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培训响应

合集下载

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析

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析
展。
1 业产 业化经营和龙 头企 业发展现 状 农
根 据 全 区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情 况 的 调 查, 截至 2 0 年 1 月底 ,共 发展 农业 产 业 07 1 化经 济组 织 5 4 ,共形 成 固定 资产 8 8 4 3 个 0 0 万元 ,平 均 每 个 产 业化 组 织 拥 有 固定 资 产 l l 元 l销售 收 入 9 3 2万元 ,专 业 市场 5万 67 交易额 8 0 3 5 9 万元 ,利 润 l 5 2 8 5 万元 ,上缴 税 金 3 4 万 元 ,从 业 人数 2 9 2 。 目前 42 70 人 全 区共 有 各 级 农 业 产业 化 经营 重 点龙 头 企 业 9 家 ,其 中省 级 5 、地级 3 家 、县 级 l 家 8 4 家 。 这 些 龙 头 企 业 有 效 推 动 了我 区 粮 8 油 、 中药 材 、 茶 叶 、 畜禽 、水 产 等 农 产 品 的 产 业 化 建 设 。 在 各 级 龙 头 企 业 的 带 动 下 ,全 区 已建 成各 类种 植基 地 1 6万亩 ,其 0 中优 质粮油 6 万亩 、水 果蔬 菜 l 万 亩 、茶 O 5 叶 8 万亩 ;建成 各 类 畜禽 水产 养殖 基 地 4 3 5 万只 ( 、羽) 尾 。带 动 农 户 3 . 户 、促 4 4万 进 农 户 户 均 增 收 l 0元 以上 。 5
级龙 头企 业 ,固定 资 产平 均每 家 3 4万元 , 5 销售 收 入 平 均 每 家 5 8万 元 。说 明本 地 的 8 龙头 企 业 成 长 缓 慢 ,规 模 较 小 ,产 品 开 发 创新 和 市 场 开 拓 能 力较 弱 ,企 业 对 基 地 的 带动能力不强 。 ( ) 料 基 地布 局 分 散 ,专业 化 、商 品 3原 化水平低。铜仁地 区属典型的农业 山区 , 耕 地 少 ,土地 贫 瘠 ,抵御 自然 灾害 能 力弱 , 农 业 比 较 利 益 低 ,农 民 外 出 务 工 比 较 普 遍 ,留守农村 的 多是 老年 、妇 女 、儿童 ,文 化 素 质不 高 、体 力 弱 , 农业 适 用 技 术 推广 困难 。受 到 劳 动 力缺 乏 的 影 响 ,农 户 发展 种 植 、养 殖 业 的 自给成 分 较 高 ,对 龙 头企 业 发 展 原 料 基 地 积 极性 不 高 ,影 响 企 业生 产 。如 :铜 仁 地 区 白鹅 养 殖 规 模 过 小 ,铜 仁市 川 主 科 技 助 农 有限 公司 的 羽 绒加 工原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工作总结(2篇)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工作总结(2篇)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工作总结自____年____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照县有关部门的指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来,通过五年的不断努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办社宗旨,通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培训,使农产品经纪人业务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农户在选择种植作物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____年至____年,已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户____人(次)。

____有序的培训不仅对提高全县广大农民素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普及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得到规范、健康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主要____的培训内容(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让广大农民从根本上了解认识了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意义。

使其认识到每一个成员所拥有的产权、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变,不会成为公司,不会成为____。

(二)市场营销的常识和策略。

使广大农民了明确了种植销售的方向,可以更好的围绕市场发展制定种植销售计划策略。

(三)____县域内农产品的基本常识。

使其培训人员加深了对当地农产品的了解,可以更好的选择农产品种植发展的方向。

(四)经验交流。

通过农产品经纪人之间,经纪人与农户之间的交流探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____县主要农产品的流向。

农产品流向的学习中让更多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加深了对本地农作物销售动向及销售地的了解。

(六)介绍____兴办专业合作社的经验。

学习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案例。

让本地农产品经纪人、农户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更好的发展本县的农业经济。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劳动力技能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我县农村大部分务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培训难度较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一)强化宣传,做好发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发放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悬挂横幅等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立足农村职成教育,推进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贵州铜仁地区为例

