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练习题5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第1节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A.面部B.手掌C.大腿内侧D.眼皮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A.两手都感觉温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D.两手都感觉冷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5.“XXXXXX三月不知肉味”中的“XXX”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6.著名作家XXX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研究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B.味觉C.嗅觉D.心灵感应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目光敏锐B.动作矫捷C.味觉发达D.嗅觉发达8.当肌体受到损伤时,具有报警感化的感受器是(。

)A.触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热觉感受器9.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A.脊髓灰质B.大脑皮层C.觉得器官D.感受器10.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A.热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味觉感受器11.下列觉得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A.XXXB.嗅觉C.触觉D.痛觉12.俗话说:“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B.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C.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13.实施局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为(。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D.痛觉与触觉都存在二、填空题1.皮肤的外层是__________:内层是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09年10月1 LI 是我国建国60周年大庆的口 了,在电视转播屮将会看到以下一些壮观场面。

下列解 释不正确的是(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B.用力拉弹簧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9. 2009年3月1 U 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完成定点着陆,撞月成功,屮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2. 在今年央视春晩屮,魔术师刘谦的精彩表演叫 人叫绝,使人们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银币 穿越玻璃杯》的魔术是在不动大杯的情况下,让 在桌面上的银帀进入到小杯中(如图甲)。

图乙是 对该魔术的一种破解过程,则有关破解过程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A 到B 的过稈屮,硬币受到了重力、摩擦力、 手对驶币的推力B. 硬币从B 到C 的过程屮,由弹簧的势能转化为硬币的机械能C. 硬币离开BJri,由于惯性一育运动到D ;D.硬币从D 到E 再到杯屮,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2009年5月7 LI 晚上,在杭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弓I 起社会的反响。

三位青年在杭州文二西路上飙车,撞死过斑马线的行人,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是一起由于汽车严重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

行 驶的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汽车4.某同学做了如右图实验,用弹簧秤拉同一木块做水平匀速肓线运动。

该实验是为了研 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索的关系( )A. 接触面积的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的运动状态D.接触面压力的大小5. 一辆汽车正在着笔直的公路上,沿如图方向行驶,司机把一杯水放在了仪表盘上面的支架上,突1 J然,他紧急刹车。

