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
八一军旗的由来

来源:学习时报八一军旗的由来那青阳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到北平。
毛泽东等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住进香山。
在香山,江右书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组织工作人员拟出了军旗的几种方案,反复征求了许多同志的意见。
最后,经过再三斟酌,确定了三种送审图案:一、五角星右侧加“八一”,置于靠旗杆一侧的左上方。
二、五角星置于中央,“八一”二字竖排,置于五角星内。
三、五角星右侧加“八一”,置于上半部中央,下面加几条蓝色波纹水线,象征中华大地的山川陆水。
三种图案中,毛主席和中央书记们的意见倾向第一种方案。
周恩来在书记处会议后对张清化等同志做了进一步交代。
指出制定军旗是国家的一项大事,还应该再征求一下在北平的中央委员们的意见,请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征求参加新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的意见。
经过征求意见。
看过样旗的同志都认为第一种图案最好。
在审定样旗之后,周恩来指示李涛、张清化等同志要尽快做好三件事:一、起草一份军委代电,附上军旗、军徽样式,印700份,6月初发到部队,请各部队尽快按图作制发,在6月15日启用;二、起草一份《公布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稿,内容既要有图样,又要有准确的文字说明,要按总部、野战军及兵团、军、师、团6个级别确定军旗的尺寸;三、通知新华社写一篇社论,主要是讲明军旗的含义和意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电》是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周恩来”的名义签发的,其内容如下:“各野战军、各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并各级军区首长:兹颁发军委制定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七百份,请即点收,并请各野战军各军区遵式制发各所属部队,并定于六月十五日全军正式开始启用……政治机关应按军委命令在部队中广泛地进行教育,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含义,务使全体指战员有深刻的了解,并自觉维护我人民解放军光荣旗帜的严肃。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201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八一)-优秀word范文 (1页)

201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八一)-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八一)
课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都带有五角星和“八一”字样。
它们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象征,凡团以上部队、院校,均授矛军旗一面。
“八一”军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识徽记,也是解放军帽徽及军种符号的核
心图案。
课件。
e两字作为军旗和军徽的

e两字作为军旗和军徽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式样,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同时明确了军旗和军徽的含义、制作标准和使用规定。
从此,八一军旗和军徽正式在全军统一使用,基本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军旗和军徽是军队的重要标识和象征。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民军队没有统一的军旗样式,有帽徽无军徽。
1927年建军之始的南昌起义,起义军以红布代旗,佩戴国民革命军帽徽。
秋收起义中,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打出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
同期各地武装起义中,起义部队各自制作军旗,有些将红布裁成五角星缝在军帽上,成为红军帽徽的雏形。
1930年,中央军委首次对全国红军的军旗样式做出统一规定,1933年又进行了统一更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人民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一度使用国民革命军的军旗和帽徽。
解放战争初、中期,全军各部队普遍以素面红旗作为军旗,并恢复使用红五星帽徽。
进入1948年,随着战略进攻的发展,以及全军各部队完全统一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后,统一标识和象征既成为必要,也有了基础。
1948年2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军征集对军旗和军徽的设计意见。
确定军旗和军徽,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军旗和军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标志,鼓舞着全军指战员为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国家英勇战斗。
八一建军节军徽

