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8 0~ 9 0岁 3 l 1 例 ,6 0~ 7 9岁 9 0 2 例 。疾病 特 征 :绝 大 多 数都
是 慢 性 阻塞 性 肺疾 病 、 慢性 肺 源 性 心脏 病 患 者 ,常伴 随反 复 咳 嗽 、咳 痰 、气 促 、 咳血 以及 胸 闷 等 症状 。大 多数 伴 有 高 血 压 、
护理 风 险是 指 医 院 内患 者 在 护 理 过程 中可 能 发生 的一 切 不 安全 事件 … 。风 险管理 是对 患者 、工 作 人员 可能 产生 伤 害的潜 在 风 险进行 识别 、评价 并采 取正确 行 动 的过程 。近年 来 ,随着 国 家 医疗 保 险覆 盖面 的扩 大和 人 民生活 水平 的提高 ,呼吸 内科老 年
n o s o c o m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t h e d e p a r t m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we r e a n a l y z e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a r e ma n a g e m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w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i n o r d e r t o
口l 杨翠英 Y A N G C u i — y i n g
> 分析呼吸 内科老年 患者存在 的护理风险 因素 ,如人 身安全 ( 跌倒 、坠床 、走失 )、压疮、饮 食用 药和 医
院感染等护理风险 。针对 以上风 险因素 ,提 出相应 护理管理对策 ,以期降低呼吸 内科老年 患者 的护理风险 , 减 少不 良风险事件的发生 。
关键词 K e y w o r d s :呼吸 内科 r e s p i r a t o y r m e d i c i n e ;老年 患者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护理风 险 c r a e r i s k s ;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严重的跌倒可能导致骨折、头部损伤等严重后果。
为了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预防措施和宣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的相关内容。
一、家居环境的改善1.1 室内照明的改善:老年人视力逐渐衰退,室内照明不足容易导致跌倒。
因此,家居环境中应确保充足的照明,特别是在走廊、楼梯等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安装明亮的灯具。
1.2 家具的布置:家居中的家具布置应考虑老年人的行动便利性和安全性。
家具应稳固,不易滑动或倾斜。
家居中的杂物应保持整洁,不要堆积过多,以免老年人在行动过程中绊倒。
1.3 地面的防滑处理:老年人走动时容易滑倒,地面的防滑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地面上铺设防滑垫或使用防滑地板,减少跌倒的风险。
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2.1 穿着合适的鞋子:老年人在家中或外出时应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要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鞋子要舒适合脚,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2.2 注意走动姿势:老年人在走动时要保持平稳的姿势,避免急躁或迅速改变方向。
使用助行器时要正确使用,并经常检查助行器的稳定性。
2.3 避免长时间站立:老年人长时间站立容易疲劳,增加跌倒的风险。
应适当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保持合理的活动量。
三、锻炼身体的重要性3.1 坚持适度的运动:老年人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3.2 加强腿部肌肉锻炼:腿部肌肉是支撑身体平衡的关键,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腿部肌肉锻炼,如提踵、深蹲等,以增强腿部力量。
3.3 平衡训练: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以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四、药物管理与身体健康4.1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因身体不适而导致跌倒。
4.2 药物管理: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的不当使用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行。
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呼吸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为心理、皮肤、日常护理、药物、饮食等。
其中心理问题占比最高(83.33%),饮食问题占比最低(33.33%),用药安全是本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
具体而言,加强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改善心理问题,增强治愈信心,提高护理安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问题;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开展,筛选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病患。
60例中包含40例男性,20例女性,平均年龄(67.25±2.3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5例,慢性肺阻塞20例,其他慢性病15例。
1.2方法制定呼吸内科调查问卷,统计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发生概率。
依据护理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具体如下:1.2.1心理问题与对策心理问题对老年病患的护理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干扰护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社交圈子缩小等原因,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孤独、失落等,会影响老年人对护理的依从性,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为了改善老年病患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患沟通,了解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找出导火线。
只有通过了解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解答老年人的疑问,提供心理咨询,转移注意力等手段来帮助老年人缓解心理问题。
这些对策不仅能够改善老年病患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1.2.2皮肤问题及对策长期卧床是许多患者所面临的现实,然而这也可能导致皮肤溃疡的发生。
(护理1组)降低患者跌倒持续改进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部案例背景跌倒是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
