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

合集下载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属于南半球的是?属于北半球的是?并总结南北半球的 海水等温线变化规律。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水温高低, 在图中比较 A、B、C、D 处的水温与两侧同纬度的高低?
A、C 处等温线向 B、D 处等温线向 洋流流向即等温线的
(高纬/低纬)即高温区突出,表明水温 (高纬/低纬)即低温区突出,表明水温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环流方向有何不同?根据提示,补充其形
西风漂流向东在大洋东岸受陆地阻挡后形成流向高纬的 动,在大洋西岸受陆地阻挡后形成向低纬流动的 4.观察实际海水表层洋流分布(课本 57 页图 3.5) 流。 (3)分别写出太平洋和大西洋形成的 10 支洋流名称。
流, 在极地东风影响下向
于同纬度海区; 于同纬度海区; 流;B、
(3)根据等温线判断洋流流向及性质 方向,A、C 处洋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低处,是 流。 D 处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是
3.结合课本 58 页活动,完成 1 和 2 题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环流方向有何不同?根据提示,补充其形 成过程: 受信风及地转偏向力影响, 赤道附近海水分别形成向 大洋西岸受陆地阻挡向高纬流动,为 大洋东岸受陆地阻挡向低纬流动,为 成过程: 流动的 和 , 在 (暖流/寒流),受西风及地转力影响向 运动,到 (暖流/寒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5 年 3 考,2017 全国卷 3 的 8 题;2014 全国卷 2 的 9 题;2013 全国卷 2 的 9 题。 从考查内容来说,洋流的性质、分布及影响是重点;从命题角度看,结合区域图考查洋流的分 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区域定位上,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考查洋流 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同时,也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提示】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流向及性质判断 【重难点】掌握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和环南极大陆海区的洋流分布 【基础感知】 1. 结合课本画出洋流的概念、性质分类、形成的三大影响因素。 2. 海水等温线与洋流关系 (1)根据等温线的数球的副热带和副极地海区,哪个地区未形成环流?为什么? (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的环流方向有何不同?有何原因?在右图中画出洋流流向和风向

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26张ppt)

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26张ppt)
次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 处。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 回。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 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
“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那么, 使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海域的呢?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 “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 厄运。
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Cobh), 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 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
出地中海的吗?
英占
按性质分类 暖流 寒流
洋流的分类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 水温低的海区
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 水温高的海区
由低纬流 向高纬
由高纬流 向低纬
寒暖流及其半球判断
第一步: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增或递减方向判断半球位置。 第二步:根据等温线凸向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第三步:根据洋流流向确定洋流性质。水温低到水温高为寒流,反之为暖流。

东 格 陵 兰 寒
大 西 洋 暖 流

北大西洋暖流
墨 西 哥 湾 暖 流
加 那 利 寒 流 北赤道暖流南赤源自暖流本巴格
西





西风


厄 南赤道暖流 加 勒 斯 暖 流
西 澳 大 利 亚 寒 流
北XX暖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其他地区通行的版本中都占有重要篇幅, 是高一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章节。

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 教材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是第三章内容的核心, 又与第二章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既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 又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 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埋下伏笔, 因此,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章的重点, 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前期备课——构建课堂框架结构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 内容比较难, 探究的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逻辑性比较强, 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我对该部分教材进行了以下研究:(一)明确设计理念。

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为了凝练学生的核心素养,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地理学科的教育要围绕这四个核心素养来开展, 所以课程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地理的核心素养。

因此, 我设计本堂课的理念是: 以大规模海水运动为学习的知识载体,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探究规律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解读课程标准。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上的阐述是“运用地图,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把握这条标准要注意三个关键词“地图”、“归纳”和“规律”。

因此对本堂课的要求是从观察现象到呈现规律, 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三)把控学生学情, 精准施教。

学情有利方面:1.高一学生对自然地理特别是一些未解之谜有较强的探索欲望, 这促使他们理性思考,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

并且在课外阅读中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表象。

3.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3.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3.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________:由低水温海区流向高水温海区的洋流。

3、【A】洋流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都会影响洋流流向。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北半球冬季为例)
1、【A】世界主要洋流及其分布(在下图中标注相关洋流名称及海洋名称)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探究一:
拿出准备好装满水的水盆,在上面撒上鱼食,要求不能借助手或者其他物体接触水或水盆,怎样使水盆里的鱼食跟着水有规律的朝着下面箭头的方向运动起来?把你的实验结果画在纸上。

