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合集下载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课件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课件

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英勇 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和民族 精神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有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
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还有一些不安定素,
如恐怖主义、贩毒等威胁我们的财产和安全, 这时候需要不怕牺牲的精神, 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一切困难,
小结:
正面战场
血 战 台 儿 庄
敌 后 战 场
百团大战
日 本
人 民 三个抗战代表 大 众
李宗仁 台儿庄 重大胜利 抗日根据地
交通线 八路军
黄河大合唱
徐悲鸿 联合制碱法
易混点: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 (1)台儿庄战役:发生于 1938 年,是中国军队正面对抗日本侵 略者的战役之一,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
《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
《太行山上》《九一八大合唱》 《生产大合唱》《民族解放交响乐》 《神圣抗战交响乐》《中国狂想曲》 《黄河大合唱》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 江苏宜兴人。 他的画融合中西,有独到 的成就。著作有 《愚公移山》、《奔马图》 等。
民族怒吼
战役名称 血战台儿庄 国民党正面战场 1938年春日军进 攻徐州,台儿庄 是徐州的门户 百团大战
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日军调集重兵, 分割围困抗日根 据地
背景 目的 作战部队
保卫徐州
国民党军队
粉碎日军围攻
共产党军队八路军
战争前沿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官 战 绩 特 意 点 义 作 血战台儿庄 1938. 3 台儿庄 李宗仁 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2.小丽同学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所学内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发明成果:
侯氏制碱法
主要事迹:
发明联合制碱法, 打破了抗战时期 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侯德榜
分析这一时期抗战的 特点 是什么?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 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众志成城,全民族共同抗日。
课堂小结
把 我 们 的 血 肉 筑 成 新 的 长 城 血战台儿庄
百团大战
冼星海
众志成城
徐悲鸿 侯德榜
1、知道台儿庄战役,体会国民党军队 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百团大战,体会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及其主要成就。
血战台儿庄
1.为什么会发生台儿庄战役? 2.台儿庄战役的经过如何?
3.台儿庄战役的战果如何?
4.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
百团大战
1.百团大战的由来。 2.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的目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4. 百团大战的作战区域在哪里?经过怎 样?战果如何? 5.百团大战有何特点? 6.百团大战有何意义?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 石家庄到太原 八路军 彭德怀
A
)
徐悲鸿的马不仅在 造型上表现了马的雄强、 骏健和骠悍,具有强烈 的动感,而且还充满了 感情色彩。独具匠心地 画出了马的骨,也画出 了马的神。他的很多马 都是一无笼辔,二无鞍 鞯。自由自在,反映了 他酷爱自由的强烈愿望。 他还赋予马以新的时代 感情,借物兴怀,塑造 出辉映千古的艺术造型。 流露出上下求索、忧国 忧民的情怀。
全 民 族 共 同 抗 战
课堂训练
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 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第19课_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_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谁能说一下,在古代的 时候,长城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防御外敌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新课知识点: 血肉筑长城,抵御外敌
1、正面战场
2、敌后战场 3、众志成城
国民党
共产党
血战台儿庄 百团大战
•冼星海、 •侯德榜
人民大众抗日 •徐悲鸿、
全民族 抗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
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抗击日军的一次大 彭德怀 规模战役。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代表人物
主 要 事 迹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徐悲鸿 创作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资助抗战 侯德榜 联合制碱法,打破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朗诵词) 河西山冈万丈高。 但是,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万山丛中,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保卫黄河!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华北! 保卫家乡! 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时间: 1938年3月 2、地点:徐州东北的台儿庄 3、指挥者:李宗仁
4、结果: 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5、意义:
1937年“七七”事 变
华北
台儿庄
徐州
★背景说明: 卢沟桥事变 后,日军先后 占领华北的北 平天津,华东 的上海南京, 为连接两大战 场,日军想打 通南北军事线, 于是悍然发动 台 儿庄战役。
历史影响
抗战以来, 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等人的主要成就。

2、学习重点:体会中
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具体史实,体会中国各阶层人民是怎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反击日本侵略者的。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97-101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表
主要战场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意义
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文化启智录初中历史部分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课题:七年级下册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桂枝 审核人:李怀仁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不怕牺牲的精神;2.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台儿庄战役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 强、不怕牺牲的精神;2、掌握百团大战的经过及意义;3、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难点: 1、掌握百团大战的经过及意义;2、学习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 情和民族精神。

