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如务农、务工等,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区进行就业。
为了帮助农村劳动力更好地适应城市工作,促进其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我参与了阳光工程的培训工作,并进行了总结。
一、培训内容阳光工程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培训相关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包括简历编写、面试技巧等,帮助劳动力更好地进行就业准备。
创业培训则关注于自主创业,包括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编写等,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培训方式培训方式主要采用集中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集中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实践培训则是将学员送到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实际工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学习,提高技能。
三、培训效果经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的技能得到了专业训练,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了对城市工作的适应能力。
同时,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也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了就业和创业的成功率。
四、存在问题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普遍较低,学习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培训内容,学习难度较大。
其次,由于对于就业市场的了解较少,不少农村劳动力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途径缺乏明确的认知,对培训内容也缺乏明确的需求。
五、改进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是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提高培训的精准性。
二是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培训内容。
三是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宣传,提高农村劳动力对于就业方向和途径的了解,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六、总结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工作,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他们适应城市工作提供了帮助。
甘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试卷

甘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机修理工”考试试卷地址:乡(镇)村社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从事农业机械维修,应当具备与维修业务相适应的和具有农业机械维修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保证维修质量。
A:仪器、设备 B:维修场地 C:维修人员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维修质量不合格的,维修者应当重新修理。
A:部分免费 B:免费 C:收费3、,是指使用工具、仪器、设备,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使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技术服务活动A:农机销售 B:农业机械维修 C:农机生产4、轮胎修补、电气焊、钣金修理和喷漆等属于。
A:综合修理 B:综合或专项 C:专项维修5、《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有效期为年。
A:3 B:4 C:56、维修的农业机械,在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不合格的,维修者应当重新修理。
A:收费 B:免费 C:部分免费7、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从事维修业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处元以下罚款。
A:1000 B:500 C:1008、超越核定的维修等级、范围开展业务的,由县级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处以下罚款。
A:500以上1000元以下 B:50元以上100元 C:200元以上500元9、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经营,应当有必要的维修场地,有必要的维修设施、设备和检测仪器,有相应的维修技术人员,有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取得相应的,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A:维修技术合格证书 B:营业证 C:维修证10、大、中型拖拉机(18千瓦以上)三包期年。
A:3 B:2 C:111、黑色金属根据它的元素组成和性能特点分为三大类,即铸铁、及合金钢。
A:碳素钢 B:铝 C:铜12、含碳量在2.11%-6.67%的铁碳合金叫。
A:钢 B:合金 C:铸铁13、通常有意识地向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由此得到的钢就叫。
农村“阳光工程”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阳光工程”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文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行“阳光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预计到2023年,“阳光工程”将促进10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阳光工程”的发展历程“阳光工程”始于2007年,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导银行和合作社提供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多项服务帮助农民缓解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风险。
随着项目的逐步推广,政府、金融、社会、企业四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也越来越多。
而在2020年,经过三年的战略规划,政府决定将“阳光工程”纳入新型城镇化的统筹和推进中,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精准扶贫和城市转型升级。
二、“阳光工程”所起的作用1.金融服务角度: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中的资金瓶颈,通过贷款、买卖保险、办理汇款等方式,提供资金担保,为农民在异地谋生提供保障。
2.保险服务角度:通过给农民提供医疗保障,为其在异地就医过程中减少经济上的压力;为农民在异地工作期间提供财产保险服务等,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农民劳动力转移中的保护作用。
3.社会保障角度: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险服务,降低农民在老年时期的经济压力。
同时,引导农民参加集体福利保险,将福利保险与城市居民保险融合,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
