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 三 物 理 试 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 三 物 理 试 卷(考试范围:九下15章止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体重之比为9:10的甲、乙两位同学比赛爬山,从同一地点到同一目标,所用的时间比为6:5,他们爬山时的功率之比是( ) A .3:4B .4:3C .25:27D .27:253、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后,仍将原物体提高到相同的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减少了 B .总功减少了 C .总功增加了 D .有用功增加了4、下列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弓.开如满月 B .箭.去似流星 C .云.来云又往 D .蜻蜓..立杆头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6、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中表示压缩冲程是( )7、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
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 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 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控制开关S 2闭合,指示灯熄灭。
下列电路图设计最合理的是( )A. 钢丝钳B. 起子C.羊角锤.D.镊子第1题图A .B .C .D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则( )A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9、 家用的手电筒,用干电池作电源,正常发光时电流为0.32A ,小灯泡的电功率接近( ) A .0.1W B .1W C .10W D .100 W 10、下列做法中符合家庭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接地 B .用湿布擦抹电器 C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 .照明灯的开关装在火线上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这个选项的序1.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3.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 A .用水浇花 B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 .用水发电 D .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4.小红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好如图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 ,发现灯泡不亮。
接下来,以下做法最合理的是: A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B .断开开关S ,更换灯泡重新实验 C .断开开关S ,增加电池的个数重新实验 D .断开开关S ,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5.如图,将物重都为G 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动滑轮重G 动小于物重G (不计绳重与摩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 甲<F 乙B .F 甲>F 乙C .η甲<η乙D .η甲 = η乙 6.下列措施中,不可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 .改变导体的长度 B .改变导体的材料C .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 .改变导体在电路中连接的位置 7.摩托车上的汽油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8.火车的车厢后面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B .瓶盖起子A .筷子D .镊子C .钓鱼竿甲F 乙乙中的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就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醒旅客厕所内都有人。
你认为最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9.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来的新项目,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如图所示)。
2010-201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物理试题(试卷满分100分 , 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1分,共23分)1.亚运会期间,各项运动项目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 仍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郑焦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中,焦作人的“动车”梦将变为现实。
已知焦作到郑州的路程约92 km ,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250 km /h ,若城际铁路建成后从郑州到焦作大约需要 h (保留两位小数)。
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3.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
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 ,(ρ酒=0.9×103kg/m 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 kg ,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kg/m 3;4. 图2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
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 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 (填“增大”或“减小”)切菜的阻力。
5.小明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体压强将_ 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直玻璃管内的水面___ 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6.小明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 3苹果放人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N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4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图3图4图2图1图7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______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7.图5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 形管AB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限9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1.物理学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在物理学发展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和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欧姆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2、下列数值对教室黑板长度的估计正确的是( )A .黑板的长度是15m B.黑板的长度是14m C. 黑板的长度是4m D.黑板的长度为1m 3.下列对物理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这种物质的密度越大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C.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4.下面是小明同学对力和运动的一些认识,下面正确的是( )A.静止在桌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推土机推土的时候对土施力,土对推土机没有施力;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D.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5.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书受到的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6、对于密度ρ=vm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其密度大B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其密度小C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相等D 、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7、以下是小明对知识进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B.速度D.对于p =ρg h 和 p =SF的比较:前者只能计算液体压强,后者只能计算固体压强 8.以下不属于物体表现出惯性现象的是( )A.车起步时车上的乘客向后倒B.踢出去的足球会继续向前运动C.超速行驶的机动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D.竖直下落的苹果越来越快9.如图所示,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
2010—2011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物理试卷

