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祝枝山的故事 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
历史趣谈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在书法上的建树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在书法上的建树怎样的
导语:唐寅,即唐伯虎,是历史上着名的书画家、诗人,不仅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还位列明四家,他的书画作品如今藏于世界各地的多个博物馆中
唐寅,即唐伯虎,是历史上着名的书画家、诗人,不仅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还位列明四家,他的书画作品如今藏于世界各地的多个博物馆中。
唐寅于成化年间降生苏州府,分别于13岁和15岁时认识祝枝山和文征明,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苏州府学习。
19岁的时候,唐寅与徐氏结婚,25岁时唐伯虎的父亲去世,此后母亲、妻儿、妹妹相继离世,家道日益中落,在祝枝山的鼓励下准备科举考试。
但在科考期间,与好友夜夜宿醉风月场,十分被主考官所厌恶,幸得苏州知府惜才求情才录于榜末。
此后,唐伯虎仕途艰难,乡试第一却又牵连科场案被贬,此后不愿就任小官职,31岁时婚姻不顺休妻,漂泊四地后得病,在家休养了很久才好。
与兄弟分家后,唐伯虎卖画为生,日日纵情酒色,与文征明关系逐渐僵硬,此后多作书画。
1508年唐伯虎筑新居桃花庵和梦墨亭,次年亲侄儿年仅十二便夭折,唐伯虎为其作诗画送别,四十岁时为自己作自寿诗和画。
1513年,唐寅写信给文征明二人重修旧好,次年被宁王所聘,只一年便装疯得返。
此后唐寅时常为吴县知府作诗画,该期间作品产量极大。
嘉靖元年,唐寅为送别吴县知府作诗,次年自书诗翰册,同年年底病逝。
唐寅一生坎坷,如此才华竟有怀才不遇之悲,他的书画、诗文至今已是遗世之宝,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之深难以言明,其作品被收藏于世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祝枝山擅长自我炒作:写诗炒政绩 写草书斥礼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祝枝山擅长自我炒作:写诗炒政绩写草书斥礼教
导语:古代没有报纸、电台、电视台,不能在报纸上留字、在电台上留声、电视上留相,要流芳百世困难重重,炒作起来比现代人不知要艰难多少倍,但中
古代没有报纸、电台、电视台,不能在报纸上留字、在电台上留声、电视上留相,要流芳百世困难重重,炒作起来比现代人不知要艰难多少倍,但中国人自有炒作的办法。
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齐名,并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授任兴宁知县。
在兴宁任职6年期间,他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卓有政绩。
他长途跋涉几千里到兴宁接任后,立即着手整理积压几年的公文。
上任仅几个月时间,就把几年来的积案全部处理完毕,使百姓心悦诚服。
这些政绩在民间广为流传,也跟他懂得宣传炒作有关。
1 炒政绩
祝枝山为什么愿意从富裕地区到南蛮地区偏僻的小县兴宁任知县任职呢?其实,他就和普通百姓一样,无非是想建功立业,要建功立业就要当官,他只是命运多舛,直到年逾五十仍未被官场录用,使他焦躁不安、异常痛苦,常常借酒消愁。
五十四岁那年谒选,他总算得了一官半职,被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
他到兴宁当县长八年,做了三件有影响的事。
一是维稳。
当时的兴宁县民俗不淳,社会秩序不好,有强盗常出山谷放火抢劫。
他为了把维稳工作做好,把它放到首位,组织人员对扰民的强盗进行严厉打击,曾在一个早晨一次性捕获三十多人,使县城有了比较安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是抓了兴宁县志的修撰工作。
这对现在的官场来说,此项工作干
生活常识分享。
祝枝山巧思辩对联名人故事

祝枝山巧思辩对联名人故事
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位才子,他还在乡里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显露才气了。
当时乡里有个财主,平日为富不仁,祝枝山很看不过去。
临近年关,财主的妻子又生个儿子,可把财主高兴坏了,人前人后,更显出一副高傲的样子。
祝枝山便想戏谑他一番,出一口胸中的恶气。
年三十夜里,祝枝山偷偷写了一副对联,贴到财主家的门上。
第二天大年初一,财主门前取聚集了很多人,都指着这副对联发笑。
财主出门来看,人们笑得更响了,有个人还怪腔怪调地高声念着:“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夫人分娩妖孽,不是好儿好女。
”
财主气得口眼歪斜,经过多方查对,发现是祝枝山所为。
他年也不过了,在乡里的“明伦堂”,邀集了士绅长辈,要大家教训教训这个年轻后生。
祝枝山来了,他往当中一坐,堂堂正正地说:“我是仰慕老叔的为人,特地送上这副对联祝贺新春的。
这副对联大吉大利,别人我还不送呢!有的人不会念,歪曲了我的原意。
我写的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夫人分娩,妖孽不是,好儿好女。
”
乡绅们听了,觉得有理,反过来埋怨财主说:“这不是好话吗?大年大节的,你摆这阵势,不是惹人笑话吗?”
