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复习题2

合集下载

学校德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校德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校德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德育是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B.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C. 增加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D. 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答案:A2.德育的目标是:A.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B.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C.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D.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答案:D3.德育的主要方式包括: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德育活动的重要性在于: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C. 增加学生的个人荣誉感D. 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答案:B5.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 道德礼仪教育B. 爱国主义教育C. 心理健康教育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请阐述德育的重要性。

答: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在社会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其次,德育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

最后,德育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德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2.请列举几个常见的德育活动。

答:常见的德育活动包括: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解国家发展历程、英雄人物事迹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 道德礼仪教育:教授学生基本的礼仪知识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3.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开展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5. 学习成果展示: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课堂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个人荣誉感。

德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德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德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项选择题 4. 判断题填空题1.我国学校德育包括()、()和()三个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涉及知识点:德育2.在德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说服教育涉及知识点:德育3.人的思想品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其自身的()。

正确答案: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与发展涉及知识点:德育4.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正确答案: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涉及知识点:德育5.学生思想品德由()、()、()和()四个因素组成。

正确答案:知、情、意、行涉及知识点:德育6.锻炼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自我教育涉及知识点:德育7.德育的基本功能是()。

德育的功能主要包括()和()两大方面。

正确答案:人格养成、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涉及知识点:德育8.现行德育课程目标突出体现以下特点:()、()、()。

正确答案:全面性、基础性、序列性涉及知识点:德育9.现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正确答案:生活化、综合化、生本性、开放性涉及知识点:德育单项选择题10.《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体现了()。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德育11.学校德育效果决定于()。

A.学校教育B.学校周围环境C.先天遗传素质D.教师个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德育1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德育13.道德和品德的区别是()。

A.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B.品德是社会现象,道德是个体现象C.道德是自然现象,品德是生物现象D.道德是生物现象,品德是自然现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德育14.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小升初德育理论考题及答案

小升初德育理论考题及答案

小升初德育理论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道德品质教育答案:C2. 德育过程的规律不包括以下哪项?A.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B.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C. 德育过程是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D. 德育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答案:C3. 以下哪种教育方法不属于德育方法?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践锻炼法D. 考试评价法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 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答案:德育过程的规律包括:1)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3) 德育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4) 德育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3. 德育方法有哪些?答案: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

三、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小学德育课上一位老师正在讲解德育的意义,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妈妈说,德育就是让我们遵守纪律,不要乱扔垃圾。

”1.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回答体现了哪些德育内容?答案:这位学生的回答体现了德育的两个内容:一是道德品质教育,即遵守纪律,不乱扔垃圾;二是集体主义教育,即为了保持集体环境的整洁,每个成员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

2. 你认为这位学生的理解是否全面?为什么?答案:这位学生的理解并不全面。

虽然他提到了道德品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但德育的内容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因为德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论述题论述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考前练习题二及答案!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考前练习题二及答案!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考前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 品德测评反馈功能的反向发挥,表现为()。

D 束缚作用2、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B 区分功能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C. 自律阶段4、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行为主体的观察)5、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D.别人评价6、针对个体时,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时机,做出适当而简短的言语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探讨,达到辨析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称为()。

B.价值澄清7、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对象目标、功能目标和()。

D. 阶段目标8、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断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减少。

这是指的()。

B.高中生9、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型。

A. 马鞍10、()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D. 道德行为习惯11、同伴关系是()产生的必要条件。

D. 自律道德12、在儿童道德判断由他律到自律阶段之间,有一个称之为()的阶段。

C.社会律13、高中生自我意识结构的发展特点:(1)自我概念趋于稳定;(2)()。

A自我评价更加深化14、()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高中生更好地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完善,是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

D自我评价15、()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萌芽。

C初中16、学校的组织气氛包括教学中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等等。

D班级、学校的集体舆论17、品德不良行为则不涉及()因素。

C生理18、问题行为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方法。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试卷2-2学会和谐交往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试卷2-2学会和谐交往

编号:保管年限:年20 ~20 学年第学期(§2-2学会和谐交往) 单元试卷课程:《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考试时间: 90分钟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

这是人际交往中( B )。

A.谦让原则的要求B.平等原则的要求C.互助原则的要求D.友爱原则的要求2.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 D )。

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互相利用,补充“人情交易”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D.互助互惠。

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帖3.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是( D )。

A.君子之交淡如水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C.要想朋友好,金钱少打扰D.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4.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厂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

A.过分地恭维对方B.神情严肃。

不苟言笑C.善于体察对方的心境D.工人际串间距离尽可能拉近5.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排斥力。

我们应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不良个性品质。

下列属于不良个性品质的是( D )。

A.陈乐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B.李刚坚定、乐观、谦逊C.姚小路对朋友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D.甄小平为人小气、有极强的嫉妒心6.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要正确对待竞争,应该保持的健康心态是( A )。

A.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B.为在竞争中获胜而弄虚作假、损人利己C.因担心“枪打出头鸟”而害怕竞争,甘居中游D.因竞争失败而产生嫉妒心理,贬损他人7.对友谊的错误理解是( C )。

A.友谊需要双方以热情来投入B.友谊需要以谅解的态度来护理C.友谊要互相利用的等价交换D.友谊需要平等、互尊、互助、互爱的心理默契8.下列个性特点中,妨碍友谊获得和发展的是( C )。

