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2

合集下载

【9A文】吞食天地2武将掉宝图鉴完美版

【9A文】吞食天地2武将掉宝图鉴完美版

【9A文】吞食天地2武将掉宝图鉴完美版盒子在将近2个月的时间研究《吞2》的攻略和技巧,目前拿来与大家分享!吞2武将掉宝图鉴完美版一般情况下,战斗后只能得到敌方排位第一武将(大将)的道具。

由于掉宝机率实在太低,如果是用FC来玩,我只能为你祈祷--那如果是模拟器就有办法了:战斗中将敌方杀至一人且其重伤,接下来使用模拟器的即时存档,然后总攻若没有得到想要的宝物,就读取即时档,继续总攻或以其它方式打赢……(若半天没有掉落宝物,可按方向键移动一下光标或等几秒后存档,再总攻,不行再读档……)只要有耐性,重复这个过程一定可以得到敌方大将的宝物!~至于如何得到敌方排位靠后武将的道具,有两个办法:1缚杀计和离反计这两个计谋有个特性大家都知道,就是“将除中计者以外的敌人消灭即可获胜”其实以此状态获胜后就有一定机率得到中计者的宝物,不管他排在第几位~2使用64物法让敌方排位靠前的武将消失,那么排位靠后的武将自然升到第一位~以长安张辽之战为例:最初敌军阵容是张辽、张南、焦触、韩遂、许攸。