立足农村职成教育,推进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贵州铜仁地区为例

解 决西部地 区农村 、 民、 农 农业等“ 三农 ” 问题 , 关
键 要努力提 高西部地 区农村人 口的科学文 化素质 , 持 续促进 农村 富余劳动 力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改革 开放 以来, 西部 农村地 区义务教育 的逐步普及 , 为推进
教育发展的春 天,职成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Ab ta t T n r n f Gu z o rg o , rp e e td y h e i tn e f lr e u ni o u a l b r oc , t e sr c: o g o ih u e in e r s n e b t e xse c o a a g q a t y f r r l a o f r e h c t t se f so r fr o lw,s ro s n d S h mt s q o s r l S h i t n n e s t c v l r n f r n t e c u s f te n a e iu ,a O t e s u u u p U .T e st i e d o a t e y ta s .I h o re o u o i o h t n fr f r rl l b r oc i t e e tr r go , w c l a e h e o n y s h e r se o u a a o fr e n h w se a n e in e al k t c u t a t ma n o y s e gh n u a t i b d , t n te r r r l v c t n a d d l d c t n i f r t n n o h b i i g a d r mo n t e r r l lb r f r e r i i g n o e o a o n a u t u a o n o ma o i t te u dn n p i e i i l c i t g h u a a o c t n n a d t r o a h

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

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

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地区农业委员会(2010年3月30日)虽然自3月3日以来我区普降小到中雨,3月22-25日各县均降了20毫米左右的小到中雨,使我区大部分地方的土壤墒情得以改善,旱情得以一定缓解。

但与前期各地干旱发生的强度相比,旱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除。

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我区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受旱灾影响,目前我区农业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一是受旱范围广、旱情严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二是夏收作物长势较差。

小麦、油菜一、二类苗比例小,三类苗比重大,夏季粮油减产已成定局。

三是影响春耕生产,目前春播进度慢于去年同期。

一、我区去冬今春农作物受灾情况据3月29日农情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万亩,占秋冬季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成灾面积万亩,占总面积的%;绝收面积万亩(其中茶园死苗亿株)。

受灾最严重依次为沿河县、思南县、石阡县、印江县、德江县、松桃县。

受灾作物种类主要是茶叶、蔬菜、小麦、油菜、马铃薯。

预计粮食损失23291吨,农业经济损失万元。

(一)夏粮生产受灾(经济损失4320万元):1、小麦(含杂粮)全区播种面积万亩,受灾万亩,占播种面积的%;成灾万亩,绝收万亩.因干旱小麦分蘖减少,幼穗萌发小,造成穗小,产量低,预计小麦与杂粮减产万吨,减收2520万元。

2、秋洋芋:全区播种面积万多亩,受灾面积万亩,占播面的%.因干旱苗弱、苗不齐,预计减产3成,损失粮食2091吨,减收200万元。

3、春洋芋:全区计划播种100万亩,现只完成万亩,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干旱土地翻犁困难,约36万亩播期同比延迟20天以上,同时,因干旱出苗不齐,苗弱,预计减产7200吨(折主粮),减收1600万元。

(二)经济作物损失万元1、蔬菜生产,全区计划冬春蔬菜种植面积万亩。

受灾面积万亩,占播面的%;成灾面积万亩,占播面的12%;绝收面积万亩。

其原因是干旱造成土地翻犁困难,已育的蔬菜长势不好,春季难以移栽,已栽的在小棚因缺水长势不良。

热点押题卷5-粮食安全-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原卷版)

热点押题卷5-粮食安全-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原卷版)

冲刺2024年高考热点押题卷热点押题卷5(粮食安全)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上·辽宁朝阳·高三统考期末)近年来,“云农业”已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上线。

城市居民可以在线上认养一块地,通过代培方式,让当地农户购买各种种子、分块经营、合理控水、施肥并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农作物收获、绿色加工后,通过快递寄送给城市居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城市“云农业”的兴起,关键在于()A.经济水平较高B.城市空心化严重C.耕地面积扩大D.劳动力大量回流2.代培方式使农户()A.种植成本下降B.管理成本上升C.销售范围扩大D.运输成本下降3.“云农业”的发展,可以()①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加速城镇化进程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3·辽宁沈阳模拟)三江平原曾是一大片沼泽湿地,1997年后三江平原经历了数次大规模开垦,地下水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

