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跨期选择
08上财试题分析

一、08年经济学考试大纲(一)微观部分: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二)宏观部分:1、宏观经济指标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工人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二、08年经济学考试试题分析经济学考试试题150分,其中宏观和微观严格的各占75分,试题题型有判断,选择,计算论述,题型设计合理,布局清晰。
从总体上讲,08年的试题难度大于07年,各类题型的难度较往年都有所上升,选择题和主观大题尤为明显,这也符合上财经济学的题目设计方向。
仔细分析08年试题会发现08年试题紧紧围绕08年的经济学大纲,没有超出经济学的考试大纲范围,但是又不是完全雷同于书本,试题会在书本原有知识点上有所拔高和有些原创的新题,如计算论述题第6题,注重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点的能力。
08年考题基本上直接或间接全部覆盖所列出的大纲考点,虽然在某些重点章节有所偏重,但是总体上是基本全面覆盖,大纲所没有列出的章节在考试中不会出现如风险资产等。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题库-跨时期选择【圣才出品】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现在与将来消费的都是正常商品,利率上升一定会使( )。 A.储蓄者存钱更多 B.借款者借钱更少 C.减少每个人的现在消费 D.每个人的境况更坏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人是储蓄者,利率上升后,他仍然会是一个储蓄者,此时他的境况 变好。但是无法判断他是否储蓄更多,因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方向相反;如果一个人是 借款者,利率上升后,预算线绕禀赋点旋转,若消费者仍然做一个借款者,那么新的消费 一定在禀赋点的右边初始消费的左边。此时借款者借钱将更少。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10 章 跨时期)
【答案】T
【解析】正收入流的现值为:
m 1 r
。当利率上升,正收入流的现值必然减少。
2.如果消费者可以以相同的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可以负担起一项消费现值等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者愿意将今天一部分的消费来替代明天的消费,而究竟愿意替代多少,这又取决于其特有
的消费形式。
9.利率变动的效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替代效应,利率上升,替代效应趋于鼓励 储蓄;另一部分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趋于减少储蓄。( )
4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2.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c1, c2 minc1, c2
c1、c2 分别为时期 1 和时期 2 的消费量。该消费者在时期 1 赚了 189 元,将会在时期
10 第3讲 跨期选择

并将所有收入存入银行,即s1=m1 ,并且 储蓄利率为r 。 c2=(1+r)m1+m2
• 这个消费者在时期2 的消费支出将是:
跨期选择
• 现在假设消费者在时期2的消费为零,即c2=0
• 这个消费者可以从银行借款的最大量:
b1=m2/(1+r)
• 这个消费者在时期1 的消费支出最大将会达到:
c1 = m1 +m2 /(1+r)
第三讲 消费者理论 ——跨期选择
刘东勋 2005-10-26
问题的提出(Motivation)
• 前面我们假设消费者的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 地点和给定特定的事件,现在我们要放松时间的 假设,将消费选择从同一时间扩展到不同的时间, 比如说,现在和将来,上个时期和下个时期,等 • 我们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 消费者是如何将其总收入分布到每个时期的 (或者说,现在的储蓄是为了以后的消费)? – 或者,当一个消费者的收入滞后的时候,这个 消费者如何通过借贷来安排现在的消费?
