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亮湾》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月亮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月亮湾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月亮湾的美景。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月亮湾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朗读与讨论,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好课本、笔、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月亮湾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课文的感受和收获。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月亮湾的美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课堂小结:2.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写作。
3. 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培养热爱大自然、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月亮湾的美景。
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美景,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的参与度及表现。
2019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月亮湾--苏教版教育

2019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月亮湾–苏教版教育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渔船”、“鱼网”、“低头”、“拖网”等生词,并能正确朗读。
2.理解“月亮湾渔民”生活情景,领悟困难中互相帮助的思想。
3.读懂情境对话,理解渔父在早晨出海捕鱼的过程,并掌握书写该段文字。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词“渔船”、“鱼网”、“低头”、“拖网”等词语。
2.理解善良互助的思想。
3.掌握概括主旨,写出简洁的段落。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1.让学生观察海洋图片,引出“月亮湾”地名,说明它位于海边。
2.出示有关海洋、捕鱼等图片,让学生谈谈海洋、捕鱼等有关知识。
2. 精读课文
1.教师朗读本文,呈现渔民祈求顺风的场景。
2.对生词进行点读,引导学生同步跟读。
3.询问学生看到了哪些物品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境。
3. 细节理解
1.呈现渔父起床、望海导航等情景,让学生理解出海捕鱼的全过程。
2.分析渔父读出风向的原理,让学生理解渔民的聪明和勇气。
4. 归纳
1.教师讲解主旨归纳的方法:关注情境,找出关键词。
2.让学生概括出本文的主旨,并进行简单书写展示。
5. 发挥应用
1.呈现小海盗欺侮渔民、渔民互相帮助等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点出故事中的困难以及互相帮助等情感。
2.让学生口述或简单书写自己理解的主旨。
四、教学后记
本文是一个非常适合孩子们理解的短文,情境生动,人物刻画鲜明。
在教学时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图片、模拟情景对话、自由思考等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能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2.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大意,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模式。
3.能理解文章描述的事件和事物。
4.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2.重点: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情感模式,并能写出相应的感受,语感和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语文文化素养。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谁来说一下上节课的主要内容?2.新课讲解1.老师简单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学习的课文《月亮湾》和作者、故事背景等基本情况。
2.老师以朗读的形式,让学生跟读文章。
3.分析文章的词语、语法等结构,让学生认识和掌握。
3.课文理解1.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分组探究一个特定问题,例如事件、人物、情感等内容。
3.组内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汇报到全班。
4.全班讨论问题,解决疑惑。
4.情感认知1.向学生询问文章中的情感模式。
2.请学生描述自己在阅读时的情感感受。
3.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揭示课文中的情感特征。
5.知识运用1.老师出示几张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让学生对其进行点评。
2.参考课文的写作格式、情感和结构,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篇类似的文章。
3.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4.老师选几篇比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6.课堂总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提醒学生下节课需要准备的内容。
参考答案1.什么是情感模式?•情感模式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
2.《月亮湾》中表现出哪些情感?•所有的孩子都很勇敢,他们有互相帮助的精神。
但如果没有社会大众的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上还是很困难的。
3.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多读经典文章,并在写作时注意结构和情感模式的表达。
其次,在完成作品后和同学交流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评价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月亮湾》的基本情况,理解文章的情感模式和大意,以及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2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Chinese "Moon Bay"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J iangsu Education Press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2、篇章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篇章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
2、生字卡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揭题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4.读题。
注意正音“亮”(轻声)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月亮湾》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月亮湾》优秀教学设计3 月亮湾【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揭题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4、读题。
注意正音“亮”(轻声)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1)朝zhao 、绕rao 、映ying(2)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2、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二、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
(用曲线表示)2、交流。
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
B、欣赏动画C、指导朗读第一句。
(映示句子)“月牙”重读。
领读、指名读、齐读。
“师生评议)(2)学习第二、三句。
A、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
B、映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欣赏动画,直观“一群群”的鱼。
C、指导朗读第二句。
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再适当指导。
“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
D、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粘贴词卡“河里”)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E、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
3.能够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4.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故事情节。
2.生字词和词语。
2. 难点
理解及感受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亮湾》的故事情节,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
这个故事,并更深刻地感受人物情感。
”
2. 教学重点
1.故事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故事情节,询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分析人
物名字、性格、行为等因素对故事情节进展的影响。
2.生字词和词语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大声跟读,并精讲一些生字词和词语,如“岸边”、“滑稽”、“搭讪”等。
同时,学生将这些生字词和词语记录在课本上。
3. 教学难点
教师放映视频,引导学生细心观看,试图理解涵义,捕捉情感。
4. 教学延伸
教师提问:为什么白兔要帮助田鼠?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呢?这种行为对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影响?