”据此完成7~8题。

4.图中最适合进行“稻改豆”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三江平原推进“稻改豆”有利于()A.缓解粮食结构性短缺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D.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贵州省大方县曾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山区县。

该地森林资源丰富,林内产出药食价值极高的稀有野生萜类冬荪,冬荪采摘后保鲜时间极短。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发出仿林下冬荪人工种植技术,但农户种植积极性低,种植规模一直较小。

2017年3月该地建立“公司+农户+市场+分红”的生产模式(下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冬荪种植,加速实现脱贫。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冬荪种植规模一直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种植土地缺乏②市场信息闭塞③劳动力不足④冬荪损耗率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该地建立的冬荪生产模式的作用不包括()A.资金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B.产销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C.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D.冬荪种植气候条件的改善2023年4月,我国北方某地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期”,将层层较窄梯田合并成更宽、更长的高标准宽幅梯田,同时配套高效农业灌溉设施,保障农田稳产、增产。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范文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范文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我村开展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工作。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培训背景劳动力现状:我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缺乏的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求:市场对于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农业技术、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

三、培训目标提升技能:通过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掌握至少一项职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促进就业:通过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发展:通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培训措施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市场就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课程设置:根据调研结果,设置农业技术、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

师资配备: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确保培训质量。

五、培训成效参与度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培训,培训参与率达到预期目标。

技能提升:参训人员普遍反映学有所获,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就业率增加:培训后,参训人员的就业率有了显著提升,部分人员成功实现了自主创业。

六、存在问题资金不足:培训资金有限,部分优质培训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设施简陋:培训场地和设施较为简陋,影响了培训效果。

后续服务不足:对培训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还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七、改进措施多渠道筹资: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增加培训资金。

改善设施:改善培训场地和设施,为参训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后续服务:建立培训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帮助参训人员顺利就业。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持续开展培训: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扩大培训规模:争取更多资源,扩大培训规模,使更多农村劳动力受益。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铜府函〔2020〕5号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铜府函〔2020〕5号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正文:----------------------------------------------------------------------------------------------------------------------------------------------------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市自然资源局:你局报来《关于批复实施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35年)的请示》(铜自然资呈〔2020〕5号)及附件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关规定和要求,经市人民政府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35年)》(以下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你局要以《规划》为指导,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线,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三、各区(县、高新区、开发区)要以《规划》为指导,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优先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山水、田园、林地和村庄有机融合,稳妥开展县域村庄规划实施管理,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铜仁美丽乡村。

四、你局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同时,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切实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铜仁市人民政府2020年1月14日——结束——。

调研报告贵州铜仁农业

调研报告贵州铜仁农业

调研报告贵州铜仁农业贵州铜仁地区农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贵州铜仁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条件适宜发展农业。

农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之一,对铜仁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调研旨在了解铜仁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实地走访了10个农户。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业生产情况调研结果显示,铜仁地区农业生产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种植作物以稻谷、玉米、蔬菜等为主,其次是果树种植。

由于铜仁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传统耕作方式,机械化程度较低。

2. 市场销售情况调研结果显示,铜仁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主要以农贸市场和超市为主,部分农户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销售。

然而,由于铜仁地区的交通不便利,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并且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农民收益不稳定。

3. 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调研结果显示,铜仁地区农民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主要依靠经验和传统方式进行种植。

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民缺乏科学合理的用药知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

2. 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价格波动导致农民收益不稳定。

3. 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4. 农药和化肥使用不规范,存在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五、发展建议1. 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加强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拓宽销售渠道,稳定农产品价格。

3. 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4. 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贵州铜仁地区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政府引导和农民的自主创新,铜仁地区的农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培训响应分析黄静,杨政水,罗刚(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摘要在分析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基础上,对农民获得技术的主要渠道、参加培训的意愿、对培训投资积极性、参加培训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生产经营获得的技术指导主要是县乡农技人员,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意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大多数农民对投资培训有积极性,农民最期望接受农业生产专项技术短期培训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经营的系统培训。