探究二:
回顾已学的风带和气压带的知识,在右图画出洋流的运动方向。

探究三:
对比57页图,说说两张图的不同之处
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玮环流:
2、中高玮环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在运用地图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归纳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预备工作。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年的学生地理的空间感、读图的能力相对较差,本节内容是对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而课本的图像是静态图,对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常在学习中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沉闷。

三、设计思想本堂课的设计意图是:根据课标的要求,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教师板图,学生画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则是希望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用原理来解释现象,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

授课时先让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归纳其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落实在洋流分布图中,然后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接着再探讨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学会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洋流分布的模式。

学会在等温线地图上判别寒、暖流。

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有目的、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读图和信息提取,分析与归纳,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洋流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成因的学习探究过程。

板图导引法:在黑板上绘制世界大洲空白轮廓板图,在洋流空间分布规律的总结中,板图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分析洋流成因时,板图动态演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洋流分布模式图,让学生板图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西风漂流等,力求做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并能适时的调控课堂,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课堂效果。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 LY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 LY
性质, 并动手画出
240C
260C
暖 A 流 流
寒 寒 B 流 流
260C
暖 流 240C 流 C
220C
寒 寒 流 D 流
下面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在风的吹动下, 水槽的水会怎样流 动? 2、两种不同比重的液 体,当中间的隔板抽开 后会怎样流动?

比重小
比重大
1、在风的吹动下, 水槽的水会旋转流 动。
问题三:洋流的成因 (结合教材第三自然段)
三大 因素
⑴盛行风 (主要动力) ⑵陆地形状 ⑶地转偏向力
问题四:洋流的分布
世 界 风 带 模 式 图
600 300
00 300 600
世 界 洋 流 模 式 图
流向
1:副热带(中低纬度) 副热带海区 海区大洋环流北、南 顺、逆 半球分别呈________ 北顺南逆 时针;
900 600 300 00 300 600
900
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分布(夏季)
E C B D AG J IF ⑥⑤ ③ ② ④ ①
a b d c ⑦ ⑧⑩ ⑨
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分布(夏季)
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分布
冬 夏
观察北印度洋夏季和冬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不同? 并思考为什么?
现象:夏季呈现顺时针流动, 冬季呈现逆时针流动.
2、两种不同比重的液体, 当中间的隔抽开后,比重 大的液体往比重小的液体 下面流动,比重小液体的 往比重大液体的上面流动。
按成因分类
成因类型
风海流
成因
举例
西风漂流
盛行风长期吹拂海面 北太平洋(大西洋)暖流
南北赤道暖流
密度流
海水水平方向密度差异 大西洋—地中海

3.2大规模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3.2大规模海水运动第一课时
课题导入: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课时)
目标引领:
1、能判断出洋流的性质和及其影响因素。
2、能说出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考纲解读:本节在高考中,往往以水污染、航海 、气候为背景考查洋流的影响。
独立自学:
阅读课本,试完成:
1、请说出洋流的概念和类型。
2、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3、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目标升华: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知识、 方法和技巧上的提高?

当堂诊学:
1 . (2013 年高考江苏地
理 ) 图 Ⅰ 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示意图。图Ⅱ是海洋表层海水 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
a、b、c为等温线,a>b>c,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 (1)~(2)题。 (1) 图Ⅰ甲处的洋流与图Ⅱ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 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5分钟后,期待你的回答~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稳定 地沿着一定方向做 1 . 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 _____ 规大模 的流动,叫做洋流。 _________
引导探究:
读世界主要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试分析其成因及其分布特征 ?
[规律方法]
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 的分布密切相关,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
答案:(1)D (2)C B.形成著名的渔场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2 . (2012 年高考海南卷 ) 下图中
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 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

3.1大规模海水运动导学案

3.1大规模海水运动导学案

161820℃℃℃图1高一地理 班级 姓名 组别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主要洋流的形成2.运用地图,识记主要洋流名称和分布,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自主学习】1.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分类:按照性质划分暖流: 寒流: 如何区分寒流、暖流?①根据流向判断:一般而言,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是暖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是寒流。

