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了不起的盖茨比_中盖茨比对黛西_省略_变化分析_评价理论态度子系统视角_江梅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解读

她 跟 家 里 闹 得 几 个 星 期 不 说 话口1。 这 段 追 溯 了少 女 时 代 的黛 西 ,虽 然 丰 衣 足 食 ,但 是 当 她 试 图 为 自 己 的 爱 情 做 出 选 择 时 ,父 权 制 的 枷 锁 仍 无 形 地 牢 牢 地 将 她 置 于 一 种 别 无 选 择 的 境 地 。 在 父 权 制 主 导 的社 会准 则下 ,出身卑微 的盖 茨 比和 黛 西 的 恋 情 在 黛 西 的 家 族 看 来 只 是 一 个 小 插 曲 ,这 种 以财 富 身 份 来 衡 量 人 的 价 值 的 观 念 , 不 仅 将 黛 西 最 初 纯 洁 的 爱 情 幻 灭 了 ,也 将 黛 西 作 为 一 种 代 售 商 品 , 一 直 等 到 腰 缠 万 贯 的 “买 家 ”汤 姆 的出现 ,才以最高 价格 “成交 ”,在 这 场 父 权 制 和 消 费 社 会 共 谋 的 交 易 中 ,忽 略 了女 性 的 个 人 存 在 ,将 她 们 放 低 到 与 物 等 价 的 状 态 下 , 给 她 们 贴 上 各 种 价 值 标 签 【3],抹 杀 了女 性 本应 固有 的 人 格 。
学教 育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解读
圃 张沽琼
内容摘要 :《了不起 的盖茨 比》是美国作 家菲兹杰拉德 的著作。本 文试从 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这部作 品 通 过 “新 女 性 ”黛 西 在 个 人 成 长 和 婚 姻 中受 到 父 权 制 社会 的压 制 ,分 析 当 时女 性 的生 活 境 遇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父权社会下的牺牲品黛西

、
一
个被刻意完 美化的情人—— 黛西
黛 西和盖茨 比在五年前保持过一段情人关系。 他们 曾经有过一段朦胧 美好 的 回忆。 盖茨 比之后所
作 的所有事情都是为 了能够再 次赢得 黛西的芳 心。
黛西不光是盖茨 比的情人 , 更是 盖茨比心 目中的女 神 ,她是盖 茨比的梦想 。 多 数读者都 会被 盖茨 比对 黛西 的那 份持 续五 年而毫不衰减的痴情所迷醉 。 难 道盖 茨 比真得就是 尼克所说 的那样 一 个痴情 的绝对好 男人 吗?我们
g o1 . 26 N o. 3 Mar . 2O 1 7
2 0 1 7年 3月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8 7 1 7( 2 0 1 7 )0 3 . 0 0 7 3 . 0 3
《 了不起 的盖 茨 比》 中父权 社会 下 的牺牲 品黛西
单 俊
成都 6 1 1 8 4 4) ( 四川外 国语大学成都学 院 英语外 事管理系 , 四川
个成功代表 , 因为他的坚忍不拔 , 因为他 的勇敢
顽强, 他凭 自己的奋斗 和拼搏获得 了经 济上 的巨大
成功, 步人 了 卜 层 社会 可是 ,在盖茨 比物质得到 满足之后 ,他又 陷入 了彷徨和空虚 的状态 。豪宅 、 名车 、 高档衣物 、私人海滩等等 ,当拥有之后 也就
收稿 日期 :2 0 1 6 . 1 0 - 0 2 作者简介 :单俊 ( 1 9 8 l ~) ,女,陕西 安康人 ,四川外 国语大 学成都 学院讲 师 ,硕士 ,研究方 向: 符号学 ,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 。
摘
要 :本文从女性 主义 角度分析 黛西命 运的必 然性 ,在盖 茨比眼里黛 西是一 个被 刻 意完美化 的 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6.06菲茨杰拉德因其创作反应社会时代并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被称作“编年史家”。
在其小说《了不起的盖兹比》中,他采取独特的视角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如将故事中女主人公黛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实现了盖兹比从追梦到“美国梦”的历程刻画,反映了当时美国青年人的人生观与目标。
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分析了黛西这一人物形象,其目的并不是为黛西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辩护,而是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小说中,黛西是一个自私冷漠、放荡的女性,这一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不幸的婚姻所致,她对感情及社会现实非常的失望。
在作者笔下,女主人公黛西是一个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丈夫出轨的怨妇,其有情有爱而又虚情假意,既天真烂漫又冷酷无情。
黛西作为美国当时时代的女人,由于物质方面的匮乏造成品格方面不可能像男人那样健全,最终成为美国梦的牺牲品。