关键词铜仁市;农民;培训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244-03作者简介黄静(1964-),男,贵州玉屏人,讲师,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和果树研究及教学工作。

收稿日期2012-02-11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应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亿万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该研究在对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分析基础上,对农民参与培训的响应程度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新时期铜仁市的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1方法与对象1.1调研方法问卷、走访和座谈。

1.2调查对象情况1.2.1调查对象的分布。

问卷调查是在铜仁市所辖的八县一市一特区中抽取6个县(市),对35个乡镇的49个村民组中的148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铜仁市36户、江口县38户、德江县18户、石阡县38户、松桃县10户、玉屏县8户,要求被调查对象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要求如实填写问卷。

1.2.2调查对象的及家庭情况。

被调查对象18岁以下的2人、19 40岁的104人、41岁以上的42人;调查对象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1年,其中文盲3人、小学38人、初中66人、高中28人、大专12人、本科1人;被调查农户家庭平均人口4.3人,平均每户有劳动力2.3个;家庭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1001 3000元的10户、3001 6000元的20户、6001 10000元的32户、10001 15000元26户、20001元以上58户。

调查对象家庭主要经济来源,128户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只有1种,20户有2种主要经济来源。

在只有1种主要经济来源的128户中,有34户是以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20户是以种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22户是以养殖为主,20户是以外地打工为主,11户是以本地打工为主,12户是以开商店或饮食等服务业为主,3户是以承包工程为主,6户是其他如财政补助等为主;在20户有2种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中,有12户是在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同时,种经济作物、养殖、开商店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有3户是在种植经济作物基础上,依靠本地打工、开商店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有5户是在发展养殖基础上,依靠打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2铜仁市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分析2.1农村劳动力现存数量据铜仁市统计局统计,铜仁市2007年底全区总人口397.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06.22万人。

从性别来看,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109.85万人,女性劳动力96.37万人,分别占农村总劳动力数的53.27%、46.73%;从年龄结构看,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为22.85万人,19 40岁的农村劳动力120.03万人,41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63.34万人,分别占农村总劳动力数的19.03%、58.20%、30.71%。

据铜仁市农业局统计,自2007年以来,铜仁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约4.5万人,2010年的农村劳动力总数已增加至220.34万人。

2010年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135.99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数达84.35万人,分别占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72%、38.28%;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劳动力中有112.02万人从事第一产业,占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劳动力82.37%;外出务工人员中,常年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数达74.81万人,短期外出务工(6个月以内)为9.54万人,分别占外出务工劳动力数的88.69%、11.31%;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的务工劳动力有10.25万人,在县外省内的务工劳动力有10.56万人,在省外的务工劳动力有54万人,占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数的13.70%、14.12%、72.18%。

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看,2007年外出务工的79.27万人中,18岁以下的15.7万人,19 40岁的55.82万人,41岁以上的7.75万人,分别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19.8%、70.4%、9.8%。

由此可见,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数量资源丰富。

2007年农村劳动力数占总人口数的51.88%,同时有18岁以下的青少年因各种原因辍学而过早加入到农村劳动力大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19.8%,使基数本来就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数量更加庞大,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添了压力,也对本地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承带来严重影响。

2.2农村劳动力现存质量分析据铜仁市农业局统计,2007年的206.22万农村劳动力中,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93.66万人,占45.41%;初中文化程度为100.9万人,占48.9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11.66万人,占5.65%。

2007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23.17万人,初中文化程度49.45万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65万人,分别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29.2%、62.4%、8.4%。

2009年抽样调查表明,铜仁市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2%,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占8.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83%,责任编辑王海责任校对胡先祥农技服务,2012,29(2):244-24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2.52%,文盲或半文盲的占10.64%。

与法国7%以上的农民为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为中专学历和日本5.9%农民是大学毕业生、74.8%的是高中毕业生相比,铜仁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差距较大。

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铜仁市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农业、教育、劳动、共青团、妇联、组织、扶贫、工会、残联等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实施了规模性培训。

