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第一篇:电力系统分析总结电力系统分析总结1、有发电厂中的电气部分、各类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各种类型的用电器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2、按电压等级的高低,电力网可分为:1低压电网(<1kv)2中低电网(14、超高电网(330~750KV)5、特高压网(V>1000kv)3、负荷的分类:1.按物理性能分:有功负荷、无功负荷2.按电力生产与销售过程分: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和用电负荷3.按用户性质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人民生活用电负荷4.按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分:一级、二级、三级负荷4、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4种接地方式:1.中性点接地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3.中性点直接接地 4.中性点经电阻的电抗接地小电流接地方式:(1.2)优点:①可靠性能高②单相接地时,不易造成人身或轻微轻微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缺点:经济性差、容易引起谐振,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大接地电流方式:(3.4)优点:①能快速的切除故障、安全性能好②经济性好。
缺点:系统供电可靠性差(任何一处故障全跳)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在单相接地时,可以线圈的电流Il补偿接地点的容性电流消除接地的不利影响补偿方式:① 全补偿:Ik=Il时,Ie=0.容易发生谐振,一般不用②负补偿,Il< Ik时,Ie为纯容性,易产生谐振过电压③过补偿:Il>Ik时,Ie为纯感性,一般都采用过电压法。
6、架空线路的组成:①导线、②避雷线、③杆塔、④绝缘子、⑤金具7、电力网的参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元件结构和特性所决定的参数,称为网络参数,如R、G、L等;另一类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所决定的参数,称为运行参数,如I、V、P等。
8、分裂导线用在什么场合,有什么用处?一般用在大于350kv 的架空线路中。
可避免电晕的产生和增大传输容量。
9、导线是用来反映的架空线路的泄漏电流和电晕所引起的有功损耗的参数。
10、三绕组变压器的绕组排列方式:①中、高、低②低、中、高排列原则:①高压绕组电压高,故绝缘要求也高,一般在最外层、②升压变压器一般采用:----11、标么值:是指实际有名值与基准值得的比值。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部分)14年和15年考过的题应该不会再考,今年考调压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其次是潮流计算,最优网损,最优有功分配。
不过每个专题的大题都应该掌握,以下列出最经典的题,记住做题步骤,理解做题方法,掌握以后基本可以应试。
14年15年的考题的解答放在了相应的板块中。
一.元件参数:4米,lg Dm r用算出来的乘以长度,得出线路参数R,X,B,单位是欧姆Ω和西门子S。
等值电路:2.变压器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额定容量SN ,短路损耗Pk,阻抗电压百分数Uk%,空载损耗P0,空载电流百分数I%,以及变比,如220kv/11kv。
直接带入公式计算:R T=P K1000S N×U N2S NU%U2UN带即加了*号,有精力要看一下,实在没时间就舍弃吧。
本节本质:对于单电源线路运用三个公式求出每个节点的电压,功率。
对于环网和双电源网络,还需掌握额外几个公式。
有可能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考,考到可能性较高。
题型有三种,已知首端或末端电压及此节点的功率(即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或末端电压首端功率(即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两电源供电的网络。
(环网和这个一样,后面会详解。
)1. 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如图所示,功率流过会产生电压降落△U(相量)和功率损耗△S(相量)。
需要掌握的公式(公式都是功率和电压在同一节点,功率和阻抗之间没有别的分流,只流过该阻抗):中的-3. 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这种情况,开始直接设未知节点的电压都是额定电压(10 35 110 220等等,如图110kV 的电压等级设成110kV即可),这样相当于电压都知道了(虽然是设的),然后从有功率的一侧往电压真正已知(图中始端)的一侧推,推出功率,然后就化为了电压功率在同一个节点的问题了,可以算出电压降落了,推出真正的U2和U3,此过程中功率用之前算出来过的。
