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09-11考研题
考研-计算机网络经典试题

6.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
传输速率为 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 000km/s。若最小数据
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m
盛 答案:D (800×2×108)/(1×109)=160的一半,即80m。
盛 威
0~7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
网 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
专 业
A.2
B.3
C.4
D.5
的 计
答案:C(收到3号帧的确认,说明0~3已收到,丢失了4~7号帧,共4帧)
算
机
学
习
网
站
6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 ~ 3号数
业 的
区别。此题中只收到1号帧的确认,0号,2号帧超时,由于对1号帧的确认不
计 算
是累积确认的作用,因此发送方认为接收方没有收到0、2号帧,所以重传这
机 两帧。)
学
习 网
4.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协议是 (
)
站 A.CSMA B.CDMA C.CSMA/CD D.CSMA/CA
D. 数据冲突问题
算 机
答案:B
学 习
11. 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
网 站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题库

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题库一、选择题1、在 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B 进行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C 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D 提供进程之间的通信答案:C解析: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二进制比特流,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即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2、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 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 0 ~ 7 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 、 2 、 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A 2B 3C 4D 5答案:C解析:后退 N 帧协议中,发送方在超时后需要重传所有已发送但未被确认的帧。
发送方已经发送了 0 ~ 7 号帧,只收到 0 、 2 、 3 号帧的确认,所以需要重传 4 、 5 、 6 、 7 号帧,共 4 帧。
3、以下关于 TCP 和 UDP 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TCP 是面向连接的,UDP 是无连接的B TCP 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UDP 不保证C TCP 适用于实时应用,UDP 适用于可靠数据传输D A 和 B 都正确答案:D解析: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传输数据前需要建立连接,并通过确认、重传等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UDP 是无连接的协议,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交付。
实时应用通常对实时性要求较高,能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适合使用 UDP ;对数据准确性要求高的应用适合使用TCP 。
4、一个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8 ,该网络能够连接的主机数为()A 8B 6C 30D 32答案:B解析: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8 ,对应的二进制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主机位有 3 位,所以能够连接的主机数为 2³ 2 = 6 (减去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5、在 IPv4 中,IP 地址 1921681100 属于()A A 类地址B B 类地址C C 类地址D D 类地址答案:C解析:C 类 IP 地址的范围是 192000 ~ 223255255255 ,1921681100 在此范围内。
计算机网络09-14年考研真题及分析

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 (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
数据链路层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解答】选B.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2. (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
网络的层次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 (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
80ms B。
80。
08ms C. 80.16ms D。
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当t = 1M×8/100Mbps = 80ms 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 1K×8/100Mbps = 0.08ms,t= 80ms + 2t0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
计算机网络09-14年考研真题和分析

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 (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 数据链路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应用层【解答】选B。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2. (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 (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 80msB. 80.08msC. 80.16msD. 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当t = 1M×8/100Mbps = 80ms 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 1K×8/100Mbps = 0.08ms,t= 80ms + 2t0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2009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1.所有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既支持10BASE-T标准,又支持100BASE-T标准。
()2.Ethernet、Token Ring与FDDI是构成虚拟局域网的基础。
()3.ATM既可以用于广域网,又可以用于局域网,这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与Ethernet基本上是相同的。
()4.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版本均适合作网络服务器的基本平台。
()5.局域网的安全措施首选防火墙技术。
()6.帧中继的设计主要是以广域网互连为目标。
()7.应用网关是在应用层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
()8.双绞线是目前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
()9.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一种在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对数据包进行封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早期的家庭拨号上网主要采用SLIP协议,而现在更多的是用PPP协议。
()10.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主/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它连接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多台计算机就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二、单选题和多选题(除题目特殊说明是多选题外,其他均为单选题。
每空2分,共40分)1.(4选2)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和()。
A. 点对点传输网络B. 广播式传输网络C. 数据传输网络D. 对等式网络2.能实现不同的网络层协议转换功能的互联设备是()。
A. 集线器B. 交换机C. 路由器D. 网桥3.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联接逻辑上分开的()网络。
4.(4选2)计算机网络完成的基本功能是()和()。
A. 数据处理B. 数据传输C. 报文发送D. 报文存储5. (4选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目标要求网络保证其信息系统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限的传播范围,还必须保障网络信息的()、(),以及网络服务的保密性。
2009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过关必练

