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复习要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1一、生字洛杉(shān)矶废墟(xū)重砸(zá)颤(chàn)抖混(hùn)乱血(xuè)迹噪(zào)声脊(jǐ)背攥(zuàn)着钱数(shǔ)落塞(sāi)进陷(xiàn)入誊(ténɡ)写歧(qí)途谨(jǐn)慎腼腆(tiǎn) 几(jī)乎怔(zhènɡ)住按图索骥(jì) 坠(zhuì)入打蔫(niān)儿艰涩(sè) 拖沓(tà)二、多音字混(hùn hún) 颤(chàn zhàn)数(shǔ shù) 龟(guī jūn)兴(xīng xìng) 觉(jué jiào)发(fā fà) 埋(mán mái)三、近义词安顿——安排疾步——快步昔日——往日阻挡——阻拦混乱——杂乱悲痛——悲哀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瘦弱——瘦小疲惫——疲倦耽误——耽搁数落——批评忙碌——繁忙兴奋——羞怯敬仰——敬慕誊写——抄写谨慎——小心赞扬——赞叹残忍——残暴磨炼——锻炼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埋怨——抱怨毫无疑义——毫无疑问四、反义词坚定动摇幸福痛苦漆黑明亮伤害保护挖掘掩埋漂亮丑陋瘦弱强壮数落表扬忙碌悠闲歧途正路鼓励批评兴奋沮丧沉重轻松精彩糟糕湿润干燥慈祥严厉幸运倒霉腼腆大方赞赏贬斥紧张松弛谨慎粗心残忍仁慈收缩膨胀冷漠热情忐忑不安镇定自若雪上加霜锦上添花喋喋不休不声不响五、词语积累描写震后场景的词语满目疮痍废墟一片惨不忍睹触目惊心表现母爱的词语孟母三迁舐犊之情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寸草春晖“一”字开头的词语一如既往一表人才一笔勾销一刀两断一唱一和一箭双雕描写心理的词语忐忑不安提心吊胆心惊肉跳心乱如麻心急如焚六、词语搭配(绝望)地离开 (失落)地离开(紧紧)地拥抱 (深情)地拥抱(瘦弱)的脊背(弯曲)的脊背(龟裂)的手指 (修长)的手指(呆呆)地扫视 (缓缓)地扫视(慈祥)的母亲 (温柔)的母亲(凶狠)的父亲 (严厉)的父亲(认认真真)地誊写(清清楚楚)地誊写(滚烫)的手 (冰凉)的手(忐忑不安)的心房(隐隐作痛)的心房(喋喋不休)地指教(滔滔不绝)地指教(深深)地谴责 (无声)地谴责七、积累句型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关联词: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条件关系)第18课慈母情深关联词: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转折关系)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反问句: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第20课学会看病1.比喻句: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要点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要点解析1《窃读记》1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理解句子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
”快乐:“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天下的吸引与陷溺,书外天下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叉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恰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来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施展阐发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仿佛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举措,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以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XXX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⑥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词语解释《白鹭》1.生硬:不柔和,不细致。
2.喙:鸟兽的嘴。
3.黛:青黑色的。
4.绝顶:最高峰。
本文指树枝的最高端。
4.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5.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6.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7.清澄:指水清明澄澈。
8.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落花生》1.开辟:开拓发展。
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2.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3.分辨:辨别。
4.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桂花雨》1.姿态:姿势;样儿。
2.纷纷:(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
《珍珠鸟》1.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态。
2.不动声色: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3.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4.眸子:(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
文中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5.信赖:信任并依靠。
《搭石》1.谴责:求全;严正申诉。
2.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劳。
2.协调:共同得适当。
3.人影绰绰:描述人影多,姿态美。
4.天经地义:从道理上说该当这样。
5.联结:结合(在一起)。
6.挽裤:就是把裤子卷起来的意思。
挽:向上卷(衣服)。
《将相和》1.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2.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开口提起。
3.理屈:理亏。
4.抵御:低挡;抵抗。
5.推辞:表示拒绝。
6.完璧归XXX: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7.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XXX.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描述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也比喻能力高强,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9.同心协力:有共同的意愿和目标,大家一起出力合作。
《甚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1.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3.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冀中的地道战》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都打不进来。
2.不计其数:描述数量极多,无法计算。
3.孑口:文中指地道里小得只容下一个人爬过去的关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7、《梅花魂》一文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事,分别是:①教“我”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落泪;②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③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孩子一样呜呜地哭;④临走时送“我”梅花图;⑤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
2、本组课文易写错的字词有:幽芳、顿时、慈祥、大抵、灵魂、欺凌、梳理、衰老、珍藏、守望相助、悠悠、鬓已斑。
3、《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表达方法是写景抒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热爱。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是春天,“绿”是吹绿的意思。