4*. 双电源网络与环网如图,环网实际就是一个两端电压相等的双电源网络。
电力系统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冲击电流主要用于检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一)。
A、热稳定性B、耐压等级C、动稳定性D、载流量正确答案:C2、三绕组降压变压器,当功率主要由高压侧向中压侧输送时,绕组的排列方式,居中绕组为(一)。
A、依据电压等级不同,绕组的排列情况不同B、中压绕组C、低压绕组D、高压绕组正确答案:B3、对于两相短路接地,其复合序网的连接是(—)。
A、负序和正序并联在和零序串联B、正序和负序并联C、正序负序零序并联D、正序负序零序串联正确答案:C4、高压输电线路空载运行时,其首端电压比末端电压(一)。
A、相等B、高C、低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正确答案:C5、对于两相短路,其复合序网的连接是(—)。
A、正序负序零序串联B、负序正序并联在和零序串联C、正序负序零序并联D、正序和负序并联正确答案:D6、电压稳定需要保持()。
A、频率恒定B、无功功率平衡C、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大D、有功功率平衡正确答案:B7、供电支路首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称为(一)。
A、电压偏移B、电压损耗C、电压降落D、电压调整正确答案:C8、一般说,在我国,高压电网的电压等级是(一)。
A、1-35kV之间B、35-220kVC、IkV以下D、330-1000kV正确答案:B9、对于单相短路,其复合序网的连接是(—)。
A、负序正序并联再和零序串联B、正序负序零序串联C、正序和负序并联D、正序负序零序并联正确答案:B10、消弧线圈如果采用全补偿,可能会使系统(一)。
A、产生谐振B、保护误动C、失去稳定D、接地电流增加正确答案:A11、有功功率的单位是(一)。
A、kVB、kWC、kVAD、kVar正确答案:B12、对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水平偏低的电力系统,应采用的调压措施是(一)。
A、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B、减小发电机无功出力C、增加无功补偿装置D、改变无载调压变压器变比正确答案:C13、三相架空线导线换位的目的是(__)。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涉及到电力的生产、传输和供应。
电力系统的分析是对该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评估和优化的过程。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分析的方法、主要内容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电力系统分析的方法1. 状态估计方法:状态估计是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估计和恢复的过程。
通过收集电力系统各节点的测量数据,利用潮流方程和不平衡能量方程建立状态估计模型,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得到电力系统的状态。
2. 短路分析方法:短路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和保护设备的选择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等值模型,利用潮流方程、矩阵运算和数值计算等方法,预测电力系统在短路故障下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设备的动作特性。
3.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负荷预测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的方法。
负荷预测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负荷数据、环境因素、经济发展等因素,建立负荷预测模型,并预测未来负荷的变化趋势和分布规律。
4. 电力市场分析方法:电力市场分析是对电力市场进行研究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收集市场数据、研究市场机制、建立市场模型等手段,分析电力市场的竞争情况、价格形成机制、市场规则等因素,为制定电力市场的发展策略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二、电力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1. 潮流分析:潮流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的基础,通过潮流分析可以得到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潮流分析主要包括潮流方程的建立、潮流计算方法的选择和潮流计算结果的分析等步骤。
