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旗军徽设计历程
八一

“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其来历是: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
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保存下来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正式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同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个决定。
从此,“八一”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的确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军旗简介】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的旗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规格(按照总参1951年1月颁布的条令执行):军旗可以授予团级以上部队和院校,授旗时可以举行仪式。
军旗主要用于参加典礼、检阅、隆重集会、游行等场合,由掌旗员掌握军旗,左右各有一名护旗兵,位于部队的前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
它激励全体指战员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尊严。
“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

“八一”军旗、军徽的设计始末1948年2月21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指示电,征求对设计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提出在我军更大规模地进行外线作战、发展新区的情况下,已有必要对此作一正式规定,请各地各单位研究拟具体样式送报中央审议。
电报发出后,军委直属机关、各野战军和各军区都积极参加了军旗、军徽样式的设计工作。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到达西柏坡。
周恩来便将军旗、军徽、臂章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给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8年底,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拿着一本军内刊物来到作战室,指着封面对承办人张清化和江右书说,这是鲁中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为纪念建军21周年出版的特刊,毛主席和首长们对封面上的五星和“八一”都很欣赏,指示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设计军旗和军徽。
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工作人员设计并用红布制作了两幅样旗。
1949年3月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周恩来副主席强调:军旗要以红色为主体,星和字用黄色,旗杆要有红黄二色旋纹,顶部要装上一个红缨枪的矛头,饰着红穗,象征人民军队的由来。
1949年5月下旬,毛泽东、周恩来等又审定了赵光琛承办的军徽的样式。
之后,设计人员制作了一幅绸料标准样旗,并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通过华北军区司令部的同志,组织步兵、炮兵和坦克兵部队演练授旗仪式;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北苑摄制了授旗仪式的纪录影片。
从1949年6月15日开始,各部队利用作战间隙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样式为长方形,横直为5:4,红地,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故亦称“八一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故亦称“八一军徽”。
1949年6月,新华社发表《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插遍全中国》的短评,指出:“军旗和军徽上都缀着一颗金黄色的明星,缀着‘八一’两个字。
八一军旗的由来

来源:学习时报八一军旗的由来那青阳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到北平。
毛泽东等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住进香山。
在香山,江右书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组织工作人员拟出了军旗的几种方案,反复征求了许多同志的意见。
最后,经过再三斟酌,确定了三种送审图案:一、五角星右侧加“八一”,置于靠旗杆一侧的左上方。
二、五角星置于中央,“八一”二字竖排,置于五角星内。
三、五角星右侧加“八一”,置于上半部中央,下面加几条蓝色波纹水线,象征中华大地的山川陆水。
三种图案中,毛主席和中央书记们的意见倾向第一种方案。
周恩来在书记处会议后对张清化等同志做了进一步交代。
指出制定军旗是国家的一项大事,还应该再征求一下在北平的中央委员们的意见,请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征求参加新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的意见。
经过征求意见。
看过样旗的同志都认为第一种图案最好。
在审定样旗之后,周恩来指示李涛、张清化等同志要尽快做好三件事:一、起草一份军委代电,附上军旗、军徽样式,印700份,6月初发到部队,请各部队尽快按图作制发,在6月15日启用;二、起草一份《公布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稿,内容既要有图样,又要有准确的文字说明,要按总部、野战军及兵团、军、师、团6个级别确定军旗的尺寸;三、通知新华社写一篇社论,主要是讲明军旗的含义和意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电》是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周恩来”的名义签发的,其内容如下:“各野战军、各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并各级军区首长:兹颁发军委制定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七百份,请即点收,并请各野战军各军区遵式制发各所属部队,并定于六月十五日全军正式开始启用……政治机关应按军委命令在部队中广泛地进行教育,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含义,务使全体指战员有深刻的了解,并自觉维护我人民解放军光荣旗帜的严肃。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军旗的由来

军旗的由来
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的旗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规格(按照总参1951年1月颁布的条令执行):
军旗可以授予团级以上部队和院校,授旗时可以举行仪式。
献祝福网
军旗主要用于参加典礼、检阅、隆重集会、游行等场合,由掌旗员掌握军旗,左右各有一名护旗兵,位于部队的前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
它激励全体指战员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尊严。
军事常识之各种标志