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内,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
若患者是从一张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垫子(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1】。
2018年我院发生跌倒20例,其中坠床9例,跌倒发生率0.04‰。
患者跌倒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它往往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浪费医疗资源,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不仅被列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也是中国医院协会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何为跌倒高风险患者提供合适的预防措施,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达到减少患者跌倒发生的目的,我院2019年成立项目小组,启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的质量改进项目。
现状与原因1、现状:根据2018年跌倒事件的统计,发生跌倒患者跌倒20例,其中坠床9例,均为年龄>70岁并合并疾病,跌倒风险评分为高风险患者(见表1)。
表1 2018年表患者跌倒信息汇总1.1 跌倒发生科室分布: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一病区、儿科普儿病区发生3例跌倒,呼吸内科二病区、急诊医学科发生2例跌倒(见图1)。
图1 2018年跌倒发生科室分布1.2 跌倒患者情况:年龄均>70岁,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占60%,清醒患者占95%(见表2)。
1.3 家属/护工陪护:有家属/护工陪护16例,占80%。
1.4 相关因素:分别是自身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及其他因素(见图2)。
图2 2018年患者跌倒相关因素1.5 护士技术职称:以低技术职称(护士、护师)为主,占80%(见图3)。
图3 护士技术职称1.6 使用药物:使用降压药、利尿剂、降糖药等特殊药物9例,其中利尿剂使用发生频率为最高,其次是安眠镇静剂、降压药(见表3)。
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

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不仅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骨折、头部损伤等。
因此,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环境改造、个体评估和护理干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
一、环境改造环境改造是跌倒预防的基础,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减少跌倒的风险。
首先,要保持室内的整洁和干燥,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如电线、地毯等。
其次,要确保室内的照明充足,特别是在走廊、楼梯等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
另外,要安装扶手和防滑垫,提供稳定的支撑和防滑保护。
此外,还可以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老年人注意危险区域,如湿滑地面、台阶等。
二、个体评估个体评估是跌倒预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首先,要评估老年人的步态和平衡能力,观察是否存在行走不稳、摇摆等情况。
其次,要评估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状况,及时纠正视力和听力问题,减少跌倒的风险。
另外,还要评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如认知障碍、抑郁等,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此外,还要评估老年人的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是跌倒预防的关键,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
首先,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跌倒风险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老年人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平衡,避免突然起立和迅速转身等动作。
其次,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可以进行步态训练、坐立起卧训练等,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另外,还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跌倒预防的效果。
总结起来,在护理中实施跌倒预防需要从环境改造、个体评估和护理干预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改善环境条件,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跌倒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跌倒的发生,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跌倒预防的能力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跌倒持续质量改进

每月分析调查情况
修订评分标准,使评分标准能切实为临床服务,分值能更 切实的反映实际情况。
制作跌倒因子评分卡片,护士人手一份,以利于准确评估。 添置助行器具。 护士长对相应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医生参与病人宣教
临中心负责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制定规范转 运床服务流程。
分值
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
1
意识障碍
1
活动障碍、偏瘫
3
体能虚弱(生活能部分自理,白天过半时间卧床)
3
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2
视力障碍(单盲、双盲、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复视等)1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 1 抗癫痫剂、麻醉止痛剂)
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
1
住院时无家人陪伴
日床姓跌标有评检存整
期号名倒识无分查在改
分
跌者者问措
值
倒
题施
跌倒/坠床的原因(鱼骨图)
(U) 病人
护士
评分不准确
参与护理安全的
•护理安全的意识不强
•认为不重要, •不会发生跌倒, •不配合
文化程度低, 对宣教内容难掌 握
意识不强
•宣教方式不妥,
护理措施 不到位
自我防护
•内容不全,粗糙 未体现个性化 宣教、护理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 1 抗癫痫剂、麻醉止痛剂)