2. 短路分析:短路分析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保护设备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短路分析主要包括故障类型的确定、故障电流的计算和保护设备的选择等步骤。
短路分析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保护设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3. 电力质量分析:电力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好坏程度,包括电压的稳定性、谐波含量、波形失真等指标。
电力系统分析考点总结(吐血整理)

电力系统分析考点总结(吐血整理)第一篇:电力系统分析考点总结(吐血整理)电力系统分析考点总结第三章理想同步电机1,忽略磁路饱和,磁滞,涡流等影响,假设电机铁芯部分的导磁系数为常数; 2,电机转子在结构上对于纵轴和横轴分别对称;3,定子的a,b,b三相绕组的空间位置互差120度电角度,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他们均在气隙中长生正弦分布的磁动势;4,电机空载,转子恒速旋转时,转子绕组的磁动势在定子绕组所感应的空载电势是时间的正弦函数;5,定子和转子的槽和通风沟不影响定子和转子的电感,即认为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具有光滑的表面。
假定正向的选择定子回路中,定子电流的正方向即为由绕组中性点流向端点的方向,各相感应电势的正方向和相电流的相同,向外电路送出纵向相电流的极端相电压是正的。
在转子方面,各个绕组感应电势的正方向与本绕组电流的正方向相同。
向励磁绕组提供正向励磁电流的外加励磁电压是正的。
两个阻尼回路的外加电压均为零。
帕克变换目的(为何进行):在磁链方程中许多电感系数都是随转子角a 而周期变化。
转子角a又是时间的函数,因此,一些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也是将随时间而周期变化。
若将磁链方程式带入电磁方程式,则电磁方程将成为一组以时间的周期函数为系数的微分方程。
这类方程组的求解是颇为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可以通过坐标变换,用一组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变量,将变系数的微分方程变换成为常系数微分方程,然后求解。
物理意义:采用派克变换,实现从a,b,c坐标系到d,q,o坐标系的转换,把观察者的立场从静止的定子上转到了转子,定子的三相绕组被两个同转子一起旋转的等效dd绕组和qq绕组所代替,变换后,磁链方程的系数变为常说,大大简化计算同步电机基本方程的实用化中采用了哪些实用化假设?其实用化范围是什么?基本方程的实用化中采用了以下实用化假设(1)转子转速不变并等于额定转速。
(2)电机纵轴向三个绕组只有一个公共磁通,而不存在只同两个绕组交链的漏磁通。
电力系统分析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故障类型中,属于对称短路故障为(一)oA、$两相接地短路B、$三相短路$C、单相接地短路$D、$两相短路$正确答案:B2、发电机作为电源,一般额定电压比线路额定电压高(—),以补偿输电过程的电压损耗。
A、3%$B、$10%$C、$5%$D、$±5%正确答案:C3、电力系统的允许频率偏移为(一)。
A、$±0.5HzB N$-0.2~+0.5H Z$C、±0.2Hz$D、$±0.2〜±0.5HZ$正确答案:D4、快速控制调速汽门可以让加速面积(—)。
A、减小$B、$增加$C、$不变$D、$不确定正确答案:A5、某SF11-20000/110型双绕组变压器,铭牌数据:AP0=22kW,ΔPK=135kW,UK%=10.5,I0%=0.8,试计算折算到高压侧的电阻为()。
A、$10QB、$6.088C、$0.408ΩSD、4.080$正确答案:D6、用对称分量法分析时,若各序分量具有独立性,则此电路应满足(一)。
A、$非线性、参数不对称$B、非线性、参数对称$C、$线性、参数对称D、$线性、参数不对称$正确答案:C7、短路的最大有效值电流主要是检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一)。
A、断流能力$B、$热稳定性$C、$机械效应$D、$电流效应正确答案:A8、IOkV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为(一)。
A、$11kV$B、$10.5kV$C、$12kVD、10kV$正确答案:B9、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原则(一)oA、尽可能的减小加速面积,增加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B、$减小极限切除时间C、$尽可能的增加加速面积,减小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D、$增大极限切除角$正确答案:A10、架空输电线路三相导线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越大,其单位长度的电纳(—)。