当紧急刹车时,杯子里面的水将( ) y-j A.保持水平B.从2边溢岀C.从1边溢岀D.水会溢出,但是不能确定从哪边溢出 \二土水 6. 科技馆有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当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地球仪竖肓方向的受力分析(不计空 石丽商 气浮力)正确的是()A.不受外力B.重力与磁力平衡C.磁力大于重力D.只受磁力7. 某向学通过测建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 运动和力(练习).doc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 运动和力(练习).doc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运动和力(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屮错误的迅().A.马路边的电线杆相对太阳是运动的B.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C.房屋相对于运动的汽车是静止的D.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2.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分子的运动氏树木的生长C.月球绕地球转D.空气的流动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竞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了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A.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是静止的D.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4.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每秒通过的路稈均为1米,贝朕).A.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5.足球守门员将足球踢飞后,感觉脚有点疼,使脚疼的原因是().A.运动员踢球的力氏球给运动员的力C.运动员受地面对他向上的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个大磁铁吸引了一个小铁钉,给铁钉一个力的作用,而铁钉对磁铁,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铁钉对磁铁没有力的作用,因为铁钉没有磁性R.铁钉对磁铁有力的作用,但铁钉对磁铁的吸引力小于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C.铁钉对磁铁有力的作川,且铁钉对磁铁的吸引力等于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7.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增大儿倍,重力也增儿倍,因此物体的质量就是物体的重力R. 一吨棉花和一吨铁块相比,铁块受的重力大C.质量为9. 8 T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1牛D.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成正比8.在远离地球的宇宙飞船上,下列测量能正常运行的是()・A.用弹簧秤测一金属块的质量B.用天平测一金属块的质量C.用刻度尺测笔记本的长度D.将烧杯中的水倒进量筒测体积9.用细了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瓯上做圆周运动,当绳了突然断裂,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0.人要从行驶的车屮跳到地面上,为了避免摔倒,跳车人应该().A.向车行的反方向跳B.向上跳C.向与车彳亍驶的垂直方向跳D.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向跑几步11.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屮属于平衡力的是()A.灯受到的重力和帘线对灯的拉力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巾线对灯的拉力C.天花板对巾线的拉力和巾线对灯的拉力D.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12.体冇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示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向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些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C.爬绳和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D.若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二、填空题1.在物理学里,把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________ , 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2.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屮有句这样的歌词:“小小竹排江屮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屮,“竹排江屮游”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的。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综合测试卷(答案)资料讲解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综合测试卷(答案)资料讲解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生命运动的是()A.风车的转动B.鸭跖草在水里生长C.举过头顶的杠铃D.流星划过天空2.某同学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部分内容如下,其中单位不符合科学规定的是 ( )A.握力40千克 B.身高170厘米C.质量58千克 D.50米跑步速度8米/秒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战斗机里的飞行员4.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A. B. C. D.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7. 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8.小车受到大小为80牛、水平向左的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在A点,在下图所画的力的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小车受到上述拉力的是()A A A AGGA B C D第7题图G G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科学概念中的()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10.牛顿第一定律是()A.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结论 B.由理论分析得到结论C.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D.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结论11.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推动同一个大箱子,两种不同的现象说明()A.压力小,摩擦小 B.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C.推力大,摩擦小 D.利用滑动代替滚动可减少摩擦12.如上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什么因素有关?()A.方向 B.作用点 C.大小 D.大小和作用点13.关于g=9.8牛/千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千克就是9.8牛B.1牛等于9.8千克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D.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牛14.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牛 B.3牛 C.6牛 D.12牛15.如图1所示,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1-5节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1-5节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1-5节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4分,每题2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马路边的电线杆相对太阳是运动的B.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C.房屋相对于运动的汽车是静止的D.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2.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分子的运动 B.树木的生长C.月球绕地球转 D.空气的流动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竞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 ).A.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是静止的 D.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4.足球守门员将足球踢飞后,感觉脚有点疼,使脚疼的原因是( ).A.运动员踢球的力 B.球给运动员的力C.运动员受地面对他向上的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个大磁铁吸引了一个小铁钉,给铁钉一个力的作用,而铁钉对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钉对磁铁没有力的作用,因为铁钉没有磁性B.铁钉对磁铁有力的作用,但铁钉对磁铁的吸引力小于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C.铁钉对磁铁有力的作用,且铁钉对磁铁的吸引力等于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7.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几倍,因此物体的质量就是物体的重力B.一吨棉花和一吨铁块相比,铁块受的重力大C.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1牛D.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成正比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运动着的物体也可作参照物C.静止的、运动着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D.没有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静止9.与在箱形电梯中的乘客处于相对运动的是( ).A.同在电梯中的乘客 B.同在电梯中的售票员C.该乘客乘坐的电梯 D.电梯所在的商店大楼10.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行驶,他们处于相对静止是指( ).A.两人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行驶B.两人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一人向北,一人向南C.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D.只有在两人并肩同行时,他们才相对静止11.两辆汽车同时从武汉某车站出发开往宜昌车站,它们同沿高速公路行驶,而且它们从武汉到宜昌的平均速度相同,则它们( ).A .同时到达宜昌车站B .在途中每通过1千米路程,所用的时间都相等C .在途中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相等D .经过沙市车站时的运动速度相同12.一个物体以速度v 1,通过一段路程的1/3,又以速度v 2通过后2/3的路程,则它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12123v v v v + B .221v v + C .2121t t v v ++ D .21t t s +13.下图中两物体M 、P 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是( ).A .图a 中物体P 吊在绳子M 静止B .图b 中,M 、P 为吊在丝线上的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C .图c 中,M 为磁铁,P 为一铁块D .图d 中,M 、P 为两个相互接触的放在水平面上的两木块 14.下面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上抛出去的石头,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重力作用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C .物体的重心一直在物体上D .地球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撑物的时候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缘故 15.炮弹射出炮口在空中飞行,若空气阻力可忽略,那么炮弹的受力情况是( ). A .炮弹在枪膛中受力,一旦飞出就不再受力B .炮弹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一个沿水平方向的推力C .炮弹离开枪口后,只受到重力作用D .炮弹将同时受重力和推力的作用1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路程增大时表示速度也增大D .路程与相关运动时间的比值对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而言是一个定值 17.在远离地球的宇宙飞船上,下列测量能正常运行的是( ). A .用弹簧秤测一金属块的质量 B.用天平测一金属块的质量 C .用刻度尺测笔记本的长度 D .将烧杯中的水倒进量筒测体积 二、填空题(共23分,每空1分)1.在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是__________,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2.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这样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题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题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光的现象中,不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B.小孔成像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2.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