2010—2011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物理试卷(满分100分,80分钟完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器具中,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假设一架战斗机正在空中某一高度做匀速飞行,另一架空中加油机给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与加油前相比,战斗机的().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3.小名同学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打扫卫生,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手对水桶的拉力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4.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A.①④ B.②③ C.②① D.①②③5.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赶快向岸边跑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去D.站立不动6.现象中不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C.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D.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7.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上少许铜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能竖 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
小明将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 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
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ρ、乙ρ,静止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分别为甲F 、乙F ,则( ).A .甲ρ>乙ρ,甲F =乙F ;B .甲ρ>乙ρ,甲F >乙FC .甲ρ<乙ρ,甲F <乙F ;D .甲ρ<乙ρ,甲F =乙F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5kg 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 kg , 体积 “增大”、“不变”、“减小”),密度 增大”、“不变”、“减小”)9.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6 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但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个颗子弹,你猜想这种事情(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理由是。
2.若将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将活塞下压的过程中,被封住空气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量中,不变的量是 __,变小的量是,变大的量是 __。
3.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突破.“嫦娥二号”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遇到冰冻天气,某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5..把装有水深为10cm的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_______Pa。
现要使水对杯低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_ (g取10N/kg)6. 重50N的物体悬挂在气球的下方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N,当悬绳突然断掉后的一瞬间,物体将运动(选填“向上”、“向下”或“停止”),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为N,方向。
7.取两只组成材料、大小均相同的皮球,将两球的表面涂黑,使其从同一高度处自由落下,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的黑斑.根据黑斑的大小可以判定:球充气不足, _______球落地后能反弹的高度较大;弹性形变大的物体弹性势能 ____(选填“肯定大”、“不一定大”或“肯定小”).8. 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达到的最大高度为m,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J.9. 如图7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_N.10.一艘轮船由长江驶往东海过程中,它将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船底受到的压力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21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1. 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共30分。
) 1.如图1所示的几种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做法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大规模转化B .奥斯特实验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C .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D .磁感线大体反映了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它是真实存在的 3.以下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 .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B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关于电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 .用电器电功率越大,它消耗的电能越多C .电流做功越多,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D .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5.张明同学有两段电热丝,电阻分别为R 1、R 2(R 1> R 2),他将这两段电热丝串联起来,分别放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两相同容器中(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
关于甲、乙两容器中水温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的快B .乙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的快C .甲、乙两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的一样快图1图2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V 2、V 3的示数分别为U 1、U 2、U 3,电流表A 1、A 2的示数分别为I 1、I 2,那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U 2=U 1+U 3 I 1=I 2B .U 1 =U 2 =U 3 I 1=I 2C .U 3=U 1+U 2 I 1<I 2D .U 1=U 2+U 3 I 1>I 27.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R 1、R 2的I -U 图像。
关于R 1、R 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1>R 2B .R 1<R 2C .R 1=R 2D .由于图像中未标刻度,无法确定8.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体搬上
车,下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8、如图表示气流通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的情况,比较机翼上下两点 a、b 的流速和压强( )
A、a 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a 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b 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对于某匀速直线运动,因υ= S ,所以υ跟 S 成正比,υ跟 t 成反比 t
4.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 3m/s,则在含有这时刻的 1s 内物体一定走 3m B.物体在某 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m/s,则在这 1s 内物体一定走 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3m/s,则这段时间内的任意 1s 位移都为 3m D.物体在 t1 时刻的速度为 2m/s,在 t2 时刻的速度为 4m/s,则在 t1~t2 的平均速 度为 3m/s 5.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为υ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标记处高度相同,用到的物理知识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 A 对桌面
的压力将____________,A 对桌面的压强将 __
(填“变大”、“不 变” 或“变小”)。
4、钢笔甩墨水,利用墨水有_____
九年级物理试题第 5 页 共 6 页
(3)圆柱体的密度。
3、如图 17 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 400 N 的拉 力 F 在 1 分钟内将总重为 900 N 的泥土匀速提升 5 m。在这段时间内: (1)拉力 F 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 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独家解密初三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五大题、37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题一二三四五总分号得分一、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所选的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相应的空格内。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如图所示的滚摆实验中,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此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为A.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小B.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C.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2.