故意战败,去役所拿第64个道具,队中会有人变成张辽和张南,将此2人踢进编成所再招入。

此时长安的敌军只剩下焦触、韩遂、许攸。

注:使用64物法时队中必须满7人!~(64物法还有好多效果,这里就不多提了^^)最后就是武将掉落宝物大全了~大家可放心,除了0D以外,其它31个流派每派至少一名以上武将的全部宝物我是亲自打出过的~所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前3栏的宝物,机率相对较高)--00--[第一章~第四章]盗贼、山贼、海贼[第一章]神秘武将、周仓[第三章]蛇[第四章]夏侯惇[第五章]廖化[第六章]姜维赤心丹-- -- 石刀-- ----01--[第一章]黄巾贼赤心丹布服木盾-- -- ----02--兵士[第一章]李丰、陈兰、梁刚、梁纪布服头巾短剑木枪-- ----03--[第一章]纪灵、袁胤、车胄、魏续、孔秀、张勋赤心丹皮帽-- 护身烟招魂丹----04--[第一章]吕虔、韩福、秦琪、雷薄、乐就、李典[第三章]李典赤心丹皮甲-- -- 铜剑----05--[第一章]袁术、于禁、卞喜、王植、蔡阳、田丰[第二章]黄邵、何仪[第三章]于禁短剑皮盾护身烟-- 皮甲----06--[第一章]乐进、郭图[第二章]龚都、刘辟、吕翔[第三章]吕公[第四章]韩浩、李傕皮帽铜剑赤心丹皮盾-- ----07--[第一章]程昱[第二章]吕旷[第三章]韩遂、黄祖、焦触、张南、大蛇[第四章]刘度、刘延、郭汜、韩玄、赵范铜仙丹护身烟铜枪铜盔鳞盾----08--[第三章]文聘、蒯越、蔡勋、蔡仲、蔡重(王+重)、(吕虔) [第四章]李肃、杨龄、张济、陈矫、曹昂、(金旋)皮甲铜刀铜仙丹鳞盾铜斧铜甲--09--[第三章]张允、蔡和[第四章]鲍龙、陈应、曹洪、牛金、(魏续)铜仙丹铜甲招魂丹护身烟铜弓野营帐--0A--[第一章]夏侯惇[第三章]曹仁、王粲、蔡瑁[?](魏延)、(甘宁/头像大蛇)铜剑铜盔护身烟招魂丹铜盾会心丹--0B--[第四章]邢道荣、吕布、黄忠、魏延护身烟会心丹铜枪铜仙丹野营帐铁甲--0C--[第五章]阎圃铜仙丹铁剑招魂丹铁甲铁枪火神书--0D----铜仙丹铁斧护身烟铁弓铁盔火神书--0E--[第五章]成宜、张肃、杨任、(杨松)护身烟铁枪铜仙丹铜盾铁甲水龙书--0F--[第五章]杨昂、李湛、王伉护身烟铁刀招魂丹铁盾铁剑水龙书--10--[第五章]杨平、冷苞、刘璝、刘璋、马岱招魂丹铁弓护身烟野营帐会心丹银仙石--11--[第五章]侯选、杨怀、董和、黄权、马超招魂丹铁甲铜仙丹铁枪铁斧激石书--12--[第五章]杨柏、霍峻、吕凯、王累、高沛银仙丹铁盔铁盾野营帐闪电剑银仙石--13--[第五章]程银、张鲁、费观、刘循、吴兰铜仙丹铜盾铁剑铁刀银仙石激石书--14--[第五章]张卫、张横、刘巴、费诗、吴懿银仙丹闪电剑钢甲金仙石兵法书火焰盾--15--[第五章]邓贤、雷同银仙丹钢斧钢盾钢盔兵法书火焰甲--16--[第五章]李严、庞德、严颜、张任[第六章]韩浩、张顗、伏完、穆顺、李湛、高览、焦触、张南护身烟怒龙剑银仙石火焰盾白虎斧风盔--17--[第六章]王匡、金袆、朱光、成宜、曹纯、陈嬉、马延、文聘、杨秋、梁兴、吕健、吕常、丁斐护身烟村雨银仙石冰弓连打剑金仙石--18--[第六章]王粲、夏侯楙、耿纪、侯成、张允、傅干、李通、刘繇招魂丹薄刃斧银仙石火焰甲堰月刀速攻鞋--19--[第一章、第三章]典韦[第六章]杜袭、郝昭、蒋义渠、张郃、典韦、庞德、夏侯霸招魂丹古锭刀兵法书银仙石蛇矛项羽护手--1A--[第六章]韦晃、王必、王朗、夏侯渊、恒楷、马玩、毛玠、许攸会心丹倚天剑金仙石火焰弓天空盔会心石--1B--[第一章]荀彧[第六章]贾诩、郭嘉、孔融、荀彧、荀攸、陈群、杨修、郭弈会心丹钢弓兵法书青龙甲伏龙盾李广弓--1C--[第一章]宋宪(不用怀疑,验证过属实^^)[第一章、第三章]许褚[第六章]夏侯德、韩遂、辛昆、董衡、许褚金仙丹倚天剑火神书会心石雷神盾黑龙枪--1D--[第三章]徐晃[第六章]华歆、徐晃、典满、刘晔金仙丹薄刃斧水龙书金仙石诸刃斧落雷斧--1E--[第一章、第三章]曹操[第六章]夏侯威、夏侯尚、司马懿、司马昭、曹休、曹操、曹丕招魂丹养由弓激石书藤甲会心枪青釭剑--1F--[第一章、第三章]张辽[第六章]司马师、曹彰、曹植、曹真、张辽、钟繇招魂丹偃月刀兵法书金仙石真空枪正宗注1:中文版,冰弓=冰刀;村雨=紫鲨刀;青釭剑=青铜剑;正宗=胜宗刀注2:少数武将的名字带括号,代表几个意思……该武将的派系没有错,但实际上他不会在游戏中以敌人身份登场(如大蛇头像的甘宁)或者即便出现过也只是剧情,不会在战斗中登场(如杨松)又或者是与他的战斗获胜后不会得到金钱、经验值和宝物(如金旋)。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文心雕龙原道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

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2、文心雕龙原道翻译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它和天地一起产生,怎么诠释它更为合适呢?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出现了两块圆玉似的日月,显示出天上光辉灿烂的景象;山河壮阔,来展示大地的相貌。

《千字文》第二章内容

《千字文》第二章内容

《千字文》第二章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意思:)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意思:)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意思:)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意思:)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意思:)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意思:)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意思:)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意思:)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意思:)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意思:)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意思:)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意思:)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意思:)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意思:)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意思:)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意思:)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意思:)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意思:)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意思:)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意思:)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意思:)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意思:)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意思:)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意思:)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意思:)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意思:)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意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意思:)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意思:)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意思:)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意思:)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意思:)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意思:)。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为政第二列子曰:“吾友忠,丕颜翔,心同其如,口同其声,忘其肝胆,交甚欢欣。

