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灌注桩

合集下载

防洪堤工程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防洪堤工程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孔壁 而有 足够 的保 护层 。钢 筋笼 达到标 高 后 ,用
1 2钢 筋进 行 固定 ,以防掉笼 。检查钢 筋 笼定 位偏 差
钻孔 时 如孔 内出现 塌 孔 、涌砂 等到 异常情 况 , 立 即将 钻具 提离 孔底 ,同时 向孔 内输送 性 能符合 要
打 桩前 ,利 用枕木 垫 在机 架前 后 的滚筒 下 ,防 止 施 工 中机架 的不均 匀 下沉 、倾斜 及 位移 n 。尤其
需要注 意 由于 表层 开挖 障碍 物后 回填 ,回填 物不密
对 防 洪堤 工程 灌注 桩施 工 的 设计 、施 工过 程 、质 量 保 证 等 作 了详 细 的 阐述 。
【 关 键 词 】 防 洪 堤 ; 灌注 桩 ; 施 工 ;控 制 ; 分 析 [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1 3 0 5 . 2 0 1 3 . 0 3 . 0 1 9
合 要 求 的新 泥 浆进 行循 环 ,替换 孔 内悬浮 的泥浆 ,
并清 洗孔底 ,控 制泥 浆指 标 。第 二 次清 孔在 下放 钢
筋笼 和灌 注混 凝土 导管 安装 完毕 后进 行 ,清 孔后 泥
浆指标比重应小于 1 _ 1 5 g / c m 。 ,含砂率<8 %,粘度
<2 8s。
工地 面 0 . 1 m 。
・5 6・
( 5 )下钢 筋 笼 。钻 孔 至 设 计深 度 经 检查 符 合 设计 要求 后 向监理 工程 师报 验 ,报 验 合格 后 即下钢
筋笼 。钢 筋笼 在钻进 过 程 中就要 提 前加 工制 作 ,钢 筋笼 按 设计要 求 分段制 作 ,钢 筋笼 制 作必 须 牢 固,

旋挖钻进工艺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程中的应用

旋挖钻进工艺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1. 1 工程概况 东湖壹号高层住宅楼位于武汉市东湖路, 总建筑 2 由 4 栋 28 层高层建筑组成, 结构类 面积 150000 m , 型框剪, 地下室 1 层, 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 本工程共有桩基 345 根, 桩径 1000 mm、 桩深 36 m, 桩 身砼强度 等 级 C30。 钢 筋 笼 主 筋 16 mm、 加劲箍 14 mm@ 2000 mm、 箍筋 8 mm@ 2000 mm, 桩端持 力层进入卵砾石层不小于 4. 5 m, 注浆压力为 1. 5 ~ 2 MPa, 、 , 分桩侧 桩端注浆 桩端注浆水泥量 2. 5 t, 桩侧 注浆水泥量 2 t,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5800 kN。 1. 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条 件如表 1 所示。 1
表1 层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土层名称 杂填土 废铁渣 粉质粘土 粉土夹粉砂 卵砾石及中粗砂 强风化泥岩 中风化泥岩 地层分层及物理力学指标 埋深 /m 1. 50 6. 70 19. 40 25. 50 42. 30 45. 90 未钻穿 层厚 /m 1. 50 5. 20 12. 70 6. 10 16. 80 12. 0 12. 0 24. 0 40. 0 35. 0 60. 0 1150 800 1600 Es / MPa q sia / kPa Pa / kPa
2
成孔方案优化选择
施工场地原址为武汉重型机械厂工业废渣弃 场, 场地内废旧铁渣厚达 5. 20 m, 呈板结状态。 工 程桩施工前进行了 3 组试桩施工, 试桩用 GPS - 15 型回转钻机采用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 每根桩平均 其中废铁渣层钻进用了 8 天、 成孔时间长达 12 天, 卵石层钻进平均用了 2 天多, 卵石最大粒径达 3 施工时发生了护筒掉落、 坍孔、 漏 、 , 、 浆 堵管事故 这些都是由于对地层认识不足 工艺 选取不当造成的, 因此, 从试桩施工的情况看采用泵 吸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无法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 根据地层特点及试桩施工情况, 本工程成孔施 工关键要解决废旧铁渣层及卵石层的施工 , 成孔可 以从人工挖孔、 冲击钻、 冲击加回转、 旋挖钻进等几 种工艺中进行选择。 2. 1 人工挖孔桩 虽然在废旧铁渣层中进行人工挖孔可以采用下 钢护筒的措施以防坍孔, 但本工程卵砾石及中砂层 厚、 易坍孔、 施工人员安全难以保证及施工速度慢, 因此不考虑此方案。 2. 2 冲击钻或冲击加回转钻进