【知识链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集中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性、艰苦性和伟大性。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

中华儿女发出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时代呼声。

【学习内容】请同学们逐目阅读教材内容,分别回答下列三个问题:三、众志成城――各阶层人民支援抗战一、 台 儿 庄 战 役 ①时间:_________年春;地点:徐州东北的__________; ②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 ③指挥者:_________________; ④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人; ⑤意义: 。

二、 百 团 大 战 背景:日军调集重兵,分割围困抗日根据地;开始时间:__________年8月; 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地区:___________; 指挥者:八路军副总指挥______________; 目标:破袭,摧毁; 战绩:毙伤俘日伪军人,破坏交通线千米,拔掉据点个。

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它提高 了和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选做题】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第19课_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_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毛泽东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 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 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 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C ) A.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D.黄海海战
2.(2010·宜宾中考)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 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A ) 序号 ① ② ③ 事件 卢沟桥抗战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7月 1937年9月 作用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他的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
有独到的成就。著作有《愚公 移山》、《奔马图》等。
侯德榜(1890~1974)福建
闽侯人。发明“侯氏制碱
法”,从此,中国的制碱化 学工业跃居世界前列。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指挥李宗仁,是抗战以 把 我 们 的 血 肉 筑 成 新 的 长 城 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主要战役 百团大战:1940年8月,指挥彭德怀,是抗战期间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中 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众 志 成 城 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 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 族工业作出了贡献。
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 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
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
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 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2.百团大战
时 间 1940年8月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抗日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 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 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 信心。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讲述血战台儿庄的史实,说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及战役的意义。

通过讲述百团大战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英勇顽强精神。

了解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影片和图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感性的认识,了解当时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总结各阶层抗日代表人物的成就。

三、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学习我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和民族精神。

2、通过学习各阶层抗日代表人物的事迹,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抗争精神难点:体会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抗战中怎样团结一致抗日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过程】导入:师: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知道长城在历史上起过怎样的作用吗?(引导学生答出起到抵御外族入侵的军事防御作用),前面学过一首歌曲也提到过长城(《义勇军进行曲》),这两个长城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答出一个是血肉筑成的),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岁月创作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决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是如何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师:从复习内容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中华民族的的抗战是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领导下的抗战。

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结合共同筑就我们的血肉长城。

而在国民党正面战场最著名的是台儿庄战役,共产党敌后战场中最著名的是百团大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战役,先来看看台儿庄战役(打出“台儿庄战役”)师: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哪里?东北师: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而七七事变后,日本又开始进攻华北、华东地区(打出图),在南京被攻陷后,日本侵略者的两大侵略战场基本形成。

而日本要进一步侵入中国的关键就在于打通这两大战场,而徐州则成为连接这两大战场的关键。

第19课_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_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佛子岭中心校 刘勇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 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知道徐悲鸿、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集中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性、艰苦性和 伟大性。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发动了全 面的侵略战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发出 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时代呼声: 有直面凶顽、英勇搏杀的悲壮;有兵民一家、予敌重 创的凯歌;有挥笔如剑、引吭泼墨的自信;有致力发 展、捍卫尊严的凛然。正是这一代不屈的脊梁,用他 们的血肉之躯,抗击了侵略者,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教科书引言指出,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华儿女万众 一心,筑成了一道新的长城。三目“血战台儿 庄”“百团大战”“众志成城”,分别讲述了国共两 党领导的军民和各个阶层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史实。
两次战役比较
战役名称 血战台儿庄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战绩
1938年
徐州东北台儿庄 国民党军队 李宗仁 消灭日军1万多人
1940年
石家庄到太原地区 八路军 彭德怀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 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 拔掉据点近3000个
意义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 嚣张气焰,鼓舞了中 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 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结果: 重创日军 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主动攻击日军一次最大规模战役 5、评价: ②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威望 ③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军”— —毛泽东1935、10长征
认识:中共领导的抗战是全面抗战。战争伟大力量 存在于民众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讲述血战台儿庄的史实,说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及战役的意义。

2、通过讲述百团大战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英勇顽强精神。

3、了解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影片和图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感性的认识,了解当时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总结各阶层抗日代表人物的成就。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学习我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和民族精神。

