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2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的意义

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是地图中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表示地图上距离和现实世界中距离的比例关系。
在地理学、地图制作和测量学等领域中,比例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比例尺的意义,并介绍比例尺在地图制作和解读中的应用。
1. 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一种测量工具,用于将地图上的距离与现实世界中的距离进行对比。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或比例的形式表示,比如1:10,000或1/10,000。
它告诉我们地图距离和现实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我们能够根据地图上的度量单位计算出现实世界中的距离。
2. 比例尺的意义2.1 确定地理位置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地理位置。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了解地图上的距离相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距离有多大。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关系,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地点。
2.2 估算距离比例尺使我们能够在不实际测量距离的情况下估算距离。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关系来推测现实世界中的距离。
这对于规划旅行路线、估计行车时间以及进行地理分析都非常有帮助。
2.3 确定地形特征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图上的地形特征。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了解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的相对位置和大小。
这对于地理研究和地图解读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
3. 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在地图制作和解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比例尺的几个常见应用:3.1 地图制作在制作地图时,比例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制图者需要根据所绘制地图的规模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并在地图上标明比例尺。
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根据比例尺来解读地图并确定地理位置、估计距离等。
3.2 旅行导航比例尺在旅行导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使用纸质地图还是电子地图,比例尺都能够帮助我们确定目的地的位置,并规划最佳的行车路线。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估计行驶距离和时间,从而更好地安排旅行计划。
3.3 地理研究比例尺在地理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例尺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六年级

比例尺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六年级一、比例尺应用题解题技巧。
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例如,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厘米(10米)。
2. 明确数量关系。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 解题步骤。
- 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已知条件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还是比例尺。
- 第二步,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 第三步,注意单位换算,保证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一致。
二、例题及解析。
1.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
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解析:已知比例尺1:6000000,图上距离15厘米。
根据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比例尺,可得实际距离为15÷(1)/(6000000)=15×6000000 = 90000000厘米。
因为1千米=100000厘米,所以90000000厘米=90000000÷100000 = 900千米。
2. 一个精密零件的长是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应画多长?- 解析:已知实际距离5毫米,比例尺8:1。
根据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可得图上距离为5×(8)/(1)=40毫米。
3.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已知比例尺1:500000,图上距离4厘米。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比例尺,即4÷(1)/(500000)=4×500000 = 2000000厘米。
2000000厘米=2000000÷100000 = 20千米。
4. 学校操场长80米,宽60米,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解析:先将实际长度的单位米换算成厘米,80米= 8000厘米,60米=6000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 信息窗2 比例(1)教案 青岛版

信息窗2: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信息窗2的情境图呈现了啤酒生产车间的一角,并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了啤酒生产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一些数据。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对应数值的变化规律,引入对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观察、推理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1.感受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经历概括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
2.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根据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4.培养同学们初步的函数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啤酒是我们青岛的名牌产品,每年的啤酒节都能吸引海内外的许多宾朋。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啤酒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吧。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青岛啤酒这一话题导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观察表格,提出问题谈话: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表,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的例题。
啤酒生产情况记录表预设:(1)表格中有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两种数量。
(2)工作总量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教师小结:也就是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有联系的两个数量。
那么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工作时间越长生产的啤酒越多,工作时间越短生产的啤酒越少。
2.小组合作,探索新知谈话:原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有这样的关系。
现在和小组内的同学从两种量中找出几组对应的数,算出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值,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在小组内列举数据,求出比值,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全班汇报。
五年级下数学《信息窗二(用比例尺解决问…》姚远青岛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3

