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家一起讲故事
大班幼儿园讲故事教案

大班幼儿园讲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学习意愿;2.继续加强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3.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讲故事:《小狮子和小兔子》;2.互动交流:提问答题,情景模拟。
学习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孩子们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 讲故事(20分钟)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小狮子和小兔子》这个故事,给予孩子们一个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把自己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去,并提醒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重点。
3. 问答活动(15分钟)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的情境和道理。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测试孩子们的理解力,例如:小狮子和小兔子是在哪里遇到的?小兔子为什么不肯出来玩儿?4. 情景模拟(20分钟)老师可以邀请有表现欲的孩子来模拟故事情境中的角色,例如模拟小兔子害怕、小狮子的勇敢等等情境,让孩子们在模拟过程中体会故事情境,并且巩固和理解故事情境和道理。
5. 讲评活动(10分钟)老师可以总结和评价孩子们的表现,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在评价过程中,老师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学习故事中的知识和道理。
教学评估老师可以观察孩子们的听力理解、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观察孩子们在模拟情境时的表现,以及在问答环节中的参与率和回答情况,从而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在课后回想和总结本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寻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育过程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老师应该注意记录幼儿的相关表现和评价,以便更好的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大班讲故事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讲故事语言教案【导语】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幼儿园大班讲故事语言教案:朱家故事目标: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准备: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过程: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
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师(小结):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个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点也不好。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幼儿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从第几页上发现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将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分类贴到黑板上。
)师(小结):原来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个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分段阅读,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1.倾听故事,理解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
语言故事教案大班教案

语言故事教案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故事的大意,并能回答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简单问题;2.通过参与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3.通过讲述和互动体验,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一些适合大班幼儿的绘本故事书(如《小猪佩奇》,《三只小熊找蜂蜜》等);2.教师准备一份故事梗概和问题提问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本绘本故事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2.教师与幼儿们一起探讨绘本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们猜测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二、故事讲述(20分钟)1.教师根据故事梗概,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方式进行讲述;2.讲述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运用手势、表情和声音变化等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3.教师重点强调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帮助幼儿们理解故事的结构和逻辑。
三、故事提问(15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提问有关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情节?”等;2.鼓励幼儿们积极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角色扮演(20分钟)1.将幼儿们分成几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角色进行扮演;2.每组幼儿按照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表演,可以适当发挥和创新;3.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并与幼儿们进行互动交流。
五、整理思考(10分钟)1.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故事的内容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促使幼儿们进行思考和总结;2.提问幼儿们对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感受和收获,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3.教师对幼儿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参与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的活动。
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们进行自由绘画,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2.继续讲述其他绘本故事,培养幼儿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3.引导幼儿们编写自己的故事,进行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大家一起讲故事教案

大班语言大家一起讲故事教案教案名称:大班语言大家一起讲故事教学目标:1.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激发幼儿讲故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3.提高幼儿对听故事的理解能力,培养幼儿对故事的感受能力。
教学内容:1.选取富有想象力和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老鼠嫁女》等。
2.让幼儿自由发挥,想一些奇妙的开头,讲故事时可以引用开头。
如:乌鸦想方设法把美丽的宝石戴在自己身上,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办法。
3.带领幼儿一起描绘场景,刻画人物,扮演角色,共同诠释故事情节。
4.让幼儿学会情感表达,模仿角色情感拟声,学会标点,让听者更能明白。
5.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帮助幼儿认识到故事的深层含义。
教学步骤:1.教师简短地介绍寓言故事和讲故事的目的,并让幼儿简单地回答几个问题,以激发讲故事的兴趣。
2.教师向幼儿介绍必要的术语,如情节、开头、结尾、角色、作者等等。
3.让幼儿看故事书或听故事录音,并带领幼儿一起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记住故事主要部分。
需要反复听故事,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故事。
4.引导幼儿在回忆故事的同时,模仿故事中角色表情、动作和语言,以增加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意识。
5.让幼儿讲故事,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注意语音语调、情感交流和语言流畅度。
6.教师可以在幼儿讲故事的同时,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寓意,以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和感受能力。
教学误区:1.教师过度指导,强行塑造幼儿讲故事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2.教师忽视幼儿个体差异,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幼儿讲故事的难度都相等。
3.教师关注语言表达,忽略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4.教师过于讲解故事本身,而忽略了为幼儿提供思考和感受故事的机会。
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同时关注幼儿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正确性,以及幼儿情感表达和交流的自然度和真实性。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讲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讲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培养幼儿大胆说话、良好的表达能力。
2.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增强判断能力。
3.通过讲故事,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讲故事:《小鸟的归巢》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鸟的归巢》故事的情节,让幼儿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故事中的每个环节,并能够根据情节进行自我表达和想象。
2.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感情并为其提供合适的表达方式,抓住幼儿的心理需求,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讲述故事中自然感受到语言的美和乐趣。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与孩子们进行简短的交流,讲解今天的主题是讲故事。
让孩子们知道听故事和讲故事都能让自己获得快乐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讲故事(10-15分钟)教师讲材料。
讲解《小鸟的归巢》的故事情节,并考虑孩子们在故事中的思考和感情体验。
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故事。
3.启发思考(5-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孩子思考,让孩子思考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让孩子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情感,在启发思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孩子话语的表达中,适时地引导孩子思考并让孩子自由表达。
4.表演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将故事中的角色分配给幼儿,让他们模拟角色,扮演角色中的人物、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利用角色扮演,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和体验人物。
5.生活实践(10分钟)生活实践是幼儿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生活实践题目,并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动手操作,用语言结合实际场景,练习语言表达的能力。
6.展示和评价(5-10分钟)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邀请孩子们展示他们表现的角色扮演和生活实践,让孩子们能够很好地展示,同时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评价,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
五、教学评价1.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看和模仿,慢慢理解故事,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2. 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表达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大班《爷爷和我》教案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在大班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课,今天我将分享给大家这堂课的教案《爷爷和我》。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获得信息并了解故事情节,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能够借助故事中的形象和情境,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感受亲情和家庭温暖,增强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故事:《爷爷和我》故事大意:爷爷和孙子之间的感情故事。
爷爷是个退休生活简朴的老人,和孙子常常一起看电视,聊天,做家务。
爷爷有时还会带孙子去公园散步,给孙子讲关于生活的趣事,让孙子学会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感受温馨、幸福的家庭。
三、教学步骤:1.故事引入(10分钟)引导孩子们用关注的眼光,看看现在我们身边都有什么事物?如电视、冰箱、空调等等。
引入故事《爷爷和我》2.讲述故事(20分钟)展示故事板书,读故事,让孩子们思考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然后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学会通过听故事来获得信息,提高孩子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讨论故事(15分钟)开启分组讨论模式,进行故事的讨论,让孩子们通过思考、交流、提问等方式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同时教育孩子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4.动手实践(15分钟)将故事中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进行动手实践。
比如:和孩子们一起做一顿午餐,让孩子们感受到和家人共同生活的快乐。
5.故事迁移(10分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创意来延伸故事中的情节,进行故事迁移,比如: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和爷爷进行一次旅行,将旅行中的有趣点滴进行创造性的表述。
6.相关资料讲解(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有关爷爷的一些小知识,比如:日本有一种叫做「宫本武藏」的剑士,是日本历史上的英雄,他曾经说过:“年纪大了,才懂得幸福的真谛。
讲故事和幼儿语言互动教案