8、《桂花雨》一文中,“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等句中“浸”字用得好,因为“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9、“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所说的话意思与诗句“月是故乡明”类似。
10、《小桥流水人家》一文中,结尾“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与思念。
第三组要点
1、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2、本组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的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3、本组课文易写错的字词有:上颚、垂直、嫌疑、金属、窗帘、安然无恙、藕断丝连。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组要点
1、本组课文的主题是阅读。
2、本组课文易错的字词有:招牌、惧怕、屋檐、环绕、片段、毫不犹豫、荒芜、医愚、勤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
一、词语运用
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用适当的词语填空或写句子。
2.利用词语造句,表达个人观点或经历。
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1.能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2.根据所学的语法知识,能够将句子进行正确的变换。
三、基本的阅读理解
1.能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2.根据所学的阅读技巧,能够推测课文中一些不确定的信息。
四、古诗文鉴赏
1.能够背诵所学的古诗文。
2.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五、作文表达能力
1.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够写出简单的作文。
2.注意作文的结构和语言的准确性。
六、默写
1.熟练掌握所学课文的书写,并能正确默写。
2.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字迹的工整。
七、口语表达
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运用语音语调。
2.积极参与口语练习,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八、课外拓展
1.阅读课外读物,培养阅读习惯。
2.参加语文文化活动,拓宽语文知识面。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同学们在
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把握这些重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记住,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
习和积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课文内容复1. 课文1:标题课文1:标题- 关键词组1- 关键词组22. 课文2:标题课文2:标题- 关键词组1- 关键词组23. 课文3:标题课文3:标题- 关键词组1- 关键词组24. 课文4:标题课文4:标题- 关键词组1- 关键词组2二、词语理解与运用1. 词语1:定义词语1:定义- 例句1- 例句22. 词语2:定义词语2:定义- 例句1- 例句23. 词语3:定义词语3:定义- 例句1- 例句2三、句子分析与训练1. 句子1:分析说明句子1:分析说明- 示例1- 示例22. 句子2:分析说明句子2:分析说明- 示例1- 示例23. 句子3:分析说明句子3:分析说明- 示例1- 示例2四、语法知识点巩固1. 语法1:定义与例句语法1:定义与例句- 示例1- 示例22. 语法2:定义与例句语法2:定义与例句- 示例1- 示例23. 语法3:定义与例句语法3:定义与例句- 示例1- 示例2五、阅读理解与表达1. 阅读篇章1:标题阅读篇章1:标题- 关键词组1- 关键词组22. 阅读篇章2:标题阅读篇章2:标题- 关键词组1- 关键词组2六、写作训练1. 写作题目1:题目描述写作题目1:题目描述- 提示1- 提示22. 写作题目2:题目描述写作题目2:题目描述- 提示1- 提示2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一、常用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下面是五年级上册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1. 逗号(,):用于分隔列举或并列成分,表示停顿。
示例:我喜欢吃苹果,香蕉,橙子和葡萄。
2. 顿号(、):用于列举并列成分。
示例:我有很多爱好,比如画画、唱歌和跳舞。
3. 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陈述语气。
示例:我很开心。
4. 问号(?):用于疑问句句末。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吗?5. 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
示例:多么美丽的花啊!二、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表达意思的一种方式,通过巧妙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下面介绍五年级上册常见的修辞方法:1. 比喻:用形象生动的比方来说明事物。
示例:她的笑声如同清晨的鸟儿。
2. 拟人:将非人事物拟人化,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
示例:太阳笑着看着我们。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示例:他跑得飞快,快到风都追不上他。
4. 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差异。
示例:小狗黑白分明,小猫却是灰色的。
5. 排比:将同类的事物或特点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示例:他懂得忍耐,懂得分享,懂得体谅。
三、常见的辨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相似的词语,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完全相同。
下面列举五年级上册需辨析的词语及其区别:1. 清澈与透明清澈:指水或其他液体很干净,不混浊。
透明:指物体能够使得光线穿过,看不到阻碍物。
2. 猫科与狗科猫科:猫科动物的特征是爪子锐利、眼睛有发光能力。
狗科:狗科动物的特征是有很强的嗅觉和听觉。
3. 雨过天晴与雨后天晴雨过天晴:指雨过后云彩消散,天空出现晴朗。
雨后天晴:指雨下过后,天空逐渐放晴。
四、阅读理解技巧五年级上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列举几个阅读理解技巧供大家参考:1. 通读全文:在回答问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情节。
2019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2019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要点总结(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一、易读错的字。
蓑.毛(suō shuō)嵌.在(jiàn qiàn)镜匣.(xiáji á)榨.油(zhà zà)便.宜(biàn pián)浸.在(jìn q ìn)长喙.(yuán huì)戴.青(dài hēi)嗜.好(shì sì)亩.产(mǔ mǒu)箩.筐(luó nuó)兰.花(nán l án)蔓.延(wàn màn)眼睑.(liǎn jiǎn)眸.子(múmóu)清澄.(chéng dèng)石榴.(liú liù)挨.近(āiái)二、词语听写。
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生硬寻常忘却流线型镜匣清晨孤独安稳悠然嗜好黄昏恩惠清澄形象化美中不足播种浇水吩咐榨油爱慕体面深夜桂花木兰花糕饼茶叶泡茶三、形近词组词。
宜(适宜)嵌(嵌入)哨(哨子)朱(朱红)宣(适宜)崭(崭新)稍(稍微)株(一株)鹤(白鹤)框(框架)恩(恩惠)鹅(白鹅)眶(眼眶)思(思念)嫌(嫌弃)匣(匣子)韵(韵律)赚(赚钱)医(医生)暗(暗自)奋(奋斗)咐(吩咐)矮(矮子)慕(羡慕)亩(一亩)附(附近)短(长短)幕(夜幕)播(播种)亭(亭子)绕(围绕)暮(日暮)插(插队)享(享受)吩(吩咐)浇(浇水)亨(大亨)粉(粉条)懂(懂事)婆(老婆)缠(缠绕)浸(浸湿)董(董卓)姿(姿态)编(编制)侵(侵略)憧(憧憬)糕(糕点)茶(茶水)萝(萝卜)兰(兰花)粘(粘贴)荼(如火如荼)锣(锣鼓)言(言语)饼(饼干)捡(捡起)箩(萝卜)拼(拼命)俭(简朴)四、修饰词。
(精巧)的诗(粉红)的朱鹭(灰色)的苍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优美)的歌(孤独)地站立(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矮矮)地长在地上(深深)地印在心上开辟(空地)价钱(便宜)(指指点点)地告诉(布满)阴云(使劲)地摇(纷纷)落下来桂花(盛开)(温暖)地巢(茂盛)的法国吊兰(深幽)的丛林(笛儿般)的叫声(娇嫩)的鸣叫(珍珠似)的白点(细腻)的绒毛(美好)的境界(不动声色)地写五、近义词、反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复习要点《窃读记》1、【内容中心】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题目解析】《窃读记》题目中“窃”是指(偷偷的),“记”是(记载事物的书或文章)的意思。