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别人帮助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故事情节
–生字词和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及感受人物情感
五、教学资源
•课文录音
•视频资源。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月亮湾》教学设计(精品)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月亮湾》教学设计(精品)1.本篇文章无明显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不需要删除。
2.改写后的文章如下:月亮湾》是XXX语文第四册的第三课。
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家乡月亮湾的美丽田园风光,展现了乡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全文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我”的家乡月亮湾;第二、三段紧紧围绕村前的“河”和村后的“山”,描述了月亮湾的美景。
文中运用了比喻和修饰词语,使景色动静有致,色彩鲜明。
教学目标:1.通过拼音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月亮湾是个美丽的地方。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的读音,能联系生活或上下文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书写“湾、坡、朝”等生字。
3.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美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规范书写“绕、朝、湾”等生字。
难点:能看插图按一定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亮湾的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写字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询问季节和喜欢春天的程度,引出今天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2.介绍月亮湾,解释“湾”的意思,让学生拼读。
3.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想象月亮湾的美景。
二)自读课文,研究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并正确读出来,读通顺整个句子。
2.教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并让学生组成短语。
3.夸奖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河水缓缓地流过月亮湾的村子,XXX在河里嬉戏。
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月亮湾的前后都有许多美景,如前面的月牙形小河和石桥,后面的绿油油的农田。
河岸上还有许多桃树,春天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如同一片灿烂的朝霞。
让我们一起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吧!的月亮湾村庄,茶园里不时传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
让我们一起分享她们的快乐吧!(改写)研究生字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字汇吧!先一起齐读生字,然后出示生字“湾、坡、朝”,大家说说它们的字形,如何记忆它们。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月亮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亮湾”这首诗的基本情节,了解一些生词。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中的情节。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受诗的美。
4.通过诗歌启迪情感,通过情感启发思维。
二、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月亮湾”这首诗。
2.理解诗的意思。
3.使用语言表述诗中的情节。
4.初步体验诗歌的美。
三、教学难点1.听懂并理解生词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中的情节。
3.体验诗歌的美。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打印的诗歌课本五、教学流程1. 导入启发学生对月亮湾的印象,让学生谈谈月亮湾是什么。
然后再给学生呈现一张月亮湾的图片。
2. 课文研读(1) 教师朗读或播放录音教师可以先朗读诗歌,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2) 教生阅读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句阅读下面这首诗:月亮湾(唐)刘禹锡中庭花树八千枝五百金钗斜拖地无人信是弄珠箔折得春来减却时月照沟深望门投止,忽有他人来其是何人,前不见古人V池上白苹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 教师讲解词语讲解生词: 弄珠箔、白苹洲(4) 感悟诗意1.理解中庭花树八千枝、五百金钗斜拖地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
2.教学最后一句诗“池上白苹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多余的,如果学生感受不到这句话的意义,可以先讲解。
3. 诗歌赏析(1) 学生朗读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诗歌,并询问学生有什么感受?(2) 学生理解诗歌可以考虑以下问题展开:1.诗人在写什么地方?2.诗人写下的八千枝花树是什么样子的?3.五百金钗斜拖地是怎么样的情况?4.弄珠箔是什么?5.为什么说无人信是弄珠箔?6.池上白苹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三句话说的是什么?7.最后一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头又说“中庭花树八千”,感受如何?(3) 点拨感受考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感受,例如:诗歌情节如何呈现,感受到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新的想法。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亮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
2.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揭题
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
4.读题。
注意正音“亮”(轻声)
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1)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 、绕rao ;后鼻音:映ying
(2)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
3.指导朗读。
(1)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2)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重读“美丽”一词。
四、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1.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放映动画。
(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
3.学生字“湾”。
(1)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4.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布置课后语文实践。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自然段。
映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
二、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
(用曲线表示)
2.交流。
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
b.欣赏动画(2)、(3)。
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卡“月牙”。
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
c.指导朗读第一句。
(映示句子)“月牙”重读。
领读、指名读、齐读。
“师生评议)
(2)学习第二、三句。
a.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
(3)习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
”相机欣赏动画(7)贴词卡“河岸”。
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
b.生答第五句。
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
c.指导朗读第四、五句。
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
d.引读第四、五句。
边看动画(7)
(4)学习第六句。
a. 欣赏动画(8)
b.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 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
粘贴词卡“农田”
d. 指导朗读。
重读“绿油油”一词。
(5)学习第三自然段。
a. 欣赏动画(9),粘贴词卡“山坡”
b. 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
注:以上(1)至(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五个内容,应按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词卡随机粘帖。
3.再看画面(9),提问:
(1)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
)这是课文的
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
4.再读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
(2)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
(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5.边欣赏动画边试背二、三自然段。
(1)生自由轻声试背。
(2)指名试背。
(3)同桌互背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你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你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美丽”、“热爱”)
2.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来。
三、总结。
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村子。
学了《月亮湾》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也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你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月亮湾看看,看看作者美丽的家乡。
四、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口头)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映示答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二、组游戏活动。
(四人小组,每组一套彩色橡皮泥)
1.将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3)田字形的农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坡/缓/烂
\波\暖\拦(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映”
3.指导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