应用1:利率变化的影响
• 储蓄者(贷款者):利率上涨=〉仍然是储 蓄者,为什么? • 根据式(11),若r上涨,则一定有c1降低 且c2增加。
c2
c1
显示偏好解释:利率上涨后,消费者 的初始消费束位于禀赋点的左边,表 明他是一个贷款者(储蓄者),既然 初始消费束右边的点没被选择,说明 这些店不如初始消费束受偏好。而变 陡的预算线上半部分一定在初始消费 束的上边和左边,因而新消费束一定 在禀赋点的左边。
c2
(1+r)m1+m2 储蓄 借贷
m2
O
m1
m1+m2/(1+r)
c1
跨期预算约束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章节题库(跨时期选择)【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章节题库第10章跨时期选择1.利率上升必然引起给定正收入流现值的减少。
()【答案】T【解析】正收入流的现值为:m/(1+r)。
当利率上升,正收入流的现值必然减少。
2.如果消费者可以以相同的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可以负担起一项消费现值等于收入现值的消费计划。
()【答案】T【解析】消费者以同样的利率进行借贷,那么预算约束方程为:c1+c2/(1+r)=m1+m2/(1+r)。
方程左边为消费的现值,右边为收入的现值。
如果消费的现值等于收入的现值,消费是可行的。
3.当利率是5%时,某消费者是一个净借款者,但利率是25%时,该消费者是一个净储蓄者。
利率从5%增长至25%可能会使该消费者境况变坏。
()【答案】T【解析】如果利率下降后,消费者从贷款者变成了借款者,那么他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是变好还是变坏。
如图10-1所示,假设利率降低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为C点,此时消费者选择了在以前预算条件下无法选择的点,但这并不表明对消费者而言C点比A点境况更好,因而此时无法判断消费者的境况变化。
同理,利率上升使得消费者由借款者变成了储蓄者,消费者的境况变化也是无法判断的。
图10-1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境况变化4.如果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理性人就不会存钱。
()【答案】F【解析】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消费者跨期选择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为:MRS1,2=1+ρ,其中ρ为实际利率。
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ρ<0。
但是只要1+ρ>0,那么预算线与无差别曲线的切点仍可能位于禀赋点上方,即仍然可能会进行储蓄。
5.若名义利率为3%,物价每年下降2%,则实际利率大约为5%。
()【答案】T【解析】由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则实际利率为r=i-π=3%-(-2%)=5%。
6.假设消费者在时期1和时期2拥有的货币量为(m1,m2),并且假设消费者将货币从时期1转到时期2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不生息的储蓄,则他在时期2最多只能花费m2。
第十章 跨期选择

......
mT (1 r)T
时期
1
2
3
PV (r 0.1) PV (r 0.2)
现金流1 100 200 300 529.752 475
现金流2 300 150 100 519.008 494.444
第十章 跨期选择
Slide 19
现值分析
现值分析
如果消费者能够按固定利率进行借贷,那么 消费者总是偏好具有更高现值的现金流。
第十章 跨期选择
Slide 23
现值分析
国企工人工龄的买断问题
国企在裁员时,往往采取一次性补偿,买断工人的 工龄,从此工人就与企业无关。如何计算工人应该 得到的一次性补偿金额?
PV
x 1
(1 r)
x 2
(1 r)2
......
x t
(1 r)t
第十章 跨期选择
Slide 24
现值分析
消费信贷:分期付款
可耗竭资源(石油)的定价
资产市场均衡与石油价格
跨期套利条件
pt (1 r) pt1
第十章 跨期选择
Slide 36
资产市场
可耗竭资源(石油)的定价
当市场明确知道石油将在T年内耗尽,石油 价格将会作怎样的反应?
pt
C (1 r)T t
第十章 跨期选择
Slide 37
资产市场
可再生资源(森林)的砍伐
第十章 跨期选择
Slide 7
利率与储蓄
预算约束
支出贴现总量=收入贴现总值
现值形式:
c1
c2 1 r
m1
m2 1 r
(1 r)c1 c2
未来值形式: (1 r)c1 c2 (1 r)m1 m2
10、消费者行为理论_跨时期选择