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
1
住院时无家人陪伴
1
总结改进过程中形成的制度(S)
跌倒的相关制度: 1.责任护士是跌倒评分的首要责任人,每位责任组长对
所管病人有哪几位是高危跌倒的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交 班,在提示牌上做好标识,中夜班同志做到心中有数,做 好交接。 2.责任组长每周一次对所管病人做一次全面的跌倒评估, 并记录。 3.责任组长或当班护士对高危病人有无做跌倒宣教在病 情记录单上反映。 9.对跌倒评分大于等于4分的,发预防病员坠床/跌倒告 知书,起到告知及再次宣教的目的。 10. 护士长继续监控科室预防跌倒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存 在的问题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不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专业性强 , 管理严谨的学科 , 尤其是在 S R A S与甲流流行之后 ,医 院感染管 理正面 I 临 着巨大的挑战。 我们认为 , 首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得 到 院领导的重视 , 提高院领导对 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 , 消除侥 幸的心理 , 大医院感染管理 “ 件 ” 设是积极 预防和控 加 两 建 制院 内感染 , 保证医 院安全 , 提高 医疗质 量 , 规避 风险的关 键。 其次要 采取继续教育 、 进修 、 深造等方式 , 使他们具有 良 好的素质 和德才兼备的条件 , 热爱医院感 染管理专业 , 具备 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 有较丰富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同时对 他 们定 期 进 行 考 试 考 核 ,充 分发 挥 医 院感 染 管 理 专 业 技 术
3 讨论
病程 6个月 一 5年 , 2 平均 3 . ; 中下 呼吸道感染 4 5年 其 O例 , 口腔感染 3 例 ,导管插入相关性感染 2 0 0例 ,胃肠道感 染 1 , 呼 吸道 感 染 2 0例 上 0例 , 他 感 染 5例 。检 出 10株 病 其 5
原 菌 , 要 为 流感 嗜血 菌 、 主 副流 感 嗜 血 菌 、 皮 葡 萄 球 菌 、 表 肺
通 过 持 续 质 量 改进 活 动 的开 展 , 医 院感 染 预 防 控 制 意 识 明 显 提 高 。 20 0 8年 漏 报 率 平 均 4 . ,0 9年 漏 报 率 平 25 2 0 %
均 8 %, . 6 院感 发生率控制在 1 %以内。此外 , . 6 通过持续质 量改进活动 ,医院的院感监控标本送检率 明显提高。2 0 08 年标本送检率为 5 . 2 0 年标本送检率达到 9 . 医 06 0 9 %, 06 %。 护人 员 手 、 空气 、 用 中 的消 毒 剂 的合 格 率 也 明显 提 高 , 使
2013年1-9月患者跌倒坠床整改案例

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名称:减少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项目负责人:宁忠华(内科护士长)项目参加人:王慧婷(内一科护士长)李国琼(内二科护士长)崔毅(内二科护士长)冷莉萍(内二科护士长)方琴(儿科护士长)徐敬芬(中医科护士长)一、背景2013年1-6月内科住院病人总数8710人,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8710人,内科各科发生住院患者医院内跌倒/坠床共7例,占住院患者总数0.8‰。
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各3例,神经内科各1例,儿科1例。
年龄小于14周岁的1例,大于70周岁的4例,占跌倒/坠床患者的71.4%,其他高危因素2例,占28.6%。
其中伤害严重程度1级1例,占跌倒/坠床患者14%,伤害严重程度2级1例,占跌倒/坠床患者14%,伤害严重程度3级4例,占跌倒/坠床患者58%,1例无伤害,占跌倒/坠床患者14%。
对跌倒/坠床患者进行积极验伤、治疗、安抚,病人均好转和治愈出院。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认为内科护理人员中还可能存在没掌握跌倒/坠床评估标准,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安全隐患存在,决定开展“减少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的专项整改工作。
跌倒/坠床相关比例图0.511.522.533.5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儿科跌倒/坠床各科发生例数例数跌倒/坠床各级伤害程度比例图14%14%58%14%1级2级3级无伤害二、调查分析阶段(6月3日—16日) (一)现状调查1、 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1)设计问卷调查表和暗访观察表(2)正确执行安全防范措施的方式为:评估与病情相符,安全标识与病情相符,病人与家属知晓安全标识的意义并能配合护理人员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为评价“正确”的标准。
(3)统一调查标准和方式:①对120名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预防跌倒/坠床高危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问卷调查,②对内科60名临床病区护士进行护士对患者跌倒、坠床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情况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持续质量改进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跌倒预防方面的应用。
方法
对2010年呼吸内科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持
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整改。
结果 2011年呼吸内科无跌倒
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内科跌倒预防持续质量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由美国戴明博士1986年提出的,它是在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1]。
呼吸内科老年病人
比较多,且长期反复住院,跌倒的发生率比较高,2010年呼吸内科共发生跌倒4起,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跌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率先采用了CQI,把呼吸内科
跌倒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对2010年1月-12月,呼吸内科65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事件进行回顾
性分析,360例病人,年龄≥65岁,其中COPD患者150例,间质性肺炎患者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91例,肺癌患者2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其它呼吸
系统疾病44例,共发生跌倒4起。
1例为肺癌晚期伴胸腔积液(67岁),既往有糖
尿病史,因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而跌倒,仅为下肢轻微皮外伤;1例为
持续高热患者(81岁),体质虚弱,应用激素治疗,输液过程中因无家属在旁陪护,自行如厕造成跌倒,造成患者T8压缩性骨折;另两例为COPD合并慢性呼衰患者,夜间起床时跌倒,为伤处局部疼痛未造成其他损伤。
