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及预防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论文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论文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又有所上升,特别是发病年龄年轻化,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对宫颈癌的致病因素、筛查方法、筛查方案及其预防措施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宫颈癌;预防;筛查【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45-01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在2005年约26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又有所上升,特别是发病年龄年轻化,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宫颈癌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100%,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与筛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宫颈糜烂、性紊乱和性卫生不良为我国妇女官颈癌的三大危险因素。

1.1 高危致病因素1.1.1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官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宫颈糜烂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与宫颈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1.1.2 性紊乱、性卫生不良。

研究认为,性生活过早和多个性伴侣是年轻人的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早有研究发现,小于20岁有性交并有多个性伙伴者较大于20岁无性伙伴者官颈癌的危险度高5—6倍。

1.2 微生物学致病因素1.2.1 人乳头瘤病毒(hpv)hpv[1]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最起始原因和必要因素,没有hpv,宫颈癌就不可能发生。

但并非所有的hpv感染者都必然发展为宫颈癌。

实际上,绝大部分感染都在2年内自然消失,只有在免疫功能不足以控制或清除感染,或有其他促进因素(如吸烟)存在的情况下,hpv感染持续并产生染色体组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内皮细胞的恶性转化,易感妇女的正常官颈可以在12—15年才演变成为宫颈癌。

1.2.2 巨细胞病毒(hcmv)研究认为[2]hpv是宫颈癌的致癌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致癌因素,单独的hpv尚不足以引起正常鳞状上皮充分恶变,当有协同因子共同作用时就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键词:宫颈癌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宫颈癌疫苗引言:宫颈癌作为近年来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随着最近几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获得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此文将围绕宫颈癌的当前治疗状况与未来的预防等内容开展,包括最近引入国内的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利弊的阐述,如何预防、提早发现宫颈癌。

并且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病例、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正文:一、宫颈癌的危害目前,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二位。

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二位置,严重危害中国妇女健康,是当今我国最重要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宫颈癌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常见于15-85岁,发病高峰年龄通常为45-55岁。

且近年来说,逐渐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周菁,王亚仙,2015)。

妇女一旦得了宫颈癌,患者生活起居会发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生活,例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并下腹部或盆腔容易出现肿块、下肢容易出现水肿。

最严重的便是宫颈癌会对女性子宫造成致命损伤,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宫颈癌的特殊性质,患者不得不采用割掉子宫的方案得以保全性命,因此永远丧失怀孕的机会。

从之前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宫颈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健康的杀手,如何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表宫颈癌病毒二、宫颈癌的现状与现有治疗方法尽管宫颈癌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确经过统计研究病例发现,但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病毒感染,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疱疹病毒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3.其他生物学因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等病原体对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有协同作用4.宫颈病变,多产所致的宫颈裂伤、宫颈糜烂、子宫颈管内膜外翻、子宫颈管内膜外翻5.其他行为因素,吸烟作为HPV感染,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协同因素,不合理使用雌激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宫颈癌可以归类为感染性疾病,所以该病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而治愈,但是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转化为宫颈癌的比例很大。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

HPV有许多种类型
根据致癌性分 低危型:涉及HPV-6、HPV-11、HPV-34、HPV-40、HPV42、HPV-43、HPV-44 等常见型别。 高危型:涉及HPV-16、HPV-18、HPV-31、HPV-33、 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8、HPV-73 等常见型别) 。
谢谢观看
90%发生HPV 感染旳妇女可自然清除, 少部分发生连续感染,进而进展为可检出旳宫 颈癌前病变,此过程一般需要数十年。
利用安全有效旳HPV 疫苗可从根本上阻断 HPV传播,是最有效旳宫颈癌预防措施。
WHO推荐各国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各国计划免疫系统,以预防宫颈癌及 其他HPV有关疾病;推荐9~13岁青少年女孩接种HPV疫苗,在条件 允许旳情况下,可将接种范围扩大至青少年女性和年轻妇女;虽然部分国家 (澳大利亚、美国)已为青少年男孩接种HPV疫苗,但WHO并不推荐男 性作为HPV疫苗首选接种人群。
•九价疫苗在四价疫苗旳基础上,再覆盖了HPV31、HPV33、 HPV45、HPV52、HPV58,能预防90%旳宫颈癌。推荐年龄 9~26岁。2023年4 月28 日,国家药监局有条件同意用于预防 宫颈癌旳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即“HPV 疫苗”)上市。 总费用4000多元。
•目前,宫颈癌疫苗旳使用期至少是4年,一般以为使用期在 23年以上。
全世界约75%宫颈癌是由HPV-16 、HPV-18这2种HP V亚型引起,而这2种亚型造成旳宫颈PV18,能够覆盖到70%左右旳宫颈 癌;合用于9~25岁女性,分别在0、1、6月各接种一次,总 费用1800。
•四价疫苗在二价疫苗旳基础上,再覆盖了HPV6和HPV11, 因为HPV6和HPV11还造成了90%旳锋利湿疣;合用于20~ 45岁旳女性,为0、2、6月各接种一剂次,总费用约2500元。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以及预防研究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以及预防研究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以及预防研究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宫颈癌通常具有潜伏期长、进展缓慢等特点,造成了宫颈癌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时还需要加强预防研究。