八一建军节军徽八一建军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是敬仰人民军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对国家安全和军人牺牲奉献的最好机会之一。
而军徽,作为军队的标志性元素之一,也成为了八一建军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军队军徽的历史、设计理念、构造和意义。
历史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军徽诞生于1928年。
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同军阀剿共,为了宣示自己的合法性,建立了新的军队标志。
这个军徽以五个军士团的标志为基础,结合了中国茶叶的设计元素,在中心绘制了一个仙人掌梅花,并在上下方添加了“中华民国陆军”和“国民政府之章”的字样。
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第一个风格独特的军徽,奠定了中国军徽设计的基础。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后,民国军队的军徽被废除。
不久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印制了新的军徽。
这个军徽简洁而具有张力,采用三面交叉式的五星花,作为背景环绕着雄壮的天安门,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的字样浮现在五星花的上方。
1984年,中国军队的军徽进行了重新设计。
这个新的军徽比以前更加现代化,还更加符合时代的精神。
这个军徽在保持原有的红色和五星花的基础上,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爱国主义精神。
它同时强调了军队的家国情怀和人性关怀。
设计理念中国军队的军徽设计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五个突出的五星花的背景是一个强大的红色环,红色代表着革命的热情和血液。
五星花表示中国的五个大民族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
整个军徽的设计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每个部分都有着明确而深远的意义。
构造中国军队的军徽由五角星花和红色背景环组成。
背景环的内侧为白色蓝色双层边缘线。
五角星花作为中国军队军徽的明星和典型图腾,气质高雅、故事传统悠久,极具民族化和传承性。
一个完整的五星花包括中心的圆形核心、5 个星芒以及6 条连接线。
核心上方为“8.1”字样,下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的字样。
“八一”军旗诞生记

羔 一 一-E 蔓蔓 : 史 潮 汐
在 不 同 位 置 。 中 央 不 久 将 召 开 七届 二 中 全 会 , 时 届
到会 的 中 央委 员 们 共 同 审 议 。
七 届 二 中全 会 上 , 军委 作 战 部 的 同 志带 来 了两 幅 样 旗 , 幅 右 侧 是 五 角星 ,八 一 ” 样 置 于左 上 方 : 幅 正 一 “ 字 一
有 五 角星 . 征党 对 人 民军 队 的绝 对领 导 。周 恩来 强 调 , 象 设 计 必须 体 现 毛 主 席 的思 想 , 旗 应 以广 大 人 民群 众 喜 军 爱 的传 统 喜 庆 颜 色 为 主体 , 和 字 用 金 黄 色 . 杆要 有 星 旗
红 黄 2色相 问 的旋 纹 , 部 要装 红 缨 枪 矛 头 , 红 穗 , 顶 饰 象
各 单 位报 送 的 军旗 图案 一致 为红 底 以大 五 角 星 有
料标准样旗, 并请华北军区安排步兵、 炮兵和坦克兵部队
演练 . 由新 闻 电影 制 片厂 拍摄 纪 录影 片 . 容包 括授 旗 仪 内
式 , 在方 队 、 队 、 队和行进 间 的位置 , 姿势 等 。 旗手 横 纵 执旗 14 年 初夏 的 某 日傍 晚 , 委 总 部 的 同志将 制 成 的 99 军 第 一 面“ 一 ” 八 军旗 送 到北 平 香 山 , 中 央领 导 审定 。 泽 请 毛 东 在 中央 领导 的 陪 同下 , 青 翠 的 山林 和落 日的余 晖 , 面对 边 听 汇报 边 注视 着迎 风 招展 的 军旗 , 连颔 首 微笑 连 6月 1 5日 ,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筹 备 会 开幕 的 当 天 . 新 经
征 人 民军 队 的 由来 和根 本 。最 后 , 经过 再 三斟 酌 , 确定 了 3种送 审 图 案 , 一 . 角 星 右 侧 加 “ 一 ” 图 案 置 于 左 其 五 八 ,
八一建军节军旗简介

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的旗帜。
中国⼈民解放军军旗为红⾊,上缀⾦黄⾊的五⾓星及“⼋⼀”两字,表⽰中国⼈民解放军⾃1927年8⽉1⽇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命的伟⼤胜利。
中国⼈民解放军军旗的规格(按照总参1951年1⽉颁布的条令执⾏):
军旗可以授予团级以上部队和院校,授旗时可以举⾏仪式。
军旗主要⽤于参加典礼、检阅、隆重集会、*等场合,由掌旗员掌握军旗,左右各有⼀名护旗兵,位于部队的前列。
中国⼈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华⼈民共和国武装⼒量的标志,是中国⼈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
它激励全体指战员牢记⾃⼰的神圣职责,忠于祖国,忠于⼈民,忠于党,不惜牺牲⾃⼰的⽣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和尊严。
“八一”军徽的来历