CH 10 跨时期选择一、预算约束 令:(c 1,c 2)——两个时期的消费量;(m 1,m 2)—— 两个时期的货币量;价格≡1; 消费者将货币跨期转移的途径——储蓄(不生息)。
消费者借钱的利率= r 。
(1)消费者是储蓄者: c 1<m 1时期2,消费量: c 2= m 2+(m 1- c 1)+r (m 1- c 1)= m 2+(1+ r )(m 1- c 1) (2)消费者是借款者: c 1>m 1c 2= m 2 -(c 1- m 1)- r (c 1- m 1)= m 2+(1+ r )(m 1- c 1)(3:如果,c 1=m 1;c 2= m 2,消费者不是借款者、贷款者,消费状况。
预算线 = p 1c 1 + p 2c 2 = p 1m 1 + p 2m 2(4)跨时期的预算约束:以终值表示的预算约束=(1+ r )c 1+ c 2=(1+ r )m 1+ m 2 ※ 以现值表示的预算约束= c 1+ c 2 /(1+ r )= m 1+ m 2 /(1+ r )——预算线经过(m 1,m 2)(可视作禀赋点),二、各种消费偏好消费偏好用无差异曲线表示。
1、完全替代今天消费和明天消费无差异。
→消费者只消费价格低的。
→若在跨期选择时,消费者只在价格低的时期消费。
→实际上,不可能一时期消费,另一时期不消费→不现实。
2、完全互补:今天消费量=明天消费量。
→ 消费者不愿用一个时期的替代另一时期的。
3、良好性状消费者愿意用部分今天的消费,替代明天的消费。
凸性偏好:消费者愿意在每个时期都消费,而不愿今天消费很多,明天一点也不消费。
三、比较静态分析1、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利率上升,预算线变陡。
(r 大/斜率的绝对值大→陡)2、利率变化→消费者选择做借款者还是做贷款者。
(1)利率上升——消费者原来是一贷款者,他还将是贷款者; 利率下降——消费者原来是一借款者,他还将是借款者。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跨期选择精选全文

每一期禀赋(m1,m2)
m2
● 禀赋点
m1
c1
2
二、既不借款也不储蓄的消费者预算
1期预算:m1=p1c1 2期预算:m2=p2c2 最优消费组合:
c2
(c1,c2)=(m1/p1,m2/p2)
禀赋点
m2
●
m1
c1
3
三、消费者是一个储蓄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第十章 跨期选择
将时间引入消费者选择问题中,分析消费时 期的最优选择 1、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2、跨期中的最优选择 3、跨期中的Slutsky方程 4、实际利率
1
§10.1 跨期预算
一、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两个时期:1和2
每期消费量(c1,c2),每一期商品视为综合商
品
c2
每一期价格(p1,p2)
p2c2 m2 (1 r)(m1 p1c1)
或者:(1 r) p c +p c =(1 r)m +m
11 2 2
1
2
p1c1
+
p2 (1r
)
c2
=m1 +
m2 (1r )
4
c2
●(1
r
)m 1
+m 2
禀赋终值 禀赋现值
m2/p2
●
m1/p1
m + m2 1 (1r)
●
c1
5
四、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c2
slope
初始消费
(1 r)
p1 p2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第10章 跨时期选择

1+15% 2
= 82
= −49
现值分析
2.内涵报酬率
r
B
C
当 = 10%, = −2000 +
15%
E
10%
−49
O
当 = 15%, = −2000 +
A
D
82
NPV
1200
1+10%
1200
1+15%
+
+
1200
1+10% 2
1200
1+15% 2
= 82
= −49
但利率是7%。如果该消费者今年上20节钢琴课,那么他明年会参加
几节滑冰课?
例子2
张先生将他的生活大致分为两个时期(退休前),退休前他总计赚了
100万元,退休后他靠之前的储蓄生活。张先生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
拉斯函数(1 , 2 ) = 12 2 ,1 、2 分别表示他在时期1与时期2的消费量。
整理化简可得: (1 + )1 + 2 = (1 + )1 + 2
这就是以终值(未来值)来表示跨时期消费的预算约束,左边表示支出
的终值,右边表示收入的终值。
2
或者:1 +
1+
= 1 +
2
1+
这就是以现值(现在值)来表示跨时期消费的预算约束,左边表示
货币支出的现值,右边表示货币收入的现值。
整理化简可得:
1
2
1 + 1 + 2 =
1
2
1 + 1 + 2
4. 有通胀预算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利率上升,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每个时期的消费产生怎样的 影响?