1. 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常先出现滚珠样细小癌斑,然后逐渐扩大形成分叶状癌斑,最后进一步扩大形成浸润性癌。

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在病变恶变前及时发现,提前干预和治疗,有效遏制病情的进展。

2. 降低死亡率:早期发现宫颈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及时检查和治疗可使早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晚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5%-40%。

3. 减轻治疗负担: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癌,其治疗方式相对简单,仅需局部切除或放疗即可。

而晚期宫颈癌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或放射治疗,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负担都较大。

4. 降低医疗费用:早期筛查可以避免治疗晚期宫颈癌所需的高额医疗费用,既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负担,也减轻了社会的医疗支出压力。

除了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预防研究也是宫颈癌防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目前,宫颈癌的预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HPV疫苗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感染致癌型HPV病毒,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

在预防研究中,推广HPV疫苗接种对于宫颈癌的防控至关重要。

2. 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宫颈癌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的认知和意识,增加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参与率,通过自查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和治疗。

3. 疾病监测与干预:建立宫颈癌的监测体系,开展群体性宫颈癌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4. 防控政策的实施:制定完善的宫颈癌防控政策,加强对相关防控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落实全民健康体检,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覆盖率。

宫颈癌的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的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19Vol.3No.24口综述/Summary宫颈癌的病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李莉娟打罗幼珍2(1.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宫颈癌是除乳腺癌外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第二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

值得庆幸的是,宫颈癌病因较为明确,早期筛查方法较多,有独特且较长的癌前病变期,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随着宫颈癌高危因素和预防性疫苗的研究深入,宫颈癌的预防可以提前到一级预防,从而大量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综合应用。

本文将从宫颈癌的病因、预防和治疗3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宫颈癌;人类乳头瘤状病毒;病因;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19.24.0016.041宫颈癌概述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2倍。

章静菲等[1]对139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最小年龄患者17岁,近年来,患者平均年龄由58.2岁降至46岁,发病人群日益年轻化,年龄小于35岁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为10万人中约有13人患病,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约有7人死亡。

2018年,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约为56.9万例,死亡病例约为31.1万例,其中84%发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且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会增加至98%。

胡尚英等[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的发病率与各地医疗、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息息相关,中部发病率高,西部死亡率高,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

发病率随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可能与文化程度高的女性防癌意识更强且能早期筛查和防治有关。

宫颈癌学术峰会发言稿范文

宫颈癌学术峰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宫颈癌这一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关心和支持我国宫颈癌防治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宫颈癌防治水平,推动宫颈癌防治事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宫颈癌学术峰会。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言。

一、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特点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此外,吸烟、性生活过早、多性伴侣、性生活不洁等因素也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前,全球宫颈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我国宫颈癌患者中,35岁以下年轻女性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二、宫颈癌的预防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识。

普及宫颈癌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使广大女性树立防癌意识。

2. 实施宫颈癌筛查。

推广宫颈癌筛查技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目前,我国已将宫颈癌筛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 加强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

对宫颈癌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

4. 积极开展HPV疫苗接种。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我国应加大HPV 疫苗接种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

三、宫颈癌的治疗策略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相关。

因此,要加强对宫颈癌的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2. 多学科综合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需多学科合作,包括外科、放疗科、化疗科、病理科等,以实现个体化治疗。

3.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宫颈癌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关爱。

4. 加强康复治疗。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需进行康复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宫颈癌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以此次学术峰会为契机,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宫颈癌防治水平,为保障广大女性健康贡献力量。