对联上没有标点,究竟是“六——六”读,还是“四——四”读,并没有规定,财主明知道祝枝山弄鬼,可却欲怒不能,只好自认倒霉。
【历史故事】祝枝山的故事 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

【历史故事】祝枝山的故事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历史故事】祝枝山的故事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四大才子祝枝山: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枝山出生于七代做官的魁儒家庭。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够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够并作诗文,被称作“神童”。
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
17岁即为中秀才,32岁中举人,但直至55岁才保住一官半职,授广东兴宁县知县,63岁任京兆应当天府通判。
由于反感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去故里度残年。
泡茶猜谜祝枝山存有一个女佣,濶濑梅香,她日常侍奉主人左右,和在宴请客人的当中,耳濡目染,也变成了一个问答对诗的能手,时常和主人以谜语对答如流,非常默契,甚得祝枝山的讨厌。
一天,唐伯虎到访,祝枝山说道声:“梅香,去,泡茶!”梅香即为逆市道:“知道,浸回去哉!”少顷,梅香就端的上两杯茶去,却都放到祝枝山面前,听到主人行刑。
唐伯虎有点疑惑,心想,这又就是必须用谜去容易我了。
果然,祝枝山笑着说道:“刚才我与梅香的对话,就是一则谜语,建议踢七言诗一句,踢得中方能够饮茶。
”唐伯虎笑着边想边自语:“梅香,定与春有关,茶乃草、木、人……他一下记起宋代张?的《立春偶成》中有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对了,他喊“梅香,来”,正是“春到”二字,“茶”就是“人间草木”,梅香答:“晓得”,正是“知”字。
于是他大声把这句诗念了出来。
祝枝山苦笑说道:“对了,猜猜得不好,敢情是捷,请用茶。
”唐伯虎接过茶来,忽然又若有所思地说:“这个谜很精彩,可谓字字相扣。
可借你喊的是‘泡茶’,这个‘泡’字是多余的了!”祝枝山哈哈大笑说道:“君不言梅香又说道了声‘浸回去哉’吗?”客人笑得几乎把刚饮进口的茶都喷出来,大呼:“妙!妙!”巧破明珠案祝枝山家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光彩夺目,凡是有幸看到过这颗珠子的人,都赞赏不已。
中国历史故事-“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简介 祝枝山是怎么死的?他和唐伯虎的关系

中国历史故事-“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简介祝枝山是怎么死的?他和唐伯虎的关系经过众多影视作品的侵袭,特别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在中国的热播,世人皆知,明朝江南有四大才子,他们分别是唐寅(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以及祝枝山。
四人因才学闻世,并称“吴中四才子”。
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原名祝允明,字希哲,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左手就有六指,因此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现在人大多都称其为祝枝山。
祝枝山生于公元1460年,死于公元1526年,长洲人。
祝枝山自幼便天资聪颖,好读诗书,5岁时便能写大字,9岁作诗文,时人赞为“神童”。
他以7岁稚龄考中秀才,32岁时中弘治五年举人,任兴宁知县,官至应天府通判等官,后不满政府腐败辞官归家。
他极为有才,却仕途坎坷。
祝枝山善书,《名山藏》这样评价祝枝山:“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主要作品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
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由此可见其书法造诣之深。
祝枝山在官场上不得平顺,但是辞官后却有众多传世作品流传后世,可谓后世人之福。
嘉靖五年,也就是公元1526年,祝枝山因病去世。
所以祝枝山虽然仕途坎坷,但是最后在家潜心求学,应该是得到了心灵上的平静的,最后自然死亡。