13
斯勒茨基方程
c1 c c1 (m1 c1 ) r r m (?)
s 1 (-) ()
0
不定
if m1 c1借款者
if m1 c1贷款者
x1 x1s x1m ( w1 x1 ) p1 p1 m
(支付不了那么多)
26
21
八、现值的应用:投资的判断 假设支付流(p1,p2)可以购买收入流 (m1,m2),通过比较支付流和收入流的现值的比较 来评估投资,如果下式成立就是一个好的投资:
m1
m2 p2 p1 (1 r ) (1 r )
还可以用等价的方法是使用净现值。净现金流 是(m1 -p1, ),净现值为: NPV= m1 -p1+( m2 -p2 )/(1+r)
4
重新排列上述消费者预算约束,得到其他有种有用的形式:
未来值形式: (1 r )c1 c2 (1 r )m1 m2
c2 m2 m1 现值形式:c1 1 r 1 r
c2
(1 r )m1 m2
(终值)
k ( 1 r )
m2
m1
m2 m1 1 r
19
经济学家有时认为,具有较高现值的禀赋占优于具有较低现值的禀赋。
(m1’ , m2’ )是一个比初始禀赋要差得消费束(因为它位于经过 初始禀赋的无差异曲线的下方),但是如果消费者能按利率r进行借贷, 他就会偏好(m1’ , m2’ )超过(m1,m2).因为在禀赋(m1’ , m2’ )下, 他可以支付得起像 (c1,c2)这样的消费束。
22
九、债券价格的计算 债券是承诺作出某种形式的支付安排的金融工具。债
券是由公司或政府发行的。它基本上是一种借款方式。借 款人——发行债券的行为人——承诺在每个时期支付固定 数量的x美元(息票),直至某个日期T(到期日)为止,在到 期日,借款人向债券的持有人支付F美元(面值)。如果利率 上升,债券的现值就会下降。
利率r上升,一定会使预算线更加陡峭。当然,禀赋 总是可以支付的起,所以预算线这种移动,实质上是围绕b 禀赋点的转动。
8
2、成为一个借款者或一个贷款者的选择是如何随着
利率的变动而变化。这取决于消费者最初是借款者还是贷 款者。 首先,假设最初是贷款者。 利率上升 消费者必定选择做一个贷款者。
c1
11
最后,假设开始是一个借款者, 利率上升 仍为借款者,福利如何? 可能变成贷款者,福利如何?
c2
变为贷款者 初始预算线 m2
禀赋
借款者
仍为借款者 m1 c1
12
四、斯勒茨基方程和跨时期选择
我们可以利用斯勒茨基方程,将因利率变动而引 起的需求变动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债券的支付流:
( x, x, x,..., x, F )
支付流的现值是:
PV x x x F ...... (1 r ) (1 r )2 (1 r )T 1 (1 r )T
23
统一公债、终身年金:承诺永久性的每年支付x。
x x PV ...... 2 (1 r ) (1 r ) 1 x x [x ......] 2 (1 r ) (1 r ) (1 r ) 1 [ x PV ] (1 r ) x r
1 r c 2 m2 (m1 c1 ) 1+ 1 r 假设 为实际利率,则定义1+ = 1+ c 2 m2 (1+ )( m1 c1 ) 1+ 度量的是,你在时期1放弃的若干消费是 你在时期2得到的额外消费。
被称为实际利率的原因:它表明的是你能
得到的额外消费,而不是额外的货币量。
16
(1+)(1+ )=1 r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1 r 1+ = 1+ 1 r r = 1 1+ 1+ 这就是实际利率的精确表达。 (1+)(1+ )=1+ + + =1 r
r
17
六、现值:更仔细的研究
(1 r )c1 c2 (1 r )m1 m2用终值表示禀赋的价值 考察终值这个概念: 如果能以r借款或贷款, 今天的1美元,明天是(1+r)
18
c2 m2 c1 m1 用现值表示禀赋价值 1 r 1 r 考察现值的概念:一切以今天的货币为单位来度量。 1 美元,等于明天的1美元。 1 r 现值概念还有另一层含义: 今天的 如果消费者能够按固定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 始终偏好具有较高现值的收入模式,而不是具有较低 现值的收入模式。 这种观点成立的原因是:具有较高价值的禀赋产生的预算线 离原点较远,新预算线包括原预算线,这意味着消费者在拥有 原预算线下的全部消费机会以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消费机会。 这是因为出售较高现值的禀赋可以得到更多的消费。 禀赋现值大的,禀赋的终值也一定大。
c1
(现值)
5
二、消费偏好 良态偏好
6
三、最优选择
c2 c2
禀赋 m2 c2 选择 m2 选择
禀赋
m1 借款者
c1
c1
m1 贷款者
c1
7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消费者如何随利率变动做出反应。
1、看预算线的移动。
c2=m2+(m1—c1)+r (m1—c1) =m2+(1+r)(m1—c1)
新消费点可能出现在禀赋点左边红粗线部 分吗?成为一个贷款者吗?