”阙党退而笑曰:“子之言忠信,臣弗信也。

夫忠信者,义之两端也,去此则昧利,就此则昧义。

以中立治国,犹用瓦器而不铜也。

子虽好之,岂知其害哉?”列子曰:“君子之用规也,犹工之用规矩也。

工欲得正,必先得其彊也;君欲治民,必先得其所欲也。

所欲则众知之,而君所持何规?”阙党曰:“吾有国器九:一曰柔、二曰逆、三曰寛、四曰躁、五曰侈、六曰鲜、七曰峻、八曰愚、九曰敞。

”列子曰:“善哉!尔所谓国器九者,此吾所以为一者也。

何以知尔所谓也?一,爱民如子,二,正名定分,三,修身齐家,四,治国平天下,五,凡物不扰,六,有知无己,七,无为而治,八,言不称其辞,九,简约从事。

若尔此九者可以治天下,则上世之圣王,不为治者也。

”阙党退,惧而不答。

列子曰:“子何惧于我?治国之君,若医者之诊病也。

医者必先知之,然后得治之,岂惧历高亡厚之非人哉?”《列子·为政第二》列子曰:“吾友忠,丕颜翔,心同其如,口同其声,忘其肝胆,交甚欢欣。

”阙党退而笑曰:“子之言忠信,臣弗信也。

夫忠信者,义之两端也,去此则昧利,就此则昧义。

以中立治国,犹用瓦器而不铜也。

子虽好之,岂知其害哉?”列子曰:“君子之用规也,犹工之用规矩也。

工欲得正,必先得其彊也;君欲治民,必先得其所欲也。

所欲则众知之,而君所持何规?”阙党曰:“吾有国器九:一曰柔、二曰逆、三曰寛、四曰躁、五曰侈、六曰鲜、七曰峻、八曰愚、九曰敞。

”列子曰:“善哉!尔所谓国器九者,此吾所以为一者也。

何以知尔所谓也?一,爱民如子,二,正名定分,三,修身齐家,四,治国平天下,五,凡物不扰,六,有知无己,七,无为而治,八,言不称其辞,九,简约从事。

若尔此九者可以治天下,则上世之圣王,不为治者也。

”阙党退,惧而不答。

列子曰:“子何惧于我?治国之君,若医者之诊病也。

医者必先知之,然后得治之,岂惧历高亡厚之非人哉?”列子说:“我的朋友忠,一表俊美,与我心意相通,声音相同,完全相信,我们的友谊非常欢乐。

皇甫诞君碑碑文注释

皇甫诞君碑碑文注释

皇甫诞君碑碑文注释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于志宁制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1,忠臣彰於赴难。

衔须授命,结缨殉国2,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旂常3,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4,强逾七国,势重三监5。

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後叶,抗名节於当时者,见之弘义明公矣。

1. 叔世:叔,衰,末。

叔世即末世。

艰虞:指艰难困苦的时代。

2.衔须:口含胡须,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的样子。

《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

’遂伏剑而死。

”结缨:系好帽带,表示从容就死。

《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

’结缨而死。

”3.记牒:史册、文字记录。

旂常:“旂(qí)”和“常”,指王侯的旗帜,代指王侯。

4.衅:同“衅”,祸患、祸乱。

衅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藩翰:指诸侯王国和大臣。

5.七国,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前145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三监: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殷都以西为鄘,殷都以北为邶(bèi),分别有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监之,总称“三监”。

