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海滩上的雕塑)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第一篇:《海滩上的雕塑》教案《海滩上的雕塑》教案1.看着题目读一读,你觉得要读出什么?读给同学听(读出高兴、惊喜)。
我们再发挥点创造性,读出不同的内容来,给课题加点字:“海滩上的雕塑是……”2.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课文中的“雕塑”指什么?海滩上的雕塑是谁建的?海滩上的雕塑是什么样子?(整理在黑板上。
)二、检查交流,初学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生字词要求读准。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自己读也可以,找同伴读也行,把课文有滋有味地再读一读,思考提出的问题,同学间研读并做好旁批。
3.检查学生质疑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研读学习1.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右边有旁批。
)2.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旁批。
(1)你能把旁批中的问题弄懂吗?能把弄懂的答案照书上的样子旁批吗?需要文中的答案,可以用符号勾画。
(2)学生分小组交流,注意问题的落实。
3.检查自学情况(根据自学情况,学生想汇报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
(1)这些有趣的图案的作者是谁?引导朗读。
(2)激发想象:海鸥会发表什么评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回答。
)(3)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朗读。
)你能设计出全新的雕塑吗?(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把学生设计出的雕塑以与前文对应的形式,补充在省略号处,抽生朗读后再集体读,读出感情。
(4)“收藏”一词妙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感情?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这几个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学习运用1.学生再读课文。
照着书上的样子学一学,你也能提出问题旁批在右边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自己解决,确有困难的老师点拨。
(如:海滩为什么是金色的?全新的雕塑是指什么?“苦心营造”、“顷刻间”等词用得真妙……)2.再读第二段:海滩上的图案一定不止这些,还有哪些图案呢?请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这个段的表达方式,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海滩上的雕塑》优秀教案第一课时.doc(精品)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的有趣、美丽,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
3.了解批读的好处,尝试用“批读法”读书,养成边读边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课1.教师出示大海以及海滩的图片: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如果有机会到海边玩,你们最想做些什么?是啊,赤着脚,在海滩上奔跑,在海水里嬉戏,用沙子做沙堡,这多有趣呀!今天,我们就和一群小朋友到沙滩上去做雕塑去。
(板书课题:沙滩上的雕塑)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2)解决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哟痕 螃 蟹 嘎 掘 澄垒喧 懊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听一听其他人读的是否正确。
(3)猜猜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你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自己读也可以,找同伴读也行,把课文有滋有味地再读一读,思考提出的问题,同学间研读并做好旁批。
2.学生自学,并做好旁批。
理清文章条理。
(1)多种形式读课文,注意读正确,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做好旁批。
3.出示习题,反馈检测。
(1)开火车读文章的生字、生词。
(2)分段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教师指名回答。
(3)提出自己的疑问。
4.教师的“导”。
(1)指导“澄澈”的“澄”是多音字。
“螃蟹”“痕”指导写法。
(2)《海滩上的雕塑》一文中的雕塑都有哪两种?你最喜欢那种雕塑?按这两种不同的雕塑给课文划分为两大段,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3)教师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把两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练习1.读一读生字词。
哟痕 螃 蟹 嘎 掘 澄垒喧 懊2.生字扩词。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海滩上的雕塑》教案(2)探究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主要写在海滩上,“我们”看到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
第二部分(4~10段),主要写“我们”不满意原有的海滩上的雕塑,重新构思创作了雕塑。
第三部分(11~14段),主要写浪涛吞没了“我们”营造的雕塑,但“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
2、海滩上的雕塑师们是谁?我们、小动物们。
感悟1、那一对一对的小沙眼,若隐若现,是蛤蜊们为呼吸新鲜空气打开的小小窗口吗?那条歪歪扭扭的曲线,是海龟匆匆爬走留下的痕迹,还是螃蟹大摇大摆横步沙滩留下的脚印呢?写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以及看见海滩上的沙眼、曲线后所作的猜想。
作者大胆想象,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猜测:海滩上有趣图案的作者就是那些小动物们。
2、海鸥又从海面上飞回来,嘎嘎地叫着,像在发表什么评论······主要写海鸥在嘎嘎叫着。
作者把海鸥嘎嘎叫当做在发表“评论”,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我想:大海一定非常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啊,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涨潮时,“我们”创作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
这里表现出作者的欢乐和对大海的宽容和热爱。
“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说明作者还沉浸在设计雕塑、创作雕塑的美好回忆中,同时,又为自己能设计出让大海收藏的雕塑而感到骄傲。