宫颈癌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宫颈癌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智汇自我·防治Family life guide -51-邱艳 (资中资州医院妇产科)妇产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宫颈癌,这种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该病不仅很难治愈,而且需要长时间地进行治疗,患者需要与病魔进行长时间的对抗,患者的身心都遭受着一定程度的折磨。

同时,宫颈癌的致死率相对比较高,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预防这种疾病呢?对于这种疾病又怎样进行护理呢?下面将做详细的介绍,以供参考。

致病原因目前,临床实验研究已经表明,HPV 病毒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一旦HPV 在体内不能自动被清除,出现了持续性感染的情况,就会发生宫颈癌。

因此,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HPV 病毒,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这种病毒。

导致这种病毒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性交的时间太早,如果在16-20岁开始了性交,就会加大感染这种疾病的概率。

第二个方面,在月经、坐月子时没有注重个人的生理卫生,使其受到了感染。

第三个方面,吸烟,如果长期摄入尼古丁的话,会影响到人体免疫力,使其下降,因而不能很快的清除掉体内的HPV 病毒。

第四个方面,避孕方式不科学。

如果长期没有避孕措施,或是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都会加大感染这种病毒的风险。

研究数据表明,科学的避孕方式能够减少患这种病的概率。

第五个方面,如果宫颈炎频繁地发生,会刺激到宫颈,从而容易被病毒入侵。

预防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普及筛查宫颈癌,让广大女性从自身引起重视,定期进行检查。

为了更好地对疾病进行预防,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对于女性自身来说,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由于女性患宫颈癌的概率比较大,在日常生活中千万要注意。

特别是在性交时男女双方一定要注重个人卫生,男性的生殖器如果存在污垢,很可能会传染给女性。

因此,双方需要清洁生殖器,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点,接种HPV 疫苗。

如果接种疫苗,就能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目前,HPV 疫苗已经问世,并且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进行了预约接种,虽然不能大面积接种,但是迟早会进行全国的普及,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宫颈癌防治综述

宫颈癌防治综述

宫颈癌防治综述(子宫颈癌)[概述]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迄今为止唯一找出治病原因的癌症。

子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引起的,HPV病毒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有十几年的潜伏期,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宫颈癌可防可测,按时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就能有效避免不幸发生。

宫颈癌与性生活没有直接连系,女性需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由于对宫颈癌致病概念的错误理解,仿佛子宫颈癌就是不洁身自爱的代名词,给女性带来很大危害,以至于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导致不幸的发生。

子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居第一位。

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近年估计其5年患病例为1558000,其中100余万在发展中国家,30余万在发达国家。

Parkin报告80年代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数为46.5万,占妇女新发癌症病例的15%,其中3/4在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每年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在拉丁美洲女性死因中,25%为恶性肿瘤,其中18%死于宫颈癌(WHO,1986)。

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

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

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

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15万。

20世纪70年代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为9.98/10万,每年死亡人数为5.3万,占女性癌死亡人数的18.4%,仅次于胃癌。