“八一”军徽的来历
展开全文
红军时期,在统一军旗制作时也曾设计过军徽式样,但当时受条件所限,无法在全军推广。
后来,我军曾经使用过的红五星帽徽、“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等,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军徽的作用。
1948年冬,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军旗、军徽的问题,确定由时任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设计军旗、军徽工作,并由时任总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黄镇牵头组成设计组。
军旗、军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協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 两字,亦称“八一”军徽。
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人民军队由此诞生。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
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海军、空军的军徽也以“八一”军徽为主体。
其中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衬以银灰色铁锚。
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
八一建军节来历发展历程八一军旗的诞生弘扬八一建军精神pptx

建军节的未来趋势
随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不断加强,八一建军节的影响 力也将不断扩大。未来,八一建军节将更加注重传承和弘 扬红色文化,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增强全民国家安全 意识。
同时,八一建军节也将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军事 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04
弘扬八一建军精神
建军精神的核心内容
不怕牺牲
在战争中,军人要面对生死考验, 需要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 的精神。
艰苦奋斗
军队在训练和作战中需要忍受各种 困难和艰苦的环境,需要有一种顽 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加强学校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建军精神的宣传和教育,让 学生了解军队的历史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 怀和国防意识。
开展纪念活动
在八一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开展各种形式的纪 念活动,如阅兵、军演、慰问老兵等,弘扬建军 精神,缅怀先烈。
加强实践教育
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如军训、国防教育等,让学 生深入了解军队的生活和训练,培养他们的纪律 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八一勋章
授予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是军队最高荣誉。
社会影响
增强民族凝聚力
八一建军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有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 和自豪感。
推动国防教育
八一建军节的庆祝活动有助于普及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 意识。
06
八一建军节的现实意义和未 来展望
现实意义
纪念人民军队的创建
02
1949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
1948年2月21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指示电,征求对设计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提出在我军更大规模地进行外线作战、发展新区的情况下,已有必要对此作一正式规定,请各地各单位研究拟具体样式送报中央审议。
电报发出后,军委直属机关、各野战军和各军区都积极参加了军旗、军徽样式的设计工作。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到达西柏坡。
周恩来便将军旗、军徽、臂章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给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8年底,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拿着一本军内刊物来到作战室,指着封面对承办人张清化和江右书说,这是鲁中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为纪念建军21周年出版的特刊,毛主席和首长们对封面上的五星和“八一”都很欣赏,指示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设计军旗和军徽。
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工作人员设计并用红布制作了两幅样旗。
1949年3月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周恩来副主席强调:军旗要以红色为主体,星和字用黄色,旗杆要有红黄二色旋纹,顶部要装上一个红缨枪的矛头,饰着红
穗,象征人民军队的由来。
1949年5月下旬,毛泽东、周恩来等又审定了赵光琛承办的军徽的样式。
之后,设计人员制作了一幅绸料标准样旗,并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通过华北军区司令部的同志,组织步兵、炮兵和坦克兵部队演练授旗仪式;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北苑摄制了授旗仪式的纪录影片。
从1949年6月
15日开始,各部队利用作战间隙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样式为长方形,横直为5:4,红地,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故亦称“八一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故亦称“八一军徽”。
1949年6月,新华社发表《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插遍全中国》的短评,指出:“军旗和军徽上都缀着一颗金黄色的明星,缀着‘八一’两个字。
这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已经用灿烂的星光
照耀着中国”。
“人们看到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就会想到它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想到人民革命力量必然获得最后胜利的真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不但是人民解放军的标志,也是我们的人民民主的新国家的重要象征。
因此,全国的人民和全国的人民解放军都必须一致保卫它的尊严,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它们。
”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举着“八一”军旗,脚踏着祖
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在进军的凯歌声中筑成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血肉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