2、通过学习各阶层抗日代表人物的事迹,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重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抗争精神
难点:体会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抗战中怎样团结一致抗日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述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读书总结法
教具:powerpoint、影片
讲授新课:
导入:
教师: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谁能说一下,在古代的时候,长城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防御外敌。

教师:很好。

我们前一课学到“不朽的战歌”《义勇军进行曲》。

歌词中也提到了长城,这是怎样的长城?
学生:用血肉筑成的长城。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古代修筑的长城已经失去了屏障作用,但是不屈的中国
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望天兴叹,相反,他们一直与外敌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血战台儿庄
教师:抗战过程中,国民当反面,有一场仗打得非常激烈。

这就是“台儿庄战役”,那么这场战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打起来的呢?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前两课中所学的日军入侵我国的历史。

(出示幻灯,日本入侵中国形式图)
按图,由学生依次说出: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

2、1935年,日本侵占华北地区
3、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号称三个月内灭掉中国。

教师:(肯定学生回答)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一带告急。

于此同时,日本的魔爪伸到了华东地区,从上海登陆,攻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华北、华东两大战场形成。

教师:日本要迅速灭掉中国,需要打通华北和华东两大战场。

于是,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日军渡江北上,准备南北夹击,打通津浦线。

教师:同学们看下,在这之间有个很总要的城市,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州位于黄淮之间,联通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
学生:徐州。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做两种假设:1如果日军占领徐州,会有怎样的结果?2如果中国军队守住徐州,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若日占:就打通了南北两大战场,(并且可以向西南进军)中国抗战的形式会变得很严峻。

若守住:阻断日军的汇合,(可以确保中原地区)延缓日军侵略的步伐。

教师:由此看出,中国守军必须保卫徐州。

台儿庄在徐州的东北,是徐州的门户,更要守的住。

台儿庄战役是保卫徐州战役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台儿庄战役的视频,看完后请同学找出一下各要素。

(播放视频)
学生作答:
时间:1938年3月指挥:李宗仁结果:国民党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日军大败。

教师:台儿庄战役的大胜,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先看一段材料。

(显示《李宗仁回忆录》中的一段话)
材料:台儿庄接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由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一线曙光。

……台儿庄区区之地,经此一战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现出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学生: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依赖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过渡:
教师: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也展开了一系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百团大战就是其中一次大规模的战斗。

二、百团大战
教师:百团大战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打起来的?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学生看书本:
1、八路军新四军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很多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出示图片:敌后抗日根据地)
2、当时日本侵略者为了尽快解决中国问题,改变了自己的政策:一方面对蒋介石集团威逼诱降,另一方面对敌后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以巩固占领区。

解释“囚笼政策”: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修筑了无数碉堡、封锁墙和封锁沟,还利用铁路公路把根据地包围起来。

(出示图片:敌后抗日根据地)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百团大战。

(播放视频)
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
中共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为了反对投降,鼓舞抗战军民,粉碎日军企图分割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时间?(1940年8月)指挥?(彭德怀)得名原因(共有105个团参战)为什么以正太铁路为中心?(它是日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教师:这样的一场大战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过渡:国共两党的军队在战场上都是奋力杀敌,军队以外的民众,在危机关头也站起来了,他们组成了另一条战线,用自己的行动来鼓舞中国人。

我们书上介绍了洗星海、徐悲鸿和侯得榜。

三、众志成城
设问:这些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一不拿枪,二不上战场,他们是怎样为抗日战争作努力的?请同学们利用课本内容来说明。

1.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共同感受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民族之声。

2.欣赏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和《奔马》,学生介绍他资助抗战的爱国举动,不愧是国统区知识分子积极支持抗战的杰出代表。

3.学生讲述侯德榜的故事。

指出:许多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侯德榜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4.完成表格: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事迹。

及时进行知识的整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先辈确实是以他们的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这长城也起到了和砖木长城一样的作用,抵御外敌,把抗战引向胜利,
同时也象征着我国人民英勇顽强,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精神,愿这新的长城也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位炎黄子孙的心中!
板书设计: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李宗仁
国民党:台儿庄战役
1938 意义
彭德怀
共产党——百团大战血肉筑长城
1940 意义
冼星海
各阶层——徐悲鸿
侯德榜
教学反思:
通过此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问
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感受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主义精神。

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本堂课设计了很多学生参与的内容,但是并不是太理想,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只有个别同学举手发言回答问题,许多学生还是比较被动,以后在问题设置和引导上还要在多花点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