见汉郑玄《诗经?邶鄘卫谱》。

君讳诞,字玄宪,安定朝那人也6。

昔立效长丘,树绩东郡,太尉裂壤於槐裏,司徒胙土於耏门7,是以车服旌其器能,茅社表其勋德,铭功卫鼎,腾美晋锺,盛族冠於国高8,华宗迈於欒郤9,备在史牒,可略言焉。

曾祖重华,使持节、龙驤将军、梁州剌史,润木晖山,方重价於赵璧10;媚川照阙,曜奇采於随珠11。

祖和,雍州赞治、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

高衢将骋,遽夭追风之足;扶摇始搏,早坠垂天之羽12。

父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

横剑梐枑13,威重冠军;扸瑞蕃条14,声高渤海。

六韬·附录二六韬逸文(2)原文

六韬·附录二六韬逸文(2)原文

六韬·附录二六韬逸文(2)原文附录二六韬逸文(2) 4文王问太公曰:人主动作举事善恶,有福殃之应,鬼神之福无?太公曰:有之。

主动作举事,恶则天应之以刑,善则地应之以德,逆则人备之以力,顺则神授之以职。

故人主好重赋敛,大宫室,多游台,则民多病温,霜露杀,五谷、丝麻不成。

人主好田猎罩戈,不避时禁,则岁多大风,禾谷不实。

人主好破坏名山,壅塞大川,决通名水,则岁多大水伤民,五谷不滋。

人主好武事,兵革不息,则日月薄蚀,太白失行。

故人主动作举事,善则天应之以德,恶则人备之以力,神夺之以职,如响之应声,如影之随形。

文王曰:诚哉!5武王问太公曰:桀纣之时,独无忠臣良士乎?太公曰:忠臣良士,天地之所生,何为无有?武王曰:为人臣而令其主残虐,为后世笑,可谓忠臣良士乎?太公曰:是谏者不必听,贤者不必用。

武王曰:谏不听是不忠,贤而不用是不贤也。

太公曰:不然。

谏有六不听,强谏有四必亡,贤者有七不用。

武王曰:愿闻六不听,四必亡,七不用。

太公曰:主好作宫室台池,谏者不听;主好忿怒,妄诛杀人,谏者不听;主好所爱无功德而富贵者,谏者不听;主好财利,巧夺万民,谏者不听;主好珠玉奇怪异物,谏者不听,是谓六不听。

四必亡:一曰强谏不可止,必亡;二曰强谏知而不肯用,必亡;三曰以寡正强,正众邪,必亡;四曰以直强,正众曲,必亡。

七不用:一曰主弱亲强,贤者不用;二曰主不明,正者少,邪者众,贤者不用;三曰贼臣在外,奸臣在内,贤者不用;四曰法政阿宗族,贤者不用;五曰以欺为忠,贤者不用;六曰忠谏者死,贤者不用;七曰财货上流,贤者不用。

6武王伐殷,得二丈夫,而问之曰:殷之将亡,亦有妖乎?其一人曰:有。

殷国尝雨血,雨灰,雨石,小者如椎,大者如箕,六月雨雪深尺余。

其一人曰:是非国之大妖也。

殷君喜以人喂虎,喜割人心,喜杀孕妇,喜杀人之父,孤人之子,喜夺,喜诬。

以信为欺,欺者为真;以忠为不忠,忠谏者死,阿谀者赏,以君子为下。

急令暴取,好田猎,出入不时,喜治宫室,修台池,日夜无已。

《匡谬正俗之卷二》完整版原文全文

《匡谬正俗之卷二》完整版原文全文

《卷二》原文尚书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云。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覩史籍之烦文。