讲故事和幼儿语言互动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 学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1. 讲故事的基本技巧2. 与幼儿的语言互动3. 教学实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讲故事的基本技巧和与幼儿的语言互动难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准备:1. 故事书籍或故事片段2. 幼儿语言发展的参考资料3. 课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故事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二、讲解故事的基本技巧1. 教师介绍讲故事的基本技巧,包括情节设置、语言表达、声音语调等方面。
2. 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了解如何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三、与幼儿的语言互动1. 教师介绍与幼儿的语言互动的重要性,并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体验与幼儿的语言互动过程。
四、教学实践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讲解,并进行角色扮演和幼儿的语言互动。
2. 教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讲故事和与幼儿的互动能力。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讲故事和与幼儿的语言互动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讲故事和与幼儿的语言互动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故事讲解技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与幼儿进行有效的语言互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讲故事《小红帽》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讲故事《小红帽》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故事《小红帽》的大意并正音描述故事人物;2.能够认识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并能用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故事的情节;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幻灯片、教材、玩具物件三、教学重点:1. 情节2. 人物描述3. 听力表达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老师比画手臂,让幼儿们练习自然流畅的问候语和回答,以吸引幼儿对本堂课的关注。
1)老师:大家好!(伸右手给孩子们)你好!2)孩子:我好!(还手)Step 2:教师朗读故事老师朗读《小红帽》,并用幻灯片形式呈现一些简单语言和图片帮幼儿们了解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等。
在读故事之前,老师用简单的问题或语言简介,引导幼儿了解并表达故事的主题和情境。
下面是一个例子:教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那她叫什么名字呢?孩子:小红帽!教师:对啦!小红帽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孩,你们想知道在故事中她遇到了什么事情吗?(孩子们应声说:想!)Step 3:学习单词老师用图片数码方式介绍、名声、口水、小鸟等词汇,并引导幼儿模仿模糊音,并练习快乐的发音方法。
Step 4:讲故事老师重复朗诵《小红帽》这个故事,适时暂停讲述,在开课提问的情况下,教孩子进行彼此之间瞒骗和相互扶持的小结。
让幼儿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之间进行简单表情互动,让语言和情境相结合,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
Step 5:小游戏游戏一: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预计增加孩子们对相邻语句之间的关联性理解。
剪纸中的人物迅速从山上跑过来,老师停下手中剪刀,孩子的任务是告诉他为什么,是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
剪纸人物在前景出现之前说“Well,well, well.” 一旦剪纸人物出现在前面,孩子们必须快速回应。
游戏二:半个班的孩子们成为“狼”,其他孩子们成为“羊”。
当“狼”去争夺“羊”时,“羊”站在原地,平静地说“小红帽已经告诉我要小心小狼,所以我不会选择跟随你,”然后“羊”看着“狼”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