A、不变$B、$越大$C、$越小$D、$以上都有可能正确答案:C11、22OkV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为(一)。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范本(2篇)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范本1、我国采用的额定频率为50hz,正常运电压vg(2)适当选择变压器的变比(3)的情况,它主要用来安排发电设备的检修行时允许的偏移为±0.2~±0.5hz;用户供电电压对于____kv及以上电压级的允许偏移±____%,____kv及以下允许偏移±____%。
2、设某一网络共有n个节点,pq节点m个,平衡节点____个,在潮流计算中用直角坐标牛顿-拉夫逊法时,其修正方程的雅可比矩阵的阶数为2(n-1),用极坐标牛顿-拉夫逊法时,其修正方程的雅可比矩阵的阶数为n-1+m,变量中电压的幅值数为m个。
3、电力系统发出的有功功率不足时偏低,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偏低。
4、静态稳定性的判据是△pe/△δ>0;暂态稳定性是以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功角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作为暂态稳定的判据。
5、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有哪些。
哪些属于热备用。
答。
备用容量按其作用可分为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热备用和冷备用。
负荷备用属于热备用。
6、电力系统地调压措施有哪些。
答。
(1)调节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改变线路的参数(4)改变无功功率的分布7、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是指什么。
如何才能做到频率的无差调节。
答。
变化负荷引起的频率变动仅靠调速器的作用往往不能将频率偏移限制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这时必须有调频器参与频率调整,这种调整通常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
由调速器自动调整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不能做到无差调节,必须进行二次调整才能实现无差调节。
8、当系统出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同时不足时,简述调频与调压进行的先后顺序及其原因。
答。
当系统由于有功功率不足和无功功率不足因为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于调整电压是有利的。
如果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导致频率更加下降,因而无助于改善系统的运行条件。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部分)14年和15年考过的题应该不会再考,今年考调压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其次是潮流计算,最优网损,最优有功分配。
不过每个专题的大题都应该掌握,以下列出最经典的题,记住做题步骤,理解做题方法,掌握以后基本可以应试。
14年15年的考题的解答放在了相应的板块中。
一.元件参数:本节本质:只需要把公式记下来会算即可,知道算出来以后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线路的π型等值电路如何画。
1.线路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电阻率ρ(铝31.5),导线截面积S(如LGJ-400,截面积就是400),导线长度(km),直径d或者半径r(公式里是半径),三相导线的几何平均距离Dm(Dm是三根导线互相之间距离乘积,开个三次根号,如ABC三相相邻间隔4米,那么Dm=√4×4×83)。
有了上述这些可以算出导线的等值电路。
先算出每千米导线的电阻r,电抗x,电纳b,最后乘以长度。
公式如下:电阻: r=ρ/S电抗: x=0.1445lg Dm+0.0157电纳:b=7.58lgDmr×10−6用算出来的乘以长度,得出线路参数R,X,B,单位是欧姆Ω和西门子S。
等值电路:2.变压器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额定容量SN ,短路损耗Pk,阻抗电压百分数Uk%,空载损耗P0,空载电流百分数I%,以及变比,如220kv/11kv。
直接带入公式计算:R T=P KN×U N2NX T=U K%100×U N2S NG T=P0N×S NU N2B T=I0%100×S NU N2上述UN的选择:高压侧低压侧都可,按高压侧电压带入,算出来的参数是高压侧的,同理低压侧。
比如220KV/11KV的变压器,如果末端电压10KV。
变压器参数计算时,UN带入的是高压侧电压220,那么整条线路进行潮流计算的时候电压等级就是220,末端电压需要归算,即乘以变压器的变比(归算只需看从这头到那头经过多少变压器,乘以变比即可),10×220/11=200,在计算中,末端电压就是200k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部分)14年和15年考过的题应该不会再考,今年考 调压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其次是潮流计 算,最优网损,最优有功分配。
