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导学案1
《测量距离和时间导学案》

《测量距离和时间》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距离和时间的观点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和工具。
3. 能够运用测量距离和时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修内容:1. 距离和时间的定义和单位。
2. 测量距离的工具和方法。
3. 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4. 距离和时间的应用。
三、进修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平时生活中的场景,如学生上学的路程和时间,引导学生思考距离和时间的干系,并提出进修目标。
2. 进修新知识(30分钟)a. 距离和时间的定义和单位教师介绍距离和时间的定义,以及常用的单位,如米、千米、小时、分钟等。
b. 测量距离的工具和方法教师展示测量距离常用的工具,如尺子、卷尺等,并示范如何应用这些工具测量距离。
c. 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教师介绍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如钟表、秒表等,并示范如何应用这些工具测量时间。
3. 练习与讨论(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距禽和时间的练习,然后交流讨论结果,发现问题并互相纠正。
4.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进修的重点内容,包括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应用途景。
5. 课后作业(10分钟)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练习测量距离和时间,并记录下来,以便下节课检查和讨论。
四、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活动,如测量学校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或者测量家庭成员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动时间,以加深对距离和时间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盘绕测量距离和时间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距离和时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导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2.正确使用刻度尺
重难点:
1.正确使用刻度尺(重点)
2.估计值的方法(难点)
【新课学习】
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运动”一词时,呈现在你们脑海中的是什么?__________
__________运动的距离一直在随时间而变化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必须要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活动5.1 测量课桌的长度:
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你的结果。
思考:为什么相同的桌子,同学们测量出来的结果
却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_____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km)、___(dm)、___(cm)、___(mm)、___(µm)和___(nm)。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km=_______m
1dm=_______m
1cm=_______m
1mm=_______m
1µm=_______m
1nm=_______m
活动5.2 观察刻度尺
甲:量程:_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_
乙:量程:_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_
活动5.3 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记: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补充习题68页2题、5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 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学科:物理(八上)编写:严军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 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 会读刻度尺的读数;3.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4.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重点难点: 刻度尺的使用。
二、导学(一)、情景导入阅读课本P10内容。
(二)、自主学习1.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 符号是______。
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 比米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换算关系:1km=______m; 1m=______mm; 1mm=______μm;1μm=_____nm。
练习:(1)35mm=_________m;(2)1.5×105nm=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m;(3)4.76×105km=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μm;(4)某同学的身高为164________;(5)从上海到南京铁路线的长度为256000__________。
2.测量工具(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a、观察: 使用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b、放: 尺要紧贴所测的直线;不用磨损的零刻线。
c、看: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_____。
d、读: 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__。
e、记: 记录结果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例:如图,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 其中准确值为________, 估计值为___________, 有_______位有效数字。
练习:1.如下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__cm;乙_______cm;丙_______cm。
第一章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主备人:申捷上课时间:计划课时:姓名:班级:编号:学习目标: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长度的测量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误差导学案知识准备1.物理学中,怎么定义单位?什么叫国际单位制?2.学生常用的长度和事件测量工具有哪些?3.什么叫误差?误差是可以消除的吗?错误时可以避免的吗?二、教材助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单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国际单位制。
3.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测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
预习自测: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2.单位及换算1Km= m 1m= dm 1m= cm 1m= mm 1m= um 1m= nm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如右图所示,(1)读出物体的长度为是___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 。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2)能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适当的刻度尺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3)熟悉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掌握正确使用刻度尺和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二、预习交流:1、长度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2、使用刻度尺应该注意些什么?三、互动突破:学生活动一: 比较物体的长短1、目测课桌的长和宽,比较它们的长短。
2 、目测黑板上两线段的长短,并交流所用的方法。
(不用尺)(同学们有的选择用拃,有的用一本书的长作为标准量去与所测长度比较,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标准量去比较,这就是最粗略的测量。
)3、俩同学各自用手(拃)来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汇报结果。
发现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不相同,为什么?(为了便于交流,科学测量时应选择一个公认的标准量。
)(一)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进行比较,这个就是单位。
(二)长度的主单位及其单位换算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千米(km)、米(m)()、()、()、微米(μm)、纳米(nm)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学生自我感受一下1m有多长(交流一下身体哪个部位长约1m),再了解1dm,1cm,1mm有多长。
学生活动二: 观察刻度尺取出刻度尺,介绍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读出手边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活动三: 练习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1、学生自学书中知识,并测一测物理课本的宽度。
提问:(1)在刚刚的活动过程中,你认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该注意什么?(2)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知识你不理解?2 、交流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到黑板前演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结束后并记录好测量结果,其他同学寻找错误———交流讨论———自我纠正。
3、交流评估预习作业中三个所测的长度是否正确?4、学生讨论测量教室的长度选择哪个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呢?(出示一些刻度尺)5、学生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全过程(三)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测量前,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1.1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导学案1

准旗第五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课型新授执教教师学习目标1、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备课教师刘福全审核重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案内容备注创设情景出示如下三组实物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会自学知识点一:测量的单位一.长度1.长度单位(1)长度国际单位:______符号:______(2)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1km=______m 1dm=______m 1cm=______m 1mm=______m 1μm=______m 1nm=_______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_______.二.时间(1)。
时间单位:___符号:____(2)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1h=____min=____s 1s=___ms=____us2.测量基本工具:_______,手表,钟表等。
学习随笔(教法、学法。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学案内容备注我能参与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表示符号是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表示符号是________。
2、写出长度和时间的其它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长度:时间: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47.8dm=______m=_______mm60μm=______mm=_________m0.05km=______m=________cm1.2h= min= s.知识点二:测量的工具1.观察刻度尺: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1).它的量程是_________ (2).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3).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做到“四会”(1)(2)(3)⑷知识点三:误差1、定义2、怎样减小误差3、误差与错误不同我会解决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A.3.5cmB.3 cmC.3.51 cmD.3.512 cm
7、某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 mm、50.1 mm、50.2 mm、48.0 mm、50.3 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是( )
A.50.2 mmB.49.75 mmC.50.18 mmD.50.175 mm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精密仪器就能消除误差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 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s.
2、通常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m=dm=cm=mm=nm
4、通常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分、秒。
二、练习反馈填空题: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决定的,测量结果是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
达标检测
当堂反馈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实验室常用_____来测量时间间隔,如图是小刚在一次长跑比赛n____s,合____s.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导学案 年级:初二 学习目标 1、会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国际单位 2、 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3、 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学习重点 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多种途径 学习难点 怎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准备测量 自主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 计时工具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2、 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的符号: 单位间进制率: 3 、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你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最多。
2、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符号: 4、长度单位间进率1km=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m; 1dm=_______m=_______m; 1cm=_______m=_______m;
1mm=_______m=_______m 1μm =_____m=__m;
1nm=_______m=______m
【合作探究】 刻度尺的使用 科目:物理 编写人:沙亮 No.1 观察刻度尺:零刻线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量程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使用的注意事项: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
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
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
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学生分组实验。
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4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
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
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
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 。
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
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
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
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中考)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