一、黛西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受的打击(一)小说中黛西的人生经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黛西出生在美国南部肯塔基州的一位有钱人家庭,家庭的富裕让其从小追求浪漫、养尊处优。
年轻时期的黛西是肯塔基州最爱出风头的一位,她身着白色短裙,开着白色的跑车,很多年轻的军官整日围着她转。
盖茨比便是这些军官中的一位,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却因为贫穷被黛西所抛弃。
在盖茨比离开黛西后,黛西的生活变得非常无聊与空虚,她经常出现在社交舞会,整夜和五六个男人玩耍,到了黎明才开始上床睡觉,生活变得非常的颓废。
就在此时,年轻而又富裕的汤姆出现在黛西的生活中,黛西被他的财富与地位深深的吸引,她很快将盖茨比忘记并与汤姆结婚,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
但是,汤姆天生凶狠、野蛮,并与另一位有夫之妇公开同居。
黛西为此而痛恨不已,但因为不能放弃得来的荣华富贵及上流社会的地位,而只能默默忍受丈夫的行为。
黛西生了女儿并定居芝加哥后,每天和一群人过着放荡的生活。
黛西的家庭背景及出身为其以后“魔鬼灵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周围的环境,共同塑造了其双重性格的人物形象。
重解_了不起的盖茨比_中戴西这一女性形象

第31卷第4期Vol.31No.4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年7月July2010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迷茫一代的成员之一,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为其奠定了文坛的地位,被称作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
著名作家T·S·艾略特曾声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自从亨利·詹姆斯之后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戴西曾引起很多评论,大多数评论都认为戴西是导致盖茨比理想破灭的因素之一,如:“她(戴西)不过是一个以享乐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资产阶级小姐,没有思想,没有情操,虚假浅薄,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她绝不可能为了实现盖茨比的梦想去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
”[1](P5)又如:“戴西在整个故事中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她并不是盖茨比在他的梦幻世界里所描绘和拼命追求的完美形象,而是‘爵士时代’里的一个绝妙的代表,是世俗社会的典型本质的化身”[2](P181)。
而周佳球在《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中曾提出“只把戴西看作是一个‘拜金女郎’的话,我们似乎不仅仅侮辱了盖茨比神圣的爱情,而且也损害了作者的声誉,因为他笔下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丰满而生动的人物,是一个丈夫出轨的怨妇,有情有爱但又虚情假意,既实际又浪漫,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的女人。
”[3](P2)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戴西被理解为这样的角色?本文主要从父权社会中四个男性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并结合对女主人公的分析重塑戴西这一人物形象。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戴西这一人物形象是通过四个男人的语言刻画出来的,他们分别是:作者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戴西的前男友杰伊·盖茨比、戴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和戴西的表兄尼克·卡拉维。
英语语言文学视野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和盖茨比人物分析

英语语言文学视野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和盖茨比人物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毕》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展现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命运。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角色,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黛西和盖茨毕。
