状。高渗性脱水常 由于钠盐摄入量过多,钠的排泄过少或水分损失过 多引起。多见于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有高热; 病毒性肠炎时,大便中含钠较低,如吃奶较多而饮 水少;口服或静脉滴注过多的等渗或高渗溶液。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4. 婴儿由于生长发育速度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所需热量较多、体表面 积大、呼吸频率快,因此,不显性失水 相对增多。按体重计算约为成人的2倍。 按热卡计算平均42ml/100kca(肺14ml, 皮肤28ml)。见Ⅴ版 P42,表3-6,不同 年龄小儿的不显性失水。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轻度Ⅰ° <5%
累积损失
50ml/kg.d
临床估算
(累积+继丢+生理需要)
90-120ml/kg.d
中度Ⅱ° 5-10%
50-100ml/kg.d
120-150ml/.d
150-180ml/kg.d
重度Ⅲ >10-15% 100-120ml/kg.d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总输液量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 . 除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 氯,磷和乳酸偏高,以及血钠,钙和碳 酸氢盐偏低外,小儿体液电解质的组成 与成人无显著差异。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3.按体重计算,年龄愈小 ,每日需水 量愈多。除生后数天的新生儿水的出入量 (体内、外水的交换量)较小外,(年龄愈 小,水的出入量相对愈多。见 7 版 P38 表 4-4 , 每日需水量) 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 液量的 1/2 ,而成人仅为 1/7 ,婴儿体内水的 交换量为成人的3-4倍,所以婴儿对缺水的耐 受力比成人差。在病理情况下,如果水的入 量不足,而水又不断的损失,则婴儿比成人 更容易发生脱水。
(传染病) 小儿补液
孙明丽
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发热,皮疹,毒血症状(包括全身症状 及多器官系统损伤可有恶心、呕吐、腹 泻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计算补液 量每公斤体重增加3-5ml。
小儿液体疗法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1.小儿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 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血浆和细胞 内液的比例则与成人相似。 (见7版P37, 表4-3,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
5. 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 ( 1 )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 能愈不成熟。因此在排泄相同分量的溶质时,其所 需水量较成人为多(成人0.7ml水/mmol溶质,幼婴 1-2ml水/mmol溶质)。 ( 2 )在摄入量不足或水的丢失增多时,则 较容易超过肾脏浓缩功能的限度而导致代谢产物潴 留和高渗性脱水。 ( 3 )年龄愈小,肾脏的排钠、排酸、产氨 能力也愈差,因而也愈容易发生高钠血症和酸中毒。
补液速度
[扩容方法] A. 2:1等张含钠液 20ml/kg 总量<300ml 30`-60`内快速静 脉滴注或静推 B. 1.4%NaHCO3液20ml/kg (5ml/kg ↑ CO2CP 1mmol/L或2Vol%) C. 5% NaHCO3液,5ml/kg可提高CO2CP 10Vol%/5mEq/L;/5mmol/L.(1ml/kg↑CO2CP 1mmol/L)
5° 与 1° 同 类 型 ( 122 - CO2CP mEq ) ×0.3×体重(kg)=所需碱性液的毫当量数 一般先给总需要量的1/3-1/2。 按CO2CP酸中毒分类: 轻度 30-40Vol% 代谢性酸中毒 中度 20-30Vol% 13-18mmol/L 9-13mmol/L
协 编 ~等渗 ~2/3张 1/3-1/5张
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常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引 流、进食不足或急性感染伴高热等所致。
脱水性质
〈2〉.低渗性脱水: 在失水量相等的情况下,其脱水征比等渗性 脱水更明显;同时因循环血量明显减少,易发 生休克。低钠严重者易发生脑细胞水肿,出现 头疼、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低渗性脱水常 由于严重或长期腹泻、烧伤、补充非电解质溶 液过多、大量利尿后以及营养不良并发腹泻脱 水等引起。
轻 度 50 10-20 60-80 90-120
中 度 50-100 10-30 60-80 120-150
重 度 100-120 10-30 60-80 180-200
3.脱水性质:指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补钠总量 血 清 钠 等渗 高渗 低渗 130< 130-150mmol >150 300< 300-330mg% >330 渗透压 补累积损失:2/3张力 1/2张力 1/3-1/5张力
临床酸中毒较重者,需用碱性溶液,用量 可依公式: 1° ( 40- 测得的 CO2CP ) Vol%×0.3× 体重(kg)=所需碱性溶液的mmol/L 2° BE值×体重(kg)=补碱数(mmol) (碱剩余) 3° 体重(kg)×心跳停止时间(min) ÷10=给碱数(mmol) 4° (-3-(-BE)×0.3×体重(kg)=补 碱数(mEg)
二.婴幼儿液体疗法:
1. 静脉输液的目的:液体疗法的
目的是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及电解质
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酸
碱平衡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使机体进
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婴幼儿液体疗法
1.脱水:指的是机体的液体丢失,是计算补液时的特定部分---“累积损失量”
2.脱水程度:-----补液总量 体重
婴幼儿液体疗法
4. 补液速度:婴幼儿液体疗法包括 补充等积损失、补充继续损失、补充生 理需要,这三个阶段的补液速度各有不
同的要求:
补液速度
(1) 补充等积损失:指补充发病后水 和电解质已经损失的量。补充这部分的液量, 主要目的是尽快地恢复循环血容量及肾功能。 重度脱水者、有明显末梢循环障碍者先给等 渗含钠液迅速扩充血容量。如2: 1等张含钠 液20-30ml/kg,在30-6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或静推,总量不超过300ml。累计损失应在812 小时内补足,余量以 8-10ml/kg/ 小时速度 滴完。约占总量的1/2。(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