据铜仁市农业局统计,2007年在从事农业产业的新增农村劳动力中,接受农业产业技术培训的占5%,在从事非农就业的新增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4%。

3农民响应培训程度分析3.1农民获得技术的主要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铜仁市必须造就数以万计的新型农民,从上面农民的素质状况分析可以看出,铜仁市目前农民的科技素质是比较差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铜仁市农民生产经营获得的技术指导情况调查发现,县农技人员、乡镇农技人员、专业大户或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社会化服务组织、来自高校或科研部门的专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的途径获得技术指导的比例分别为12.90%、38.71%、8.60%、9.68%、5.38%、2.15%和22.58%。

说明,铜仁市农民生产经营主要是乡镇农技人员指导为主,来自高校或科研部门的专家指导最少,仅占2.15%,说明,高校或科研部门在铜仁市新农村建设中深入一线不够,服务力度不够。

农民为了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必须学习技术,获得谋生和增加收入的本领。

调查结果显示,很想并力争去实现、很想但不知道学什么好、很想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学、曾经想过并努力实现了、曾经想过但去学习没有达到自己的需要、曾经想过现在没有这个想法了、从来没有想过学习技术的比例分别为48.65%、14.86%、5.41%、2.70%、0、4.05%、24.32%,很想学习技术的占68.92%,曾经想过的仅占6.76%,从来没有想过的占24.32%。

说明,铜仁市现今农民希望掌握一门或多门谋生技术,以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增加自己的收入。

但是也有高达24.32%的农民从来没有想过要学习技术,对此我们进一步走访了部分农民朋友,对从来没有想过学习点技术的农民来说,有的认为当农民种地都是继承和沿袭祖宗的农耕技术,没有必要学;有的认为只有凭借自己的体力劳动和勤劳才能增加收入;有的则认为学习技术是聪明人的事,对不识几个大字的农民学习技术也是白学。

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农民由于长期封闭在边远山区,对外界了解不够,对技术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进一步调查表明,目前,铜仁市农民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看DVD和上网、参加培训、乡村技术员或乡邻传帮带和其他形式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3.13%、12.93%、12.24%、24.49%、22.49%、4.76%,说明,铜仁市农民获得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培训、看电视听广播和乡村技术员或乡邻传帮带,其次是读书看报、看DVD和上网,只有少部分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

3.2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农民培训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讲文明、守纪律、敢创新的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铜仁市的农民非常愿意参加培训的占58.1%,愿意的占14.86%,不愿意高达27.03%。

进一步分析表明,非常愿意参加农民培训的18岁以下的2人,19 40岁的78人、41岁以上的6人,不愿意参加农民培训的19 40岁的9人、41岁以上的31人,说明,青年农民大多数都愿意参加农民培训,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望越来越不强烈,即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意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究其原因,从访谈中得知,年龄较大的农民因家庭压力大,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其劳动所得,自己参加培训后家庭就没有经济来源,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能力逐步减弱,由参加培训所带来的收益在逐渐降低,于是出现参加培训的愿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从不愿意参加农民培训的农民的文化程度来看,7人是小学、13人是初中、11人是中专高中、9人为大专,分别占被调查的同等受教育年限人数的18.42%、19.70%、39.29%、75.00%,说明,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农民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愿望越来越不强烈。

这与姜长云、许昆鹏等的研究结果不符,于是我们进一步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部分农民透露,再学习我们也改变不了农民的身份,也跨不出农门,要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可以依靠自己现有的文化基础在网上学习,加之现在的农民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想学的不教,教也是蜻蜓点水,也只有依靠自己来慢慢摸索,现在的培训只能听到技术的应用前景,看不到技术带给农民现实的实惠。

3.3农民对培训投资积极性参加农民培训是农民对自己及其家人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对于铜仁这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再4000元的资源欠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是什么原因促使农民参加培训?农民对培训投资的可接受程度如何?关于决定农民参与培训的主要因素,被调查者中23.65%的认为是对培训内容有兴趣,66.89%的认为是觉得对自己有帮助,6.76%的认为是对培训机构(老师)相信,2.7%的认为是看别人参加,说明,决定农民参与培训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其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