【教育资料】《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学习专用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播放课件:海滩景色配轻音乐。
教师: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
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程度,并适时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抽生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自主体会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①边读边想。
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
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抽生汇报: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板书:我们、小动物们)学习1~3段。
(1)师: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出示第2段旁的批注。
)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2)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了解蛤蜊,争论“曲线”的作者是谁,并指导读出猜测的语气。
)(3)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给我们带来快乐。
)板书:乐趣(4)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师: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生自由批注。
抽生读批注。
师生共同交流。
学习4~10段。
(1)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2)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我们”干得很起劲,很开心!)(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滩上的雕塑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滩上的雕塑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海豚的形象,体现雕塑的美。
2.能够运用形容词进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
3.能够模仿雕塑,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美感。
4.能够培养欣赏美的能力,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雕塑的造型和美感。
2.形容词的运用。
3.肢体语言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1.雕塑的表达与理解。
2.肢体语言的准确表达。
四、课前准备1.讲师准备《海滩上的雕塑》的视频或图片,并做好相关图示。
2.准备学生相关的写作材料,如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形容词的使用。
2.引入本节课的话题:雕塑。
第二步:分析雕塑的造型1.展示雕塑作品《海滩上的雕塑》。
2.分析雕塑的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
第三步:欣赏文学作品1.朗读文学作品《海滩上的雕塑》。
2.请同学们朗读诗中的文字,尝试理解美景和美感。
3.解释同学们不理解的文字,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第四步:思考肢体语言的表达1.要求同学们模仿雕塑的形姿,使用肢体语言表达美感。
2.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使用肢体语言的方式,使得自己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来。
第五步:探究形容词的运用1.分析篇章中的形容词,进行分析,并思考这些形容词所要表达的意义。
2.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使用形容词进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
第六步:课后思考1.让学生回想并思考本节课所体验到的美。
2.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想以写作的方式书写到作业本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以多种形式体验和领悟雕塑艺术的美学,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气息。
通过课堂互动、讲授和肢体语言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启发同学们的思维,培养其吸收和欣赏文化艺术的能力,以及表达美感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第3课《海滩上的雕塑》导学案

导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导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理清文章脉络。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给课后的生字戴上拼音小帽,写出生词,难读难写的字要特别注意哟!记得运用识字方法巧记生字,直到会认会写为止。
3、关上书本,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hén páng xiâ gā gā chãng yō迹叫澈哎juãlĕi xuān ào挖球腾丧4、借助工具书,了解本课的多音字,并组词落luò、lào 没mãi、mò藏cáng 、zàng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若隐若现歪歪扭扭大摇大摆懊丧5、我会读下面的词语,读不准的对照课文多读几遍。
蛤蜊海龟挖掘雕塑收藏6、快速浏览全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至自然段):主要写在海滩上,“我们”看到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
第二部分(至自然段):主要写“我们”不满意原有的海滩上的雕塑,重新构思创作了雕塑。
第三部分(至自然段):主要写海浪吞没了“我们”营造的雕塑,但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
7、学到这里我知道“海滩上的雕塑”指的是,文中出现的雕塑有。
二、小组交流1、在组长的组织下检查、交流自主学习中的3、4、5、6题的完成情况。
2、交流讨论自主学习中第7小题,不能完成的问题小组长做好记录。
三、全班展示1、全体学生大胆、积极、有序地向全班展示小组交流的结果。