初始预算线
禀赋
m2 新消费点
m1 初始消费点
c1
10
再次,最初作为一个贷款者。 利率下降 仍作为一个贷款者,福利如何? 有可能变成一个借款者,福利如何?
c2
贷款者 初始预算线 禀赋 变为借款者
判断如图7.5
仍为贷款者 m2
m1
c2
c2=m2+(m1—c1)+r (m1—c1) =m2+(1+r)(m1—c1)
新消费点
初始消费 m2 禀赋 初始预算线,斜率为-(1+r)
新消费点是否会倒禀赋点右边的红粗线 成为一个借款者吗? m1 c1
9
其次,消费者最初是一个借款者。
利率下降 仍旧做借款者。
c2
c2=m2+(m1—c1)+r (m1—c1) =m2+(1+r)(m1—c1)
c1
可能的消费(c1,c2) m2 具有较高现值的禀赋 m1 m1 ’
初始禀赋 m2
’
c2
20
七、跨时期的现值分析 考察三时期的模型。
c3 m3 c2 m2 + m 利率相等 1 2 2 1 r ( 1 r) 1 r ( 1 r)
c1
c1
c3 m3 c2 m + m1 2 利率不相等 1 r1 ( 1 r1)(1 r2 ) 1 r1 ( 1 r1)(1 r2 )
第十章
跨期选择 ——多时期的消费选择
预算约束
消费偏好
一、预算约束:
储蓄的含义:延期消费 收入流: (m1 , m2 ) 消费流: (c1 , c2 ) 并且每个时期的消费价格为1. 利率r :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价格)
2
第一种情况
假设: 1、储蓄利率为零。 2、不允许借款。 预算线为:
c2 预算线,斜率为-1 C2 m2 禀赋
C1
m1
c1
3
第二种情况: 假设: 1、利率不为零。 2、消费者做一个储蓄者,即c1<m1 消费者的预算预算为: c2=m2+(m1—c1)+r (m1—c1) =m2+(1+r)(m1—c1) 第三种情况: 假设: 1、利率不为零。 2、消费者做一个借款者,即c1>m1。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为: c2=m2—(c1—m1)—r (c1—m1) =m2+(1+r)(m1—c1) 第四种情况: C1=m1, c2=m2 (波洛尼厄斯点)
25
如果借入x,你需要支付利息rx,在美国某些利息 支付是可以抵税的,当然一些并不可以,抵押借款的 利息支付、企业的大多数利息支付都可以抵税,但普 通消费借款的利息支付则不能抵扣税款。
如果特定的利息支付可以抵扣税款,就可以从其 他应税收入中扣除这项利息支付,并只对剩下的收入 纳税。于是,你所支付的rx的利息将使你的纳税额减 少trx,最终,你借入的x美元的全部的成本rxtrx=(1-t)rx 对于处于相同的税级的纳税人,不论是借款人还 是贷款人,税后利率都是一样的。
14
五、通货膨胀
以前,消费者今天放弃Δ c,明天得到消费(1+r)Δ c。 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问题。 现在,假定,今天的价格为1,明天的价格为p2 时期2的禀赋的货币价值为p2m2
消费者在时期2的货币数量就可以表示为:
p2c2= p2m2+ (1+r)(m1-c1)
15
(1 r ) c 2 m2 (m1 c1 ) p2 我们用通货膨胀率 来表示上式,p2 =p1 + =1+
24
十、税收
利息收入是作为普通收入课税的。利息收入和普通 收入所支付的税率相同。
假设边际税率为t,那么,增加收入Δ m的课税为 tΔ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