3、【注意读音】踮(diǎn)起脚尖转(zhuǎn)过街角目的(dì)地暂(zàn)时呦(yō)4、【重点词句】(1)重点词语: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2)重点句子: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以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
”快乐:“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⑥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这是(动作)描写,体会到:(1)看出了书店人很多。
(2)表达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5、【问题思考】①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作者在旧中国的私人书店里读书,害怕被老板发现,常常站得腿酸脚麻,还要忍饥挨饿。
《走遍天下书为侣》1、【内容中心】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2、【题目解析】《走遍天下书为侣》将书比喻为家、故地、另一个人、朋友、伴侣,表达了爱书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收获和精神享受。
3、【重点词句】(1)重点词语: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
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2)重点句子: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都能收获颇丰。
这句话也与题目相呼应。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文中指(作者读书很多遍,对书非常熟悉。
)“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
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④“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因读者的阅历、体验不同,读同一本书的感受不同。
4、【问题思考】①“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思考内容——续编故事——品味欣赏——发现新知——总结收获——想象作者②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作者认为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自己的家,是自己的伴侣,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就像与自己同行的另一个人,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中发现新东西。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仿写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人生的加油站,也是一处你心灵的港湾。
《古诗词三首》1、【泊船瓜洲】①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②中心思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的思想感情。
③诗解: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诗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秋思】①诗意: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②中心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
③诗解:“秋风”给人的感觉是萧条、凄凉,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和思乡怀亲的心情。
3、【长相思】①诗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②中心思想:这首词叙写了戍边打仗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夜不成寐,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③词解: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将士深夜羁旅野外,离家乡远,行军艰难,下阙写将士夜不成寐、思念家乡。
4、【综合诗评】《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景交融)5、【注意读音】(一水)间(jiàn)(意万)重(chóng)(照我)还(huán)(风一)更(gēng)《梅花魂》1、【内容中心】课文回忆了“我”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
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课题解析】“梅花魂”中“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
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3、【注意读音】颇(pō)负盛名分(fèn)外抹(mā)净低头折(zhé)骨(gǔ)气愈(yù)“幽”的笔顺: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4、【重点词句】(1)重点词语: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颇:很。
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大抵:大多;大都。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相当于“越……越……”。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
眷恋:怀念,留恋。
秉性:性格。
(2)重点句子:①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的的精神;第二层:赞美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第三层:希望外孙女学习梅花的精神。
这是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
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唐代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
5、【问题思考】①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哪五件小事?直接表达这种感情: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①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②临走送我墨梅图;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鲸》1、【内容简介】《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第一段讲鲸的体形特别大,第二段讲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讲鲸的种类,第四段讲鲸怎样进食,第五段讲鲸用肺呼吸,第六段讲鲸如何睡觉,第七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4——7段分别从四方面讲了鲸的生活习性。
2、【说明方法】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摹状貌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3、【重点词句】①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主要”说明了须鲸除了吃虾和小鱼之外,还吃其他食物。
②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必须”说明了鲸隔一定时间进行呼吸的必要性。
③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总是”说明鲸喜欢群居的特性。
4、【课文比较】《松鼠》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属于常识性说明文,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新型玻璃》1、【内容简介】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
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