不过每个专题的大题都应该掌握,以下列出最经典的题, 记住做题步骤,理解做题方法,掌握以后基本可以应试。
14年15年的考题的解答放在了相应的板块中。
一.元件参数:本节本质:只需要把公式记下来会算即可,知道算出来以后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线路的n 型等值电路 如何画。
1. 线路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电阻率p (铝31.5),导线截面积S (如LGJ-400,截面积 就是400),导线长度(km ),直径d 或者半径r (公式里是半径),三相导线的几何平 均距离Dm (Dm 是三根导线互相之间距离乘积,开个三次根号,如ABC 三相相邻间隔4 米, 那么Dm=U X 4 X 8)。
有了上述这些可以算出导线的等值电路。
先算出每千米导线的电阻r ,电抗X ,电纳b ,最后乘以长度。
公式如下:电阻:r = p / S亠丄、Dm 电抗:x = 0.1445lg + 0.0157 r用算出来的乘以长度,得出线路参数R,X,B ,单位是欧姆Q 和西门子S 。
等值电路:2. 变压器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额定容量S N ,短路损耗P k ,阻抗电压百分数U%空载损耗 P 。
,空载电流电纳:7.58 弄X10百分数I。
%以及变比,如220kv/11kv。
直接带入公式计算:厂P K U2R T = X'11000S N S N27 U K% U N2X T = X1100 S NP0 S NGr = X —2I000S N U N2I 0% S NB T = X —2100 U N2上述U N的选择:高压侧低压侧都可,按高压侧电压带入,算出来的参数是高压侧的,同理低压侧。
比如220KV/11KV的变压器,如果末端电压10KV。
变压器参数计算时,UN带入的是高压侧电压220,那么整条线路进行潮流计算的时候电压等级就是220,末端电压需要归算,即乘以变压器的变比(归算只需看从这头到那头经过多少变压器,乘以变比即可),10X 220/11=200,在计算中,末端电压就是200kV。
等值电路:注意是G-jB,线路是正的,这里是负的。
二•简单电力网潮流计算:大纲中只要求开式网计算,但是14年15年都考了超纲内容,环网还是看一下比较好, 加了*号,有精力要看一下,实在没时间就舍弃吧。
本节本质:对于单电源线路运用三个公式求出每个节点的电压,功率。
对于环网和双电源网络,还需掌握额外几个公式。
有可能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考,考到可能性较高。
题型有三种,已知首端或末端电压及此节点的功率(即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或末端电压首端功率(即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两电源供电的网络。
(环网和这个一样,后面会详解。
)1.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如图所示,功率流过会产生电压降落△ U (相量)和功率损耗△ S (相量)需要掌握的公式过该阻抗): (公式都是功率和电压在同一节点,功率和阻抗之间没有别的分流,只流△??=于(R + jX )△?? =??U+ j SUPR+ QX dU = "U2.含有并联支路的计算如图所示,流向并联支路的功率为△ SY 用S 加上A SY,得到S',才能进行1中的 计算。
并联支路功率计算非常简单,公式如下:△SY= U 2(G- jB)只要把并联支路的虚数部分变成相反数,和并联点电压平方相乘即可。
线路就是-jB/2,变压器 G T +jB T o3. 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这种情况,开始直接 设未知节点的电压 都是额定电压(10 35 110 220等等,如图110kV 的电压等级设成110kV 即可),这样相当于电压都知道了(虽然是设的),然后从有功率 的一侧往电压真正已知(图中始端)的一侧推,推出功率,然后就化为了电压功率在同一个节点的问题了,可以算出电压降落了,推出真正的U2和U3,此过程中功率用之前算出来过的。
SU PX- QR ~U~4*. 双电源网络与环网如图,环网实际就是一个两端电压相等的双电源网络。
如果两端电压不相等,会产生一个额外的循环功率Sc。
第一步,计算初步分布,此过程不计功率损耗,即功率流过线路不会损失。
S1={S B(Z BC +Z CA +Z A2 )+S C(Z CA +Z A2 )+S A(Z A2 )}/Z 总S2={S A(Z CA +Z CB +Z B1 )+S C(Z CB +Z B1 )+S B(Z B1 )}/Z 总“*”代表共轭,即虚数部分取相反数,Z 总是阻抗的总和。
以上公式记起来很容易,S1 方向上,各个功率乘以右边的阻抗共轭之和;S2 方向上,各个功率乘以左边的阻抗共轭之和。
第二步,算出S和S,通过S B,S C,S A,由于不计功率损耗,可以轻松计算出S BC S CA,最后算上循环功率Sc,方向相同加,方向相反减,可以得到初步功率分布。
在无功功率都流向( 流向该节点方向,无功功率都是正的 )的节点处,把双电源网络打开,成为两个单电源网络。
之后就开始进行1 中的潮流计算。
Sc=UdU/Z总* (U N是额定电压,dU是相量之差,方向是从被减数流向减数)5*. 含变压器环网的打开此题有可能会考,因为出现在了期末题中。
当变比相同时,可以打开成为两端都是35kV电源的双电源线路。
如果变比不同,需要进行一个归算,然后计算出循环功率Sc,如下图。