2、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哦!四、巩固达标1、辩字组词懊奥喧宣蟹解2、在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词的空气的海滩的图案的曲线的构想的雕塑今日表现:☆☆☆☆☆组长评价:☆☆☆☆☆教师寄语:家长留言:四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4Y-03-2)导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的有趣、美丽,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敢于创造的精神。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 西师大版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海滩上的雕塑教案西师大版1.2.1~3段。
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漂浮的山教案西师大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如“诞生”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学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批读。
3初步感受例数据、比较的说明方法。
4 了解冰山的特点,萌发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山的特点。
2感受例数据、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读。
教学准备教师:影片《泰坦尼克号》相关片段、《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视频、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登过哪些山?你还知道我国的一些名山吗?(黄山、泰山等),提起泰山,让我想起“稳如泰山”这个成语,是的,山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美丽的地球上,还有一种漂浮的山,它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不信我们来看看这段视频。
2? 教师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的相关片段。
(激起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揭示课文题目:影片中造成船毁人亡的就是漂浮的山。
师述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文字资料。
(板书课文题目:漂浮的山)4、这么美的冰山真的有如此威力吗?要想知道它的真面目,今天我们来学习11课《漂浮的山》。
出示课题:漂浮的山二、自读自悟,初学课文1?请同学打开书,默读课文及本文四处批注。
(出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批注。
根据问题和同学们探讨。
)2 思考:(1)“漂浮的山”指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引导学生看旁批。
(指冰山,巨大的冰块。
)(2)课文介绍了它哪几个的特点?师指导学生完成。
(出示课件。
)三、合作探究,细读课文(?根据上面的结构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教师适时点拨。
)1我们知道了作者从三个方面写了冰山,他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知道吗?出示课件,让学生读段落,感受写作方法。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海滩上的雕塑》优秀教案第二课时.doc(精品)

《海滩上的雕塑》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优美、清丽的语言;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
3.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描写细致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弄清文中描写了哪些雕塑,在读中领悟海滩的有趣、美好,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课1.听写生字新词。
螃蟹懊丧痕迹喧闹堡垒澄澈哎呦挖掘2.海滩上都有哪些有趣的图案,都是谁创造的?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海滩上的雕塑都是谁留下的?发挥想象,海滩上还有什么样的雕塑?(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有感情读。
(2)孩子们蹦呀跳呀,来到了美丽的大海,他们发现了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自读第二段,看看海滩上有哪些图案?都是谁留下的?2.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是呀!海滩上的图案不仅多,而且有趣。
就连飞翔在海面上的海鸥也被吸引了,它们嘎嘎地叫着,似乎在评论着什么……如果你是海鸥,面对这些美丽有趣的雕塑你想说些什么?(二)学习文章第二部分。
过渡:海滩上那有趣的图案吸引来了海鸥在此评论,更引来孩子们更加大胆的构想。
他们的构想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默读课文5——10段,想想“我们”在沙滩上都设计了什么雕塑?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1)指名反馈。
(2)教师导读。
(3)教师引导想象:他们还在沙滩上设计了什么?(4)引导学生讨论:孩子们为什么想把祖国搬到沙滩上?(5)“……”省略的是什么内容?大家想想孩子们还会在沙滩上创造出什么?用书上的形式自己试续编写几句。
班级交流,同桌互比,看谁最有创意?(6)有感情齐读5——10段。
(7)我们的设计真妙呀!瞧,连大海也被吸引了,贪心的大海把我们的作品吞没了,我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懊丧,反而朗声大笑?(8)“收藏”一词是什么意思?把它换成“藏起来”或“收拾”可以吗?为什么?(9)我想: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这是个什么句式?把它改为陈述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石小学双案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课题海滩上的雕塑主备四年级组
课型讲读文时间组长邱海琼
课时第2课时学生姓名_班___审核
导学目标:
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重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导学过程:
一、预学反馈:
同学们见过大海吗?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
二、自主学习:
1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①边读边想。
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
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三、合作探究:
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三、展示交流与释疑点拨: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五、练习提升:
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