除了书法诗词,还著有众多书籍。
“祝枝山”著有《野记》,是对当世大儒的一些奇闻异事的叙述,读来也有一番风味。
如卷四方孝孺公的故事:方希直先墓初有妖,后治墓,乃见大蟒出冢中,生聚极繁,殆至数千,洞穴蔓广,腥秽逼人。
众议欲尽歼之,姑掩穴归,治挺钁火攻之具。
其夕,方公父梦黑衣妪拜,恳言:“吾辈无损于公,公将灭吾族,幸舍之,当报德,不然亦能报怨。
”父曰:“奚报怨为?”妪曰:“公能族我,我亦能族公。
”又曰:“吾举族来恳矣。
”方顾妪后男女无限,然竟不许。
明日,语家人,且谓妖蟒乃尔,正当除之,因极力搜捕,焚杀罄绝。
关于祝姓氏的名人故事简短

关于祝姓氏的名人故事简短《祝姓名人故事》嘿,你知道吗?在咱们中国的姓氏大家族里,祝姓那也是有着很了不起的人物呢!今天呀,我就给你讲讲关于祝姓的名人故事。
我先来说说祝枝山吧。
祝枝山那可是明朝时候特别有名的大才子呢。
他的名字其实叫祝允明,枝山是他的号。
祝枝山的书法那叫一个绝啊。
就好像他的手像是被神仙施了魔法一样,那笔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写出的字又好看又有韵味。
我听爷爷说,祝枝山这人还特别有趣。
他性格很豪爽,不拘小节。
有一次啊,他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
其中一个朋友就打趣他说:“枝山兄啊,你这字写得这么好,是不是晚上做梦都在练字啊?”祝枝山听了,哈哈一笑,说道:“我呀,这练字就跟你们吃饭一样平常。
我看到啥都想练练字。
哪怕是在墙上,只要手痒痒了,就想写几笔。
”他这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想啊,这祝枝山对书法得有多痴迷。
还有呢,祝枝山为人很仗义。
有个穷苦的书生,很有才华,但是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把自己写的诗集给印出来。
这书生就找到祝枝山,把自己的难处给说了。
祝枝山二话没说,就帮这个书生出主意。
他说:“你把你的诗集给我,我来帮你找那些个喜欢诗词的富商。
”然后祝枝山就到处去跑,找那些有钱的商人,跟他们说这个书生的诗集有多好。
最后啊,还真的就有商人愿意出钱,把那书生的诗集给印出来了。
这就像黑暗里的一盏灯,给那个书生带来了希望呢。
要是没有祝枝山,那书生的才华可能就被埋没了。
你说祝枝山是不是个大好人呀?再说说现代的祝姓人物吧。
我有个邻居,他是个老师,他特别喜欢研究历史。
他就跟我讲过一个祝姓的科学家。
这个科学家虽然不像祝枝山那么出名,但是在他自己的领域里那也是相当厉害的。
这个祝姓科学家研究的是植物学。
他呀,经常跑到深山老林里去研究那些植物。
有时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就跟那些探险家一样勇敢。
他的同事们有时候就劝他:“你呀,别这么拼命,在实验室里研究研究不就行了嘛。
”他却说:“那可不行。
植物在大自然里才是最真实的样子。
历史趣谈: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个人简介

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个人简介导语: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
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
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
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
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书法传承祝允明出生在文化气氛很浓的苏州,他的书学生涯是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下开始的。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父李应祯两人。
徐有贞擅长行草书。
他的行草主要师法唐朝的怀素和宋朝的米芾。
用笔直率而华美,结构潇洒多姿,很得古雅之气。
在祝允明二岁时,徐有贞奉诏回苏州闲居,祝允明时常寄宿在外公家里,因此徐有贞的书法风格对他影响是很深远的。
李应祯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祝允明也一直得到李应祯的指导。
在跟从岳父学书的十几年中,李应祯对于祝允明在书法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文徵明的记载,李应祯在晚年告诉他,说自己学习书法四十年才开始有所得,并向文徵明论述了书法上的很多道理。
【吴中四才子】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为何却几十年都没考上功名?