惧览者之不一。

遂乃定礼乐。

明旧章。

览者谓习读之人。

犹言学者尔。

盖思后之读史籍者以其烦文。

不能专一。

将生异说。

故删定之。

凡此数句。

文对旨明。

甚为易晓。

然后之学者辄改之字居者字上。

云览之者不一。

虽大意不失。

而颠倒本文。

语更凡浅。

又不属对。

亦为妄矣。

今有晋宋时书不被改者往往而在。

皆云览者之不一。

又云。

以所闻伏生之书。

定其可知者为隶古。

定。

更以竹简写之。

盖言以孔氏壁中科斗文字。

依傍伏生口传授者考校改定之。

易科斗以隶古字。

定讫。

更别以竹简写之。

非复本文也。

近代浅学乃改隶古定为隶古字。

非也。

按直云隶古。

即是隶古字。

于理可知。

无所阙少。

定者。

为定讫耳。

今先代旧本皆为隶古定。

不为古字也。

古文戮字商书汤 古誓字云。

予则孥 汝。

孔安国传云。

古之用刑。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今云孥戮。

权以胁之。

使勿犯也。

案孥戮者。

或以为奴。

或加刑戮。

无有所赦耳。

此非孥子之孥。

犹周书泰誓称囚孥正士。

亦谓或囚或孥也。

岂得复言并子俱囚一无囚字也。

又班固汉书季布传赞云及至困亢奴僇苟活。

盖引商书之言以为折衷矣。

御周书牧誓篇云。

弗御克奔。

以役西土。

孔安国注云。

商众能奔来降者不迎击之。

如此则所以役我西土之义。

徐仙音御为五所反。

按御既训迎。

当音五驾反。

不得音御。

商书盘庚云。

予御续乃命于天。

诗鹊巢云。

百两御之。

训解亦皆为迎。

徐氏并作音讶。

何乃牧誓独为御音。

又与孔氏传意不同。

失之远矣。

嘼武成序云。

武王伐殷。

往伐归嘼。

孔安国注云。

往诛纣克定。

偃武修文。

归马牛于华山桃林之牧地。

徐仙音嘼为始售反。

按武成当篇云。

归马于华山之阳。

放牛于桃林之野。

此与序意相承。

又许氏说文解字云。

嘼。

也。

字林嘼音火又反。

兽字从嘼从犬。

斯则六畜之字本自作嘼。

于后始借畜飬字为耳。

且嘼。

兽类属不同。

嘼者人之所养。

兽者是山泽所育。

故尔雅论牛马羊豕则在释畜。

论麋鹿虎豹即在释兽。

较然可知。

若武王归鹿华山之阳。

放虎桃林之野。

可言归兽。

金玉崇拜与《文心雕龙》的金玉之喻

金玉崇拜与《文心雕龙》的金玉之喻

内容提要在中国诗性文化语境中,作为自然物的金玉被看作是山川万物之精华,可以沟通神灵,又被赋予特有的文化品格,是永恒价值、高贵品格的象征。

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存世的早期文字资料都大量存有金玉崇拜的文化烙印。

金玉崇拜直接溶进了中华文化的建构过程,从日常用词到实践体验再到精神品格,我们都不难看到金玉文化的身影。

基于漫长浓郁的金玉崇拜文化传统,《文心雕龙》也深受金玉文化的影响。

刘勰认为,珠玉是身份的象征,是人格、品德、地位的标志。

刘勰喜好以金玉喻文学,用镂金雕玉的生产经验来喻指文章写作,以金玉的特质比拟文学的至尊地位、永恒价值、伦理法度、人格精神等等,从而形成《文心雕龙》以金玉喻文的独特言说方式,呈现出中国古代文论富于人文传统和生活气息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金玉文化文心雕龙金玉喻文〔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9-0076-06 金,是从大自然矿物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金属;玉,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来说,“玉,石之美。

”虽然只是自然界中一种漂亮的石头,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金玉却被赋予特有的文化品格,成为珍贵永恒价值、至尊至上人格的象征。

基于漫长久远的金玉崇拜文化语境,《文心雕龙》也喜好以金玉喻文学,直接用金玉或相关字眼之处也不少。

文学的雕刻琢磨、至尊地位、永恒价值、伦理法度、人格精神等等,都可以金玉的特质来作比,从而形成其以金玉喻文的独特言说方式。

一、金玉通神《文心雕龙?原道篇》谈到人文之初时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

”①玉版,即“刻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或文字之玉片。

相传尧在水边得之,方尺,图天地之形。

”②近乎神话的人文诞生故事,竟然与金玉有不解之缘。

这样说来,金和玉是中国最古老的书写材质,参与了中国最初的文化建构。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金玉可以沟通神灵;而在中国古代文论的语境中,金玉则是至尊至贵品格的象征。

金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矿物,一开始并没有被附上神的品格。

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其特殊的质地而有一些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的设置