4.公共服务角度: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优先雇佣农民工,同时对于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着力打造符合农民工需求的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5.教育培训角度: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教育问题,推广培训机制,帮助农民提高技能和学历,促进其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展望未来2023年是“阳光工程”实施16年了,如果想要迎接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需求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的主流趋势,政府和各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协调,共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通过优化相关政策的标准,完善“阳光工程”的保险和服务机制等原则,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强化金融合作和社会保障问题,托底保障农民创业和就业的风险;再者,推行多措并举的特别群体支持政策,更加精准地帮助持之以恒地保障“阳光工程”的持续发展,运用新技术和配套措施,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升通道,让更多有超过平均技能和创造力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够拥有更充分的发挥空间和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规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规范为进一步做好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蔬菜种植的人员。
重点培训蔬菜种植户、蔬菜种植公司、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了解常见番茄、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的特点,以及对环境条件要求,掌握具体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操作的专业技能,培养懂技术、会示范的蔬菜种植能手。
三、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环节名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重要性排序建议培训学时理论实操合计1 蔬菜种植基本知识了解根茎类、叶类、茄果类、瓜类、葱蒜类、薯芋类等不同蔬菜的特点,以及各类蔬菜对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环境条件的要求。
12 5 1 62 茬口安排和品种选择技术了解茬口安排的原则,掌握轮作倒茬的方法,根据品种特性来选择优良品种。
1 5 1 63 播种与育苗技术了解番茄、茄子、黄瓜、辣椒的主要作物的壮苗标准。
掌握穴盘育苗、营养钵、育苗块等方式的育苗方法;掌握叶类蔬菜直接播种技术。
2 24 64 施肥、整地技术学习施肥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掌握耕地、平地、做畦和铺放地膜的操作基本方法。
4 2 4 65 定植技术学习定植密度、深度的要求,以及瓜类、茄果类、叶类等不同蔬菜的定植方法 5 2 4 66 定植缓苗后管理了解蔬菜缓苗后的生长特点,能掌握中耕松土、温度调节、放风管理的操作方法。
6 2 4 67 吊蔓或插架技术了解吊蔓或插架的基本要求,掌握具体操作方法。
8 2 4 68 追肥浇水技术了解追肥、浇水的原则,掌握滴灌、膜下暗灌、沟灌等浇水方法;掌握穴施、随水追施、滴灌施肥的不同方法。
7 3 7 109 辅助授粉技术了解作物开花习性、特点,掌握人工辅助授粉、震荡授粉器和丰产剂喷花的操作方法。
9 1 3 410 疏花疏果技术了解留果数量原则,掌握疏花、疏果的操作方法。
10 1 1 211 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了解番茄、黄瓜、茄子、白菜等主要作物病虫害症状、识别方法。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并转为城市居民。
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就业经验,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面临困难和挑战,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风险也增加。
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决定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必要的技能和就业经验,增强其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项目内容与方式1. 培训内容(1)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涵盖农村劳动力常见的岗位需求,如建筑工、家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等。
(2)职业素养培训:培养农村劳动力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礼仪等职业素养,提高其职业形象和职业行为的品质,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创业培训:对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评估等相关服务,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4)职业规划指导:为农村劳动力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岗位和行业,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
2. 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在城市和乡镇中心地区建设培训基地,组织农村劳动力集中培训。
培训周期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岗位需求而定,一般为2-6个月。
培训期间提供住宿和伙食等相关保障。
(2)远程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会议、在线学习平台等形式,开展远程培训。
适用于那些无法离开工作和家庭照顾的农村劳动力,让他们在家就能接受培训。
三、培训管理与服务1. 建立培训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培训流程的管理和培训质量的监督。
2. 建立培训教材和教师队伍:编写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招聘具备职业素养和培训经验的教师,保证培训内容质量和教学效果。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 阳光培 训工程 ; 农村 劳动力
中 图分 类号 :4 6 F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9 3 (0 0 0 0 1 0 10 7 4 2 1 )3— 16— 5 资, 针对 有意愿 转移 到城 镇地 区和非 农产 业 的农 村 劳动者 的 阳光 培训 , 对被 培 训 者 而 言 , 可 以 它
增长 , 推动社 会 的进 步 。这 也正 是 阳光 工程 的 目 的所 在 。事实 也证 明 , 阳光 工程 的 确在 较 大程 度
作 对提 高劳动力 的整 体素 质 , 提升 我 国劳 动力 的 人 力资本 水 平 无 疑 具 有重 要 意 义。 阳光 工 程 的
实施 , 的确 产 生 了一定 的效 益 , 也 存 在 不 少 的 但
收 稿 日期 :0 0~ 3— 6 2 1 0 0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规 划 办 资助 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7 S 0 1 河 20 B H 0 )
作者简介 : 赵乐东 , 河南财经学 院统计学系教授 , 士, 博 研究方 向为统计学。 李军峰 , 河南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 院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人力 资源管理 。
动力 市场竞 争能 力 的 “ 阳光培 训 工程 ” 全 国逐 在
渐铺 开 。由于 城镇 地 区人 口年 龄结 构 的变 化 以 及农村 劳动力 源源不 断地 向城 镇 的迁 移 , 这项 工
以提 高劳 动者 的技 能水 平 , 生产 提供 掌 握 现代 为 技术 的熟练 工人 , 而 推 动生产 的发 展和 经 济 的 从
Vo . 8 N . 12 o 3 Jn2 1 u .0 0
21 0 0年 6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均衡发展。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不到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培训机构和教育资源不足,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以及培训与就业对接不畅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通过改善培训服务质量、提升培训机构和教育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实施。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帮助其顺利完成城市就业转移。
2.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较为均衡的城乡收入分配。