1990~1992年全国宫颈癌死亡率降至3.25/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死因构成中占4.86%,居第六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California,united states).
Cancer Causes Control,1996,7(3):391.
民心¨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一核酸内切酶分型检测官颈 癌活检组织中HPV.DNA和HSV-DNA基因,以正常宫颈组织 作对照。结果是,在宫颈癌活检组织中HPVl6,18型和HSV・ 2型阳性率分别为38.9%和34.6%,正常妇女官颈组织均为 3.2%,说明除HPVl6,18外,HSV-2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 病原因子。 3其它致病因素 3.1基因改变 异常‘221。 3.2激素HPVl6的URR区包含一些激素调控元件,糖皮 质激素、孕激素可以增强病毒转录,从而使宫颈癌发病率 增高‘引。 3.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宫颈癌中,表达增强,与宫颈癌 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旧o。 总之,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很多,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 杂的生物学过程,往往是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作用的结果。 4宫颈癌的预防 4.1高危致病因素的预防 多学医学知识,定期作妇科检 查,积极参加宫颈癌的筛杳,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尤其是宫颈 糜烂,做到晚婚晚育和节制生育,使用避孕套等措施避免意外 怀孕,杜绝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等不洁性交,不吸烟、少吃腌制 食品,多吃含叶酸和维生素A、c的食物,丈夫注意清除包 皮垢。 4.2预防性疫苗美国用HPV蛋白质制成的疫苗可以保护 妇女免受HPV的长期感染旧1,研究者追踪随访了16~25岁 1533位妇女,自注射这种疫苗之日起,便接受包括巴氏涂片 在内的定期健康检查,在平均17个月之后,接受疫苗注射的 妇女无一例为HPV一16阳性,而接受无效剂注射的妇女中有 41例HPV一16阳性。 目前已有2种HPV预防性疫苗上市ⅢJ,分别是Merck 公司的四价疫苗“Gardasil”及GSK公司的双价疫苗“Cervar- ix”。“Gardasil”是第一个上市的宫颈癌疫苗,该疫苗为包含 HPV.16,18两个高危型以及HPV一6,11两个低危型Ll-VLP 混合性疫苗,临床Ⅲ期试验表明,该疫苗的安全性良好,能 100%预防相关型别HPV引起的生殖器疣以及宫颈、阴户、阴 道的癌前损伤。2006年美国FDA批准9岁以上的人群中使 用。.GSK公司的双价疫苗“Cervarix”在16 ooo例以上的妇女 中进行的临床Ⅱ期和Ⅲ期试验,结果表明,疫苗能够预防 HPV.16和一18的相关病毒感染以及宫颈上皮内增生病变。 目前该疫苗仅在澳大利哑获得批准用于45岁以下的妇女。 目前国内多家公司也在进行预防性疫苗的临床前研究,预计 2~3年可进入临床试验研究阶段。 官颈癌细胞中存在非随机性染色体
en-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及预防的研究综述
徐艳红
据WHO报道,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患者约为50万,仅 次于乳腺癌,其中我国新发病例15万,约占全球的1/3,为我 国妇科恶性肿瘤第l位…。因此,研究官颈癌的致病因素,预 防宫颈癌的发生,尤为莺要。笔者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 关于官颈癌致病因素以及官颈癌预防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以供读者参考。 1高危致病因素 1.1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官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 理改变。据统计,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发病率比无 宫颈糜烂者高10倍,重度明显高于轻度【2J。宫颈糜烂可导致 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与宫颈癌的发病有明显的 关系。 1.2性紊乱、性卫生不良和婚产因素 1.2.1性紊乱、性卫生不良黎世平、余刚和王金华p1研究 认为:性生活过早和多个性伴侣是年轻官颈癌发牛的蕈要原 因之一;国外早有研究发现H1,小于20岁有性交并有多个性 伙伴者较大于20岁无性伙伴者官颈癌的危险度高5—6倍; 另有研究认为"j,初次性交年龄小于16岁时,下生殖道发育 尚未成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较为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 病毒后,又在多个性伴侣的刺激下,极易发展而出现癌变。 1.2.2婚产因素早婚、早育、多孕多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已被证明。由于多次妊娠分娩,对子宫颈的刺激与损伤,以及 妊娠时内分泌的改变和营养原冈,增加J,病毒和细菌感染的 机会,导致宫颈上皮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发展为官颈癌。流行 病学研究证实∞J,宫颈糜烂、性紊乱和性卫生不良为我国妇 女官颈癌的三大危险因素。 1.3高发年龄宫颈癌高发年龄是40一60岁o“。近年来研 究发现,宫颌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 医院统计¨1,该院年轻宫颈癌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1.2%逐 年上升到2001年的10.8%。韩云清一。研究认为,年轻宫颈 癌(小于35岁)发病率逐年增高与人们的性观念逐渐开放, 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性紊乱导致性传播疾病的发病 率增高有关。 1.4社会因素有人研究发现”1,社会因素也与宫颈癌的 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1.4.1受教育程度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官颈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风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宫颈癌的 风险较低,文化程度低,预防意识差,参加宫颈癌筛查和妇科 检查少,所以,宫颈癌的风险较高。 1.4.2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 卫牛保健服务所需费用的支 付能力,决定妇女是否参加宫颈癌筛查和妇科检查以及宫颈 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致病因素的及时发现。调查显示,我国宫 颈癌的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1.4.3营养状况一项研究表明【1…,机体的叶酸水平降低 可增加官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危险性,维生素A可以预防 宫颈癌的发生。 1.5吸烟余立芬¨u将3187名妇女分为从不吸烟组、以往 吸烟组和现吸烟组,研究发现,吸烟所增加的危险是高危人乳 头瘤病毒(HPV)所介导的,由于高危HPV的作用,现吸烟在 多变量模璎中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即是高危HPV感染的独立 危险因素之一。而HPV与官颈癌密切相关。 1.6避孕药和雌激素 易于发生恶变。 1.7腌制品腌制品含有较高的致癌物亚硝酸盐,故妇女经 常食用腌制品是罹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1.8月经有报道认为¨“,绝经是官颈癌的保护因素,因为 绝经后体内雌激素降低。马莉、屠蕊沁【141对221例60岁以 上的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分析,发现以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为 主,宫颈癌仅占33/221,也说明官颈癌与月经有关。 1.9家族史有人认为¨“,宫颈癌存在家族倾向。 1.10包皮垢包皮垢是一种化学性致癌物质,不少实验证 实,它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故男性性伙伴的包皮垢也是宫颈 癌的危险因索。 2微生物学致病因素 2.1人乳头瘤病毒(HPV)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获得者之一的哈拉尔德・楚尔豪森首次在妇女子宫癌中发 现HPV。有人研究认为”J,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最起始 原因和必要因素,没有HPV,宫颈癌就不町能发生。但并非 所有的HPV感染者都必然发展为宫颈癌,实际上二,绝大部分 感染都呈一过性,并在2年内自然消失,只有在免疫功能不足 以控制或清除感染,或有其他促进因素(如吸烟)存在的情况 下,HPV感染持续并产生染色体组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内皮 细胞的恶性转化,易感妇女的正常官颈可以在12—15年才演 变成为宫颈癌¨“。马振祥、顾晓梅、姜声扬等¨刘利用Meta
tions.Endocr
kindade similar
to
kinases involved
cell
cycle contr01.Sciences
1990。249(4964):64-67.
stl'ucture,expression
rat
Bev,2001。22(2):153-183.
[2]Meloche
S,B咖B
黄立冬.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右江医学,2008,36 (4):486.
[6]
徐望江,项永兵,金凡,等.上海市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 病趋势分析.肿瘤,2003,23(4):268-271.
[7]连利娟.林巧雉妇科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3. [8] 张美琴,陈鸣之.年轻妇女宫颈癌17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华 妇产科杂志,2003,38(11):689-693. [9]韩云清.年轻妇女官颈癌临床探讨.医药论坛杂志,2008,29 (22):50. [10]Kwanbunjan K,Satengkar P,cheeramakara C,et a1.10w folate
[5] [3] [2]
・253・
参考文献
[1]吉耀华,陆春雪,周伟强,等.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疾病关系的 研究.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6):463. 高尊.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有关吗?怎样治疗?中国健康月刊, 2002.(12):42. 黎世平,余刚,王金华.年轻妇女宫颈癌25例临床分析.医药与
G,Pellerin J.Primary