1、保障课程开设做到时间、教师、内容“三定”。 2、整合校内师资,合理开设课程。
3、校外特聘专职教师,让学生发展更专业。
四、“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前期成绩
成都市阳光体育锻炼示范校
成都市汉字听写大会二等奖
射箭团体 市第一名
我校吴玲茜在2013年全国 射击射箭重点联合会“安 丽宏”杯女子十八米射箭 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2、国家课程校本化
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坚持以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 的为前提,坚持依托校情和学生发展的个性要求,着眼本校 教师群体对国家课程的修正与整合,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化, 正如李艳芳校长所说“让每一朵花儿在科学与艺术的熏陶中 安然绽放;让每一颗金子在智慧与道德的锤炼下闪闪发光”。
二、“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的内涵
一、“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创建背景
• 融合文化 1、金石书画是温江特色
除了这些出土文物外,在展品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是一批金 石书画,如唐人写经,明仇英人物卷,清赵熙墨迹,乡人李湘 石、李天桢墨迹,近代名家谢无量、黄君璧、张大千书画。印 章有明代文彭、何震刻石及李湘石书画用印等。其数量和档次 在区县一级是极其少有的。 ——《温江历史文物陈列馆》
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4、目标:培养文武双修的国际化新型建设者。
三、“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的载体——课程
课程选择的依据
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出自《论语· 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 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龙马精神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开拓奋进,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 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二、“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内涵
“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的内涵解释 1、“文崇金石,武修龙马”意思是以金石文化为引 领,促进学生汲取国学经典之精华,以体育锻炼为载 体,培养学生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 “文崇金石,武修龙马”中镶嵌了学校的名字 “金马”,我校将此办学特色诠释为:以国学经典滋 养学生,以民族精神塑造学生;其实质是尊重生命, 关注成长——扎实基础,因材施教,扬长发展,多元 成才。
文前 言

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带领下,我校全
面落实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遵循
温江区教育局“内涵发展、特色立校,文化
兴校”为办学理念,逐步形成“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为办学特色,并以开发特色课程
为载体全力打造“一校一品”,努力提升学
校办学品质,全面实现内涵发展,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
一、“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创建的背景 传承历史
金马学校前身:民国 温江县永安乡学校
这是我们从档案局查阅到的当时的转学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 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含有:算数、读书、作文、写字、说话、历史、 地理、自然、公民、童训、体育、劳作、图画、音乐、抗常、操 (品)行等,可见学校注重全面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市科普竞赛 特等奖
四、“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推进后续工作
校园环境的打造
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金石”之意:
1、“金石”指金属和石头,常用于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 志的坚定、忠贞。
2、金石也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 3、金石还用于比喻诗文音调铿锵,文辞优美。 4、金石也指“金石学”,它涉及文字学、历史、书法、文学、 图书学等方面。
“龙马”之意:
1、《尚书》载:“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谓之河图。”龙马负图出于孟津黄河古渡。伏羲在此降龙马,依 其背负图纹画出河图八卦,创立了最早的文字符号,结束了混沌 蒙昧,开启了华夏文明,被奉为人文之祖,成为中华文明的最早 源头。龙马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
三、“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的载体——课程
课程的设置
2、“龙马”显精神,锻炼铸品质。 以“武”引领,我们开发实施了《射箭》、《象棋》、《举 重》《劳动实践》等课程,让学生在艰苦的训练中,强身健体, 掌握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耐挫能 力。
三、“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的载体——课程
2、特定的地域文化
“夏盛冬河,当水暴涨,喧啸金马,怒涛冲刷,田庐为灾。” 故取名“金马河”,其意为大水冲来,似金戈铁马,势不可挡。 取其河流的水声为“金”。 ——《温江县志》 载
3、金马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006年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落户温江; 2008年温江金 马湖(“蓉城西湖”)旅游开发项目一举夺魁。 2013年 “川内最大自驾游营地,明年有望在温江金马开建” 。 ——来自当时新闻
一、 “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的创建背景 • 遵循教育方针
1、“2+1项目”
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 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 与发展,逐步推进的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学校 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 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三、“文崇金石 武修龙马”特色的载体——课程
课程的设置
1、“金石”传文化,国学润人生。 以“文”引领,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硬笔书法》、《国学经 典诵读》、《绘画与制作》、《乐器》、《科技》等,让学生徜 徉在妙趣横生的文字、色彩、创作、音乐、科学中,感受经典之 魅力,习得书法、诵读、鉴赏、创作等技能,提升学生感受和感 悟生活的能力,并能运用以服务于学校、家庭、社会,进而培养 相应的情操与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