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3.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5.在“小孔成像”实验中,如果使烛焰靠近小孔一些,那么,小孔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A.变小B.变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6.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看起点发令总是先看到发令枪冒的火光和烟雾,然后才听到枪的响声,这是因为()A.在空气中传播相同的距离,光所用的时间比声音所用的时间短B.光在空气中容易传播,而声音在空气中不容易传播C.发令员发令时,发令枪是先冒烟后发声D.人的视觉比听觉灵敏些7.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一支蜡烛,在白墙和蜡烛之间放一块中间刺有方形小孔的硬纸,在白墙上的像是()A.烛焰的影子B.方形的光斑C.烛焰倒立的像D.方形的烛焰像A B C D9.在光滑的黑板上写字,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看清上面的字,因为( )A.没有完全形成漫反射B.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光太强C.字发生漫反射的光太弱D.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字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若车内空调都不打开,停放在阳光下的黑色轿车内比白色轿车内温度高B.从凉爽的角度看,夏季出行最好穿黑色上衣C.绿色对绿色植物的生长最有利D.彩色电视机的荧屏显示五彩缤纷的画面,这是由于发射器发射的白光发生了色散11.如图所示,C为蓝色玻璃,D为白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A.B.)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 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A B C D)第8 题图、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 可能是入射光线C.OC 必定是反射光线10.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C.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 倍的镜头焦距()B. 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D. 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紫外线.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bcdB. acdC. abD. cd丁/丙物距(厘米) 10 15 20 30像距(厘米)30 20 15:第12 题图401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 )A. 桃花能发出红光B. 桃花能吸收红光C. 桃花能反射红光D. 以上说法都不对)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的距离为d,则d________(填“>”“<”或“=”)d。