3. 搭建培训机构与企业用人单位的信息对接平台,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培训需求的精准匹配。
三、项目内容1. 改善培训服务质量(1) 建立统一的培训质量评估与监管机制,明确和规范培训机构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提供针对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培训课程,重点培养适应城市就业市场的技能和知识。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师资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4) 提供培训期间的生活服务和保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提升培训机构和教育资源(1) 支持农村培训机构向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提升培训质量和能力。
(2) 加大对农村优秀学子的资助力度,鼓励他们到城市的高水平学府深造,培养农村人才。
(3) 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推动培训与实际就业需求的对接。
3. 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1)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信息平台,集中发布培训需求和就业信息。
(2) 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就业推荐服务。
202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202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
下面是我对这一工作的总结。
一、总体情况202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引导和支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技能,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次工作以就业转移为中心,按照“培训-就业-创业”的模式进行,共覆盖了全县12个乡镇,涉及3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
技术培训方面,我们开展了多个实用技能培训班,包括电工、钳工、焊工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需求。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就业创业培训班,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三、培训方式培训方式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乡镇,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培训基地,集中组织培训。
对于交通不便的乡镇,我们则采取了分散培训的方式,将培训班分散到各个乡镇,确保参训人员能够顺利参加培训。
四、成果和收益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得到了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了增强。
至今已有近千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就业,300余人自主创业,有效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培训工作也得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一些受训人员成为了培训班的骨干,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在开展阳光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首先,培训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更加符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
其次,培训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需要加大投入和引导力度。
最后,就业环境和机会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和项目的落地。
六、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阳光工程的效果和影响力,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定期调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动物繁殖员培训规范
(试行)
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0]36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阳光工程动物繁殖员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
各类养殖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动物繁殖的人员及适度规模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和训练,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动物繁殖技术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特别是掌握目前动物繁殖领域的实用新技术、新成果,着力提高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动物繁殖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知识和技能要求
(一)基本知识
1.了解雄性和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构造与功能
2.掌握动物繁殖的基本规律
3.掌握常用的几种生殖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发情与发情鉴定
1.了解动物发情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2.掌握动物发情鉴定技术
3.掌握动物的发情控制技术
(三)配种技术
1.了解自然交配应注意的问题
2.熟练掌握人工输精的实际操作
(四)妊娠诊断与接产
1.熟练掌握妊娠诊断技术的实际操作
2.熟练掌握接产的实际操作
3.掌握新生仔畜和产后母畜护理的技术要点
(五)常见繁殖疾病及其防治
1.了解常见繁殖疾病的发生原因
2.掌握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治技术
(六)提高动物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1.了解评定动物繁殖率的指标
2.掌握动物正常的繁殖性能状况
3.掌握提高动物繁殖率的方法
五、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方式与要求: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采用理论讲授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讲授利用视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由教师传授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实习实训是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学员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式的方法进行培训,要给以学员充分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培训应在具备一定培训条件的教育教学单位和技能培训机构进行。
要求教师长期从事动物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力图使语言达到易听、易懂,技术达到易学、易会的目的。
2.培训时间:参考本规范建议学时,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学员实际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合理确定培训时间。
3.培训教材:使用《动物繁殖员培训》等系列教材;各地也可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
4.考试考核: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相关职业和工种的要求,按照本培训规范的基本内容,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项考试。
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农业部门颁发的“动物繁殖员”专业技术资格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