水泥土搅拌墙CSM技术在较厚砂砾层及复杂基坑环境中的应用

水泥土搅拌墙CSM技术在较厚砂砾层及复杂基坑环境中的应用

水泥土搅拌墙CSM技术在较厚砂砾层及复杂基坑环境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3T08:03:26.423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第42卷第1期作者:王文武[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向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拓展的趋势王文武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向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拓展的趋势,各种深基坑工程日趋增多,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

止水帷幕的成型效果作为深基坑工程的首要护壁屏障,影响后续深基坑工程整体施工成败推进。

水泥土搅拌墙围护结构设计作为满足深基坑工程截水、基坑降水效果而出现,但传统的单轴及多轴水泥土搅拌墙施工工艺在砂砾层层厚较厚中的地质环境中存在施工功效较慢、成型质量较差等缺陷,水泥土搅拌墙CSM施工工艺铣削式搅拌一体成墙,较好的弥补上述不足。

本文以江旅青山湖商业旅游综合体项目为工程背景,项目通过选择水泥土搅拌墙CSM技术作为止水帷幕方案,解决了水泥土搅拌墙施工工艺在砂砾层层厚较厚中的地质环境中存在施工功效较慢、成型质量较差等缺陷,在保证成墙质量效果同时又提高了施工功效,缩短了围护结构工期,为后续基坑开挖施工做好前置工序的基础。

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南昌市东湖区福州路169号(原江西省青山湖宾馆),占地面积约25983.4㎡,总建筑面积约15.96万㎡;综合体由2栋办公以及商业裙楼,三层地下室(局部四层)组成。

整个基坑除坑中坑外按一级考虑,采用CSM水泥土墙+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内支撑共两道(首层为栈桥层)。

坑中坑按三级考虑,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搅拌墙(高压旋喷桩)或放坡进行支护。

止水帷幕为CSM水泥土搅拌墙,厚度800mm,并要求所有CSM水泥土搅拌桩底进入强风化泥岩,且不少于1米,其中砂砾层层厚10.2m~17.5m。

图1 基坑支护形式与地质条件局部剖面图1.2施工难点与特点江旅青山湖商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因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基坑设计要求高。

东湖通道工程钢板桩围堰抽水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东湖通道工程钢板桩围堰抽水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东湖通道工程钢板桩围堰抽水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项建设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东湖通道工程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在围堰抽水这一步骤中,钢板桩围堰的安装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本论文将围绕东湖通道工程的钢板桩围堰抽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相关背景2.1东湖通道工程的概述东湖通道工程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和雨花区之间,是一项由长沙市政府出资兴建的公路建设项目。

该项目需要建设不同深度的围堰,并在围堰中进行抽水作业。

本文主要关注钢板桩围堰的安装及其抽水过程。

2.2钢板桩围堰的优点钢板桩围堰是一种常用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法,以其高强度、高质量、高效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增加地基稳定性和减少工程时间等。

三、数值模拟分析3.1模型建立为了研究在围堰抽水过程中钢板桩围堰的应力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三维模型。

本文选用COMSOL Multiphysics 作为数值模拟工具,建立一个三维计算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钢板桩围堰数值模拟模型在模型中,考虑到钢板桩围堰的长度和深度,模型设置为10m x10m x 20m。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模型中加入土体、钢板桩、箱形刚梁等组成的石墙结构,并考虑水流和抽水等外力。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水位高度、抽水速度等相关参数。

3.2模拟结果分析在模型建立完成后,将模型输入COMSOL Multiphysics 中进行仿真。

根据计算结果,研究钢板桩围堰的应力变化情况,如图2 所示。

图2 钢板桩围堰的应力分布由图2 可以看出,在钢板桩围堰抽水过程中,由于水压的减小,钢板桩围堰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和应力变化。