在英语语言文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他们在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我们来谈谈黛西。
黛西·布坎南是小说的重要女性人物,她是一个富有、完美、迷人的女人。
黛西出生在农场主的家庭,她自小就接受了高昂的教育,沉浸在富丽堂皇的环境中。
她对金钱和地位有着极强的渴求,这也是她对盖茨毕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
在黛西的身上,作者菲茨杰拉德勾勒出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的存在在小说中既是诱惑,又是悲剧。
黛西的性格有着明显的自私和虚荣倾向。
她迷恋物质世界,对金钱和地位的痴迷让她无法看到真正的爱情。
她选择了无聊而富有的汤姆,而不是对她真心真意的盖茨毕。
她追求的是社会地位和物质享受,而非内心的平静和真爱。
在小说的结尾,当盖茨毕为她挡子弹时,她没有愤怒和伤痛,而是选择了逃避,这从侧面展现出了她的冷漠和自私。
黛西的性格使得她成为小说中的一大悲剧角色,她代表了20世纪美国社会中一部分女性的命运。
与黛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盖茨毕。
盖茨毕是一个神秘又迷人的人物,他在读者的印象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盖茨毕从小就憧憬着美国梦,他渴望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精英。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确实获得了财富和地位,但他却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爱情。
在与黛西的爱情中,盖茨毕表现出了极大的痴迷和忠诚,他为黛西牺牲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盖茨毕对黛西的痴迷成为了他最大的悲剧,他的一生都在追逐一个不可能的梦想,最终只得到了痛苦和绝望。
盖茨毕的形象代表了20世纪美国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命运。
他们为了追逐虚幻的幸福和现实的财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却发现这一切都是空洞和虚假的。
盖茨毕失去了自己真正的灵魂,成为了一个被社会利益所驱使的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黛西的态度变化分析——评价理论态

三、 菲茨杰拉德和《 了不起 的盖茨 比》
( 一) 作 者菲茨杰拉德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这部小说 中反应 了 自己的情感 意识 , 从 小 说 的人 物 中也能 读 到 作者 真 实生 活 的缩 影 。小说 的主要叙述者 尼克和 菲茨杰拉德 一样 , 都 是 来 自社会 中产 阶级 , 他们都 渴望成 功 , 但是却 发现 自己 与这个 社会 格格 不入 。他 们在 追求 成功 与财 富 的时 候, 一直抱着怀 疑和 自我反省 的态度 , 使他 们很难 适应 他们 梦寐以求 的生活并最终走到了悲剧人生 的危险边 缘。小说 的主要叙 述者尼克既是小说的参与者也是旁 观者 , 他 在促成盖 茨 比和黛西 的重聚过 程 中起 到 了重
系 。判 断可分 为社会 评判 ( s o c i a l e s t e e m) 和社 会 约束 ( s o c i a l s a n c t i o n ) 。社会评 判与行为规范 ( n o r m a l i t y ) 、 做 事才干 ( c a p a c i t y ) 和坚韧不拔 ( t e n a c i t y ) 有关 ; 社会约束 与是 否 真实 可靠 ( v e r a c i t y ) 、 行 为是 否 正 当 ( p r o p r i e t y )
现 了美 国梦的破 灭。小说的大量情节都 融入 了菲 茨杰拉德 个人 的生活经历 , 而黛西也是菲茨杰拉德现 实生活 中的妻子的缩影 。
尽管 国内外很 多学者都从不 同角度研 究过这部经典 , 然 而很 少有研 究者从 态度 资源 角度分析这部作品 。因此 , 本研 究拟从 态度 资源的三个子 系统对《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盖 茨比对黛西的 态度变化进行尝试性分析。
文 吏 研 究。 叫0Q一 3卜Z 0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黛西的态度变化研究——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中期报告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黛西的态度变化研究——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中期报告《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华与荒芜,展现了人性的欲望与虚荣。