2009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过关必练_网络试题一.通过选择题过关必练1.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与Tbps,1Mbps等于A. 1×103bpsB. 1×106bpsC. 1×109bpsD. 1×1012bps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如果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那么发送1bit数据需要的时间是A. 1×10-6sB. 1×10-7sC. 1×10-8sD. 1×10-9s3.网络协议主要由3个要素构成。
A. 语法、语义与体系结构B. 软件、硬件和数据C. 语法、语义与时序D. 体系结构、层次和语法4.一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法是。
A. 连续地址编码模型B. 层次结构模型C. 分布式进行通信模型D. 混合结构模型5.在网络体系结构中,同层对等实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A. 接口B. 协议C. 服务D. 服务访问点6.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相邻层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A. 接口B. 协议C. 服务D. 服务访问点7.下列功能中,最好地描述了数据链路层。
A. 保证数据有序、无错和完整地通过网络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 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D. 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8.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的是。
A. 应用层B. 运输层C. 网络层D. 链路层9.在TCP/IP体系结构中,UDP协议是一种协议。
A. 应用层B. 运输层C. 网络层D. 网络接口层10.物理层的4个重要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
A. 接口特性B.协议特性C. 物理特性D. 规程特性11.某信道采用8个相伴的调相传输,码元速率为300Baud,则数据传输速率为。
计算机网络09-10考研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2

2010年计算机考研真题以及答案(网络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题20分共8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正确答案。
3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34.在下图所表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的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受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80msB. 80.08msC. 80.16msD.80.24ms35.某自治系统采用RIP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中包含的信息<net1,16>,则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B.R2可以到达net1,跳数为16C. 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D.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136.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的ICMP报文件的类型是()A. 路由重定向B. 目的不可达C.源抑制D.超时37、某网络的IP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为()A、32,8B、32,6C、8,32D、8,3038、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网络风暴的是()I中断器II集线器III网桥IV路由器A、仅I和IIB、仅IIIC、仅III和IVD、仅IV39、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TCP最大段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A、1000B、2000C、3000D、400040、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A、1条,1条B、1条,多条C、多条,1条D、多条,多条二、综合应用题:41-47小题,共70分47、(9分)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率为100M/S,主机甲和主机已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速时2000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给出计算过程。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与解答

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 (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 数据链路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应用层【解答】选B。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2. (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 (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 80msB. 80.08msC. 80.16msD. 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当t = 1M×8/100Mbps = 80ms 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 1K×8/100Mbps = 0.08ms,t= 80ms + 2t0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考研
47(9分)希赛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R1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希赛公司网络拓扑图
R1和R2的路由表结构为:
(1)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2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数不少于120个。
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3)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1)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0000000,即255.255.255.128。
所以划分的两个网段是:202.118.1.0/25与202.118.1.128/25。
(2)
(3)
2010年考研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4)在下图所表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的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 若主机H1 向主机H2 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 发送到H2 接受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35)某自治系统采用RIP 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 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 的距离矢量中包含的信息<net1,16>,则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R2 可以经过R1 到达net1,跳数为17 (B)R2 可以到达net1,跳数为16
(C)R1 可以经过R2 到达net1,跳数为17 (D)R1 不能经过R2 到达net1
(36) 若路由器R 因为拥塞丢弃IP 分组,则此时R 可向发出该IP 分组的源主机的ICMP报文件的类型是
(A)路由重定向(B)目的不可达(C)源抑制(D)超时
(37)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8,则该网络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为(A)32,8 (B)32,6 (C)8,32 (D)8,30
(38)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网络风暴的是
Ⅰ.中继器Ⅱ.集线器
Ⅲ.网桥Ⅳ.路由器
(A)仅Ⅰ和Ⅱ (B)仅Ⅲ (C) 仅Ⅲ和Ⅳ (D)仅Ⅳ
(39)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 连接,TCP 最大段长度为1000 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 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 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 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40)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A)1 条,1 条(B)1 条,多条(C)多条,1 条(D)多条,多条
(47)(9 分) 某局域网采用CSMA/CD 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率为100M/S,主机甲和主机已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甲和主机已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为止,最短经过多长时间?最长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已发送数据时,其它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数据帧(1518 字节)向主机已发送数据,主机已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1)单程时延=2km/200000km/s=0.01ms,综上,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为止,最短经过时间是0.01ms,最长经过时间是0.02ms。
(2)T1=1518B/10Mbps=1.2144ms
T2=0.01ms
10Mbps*1.2144/(1.2144+0.0.1)=9.92Mbps
2011年考研
47(9分)某主机的MAC地址为00-15-C5-C1-5E-28,IP地址为10.2.128.100(私有地址)。
图a是网络拓扑,图b是该主机进行Web请求的一个以太网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ASCII 码内容。
图a 网络拓扑
图b 以太网数据帧(前80个字节)
请参考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Web服务器的IP地址是什么?该主机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是什么?
(2)该主机在封装图b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的目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什么?(3)假设HTTP/1.1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一次请求-响应时间为RTT,rfc.html 页面引用了5个JPRG小图像,则从发出图b中的Web请求开始到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需要多少个RTT?
(4)该帧封装的IP分组经过路由器R转发时,需修改IP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
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IP分组头结构分别如图c和图d所示。
图c 以太网帧结构
图d IP分组头结构
(1)64.170.98.32 00-21-27-21-51-ee
(2)ARP FF-FF-FF-FF-FF-FF
(3)6个RTT
(4)源IP地址oa 02 80 64改为65 0c 7b 0f (NA T)
TTL减1
校验和字段重新计算
如果分组长度超过MTU,总长度字段,标志字段,片偏移字段也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