然而,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该变化并未对整个围堰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3.3讨论与总结通过对东湖通道工程的钢板桩围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钢板桩围堰具有高强度和高质量,因此可以保证其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

宁德市金马北路工程(学院路-南湖滨路段)振动沉管灌注桩(CFG桩)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编制单位:山东中宏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五年八月目录1、编制说明与依据----------------------------------------------------12、工程概况----------------------------------------------------------13、工程建设条件------------------------------------------------------13.1、地形地貌--------------------------------------------------------13.2、气候条件--------------------------------------------------------23.3、地质构造--------------------------------------------------------24、软基处理CFG桩设计要点--------------------------------------------2 4.1、CFG桩软基处理地段及范围----------------------------------------2 4.2、CFG桩设计施工程序----------------------------------------------2 4.3、CFG桩材料要求--------------------------------------------------34.4、施工机械要求----------------------------------------------------34.5、CFG桩施工规范--------------------------------------------------34.6、CFG桩工程质量检验要求------------------------------------------35、主要工程量-------------------------------------------------------46、CFG桩施工方案---------------------------------------------------46.1、CFG桩工作段的划分----------------------------------------------4 6.2、施工准备--------------------------------------------------------46.3、施工程序-------------------------------------------------------56.4、施工要点-------------------------------------------------------76.5、施工检测要点---------------------------------------------------76.6、施工注意事项---------------------------------------------------86.7、主要施工机械----------------------------------------------------96.8、主要管理人员---------------------------------------------------97、质保体系和质保措施----------------------------------------------10 7.1、建立健全质保体系-----------------------------------------------107.2、关键环节的几点质保措施----------------------------------------118、安全生产措施----------------------------------------------------129、环境保护措施---------------------------------------------------1310、文明施工措施----------------------------------------------------141.编制说明与依据(1)《宁德市金马北路(学院路—南湖滨路段)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福建省闽东工程勘察院);(2)《宁德市金马北路(学院路—南湖滨路段)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6月);(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2006;(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_F80-1-2004;(9)福建省和宁德市有关市政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监理等规章制度;(10)本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及多年的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东侨开发区金马北路北段工程位于东兰组团连接金塔组团的主要干道。

湖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湖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man y d s use il ic s d,a d i i mph ie a o d vd ewh l o sr c in prc s n o t e e ai ey s paa e o n t s e s a z d t tt ii e t oe c n tu t o e si t hr e r ltv l e r t c n. h h o d sr ci n sa e s a mp ra a u e f ra a i g t e c a g a e we t e o diin v rlk d g a a e i e tu to tg i i o tntme s r o d ptn h s n h n e bl a rc n to o e a e a u r nteng t h s n h e g n rn u lt d s f o sr to n i e ig q a i a a e c n tucin. yn

d a t rc s imee a t— i n— st o c ee pie n p n wa e 嘞 iu c n rt ls i o e tr a
a n r c mp ia e o tu t n cr u tn e r nd u de o lc t c nsr c i ic msa c s a e d o
( .C v n ie r g C l g ,H h i n es y aj 1 0 8 C ia 1 i lE gnei o e e o a U i r t,N ni 2 0 9 , hn ; i n l v i g n
2 H n z on os ut nB ra ins r ic ,H nz 2 10 h a . o geC u t C nt c o ueui J guPo ne o ge23 0 ,C i ) y r i n a v n

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操作指南)

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操作指南)

钻孔灌注桩(D1000@1200)施工阶段监理操作指南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子项五:落步嘴污水预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编制:审批:武汉扬子江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1、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钻机就位——下套管(护筒) ——钻孔——第一次清孔——吊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注水清孔(二次清孔) ——接料斗——浇筑混凝土——提升导管——测量桩顶混凝土面标高2、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1)桩位及标高复核。

检查方法:用钢尺检查桩中心距。

支护桩间距为 1.2M,测量机台标高。

(2)测量钻杆垂直度。

检查方法:用钢尺及吊绳检查钻杆垂直度小于0.5%(3)钻进时检查泥浆比重。

检查方法:用泥浆比重仪检查,泥浆比重应小于1.25。

(4)终孔时,测量孔深。

检查方法:用经过校验合格的测量绳测量。

每个桩孔总深度(机台至孔底的距离)应为机台标高至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加上设计桩长的和。