小明和同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a、b两个电路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的探究活动,在保持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他们所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A.在a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会熄灭B.在b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会熄灭C.在a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接通电路后,灯L1和灯L2发光会变暗D.在b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不会熄灭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4.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5.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强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F1、F2推A、B两个木箱,使它们沿着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1、S2,对它们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且W1=W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F1>F2,则S1>S2B.如果F1<F2,则S1<S2C.如果F1=F2,则S1>S2D.如果F1=F2,则S1=S26.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以下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门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B.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第5题图第7题图第8题表7.电工师傅常用一只标有“220V 40W”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每个支路的情况,如上中图所示,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当只闭合S、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断A.L1所在支路短路B.L2所在支路断路C.L3所在支路短路D.各支路均完好8.为测量家中某型号电视机的待机功率,小明把家中其余用电器均从电源上断开,只将电视机接通电源并处在待机状态,观察家中电能表,发现2h内转盘转了6圈,电能表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上表所示,该电视机的待机功率是A.5W B.10W C.15W D.20W9、下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0.如右图所示,木制小船模型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船上安装了一只电磁铁,船头A指向东,若接通开关S,则小船将会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当小船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船头A指向A.东B.南C.西D.北11.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它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下列设备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A.发电机B.电磁铁C.电动机D.电水壶12.在右图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两只电压表指针位置均为右图乙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电压分别为A.4.8V 1.2V B.6V 1.2VC.1.2V 6V D.1.2V 4.8V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N,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重物A和B时,F A为________N;F B为_________N。
14.人类的太空旅行已不是梦想,2007年4月,世界第五位太空旅客查尔斯·希莫尼成功完成了又一次太空旅行,在飞船加速上升时,其动能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_V;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___________V。
第13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9题图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开关S1、S2应___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读数为3V,它测量的是灯________的电压,如果灯L1的电阻为6Ω,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A。
18.超导材料是一种_________为零的材料,因此,人们想到用它来实现既能远距离输送极大的电流,又不会因为导线存在电阻而损失电能,但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因为一般物质都是当温度要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到一定值时,才出现超导现象。
19.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线方向,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左端为__________极,电源的a端为_________极,小磁针静止时的b端为_________极。
20.据《城市商报》报道:夏日,我市部分地区居民集中用电,因为线路老化,引发火灾,其原因是:集中用电,消耗的总功率过大,使线路的_____________超过安全电流值,产生过多的_________________,导致电线过热,引发火灾。
21.当加在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由8V增大到10V时,导体中的电流变化了0.2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导体的电功率变化了__________W。
22、如右图甲所示,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要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除了改变磁场方向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以上实验后,取下电源换接上小灯泡,在模型的转轴上绕上细线,如右图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动细线,使线圈转动起来,结果小灯泡发光,此时模型就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
23、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内能发生改变;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饮料的内能发生改变。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24、25、26、27每小题2分,第28、30题每题5分,第29题8分,第31题3分;共29分)24.在下图中画出使杠杆OA平衡时的最小动力F1的方向和阻力F2的力臂L2。
25.请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乙的实物电路。
26.在下图所示电路中的○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阻R1与R2并联。
第24题图第25题图第26题图27.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1)已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拿掉________个;(2)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右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装置,闭合开关,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
(1)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选择一种可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铜棒AB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能否发生偏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可采取两种方法: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感应电流的大小除了与铜棒运动速度有关以外,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9、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在实验中电流表应该选择_________的量程,电压表应该选择________的量程;(2)他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右图所示,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该电路图;(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填写序号)A.小电灯短路B.小电灯的灯丝断了C.小电灯的灯座接触不良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反接E.变阻器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表中所示的三组数据,则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5)小明发现,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小电灯亮度不同时灯丝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小明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探究该电源暗箱(图中虚线框所示)中电阻R0的阻值:(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端(选填“a”或“b”);(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0V的时候,电流表的示数为4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________Ω,其消耗的功率P=___________W;(3)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小明在方格纸上画出了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随其连入电路中电阻R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最大时,电路中电流为_______A,电源暗箱中的电阻R0为_________Ω。
31.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