打开以后根据电压高低,可以计算出循环功率Sc (从电压高流向电压低) 本节内容相关几个题目请务必掌握,属于核心和基础•复杂电力网络潮流计算原理:考纲里写了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但是 计算应该不会考,太复杂,很有可能 考填空题,至于大题有可能(不是太大)考以下内容。
本节本质:需要掌握节点导纳矩阵的列写和修改,牛顿拉夫逊法直角形式和极坐标形 式功率方程的推导方法。
1.节点导纳矩阵的列写和修改列写方法:对角线元素称为自导纳,是该节点连接的所有 导纳之和,注意是导纳,题 中有可能给阻抗,要取倒数。
非对角元素成为互导纳,比如第1行第2列的元素丫12,指 的是1节点和2节点之间导纳的相反数。
如果哪里出现了改动,需要改动的只是 与该改动 之处相连的节点的元素,也可以重新列写。
2.牛顿拉夫逊法的直角形式和坐标形式的功率方程推导原理很简单,本质是左侧是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电压列矩阵 的乘积,右侧是注入电流(标幺值S =UI ,所 以右侧是共轭)把Y B 中元素写成Y j =G+jB ij (即实部和虚部分开),电压 U B 中元素写成直角法Ul=e+jf i ,极坐标法Ui (相量)=Ui (模值)Z5 i °。
注入功率S B 中元素写成S=R+jQ i 带入上式即可算出,Pi 和Qi 的表达式,也可以强行背下。
推导也并不麻烦,值得注意的 是Si - Sj 用S ij 表示。
结合上图矩阵可以轻易推出i 节点的注入功率表达式,如下 四•调频和有功最优分配:1. 调频 15 年刚刚考过, 大题 今年再考的 概率几乎为 0。
填空题也许会涉及,频率和有功平衡相关, 发出有功多于负荷有功,频率会升高,反之降低;电压和无功平衡相关,这需要记住。
调频非常简单,只需列出 功率平衡的方程 即可。
上式中,Af 为系统频率下降量。
发电机单位调节功率 K=P G N X 100/(f N C %), KL 是负荷单位调节功率。
Y B U B = S BU B?如果发电机满载则不参与一次调频。
2. 有功最优分配这部分也是异常简单,参考本节题目即可,实质是每个式子求导,使相等,并且满足总共发出多少有功的约束条件即可,考到概率不是很大。
五.调压措施和分接头的选择我认为这部分应该会考,不是在填空就是在大题,应该是重点。
考大题的概率非常大,因为这一节既可以考到潮流计算和变压器参数(会忽略并联支路)计算,又能考分接头选择,综合性较强,结合1、2 节可以出很好的题目。
1. 调压措施见填空题整理部分。
2. 分接头的选择本节本质:在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题中会告诉一个节点的电压是多少,在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潮流计算,算出电压未知那个节点的电压(即有要求的电压),然后此电压归算到电压已知节点上的,然后和调压的实际要求电压相比,就可以求出变比(因为实际电压归算到另一侧,需要乘以变压器的变比),也就选出了分接头。
可能说的比较乱,具体做两个题就会明白。
所谓的分接头就是,形如110土2.5%, 5%/10kV的变压器,即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压是10kV,但是高压侧有好几个电压可以选择,110X(1-5%)~110X(1+5%共5个电压。
选择一个合适的电压,满足题目的要求,就是选择分接头。
这类题有时会忽略功率损耗,有时不会忽略功率损耗。
忽略了的话,线路始端和末端的功率就相同,就化为了电压功率在同一节点的问题;如果不忽略,不同于第2节的做法,直接设末端电压为未知数(如果已知首端电压),带入压降公式来求解一个一元方程。
如下图。
如果变压器参数归算到U侧,那么算出来的U2是归算到U侧的电压,即实际电压U2' 乘以经过的变压器到U的电压。
那么选择分接头的过程,就是求U2除以U2的过程,两者相除是变比。
这部分相关习题请务必掌握。
六.降低线损,即无功最优分布这部分也是有可能考的,类似于有功最有分布,也是相当于求多项式极值,求导使相等。
掌握了第2节的潮流计算,这一节很好做。
所以说第2节是基础和核心。
本节本质:无功补偿总容量固定,不同节点补偿不同,怎么样补偿使线损最小。
可以假定补偿以后各个节点的无功是多少Q1, Q2, Q3等,然后求出整体的有功损耗厶P,然后对每个节点补偿以后的无功求偏导数,对Q1, Q2 Q3求偏导,使相等,结合无功总容量确定,即Q1+Q2+Q3=QQc 这个约束条件,解出来每一个Q。
本部分习题请掌握。
七.三相短路实用计算本节大纲没有要求,考到可能性比较小,做一个题即可。
指的注意的地方是用平均值的标幺值计算,基准值S B取100MVA U B=Uav(这个Uav是所在线路段的1.05倍U N),阻抗基准值就是U B2/S B O如果题中有“查运算曲线”计算有名值的时候容量要用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记住即可。
题目做一个了解即可,没时间可以不看八. 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本节大纲没有要求,然而14年考了大题,15年考了填空。
我认为今年再考的概率微乎其微,可以了解一下。
主要是三序网的画法,正负序流过什么就画什么,一直画到短路点,唯一要注意的是零序网,要从短路点往外画,流过星接地-三角的变压器就接地了;流过星接地-星接地的变压器,要看流过去那边有没有发电机或变压器接地,有就画到那里再接地,没有就流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