(5)钢筋笼检查及钢筋笼的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

检查方法:目测法与钢尺量测相结合检查。

a、按施工图检查制作成型的钢筋骨架,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间距、形状;(见附表一)b、检查钢筋笼外形尺寸,其偏差是否超过规定;检查保护层厚度。

c、检查箍筋加密区长度及加密间距与设计图是否相符。

检查焊接长度单面焊是否满足10d要求及焊缝是否饱满、焊渣的清除,注意同一截面钢筋焊接数量不能超过该截面总数的50%。

(6)二次清孔时测量孔深,计算沉渣厚度。

检查方法:用测量绳检查。

沉渣厚度(成孔时测量的深度减去二次清孔后的深度)不大于100mm。

(7)首盘混凝土灌注时检查首斗灌方量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灌入后应埋过导管口0.8米)。

检查方法:目测法检查第一斗是否加盖板及混凝土是否将料斗装满再开闸下料。

(8)导管提升和拆卸时检查混凝土液面高度。

检查方法: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高差。

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

(9)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检查混凝土是否灌至设计桩顶标高(设计要求超出800 mm-1000mm)。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工程概况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一测量定位一护筒埋设一钻机对位一复验桩点一制备护壁泥浆一钻孔并投放泥浆护壁一成孔至设计高程一提钻一清孔一置换泥浆一检查成孔质量一钢筋笼隐检一吊放钢筋笼一下导管一水下灌注砼一控制桩顶标高一养护一成桩一资料整理及报验。

3、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明白设计意图。

(2)根据施工图进行材料用量计算并提交材料计划单。

(3)施工人员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施工机械就位4、测量放线及复验(1)依据护坡桩设计文件及桩位平面图,定出桩位及高程控制点,报工程部技术负责人,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2)5、护筒埋设、钻机就位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埋设护筒,护筒埋深1.50m,上设2个溢水口,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对齐,其顶部应高出地面300mm,护筒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

作好测量标识和测量记录。

钻机对位允许偏差2cm。

钻机就位后应保持机身平稳,调直机架挺杆,不允许发生倾斜、移位现象。

6、泥浆护壁成孔(1)钻进过程中时常检查钻杆垂直度,确保孔壁垂直。

(2)本次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随钻机钻进随注浆,穿过不利地层时泥浆比重可适当增至1.3 ~ 1.5。

(3)钻进过程中必须控制钻头在孔内的升降速度,防止因浆液对孔壁的冲刷及负压而导致孔壁塌方。

(4)待接近设计孔深时注意钻进速度,控制孔深。

成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5以内。

(5)成孔时应作好施工记录,收集地质水文资料,发现与原设计不符者,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

(6)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换浆或调浆,确保泥浆性能指标(7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清除孔底虚土。

7、孔验收及质量验收(1)终孔验收:当钻至设计深度时即可停钻。

桩孔终孔后,由机班长、质检员报请总包及监理,对其孔深、孔底沉渣等各项指标依据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签署意见。

孔深由测绳及钻杆长度确定。

达到标准后进行下道工序。

(2)成孔质量检查a成孔垂直度偏差为<1%b桩位允许偏差为±100mmc桩孔超径系数>1.0,<1.38、钢筋笼制作与吊放(1)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要求a钢筋笼规格及配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按图纸技术要求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灌注桩位于3作交通桥的桩基及引黄济青节制闸、输水渠进出水闸桥头堡的基础处,其中引黄济青节制闸和输水渠进出水闸桥头堡
灌注桩桩径均为800mm,引黄济青节制闸桥头堡单桩长15m,总长66m,输水渠进出水闸桥头堡单桩长15m,总桩长66m。

3座交通桥工程桩径1000~1200mm,单桩长17~19m,总桩长449m。

所穿过地层均为壤土层、裂隙粘土层和砂壤土层,拟采用回旋钻机钻孔,泥浆固壁。

砼拌制采用0.4m3砼搅拌机,水下导管法浇筑砼,导管下端埋入砼中2~3m,最小不得少于1m,砼浇筑过程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构筑钻机平台和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安装导管溜槽等→浇筑砼→拔除护筒→养护。