本文拟采用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探讨盖茨比对黛西的态度变化。
评价理论是关注人类评价和评价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态度系统。
态度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认知部分(知觉与信念)、情感部分(情感值与态度情感)、行为意向。
人在评价某一事物时,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构建了对态度的整体观念。
在探讨盖茨比对黛西的态度变化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
首先,盖茨比最初的态度是崇拜、憧憬,这在他看到黛西时就可以看出来。
他对她的认知部分是由知觉和信念构成的,知觉使他相信她是完美的女性形象,信念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她。
情感部分是由强烈的情感值和热情的态度情感构成,表现为盖茨比对黛西的超然崇拜和深深的爱慕之情。
行为意向则表现为他不断努力,希望与黛西在一起。
其次,在认识到黛西早已嫁给汤姆后,盖茨比的态度产生了挫败与沮丧。
他看到了黛西在社交场合的表现,由此对她的认知产生了变化。
他的情感部分也遭受了打击,情感值下降,态度情感转变成了不满和遗憾。
但他对黛西的深情并未改变,行为意向仍然是追求她。
第三,盖茨比开始尝试去重获黛西的心。
他从沉默中走出来,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黛西交流。
在这个阶段,他的认知部分发生了改变,对黛西的信念逐渐变成了“与你在一起”,这种认知多了一份主观性,更强烈地表现了他对黛西的渴望。
情感部分也表现出了改变,他的情感值回升,态度情感变得温柔又渴望。
行为意向转化为不断努力与黛西在一起。
最后,在汤姆的干涉下,盖茨比最终失去了黛西。
他对黛西的认知部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念从“与你在一起”转化为“无法在一起”,这种认知变得更为现实,出现了一定悔恨的情感。
情感部分中的情感值下降,但态度情感维持温柔,表现出一份怜悯和惋惜。
行为意向则表现为盖茨比接受了无法与黛西在一起的现实,放弃了努力。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分析崔雪静摘要:杰伊•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男主人公,原名詹姆斯•盖兹,是一对贫穷的庄稼人的孩子。
但他不愿像他的父母那样当一个庄稼汉,他有着更远大的理想,他想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随着事态的发展,盖茨比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黛西身上,但黛西并不能为盖茨比提供什么,反而带给了盖茨比悲剧结局。
另一方面,盖茨比违法的赚钱途径也加速了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盖茨比;黛西;人物分析第一次认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因为莱昂纳多的同名电影,他在电影中饰演盖茨比。
电影以尼克的视角讲述了盖茨比的一生,白手起家到社会新贵,最终因为对黛西的执着而毁了自己。
当时看了,多多少少有点感触,为盖茨比的结局唏嘘。
后来偶然间在网上看见了同名电子书,产生了兴趣,看完后了解了电影和书之间的联系,便更想多了解一些里面的人物,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
本文主要从梦想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盖茨比,以及探讨盖茨比悲剧结局的原因。
一、盖茨比的梦想1、前期的梦想-步入上流社会前期,盖茨比的梦想是脱离庄稼人身份,步入上流社会,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那时的盖茨比有着勃勃野心,他一边幻想着未来,一边等待着机遇。
终于,他在小女儿海湾等来了乘着游艇的科迪——一个亿万富翁。
“对于手持船桨抬眼望着那围有栏杆的甲板的年轻盖兹来说,那个快艇便代表了世界上一切美丽和迷人的事物”1。
科迪发现这个年轻人有个聪明的脑袋,而且有远大抱负,于是他给了盖茨比这次机会,带着盖茨比离开了这个小地方。
这是盖茨比为了梦想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他人生的起步。
之后盖茨比被科迪雇佣,为他处理工作及生活私事,甚至还是他的监护人。
科迪越来越信任盖茨比,他老了,为了避免错误的决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科迪交给盖茨比的也越多,这对盖茨比来说是很有益的。
科迪能有如今的成就,他的阅历和经验对于盖茨比来说能让盖茨比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和为人处世之道。
这是盖茨比梦想的基石,科迪拓宽了盖茨比的眼界,教了他许多,使他成长,让他一点点的脱离盖兹,成为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