【吴中四才子】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为何却几十年都没考上功名?.四大才子讲了两个了,今天小编继续来聊下一位,人称“明朝狂草第一人”的祝允明。
因天生右手有六只手指,所以自号“枝山”,一些文学作品中也称他为“祝枝山”。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唐伯虎的画,祝允明的字”,祝允明所书写的《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等,均是精品之作。
然而在诗文书法方面才华横溢的他,在科举仕途上却屡遭碰壁,跌跌撞撞。
话说这祝允明5岁能写大字,读书过目不忘,立即成诵,9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
19岁中秀才,之后的科考路上可就把祝允明给难住了。
成化十六年(1480年),祝允明第一次赴乡试,不幸落第。
想着下次再来,于是乎回去接着复习,紧接着又失败了两次。
弘治二年(1489年),赴应天乡试,住在了南京老丈人的家中,可是中途生病,回苏州就医,无奈耽误了乡试。
弘治五年(1492年)秋,32岁的祝允明终于中应天乡试,不枉自己十几年的苦苦煎熬。
本想着再接再厉,进京参加会试,一展宏图。
但是命运女神再一次给祝允明泼了冷水。
弘治六年(1493年)春,祝允明兴致勃勃进京赶赴会试,不中。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祝允明再次屡屡碰壁,与进士擦肩而过。
正德六年(1511年)祝允明第七次会试不中,而长子祝续此时已经得中进士,选为庶吉士,祝允明悲喜交加。
正德九年(1514年),七次不中的祝允明决心不再参加会试,50有余的他赴京就选,授广东兴宁知县,而长子祝续已经是礼科给事中,升职很快,这叫老父亲祝允明情何以堪?嘉靖元年(1522年),在兴宁勤勤恳恳打工了多年的祝允明转任为应天府通判,依旧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
一年后,祝允明就称病辞职还乡了。
但幸亏老天爷让祝允明生得好,祖父祝颢是正统进士,出生就是书香门第。
父亲又娶到了大学士徐有贞的千金,祖父和外祖父的声名远播,也让祝允明年少时结交了许多诗书画方面杰出的名士。
并且在青年时期,又成为了当时著名书法家李应祯的女婿,得到了岳父大人的细心指点教导,在书法方面更是占尽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祝枝山的故事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
导语:四大才子祝枝山: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
四大才子祝枝山: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枝山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
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
1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但直到55岁才谋得一官半职,授广东兴宁县知县,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
由于不满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故里度残年。
泡茶猜谜
祝枝山有一个女佣,名唤梅香,她日常服侍主人左右,和在招待客人的当中,耳濡目染,也成了一个猜谜对诗的能手,时常和主人以谜语对答,非常默契,深得祝枝山的喜欢。
一天,唐伯虎来访,祝枝山说声:“梅香,来,泡茶!”梅香即应声道:“晓得,泡去哉!”少顷,梅香就端上两杯茶来,却都放在祝枝山面前,听主人发落。
唐伯虎有点不解,心想,这又是要用谜来难我了。
果然,祝枝山笑着说:“刚才我与梅香的对话,是一则谜语,要求打七言诗一句,打得中方能饮茶。
”
唐伯虎笑着边想边自语:“梅香,定与春有关,茶乃草、木、人……他一下记起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中有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对了,他喊“梅香,来”,正是“春到”二字,“茶”就是“人间草木”,梅香答:“晓得”,正是“知”字。
于是他大声把这句诗念了出来。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