其中桩位放样、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筑砼等位关键工序,施工中可参照《工业与民业用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范》(JGJ4-80)执行。

(2)引用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2_83;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97;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
《建筑桩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
《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 213—92 YBJ 42-92;
(3)准备工作
灌注桩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查,施工场地平整后,开挖泥浆池,制好粘土泥浆,调配潜水钻机及配套机泵,检查砼浇筑导管密封完好及测量定位,报送施工指导书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4)泥浆制备
护壁泥浆应选用高塑性粘土,并按规定进行土质的物理试验、化学分析及矿
物成分鉴定,并应进行造浆试验,根据试验得出施工参数以指导施工。

(5)埋设孔口护筒
首长测定桩位,然后在桩位上埋设护筒,护筒土坑应大于护筒500tom,护筒直径应大于钻头200mm。

安装护筒前应将坑底换成粘性土,必要时在面层铺设20mm厚水泥砂浆,以防漏水。

夯实后安装护筒,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倾斜度不大于1%,四周回填粘土分层夯实,测量高程并记录。

(6)钻孔施工
钻机就位,找中找平,做好备用发电机的用电计划后开钻,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粘度20秒,含砂量小于5%,钻杆在钻机保持水平情况下,倾斜度在1%之内。

桩孔钻进应分班连续作业,不中途停止,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并在变化处采取渣样,判断土层类属,记录到记录表中的相关栏内,如发现与设计阶段勘查土层变化较大时,及时报告监理,有关渣样应编号保存,直到工程验收。

相邻桩距在5m内的,应在前面桩的混凝土灌注完毕24小时后才能开钻后续桩孔。

当检查确认孔深、孔径、孔型、竖直度、泥浆沉淀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应立即将终孔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即可交付安装钢筋笼。

(7)清孔及安入钢筋笼
1)当钻孔到达要求深度后,应及时清孔,清孔时可用压缩空气喷翻泥浆,同时注入清水,另外要注意护筒内仍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5m的水位。

清孔使用出碴筒和吸泥机或其他监理认可的方法清除井底沉淀物,其厚度愈少愈好,一般基桩底沉淀厚度不大于100mm,应按设计及监理通知控制,清孔时应保证钻孔内水位保持满孔,泥浆比重1.1并且稳定不沉淀,以防坍孔。

2)安放钢筋笼前复查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规定,控制钢筋保护层的混凝土环形块是否牢靠。

钢筋笼应徐徐竖直放下,到位后应牢固定位。

钻孔灌注桩允许误差如下表:
钻孔灌注桩允许误差表(mm)
3)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钢筋笼主筋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就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下浇筑混凝土桩+2.0m
非水下浇筑混凝土桩+1.0m
吊放钢筋笼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笼吊放前进行垂直校正
就位后钢筋笼顶底高程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误差不得大于5cm;灌注桩桩顶应设有固定装置,就位后立即进行固定,防止止浮和下沉。

(8)灌注水下混凝土
1)导管、漏斗、储料斗的选择
根据孔径要求,选择直径1300mm丝扣导管,接头用“O”型密封圈密封,确保在施工时不漏水、漏气。

漏斗和储料斗采用6mm厚钢板制作,要求不漏浆、不挂浆、漏料顺畅漏斗和储料斗有足够的容量.(初存量),以确保首批灌入的混凝土(初灌量能达到要求的埋管深度。

2)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
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由试验室确定,且经过监理单位批准,混凝土配合比应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且不易离析,坍落度以18—22cm控制,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60kg/m。

混凝土粗细骨料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粒径采用20—40mm,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1/6和钢筋最小间距的1/3,并不大于40mm。

含砂率宜控制在40%-50%,应选取有各粗砂。

混凝土中应掺用外加剂,根据我单位以往经验,本工程拟采用木钙,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5%,水灰比不宜大于0.6,其具体办法报监理工程师审定。

本工程拟采用阻塞式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办法,在下导管前,先组装测试其封水良好后再按以下程序作业:
放钢筋笼一安设导管一放入阻塞器一灌注首批混凝土一连续不断灌注至桩顶一拔护筒。