A.宽以待人,心地坦然B.性格开朗,待人热情C.狂妄自大,目中无人D.与人为善,以心换心9.下列不利于展现自身魅力的心理品质是( C )。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是指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A. 德育教育活动B. 学校环境C. 家庭教育D. 家庭环境答案:ABCD2. 德育的核心是什么?A. 人格培养B.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C.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D.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答案:ABCD3. 下面哪项不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A. 品行B. 道德规范C. 社会实践D. 学业成绩答案:D4. 德育原理中的“立德树人”是指什么?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答案:A5. 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建设和谐社会B.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C.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D.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答案:教育,引导2. 德育工作的手段和途径包括德育教育活动、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学校环境,家庭教育3.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社会责任感4. 德育工作需要在学校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共同发力。

答案:家庭5. 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和学生的______。

答案:品行三、简答题1. 请简述德育原理的核心理念和作用。

答:德育原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请简述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答: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和学生的品行。

学校的道德规范要明确,能够作为学生行为的准则;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品行要求他们具备诚实守信、自律自爱等良好的品质。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1.【2014年辽宁营口.单选】品德即( )。

A.思想品德B.道德品质C.人品D.素质正确答案:B解析: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知识模块:德育2.【2015年广西.单选】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根源D.德育大纲正确答案:B解析:受教育者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

知识模块:德育3.【2015年河北石家庄.单选】下列有关德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和世界性等特点B.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方法三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D.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正确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通常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知识模块:德育4.【2014年贵州凯里.单选】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 )。

A.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B.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C.升学就业指导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答案:D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知识模块:德育5.【2015年辽宁鞍山.单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正确答案:A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原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知识模块:德育6.【2012年江西.单选】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德育》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德育》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德育》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_____A : 思想品德课B : 学科教学C : 社会实践活动D : 班主任工作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通过班主任,学校可以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更好地发挥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2、单选题说理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_____A : 事实说服B : 理论说服C : 直接说服D : 间接说服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说理教育法的方式: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

3、简答题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导向性原则; (2) 疏导原则; (3) 因材施教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 ; (4) 知行统一原则; (5)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9)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判断题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正确【解析】惩罚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

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5、单选题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_。

A : 教育者,受教育者B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 :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 :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构成要素的了解。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职业是一个人自立和(B)的手段
A、就业
B、谋生
C、发财
D、飞黄腾达
2、截止2009年4月,我国共颁布了(C)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
A、1000
B、860
C、887
D、890
3、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是(A)
A、理想
B、兴趣
C、计划
D、机遇
4、人际沟通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D)
A、书面沟通
B、口头沟通
C、礼貌沟通
D、非语言沟通
5、(B)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行政法
6、人最根本、最主要的属性是(B)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求生欲
D、食欲
7、“志当存高远”意思是说人要有(C)
A、特长
B、能力
C、理想
D、素质
8、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和(C)
A、举止文明
B、助人为乐
C、保护坏境
D、尊重他人
9、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A)
A、八荣八耻
B、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C、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D、社会风尚
10、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道德,最根本的是看他是否(D)
A、关心他人
B、帮助他人
C、遵纪守法
D、热爱祖国
二、不定项选择
11、现代职业呈现出了(ABCD)的发展趋势
A、专业化
B、智能化
C、复合型
D、创新型
12、面对竞争与合作,我们要(ABD)
A、提倡正常有序的竞争
B、提倡真诚合作
C、竞争不合作,合作不竞争
D、坚持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13、刑罚分为(AB)
A、主刑
B、附加刑
C、死刑
D、拘役
14、拒绝不良诱惑需要我们(BCD)
A、什么也不能干
B、拒绝沉迷网络世界
C、正确对待传媒影响
D、理性对待偶像崇拜
15、人的自制能力主要表现在(ACD)
A、自我管理
B、自我调节
C、自我教育
D、自我控制
16、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邻里团结
17、人际交往的原则有(ABCD)
A、平等
B、互利
C、信用
D、相容
18、我们遇到挫折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减轻挫折的负面作用(ABD)
A、转移法
B、学会坚强
C、躲避
D、善于找准奋斗目标
19、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到的四个结合是(ABCD)
A、学与思结合
B、学与问结合
C、学与习结合
D、学与行结合
20、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要树立(ABC)的观念
A、民主法治
B、法律至上
C、公平正义
D、见义勇为
三、回答下列问题
21、职业理想的作用有哪些?
一是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二是对职业追求的推动作用,三是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

2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23、青少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胸怀祖国,牢固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勤奋学习,掌握奉献社会的过硬本领。

注重修养,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24、青少年学生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
用友爱去播种,用真诚去催发,用热情去灌溉,用谅解去护理,用进取去激励。

25、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6我们青少年学生怎样才能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接受现实,正视现实、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7、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自觉控制不良心理的影响、自觉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28、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哪些特点?
犯罪动机的偶发性、模仿性强,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居多,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增大。

四、探究与实践
29、马克思说“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结合所学内容,说说自己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围绕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答题即可)
五、分析说明
30、朱某,小学文化,养狗专业户。

一天,他心爱的一只狼狗被人偷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偷狗的是附近的三个小孩儿。

于是他私下把他们找来,分别关进狗笼子里进行审问。

六天后,经派出所解救,三个小孩儿得以脱身。

当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拘禁罪把朱谋关押起来时,他还说:“你们把我扣押在这里干什么,该问的都问清楚了,我又没犯什么罪,我还要回去喂我的狗呢!”
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导致这种行为的最终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此题大家自己到书上寻找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