2.原因分析
2.1 内在疾病原因:呼吸内科收治老年病人较多,其中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合并慢性呼衰,因患者长期缺氧,往往注意力
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重度缺氧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嗜睡甚至昏迷等情况[2],这些都是跌倒的高危因素。
其它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
应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性晕厥,血压过高,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体位
性低血压均可导致患者头晕,体力不支而跌倒。
2.2 环境因素:主要指影响老年人活动的环境因素:如夜间灯光昏暗,地面光滑,鞋码不合适,鞋底不防滑,浴室,楼梯缺少扶手,座椅或床铺太高,太低等
引起跌倒。
2.3 药物副作用: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X)是由德国Bayer公司研制的第
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为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莫西沙星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并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为主的感染[3],但在临床使用
中该药物的其中一项不良反应就是引起神经活动的增多,常见的为头痛,头晕,
少见的有定向紊乱和障碍,睡眠失调,震颤,眩晕,协调失衡,部分病人出现短
暂性视觉障碍。
COPD,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较多的糖皮质激素如甲
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引起体液与电解质的紊乱,临床上较多见的
为低钾血症,表现为乏力、肢体不自主的颤抖。
部分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的异常,
眩晕,失眠,重度抑郁甚至明显精神病表现。
肺癌晚期患者使用的麻醉镇痛药,
老年人长期使用的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不当出现的低血糖反应。
2.4 陪客因素:
呼吸科老年患者大部分是长期反复住院,子女工作较忙,老年人不想麻烦子
女,无人陪护现象较多,另外陪护人员不重视跌倒的预防,知识缺乏,防范措施
不到位。
2.5 护理方面:
中午,夜间,节假日往往护理人员相对缺乏,巡视不到位,部分年轻护士工
作责任心不强,对跌倒危险预测不足,特别是在病人病情有改变时,护士不能及
时重新进行跌倒危险因子评估,相应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对患者及家属在预防跌
倒评估方面的健康教育欠缺。
3.方法
3.1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本科全体护士11人组成:其中护士长1名,
主管护师4名,护师2名,护士4名,护士长总负责。
3.2 全员培训,提高全科护士对跌倒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防备能力。
组织全
科护士系统学习跌倒原因、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宣教到位,及时除去各种不利
因素,并建立跌倒防范流程。
护士长随时深入病房检查宣教的落实情况,病人防
范技巧的掌握程度。
3.3 全面正确评估:对入院65岁以上患者均进行高危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危险的因子包括:最近一年有不明原因跌倒经验1分,意识障碍1分,视力障碍
1分,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年龄≥65岁1分,体能虚弱3分,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分,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降压利尿药,
麻醉止痛剂)1分,住院中无家属或其它人员陪护1分。
病人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及时评估;病情有改变(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由负责人员随时评估,每周重新
评估一次;总分≥4分,需列为护理问题-高危性伤害/跌倒,床尾挂跌倒坠床高危
警示牌,执行相关防护措施。
3.4.建立适合患者特点的生活环境:病区应有足够的亮度,光线分布应均匀,避免闪烁,地面应平坦而不滑,向新入院患者及家属做好详尽的入院环境宣教工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助患者亲临各处环境,包括餐室,厕所,浴室,给
予提醒安全防范之处,并嘱咐家属及陪护人员离开患者时拉起床栏,安置和固定
护栏,日常用品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并降呼叫铃牌放置在床头或枕边。
3.5 合理用药:对使用莫西沙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患者加强观测,患者主诉
有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停药,加强医护沟通,合理用药,对降压药,镇痛药能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并做好宣教工作,以防药物不良反应引
起跌倒。
3.6 提高患者及陪护对跌倒的重视程度:对评分≥4分的,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
患者家属,并与家属签订本院意外事件高危告知书,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尚未稳定
期间请家属24小时陪护,下床活动需有人搀扶,服用助眠药物后及时上床休息,需方便时请求帮助,不要轻易下床,以免引起头晕,步态不稳而跌倒;醒来不要
马上起床,做到“三个半分钟”:在床上躺半分钟;双腿下垂在床沿坐半分钟;站
立半分钟后再行走;为防止摔倒,请穿防滑的拖鞋,地面潮湿时勿下地走动;患
者上床后及时拉起床档。
3.7 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实行弹性排班,中午、夜间、节假日适当加派护理
人员,按级别护理要求定时巡视,并做到有效巡视。
4.结果
近一年来我科通过CQI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方面的应用,516例老年住院病人,无一例跌倒。
5.讨论
老年患者防跌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于有效的评估和积极消除各种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针对呼吸科老年病人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护理人员队伍的有效保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继芳,邱贤云,李章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
志,2005,20(7):601.
[2].朱秀敏.50例慢性呼吸衰竭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7.075:171-172.
[3].胡明礼.国内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4):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