[5]Kemp TJ,Sadusky TJ,Saltisi F,et a1.Identification ofA nkrd2,a
novel skaletalmusch
repeat gene
and chromosomal locus of
human homolog of
ERK3.Once-
etch—responsive
ankmn-
gene,1996,13(7):1575-1579. [3]Turgeon
pmtmn.Genomics,2000,66(3):229-241.
B,她BF,Meloche
S.The
protein
kinase ERK3 is
作者单位:438800湖北省团风县妇幼保健院
有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宫颈
癌的发病风险¨“。外源性雌激素能促进宫颈鳞状上皮增生,
分析来评价HPVl6感染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论是国
万方数据
生国塞旦匡蕴!Q塑生!旦筮垒鲞筮!i翻£hi坠璺£堂丛鲤,墅E!Q盟:!尘:堡:堕!:堑 内HPVl6感染与宫颈癌发病有关联,HPVl6感染增加了宫颈 癌发病的危险性。 2.2巨细胞病毒(HCMV)研究认为¨…,HPV是宫颈癌的 致癌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致癌因素,单独的HPVl6尚不足 以引起正常鳞状上皮充分恶变,当有协同因子共同作用时就 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刘朝奇、韩广州、李昆等¨引通过试验 证实,HCMV IE2是导致宫颈癌的协同因子之一,HPV和HC— MV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闵洁、林美Ⅲ1华 采用PCR对30例官颈癌、30例宫颈炎和8例正常宫颈组织 标本的检测,也发现HCM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2.3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李连清、朱庆义、郑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