3) 混凝土的灌注
根据经验,砼灌注前要进行二次清孔。

初灌量:灌注首批混凝土前,先配制0.1—0.3m3水泥砂浆灌入阻塞后的漏斗中,放上储料斗,然后放入混凝土,确定满足初灌要求后,即可拔出阻塞器借助混凝土自重排出导管内存水,灌人首批混凝土。

初灌量计算按下面公式计算:
V f:л/4d 2
(H+h+0.5t)+1/4d12h1h1=h2V d/V w
式中vf一—初灌量(m3)
d—桩孔直径(1.2m)
d1—导管内径(0.25m)
H—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取1m)
h—导管下端距灌注前测得高度(取0.3m)
t—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h1—导管内混凝土高度(m)
h2—混凝土液面以上高度
V d一泥浆比重,取1.15t/m3
V w混凝土比重,取2.5t/m3
则h1=h2V d/V w=9.2m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进行,禁止中途停止,在灌注桩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测定混凝土的上升高度,逐步提升,拆卸导管,保证导管的埋深。

导管的埋深初灌时埋深1-1.5m,正常灌注2.5-3.5m,最小埋深1.5—2m 桩项部灌注埋深1一1.2m。

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应视情况,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不使其可能裹入浮浆皮和土块等,确保桩的连续性,不出质量事故。

混凝土的灌注时间控制不小于2m/h。

灌注混凝土应注意的事项:
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灌注时,随孔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步加快导管的拆除时间,拆下的导管应立即冲洗干净。

灌注到位后,应预加一定的高度以保证桩头质量,预加高度确定为0.5m-1.0m,凿除后按设计整理好钢筋。

(9)灌注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顶混凝土灌注高程应高出施工图纸规定的桩顶高程
2) 采用人工灌注混凝土桩,在桩顶高程以下4m时,采用棒式振捣器捣实;
3) 灌注时的混凝土温度应不低3℃于,桩顶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50%前不得受冻。

当环境温度高于30°C时,应采取缓凝措施。

4) 孔内水下混凝土灌注应采用导管法或混凝土泵施工;
①导管直径不得小于20cm,其通过能力不小于lOm3/h;大直径灌注桩导管就不小于30cm,其通过能力不小于25m3/h。

导管内壁光滑圆顺;
②导管应安置在钻孔中心,下端中应高出沉渣面30~50cm;
③灌注混凝土时,应保证导管堤入混凝土面以下1.Om,入孔前混凝土应连续搅拌均匀,保证人孔坍落度,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压入空气;
④采用混凝土泵灌注孔内混凝土时,就保证连续供料和连续灌注;
⑤混凝土输送管的直径应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直径选用:当粗骨料粒径为0.5—2.5cm时,应选用直径60cm的输送管;当粗骨料粒径大于2.5cm时,输送管直径应取最大粒径的4倍。

5) 灌注桩的实际灌注混凝土量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

6) 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灌注时,随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步加快导管的拆除时间,拆下的导管应立即冲洗干净。

7) 灌注到位后,应预加一定的高度以保证桩头质量,预加高度确定为0.5—1.0m,凿除后按设计整理好钢筋。

(10)桩的检验
从放样定位直到灌注完成,应有一套完整的原始施工记录,并妥善保管。

桩的正常取芯检验按设计或监理单位要求确定,如无要求,一般取总数的3%;灌注桩混凝土的每一种配合比均应进行取样制模,每台班至少取一组样,每组3块;钻孔灌注桩应每根取一组样,每组3块。

现场灌注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应取样检测其强度和密度,每台班至少取一组样,每组3块;钻孔灌注桩应每根取一组样,每组3块。

采用低应变动力法检测基桩身的完整性,抽测数不少于该批桩总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当抽测不合格桩数超过抽测数的30%时,应加倍重新抽测,加倍抽测后,若不合格桩数仍超过抽测数的30%时,应全部检测。

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定单桩承载力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应不少于2根,若采用高应变动力法检测单桩承载力时,对工程地质条件、桩型、成型机具和工艺相同的基桩,其检测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并不得少于5根.
钻孔灌注桩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满足下表要求:
外观鉴定
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需嵌入承台内的混凝土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锚固长度低于设计和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时,须研究处理,并报监理工程师。

灌注桩施工工艺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