②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代表洋流的流向。

若等温线向水温高处凸出,为寒流;等温线向水温低处凸出,则为暖流。

练习:读右图,该海区位于 (南、北)半球, A 为 (寒、暖)流,B 为 (寒、暖)流。

3.洋流的形成:影响因素有 、 、 。

画图分析:洋流的形成与风带的关系⑴在图中填出六个风带名称。

⑵画出洋流方向。

⑶观察模式图中形成的洋流环流圈:中低纬度海区: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 时针南半球 时针);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时针方向)阅读教材P 57页图3.5,完成下面问题:【合作探究】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对比洋流模式图和教材中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记住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各海区不同的洋流名称,并注意它们的流向、性质以及环流圈方向。

⑴在各大洋的中低纬度....海区,呈什么时针方向流动?各由哪些洋流组成?洋流性质如何?⑵在各大洋的中高纬度....海区,呈什么时针方向流动?各由哪些洋流组成?洋流性质如何?⑶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分为和两条洋流,性质都是流。

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因为没有陆地阻隔,所以自向流,环绕地球,性质是流。

⑷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形成:观察右图,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我的疑惑】【随堂练习】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C.地球自转偏向力D.盛行风读“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2-3题。

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该海区位于()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3.A处与B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A.A流经寒流.B.B处流经暖流C.A处洋流由南向北流D.B处洋流由南向北流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A.B.C.D.暖流寒流5.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A.英国泰晤士河为枯水期B.我国盛行偏北风C.长江进入汛期D.亚马孙河进入汛期【我的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法、演示实验法、图解法、纲要信号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讲述《漂流瓶历险记》,一只漂流瓶沿着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路线和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路线漂流的故事。提出关于“海水运动”的话题。
趣味导入
引起兴趣
问题研究——
洋流的类型与成因
教师讲解: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其中洋流指的是:
教学反思
学生思考:所有的洋流都是因为风的吹拂而成的吗?
教师提示:的影响,那么所有的洋流都会像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一样,浩浩荡荡一往而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发现,海水的运动还会受到“陆地”的阻挡,从而并不能呈直线流动,而是形成了“环流”。而陆地阻挡下的洋流到底会向北还是向南转弯,还要看“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教师提示:盛行风除了有信风、西风和极地风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季风”。顾名思义,季风是随季节而变动的风。请同学们回忆,南亚(北印度洋)的季风在冬夏季的风向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忆:冬季风(东北);夏季风(西南)
教师图解:
绘图指导
温故启新
课堂小结
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逆时针环流。南半球中高纬度,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知道洋流的分类和成因;(综合思维)
2.探究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能绘制简单的洋流规律示意图;(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探究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能在在地图上识记和标绘出世界主要的洋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生笔记:洋流的分类(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观察学习
发现规律
动手绘图
加深印象
举例说明
问题探究——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教师引导: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还有一个海域的洋流没有探究?(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
学生观察:北印度洋。
教师提问:洋流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学生回顾:盛行风。
教师讲述:所谓“风吹水动”,受“信风”和“西风”这两种盛行风的影响,我们发现,赤道南北两侧的洋流都向西流动,分别是: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而西风带影响的30°到60°之间的洋流都是向东流动的。
学生绘图:在课本58页的图上标出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的流向。
教师提示:我们把这样横向流动的,受盛行风影响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学生总结:洋流的成因
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师生互动:洋流模式简图。
学生观察: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模式是否符合规律(副热带海区北顺南逆;副极地海区北逆)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发现横向的洋流都是“风海流”,那么我们看看纵向的洋流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请观察“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纳利寒流”“本格拉寒流”,它们都是因为附近海域海水变少后,底层海水上泛来做补偿的洋流,被称作“补偿流”或者“上升流”。主要是位于大陆西岸的寒流。还有一种洋流叫做“密度流”,顾名思义受海水密度大小的影响。比如“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流向不同。
学生诵读: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教师导问:洋流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阅读:暖流和寒流。
教师提示:暖流指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寒流指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
学生思考:在海水等温线上怎么样判读洋流所在的半球和性质。
教师图解:
学生练习:北半球寒流(暖流)、南半球寒流(暖流)
理性分析
增加知识储备
动手绘图
增强动手学习能力
过渡
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那如此大规模又常年方向稳定的海水运动主要是什么力量推动而成的呢?答案就是——风,而且还是常年方向稳定的盛行风。
问题探究——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学生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教师引导:观察信风、西风和极地风的风向特点。(信风偏东;西风偏西;极地风偏东)
地球上的水——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
备课时间
2019年11月22日
备课教师
刘静Leabharlann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