—1 S 时,液面________ (选填“上升”或“下降”).22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如图所示,在海洋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声波。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文字词句与科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辽宁舰上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8.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9.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10.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超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超声波、次声波B.无线电波、可见光C.无线电波、紫外线D.可见光、紫外线11.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C.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12.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13.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4.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15.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17.如图甲,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中间开有“△”形小孔竖直放置的黑色薄木板AB上,阳光透过小孔在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形成一个太阳的椭圆形像,现在在小孔处用一块与小孔一样形状和大小的“△”形竖直放置的小平面镜填满,小平面镜镜面向左,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M′N′到AB的距离与MN到AB 的距离相等,如图乙所示,则在光屏M′N′上形成光斑的形状为()A.“△”形B.“▽”形C.椭圆形D.都有可能第17题图第18题图18.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cm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运动和力3
一、选择题(共28分,每题2分)
1.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月亮 C.云彩 D.太阳
2.在以速度v1向东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西行驶,在以速度v2向西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东行驶,则乙车相对于地面的运行状况不可能是( ).‘
A.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 B.以小于v2的速度向西行驶
C.以大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 D.静止不动
3.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v甲>v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运动的路程一定大于乙 B.甲运动的时间一定小于乙
C.甲运动的时间可能与乙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关于平均速度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
C.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D.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一段路程与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座房屋建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不动的
C.地球和行星都是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6.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
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7.手中提着一条用细绳串着的鱼,提拉细绳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细绳 C.鱼 D.手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能使物体运动时的速度发生改变
C.力能使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D.力能保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9.下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其中的两个力能平衡的一项是( )
10.夭于物体的惯性,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汽车行驶时,突然刹车,乘客的身体向前倾,说明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B.快速前进的汽车,在短距离内刹车比较困难,说明速度大时,汽车的惯性大
C.匀速前进的汽车上的乘客,无论汽车的速度多大,乘客均不会发生前倾或后仰的现象,说明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1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仍处于静止状态,其原因是( )
A.桌子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缘故
B.水平拉力无法克服地球对桌子的引力
C.桌子受平衡力作用的缘故
D.水平拉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12.如右图是某人挑两篓水果时,扁担受力的示意图,对于此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为扁担的受力示意图,该图画法合乎要求
B.扁担只受两个力,所以图示不对
C.扁担受三个力,但C点为人的肩支撑受压处,因此C点的方
向应向下,所以图示错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跳伞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前阶段降落,速度是增大的,后阶段是匀速降落,他前后两阶段受力情况分别是( ).
A.重力大于阻力,重力大于阻力 B.重力大于阻力,重力等于阻力
C.重力等于阻力,重力小于阻力 D.自始至终重力等于阻力
1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它总是阻力
C.摩擦力可作为阻力,有时也可能当作动力
D.我们常用减少压力方法来增大摩擦
二、填空题(共19分,每空1分)
1.毛泽东、周恩来堪称世纪伟人,1960年5月他们在长沙视察时,来到湘江橘子洲,慷慨之余,豪兴勃发,毛泽东即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周恩来兴对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诗句中“舟走”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洲不走”是以为参照物,其中“鸽飞”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阁不飞”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2.世界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快跑时速度可达40米/秒,游得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千米/时,飞得最快的鸟是褐海燕,它1分钟能飞5千米,如果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冠军是__________,亚军是__________.
3.地球距月球间的距离为3.84×1O8米,一束光从地球射到月球需__________秒,(光的传播速度为3 × 105千米/秒)
4.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5.重力是地面附近物体由于__________受到的力,重力方向是__________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____成正比.
6.有一只弹簧秤测量范围为10N,共有50个刻度,那么__________(能;不能)用这只弹簧秤去测量质量为10g的物体的重力,原因是__________.
7.比萨斜塔虽然倾斜但仍然屹立不倒,是因为__________的作用.
8.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和桌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用弹簧秤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__________运动,若此时弹簧秤读数是3.5N,则实验得出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实验
所用的原理是物体在__________作用下,作__________
三、作图题(13分)
1.下列物体的重力均为20牛,用力的图示法做出它们的重力(8分).,
2.水平地面上有一部小车,甲水平向左推,用力6N;乙向左上方与水平成30°角拉,用力9N,做出这两个力的图示.(5分)
四、简答题(共12分,每题6分)
1.拍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灰尘,这是什么原因?
2.将两只鸡蛋放在桌面上,是大头在上的鸡蛋倒得快,还是小头在上的鸡蛋倒得快?
五、计算题(共28分,每题7分)
1.一弹簧秤的量程是5牛,用它称量时,最多可挂质量是多少克的物体?当挂钩下挂3个50克的钩码时,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g取1O牛/千克) .
2.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s,车长为12m,如下图所示,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3.一艘快艇匀速航行在海面时,过A点发现正前方有一悬崖,此时快艇鸣笛后10秒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过了32秒快艇又鸣笛一次,则又过6秒听到回声,求:快艇的航行速度是多大?A处离悬崖有多远?
4.吊车吊着质量为2t的集装箱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吊车要给集装箱多大拉力?如果集装箱变为以0.1m/s速度匀速下降,吊车要给集装箱多大拉力?
第二章运动和力3
一、1.A 2.C 3.C 4.D 5.D 6.D 7.B 8.D 9.B 10.D 11.C 12.A 13.B 14.C
二、1.洲湘江岸阁地面2.褐海燕猎豹3.1.28 4.运动状态形状 5.地球吸引而竖直向下,质量6.不能物体重力为0.098N,而弹簧秤最小刻度为0.2N,无法准确测出 7.受到平衡力.8.匀速直线 3.5 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
三、略
四、1.因为衣服和灰尘原来都保持静止,当拍衣服时,衣艇受到外力的作用,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两者分开,灰尘就掉卞桌了:2.鸡蛋
大头一端有一个气室,当大头在上时,鸡蛋的重心低,而小头在上时重心高,同样重的物体童心高酌倒得快,因此小头在上时鸡蛋倒得快.
五、1.500克 1.5牛 2.6m/s 3.17m/s 1785,米 4.19600N 1960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