军事常识之各种标志识别标志识别标志在军队中有多种使用情况:①象征军队、军种或建制部队的标志。
如军旗、军徽等。
世界各国对此类标志的颁发、授予、制作、悬挂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
②用以表明军人所属军队、军种、兵种、专业性质和军人军衔的标志。
如帽徽、胸章、臂章、领章、领花、肩章、袖章、袖标、军种符号、兵种符号、专业勤务符号等。
此类标志有的用合金金属、涂漆金属制成,有的用纺织品绣制。
各国军人着军装时需佩带哪些标志和标志应置于的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③用以表明武器装备所属国籍、军队、军种、兵种、部队的标志。
一般在武器装备表面适当部位标上国旗、军旗、军徽或其他象征性图案以及阿拉伯数字、拼音文字的字母、专用符号等。
如军用飞机识别标志等,舰艇上悬挂的国旗、军旗、彩旗(挂满旗)皆属识别标志。
领章军人佩带在衣领上的识别标志。
形状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斜角形等。
一般用布呢制品制作,缀有军衔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
有的国家战时领章的星徽、符号多用无光泽金属制作。
20世纪初,中国军队开始佩带领章,用以区分军人的军衔等级。
1905年清政府规定,陆军军官礼服衣领上绣有领章,样式为飞蟒抱珠和金辫,以珠子颜色区分等次,以金辫数区分级别。
1911年改官兵领章为长方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区分兵种及缀标号,下部缀六角星徽区分级别,以颜色区分等次。
1912年l1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新的陆军领章样式,常服领章改为剑形,领章背面填写部队番号或本人编号。
1936年1月,国民党陆军军官、士兵的领章均为长方形,以条杠和三角星微区分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佩带平行四边形红色领章。
1930年5月,曾规定领章分步兵、骑兵、炮兵、航空兵、技术兵和职员六种,各以底色和边色相区分,其中步兵为深绿色底黑边,炮兵为黑底红边。
由于部队分散、战争频繁,此种领章未能实行,红军仍普遍佩带全红领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50年代初,主要以臂章、胸章为标志,不佩带领章。
八一军徽的确定

来源:新浪百科
“八一”军徽的确定
红军时期,在统一规定军旗制作时也曾设计过军徽式样,但由于当时战争残酷、物资匮乏,无法在全军推广。
后来,我军曾经使用过的红五星帽徽、“八路”和“新四军”臂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等,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军徽的作用。
1948年冬,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军旗、军徽的问题,确定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旗、军徽工作,并由时任总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黄镇牵头组成设计组。
军旗、军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
”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
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海军、空军的军徽以“八一”军徽为主体。
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衬以银灰色铁锚。
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
红色大气中国梦强军梦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专题课PPT模板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介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 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 十次武装起义-一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由 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 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黄 花岗起义,又称第一次广州起义、辛亥广州起 义、黄花岗之役,是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宣统
国民党革命军约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介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 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4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 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中共中央从全民族的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多次作出重大让 步,主动提出“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 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 会电》,《六大以来》(上) ,第798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 版。)等。然而,蒋介石国民党坚持将红军人数限定在3万人, 并且不能设总指挥部,由他们派人担任师参谋长和政训处主 任,甚至荒谬地要求毛泽东和朱德出国留洋。对此,中共谈 判代表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作出让步,将红军改编人 数先是由12个师降至4个师六七万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中国梦强军梦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专题课
汇报人:卡卡办公
汇报时间:20XX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 军 节 的 诞 生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介 国防建设意义
第四部分 新 时 代 强 军 建 设
第一部分
人民军队的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 红星,中嵌金黄色“八 一”两字,亦称“八一” 军徽。红星象征中国人 民获得解放,“八一” 表示1927年8月1 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 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 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诞生。
陆军军旗,旗面的八 分之三为草绿色旗面, 象征祖国美丽、富饶 的绿色大地,为保卫 社会主义祖国领土安 全面英勇战斗、所向 无敌。
孙传芳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这么强大的敌人,而我们国民 政府的兵力却只有8个军,10万 人,而且我们的范围也仅限于广 东附近,这可如何是好?”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 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1、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首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 路。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人数比例
领导人
反剿结果
第一次 1930.10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931.4 1931.7 1933.2 1933.9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5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一军旗军徽设计历程
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决策始于陕北米脂杨家沟。
1948年2月21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指示电,征求对设计军旗、军徽和臂章的意见,请各地各单位研究拟具体样式送报中央审议。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从杨家沟启程,于4、5月间到达西柏坡。
这时,周恩来便将军旗、军徽、臂章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给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大约在1948年底,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拿着一本军内刊物来到作战室,指着封面对承办人张清化和江右书说,这是鲁中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为纪念建军21周年出版的特刊,毛主席和首长们对封面上的五星和“八一”都很欣赏,指示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设计军旗和军徽。
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工作人员设计并用红布制作了两幅样旗。
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幕。
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军旗的决议》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色,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
之后,设计人员制作了一幅绸料标准样旗,并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通过华北军区司令部的同志,组织步兵、炮兵和坦克兵部队演练授旗仪式;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北苑摄制了授旗仪式的纪录影片。
1949年4月26日,毛泽东审阅、修改了李涛将军关于军徽问题的请示报告。
制作军徽(帽花)的标准样品,是赵光琛承办的。
1949年5月27日,在毛泽东的住处——香山双清别墅院内,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各部门的领导同志们审定了“八一”军旗的标准样旗后,又在别墅的客厅内审查了授旗仪式的纪录影片,并决定在新政协筹备会议开幕的当天——6月15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