1信息窗口2:用比例尺解决问题1---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姚远【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快乐足球——信息窗口2 第80~81页用比例尺解决问题(1)。
【教材简析】:信息窗2的主题图呈现的是一幅山东省主要城市位置图,地图上方显示“雏鹰少年足球队乘汽车以平均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济南出发到青岛参加比赛”信息,地图右下角标有这幅图的比例尺;通过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的问题,引入对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学习。
主题图的问题是由“行程问题”和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两个问题组成,可采用综合法分析:求“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的问题,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来解决,这需要先求出“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其次,信息窗口2的主题图直接给出比例尺,图上距离是可测量得出,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的关系,可求实际距离。
反之,用分析法亦可。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行程问题、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应用,以及比例尺的意义等相关知识。
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是“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需要综合运用“行程问题”相关知识和比例尺的应用来解决。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比例尺内涵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教学目标】21.通过运用比例尺来解决实际问题活动,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意义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信息窗二(用比例尺解决问题1)-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用比例尺解决问题1)-青岛版六年级数学
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
2.学会使用比例尺求解实际问题;
3.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信息窗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求解信息窗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比例尺求解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时序
第一课时:比例尺的概念
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2.讲解比例尺的含义、作用和分类;
3.给学生进行练习和讲解。
第二课时: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1.介绍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2.解释比例尺的单位及使用规则;
3.给学生进行练习和讲解。
第三课时: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应用比例尺求解;
2.提示学生如何理解问题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给学生进行练习和讲解。
第四课时:信息窗二的实际问题
1.通过信息窗二中的实际问题引入;
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3.给学生进行练习和讲解。
五、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法;
2.实例演示法;
3.组织讨论法;
4.组织练习法。
六、教学工具
1.课件;
2.计算器;
3.练习册。
七、教学评估
1.组织课后练习;
2.统计练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一些学生在练习中仍然存在不理解比例尺的单位和使用规则的情况,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和帮助。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4篇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4篇比例的应用篇一教学内容:比例尺应用课题:比例尺设计教师:屈菊红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学习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习方法:自学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地图。
(挂图)比例尺1:500000000(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3)引出课题,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及自学要求(4)结合课件检验自学情况: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1、什么叫做比例尺?提问: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数值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1:100000000。
(3)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
②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③因为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所以1厘米:100000000厘米=1厘米:1000千米1:10000000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千米。
④1:100000000有时也写成分数形式。
3.线段比例尺。
(1)050km(2)表示什么?因为:1千米=100000厘米,50千米=5000000厘米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050千米。
认识线段比例尺。
①说明:比例尺050千米是线段比例尺。
②比例尺050千米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50千米。
(写出相应板书)(4)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例1)①你会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②学生尝试改写,并与同学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改写。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是指在地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实际地面上2米的长度。
这种比例尺通常用于制作大规模地图,如城市规划图或建筑设计图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的应用和优势。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在城市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这种比例尺,城市规划师可以更准确地绘制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基础设施。
例如,他们可以标记道路、河流、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等重要地点,以便更好地规划城市的发展。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也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
建筑师可以使用这种比例尺来制作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通过将实际尺寸缩小到地图上的比例尺,建筑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的尺寸和布局,并做出相应的设计调整。
除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环境保护部门可以使用这种比例尺来绘制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生态系统分布图。
这有助于保护者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保护区的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还可以用于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
在灾害发生时,救援人员可以使用这种比例尺绘制灾区的地图,并标记重要的救援点和安全区域。
这有助于救援人员更好地组织救援行动,提高救援效率。
在使用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地图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制作地图时,必须确保地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制作和绘制高分辨率地图需要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技术人员的支持。
因此,在使用这种比例尺之前,需要确保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虽然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比例尺的限制,地图上可能无法显示所有的细节和特征。
因此,在使用地图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目的进行选择,并且在必要时使用其他比例尺或工具来补充。
2米分辨率的比例尺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和救援工作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例2、例3

(2)、长 4 厘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 40 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10 B. 10:1 C. 1:1 D. 1 )
(3)、线段比例尺 0 A. 1:23
23k 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C. 1:2300000km
B. 1:2300000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 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1 号线的图上长度是 10 ㎝ ②条幅地图的比例尺 1:500000。
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0÷
1 500000
设
X=5000000 5000000 ㎝=50 ㎞
=10×500000 =5000000(cm) 5000000cm=50km
计
答:略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利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 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如:选择比例尺 1:1000 画图。 图上的长=80× =0.08m 图上的宽=60× =0.06m 三、巩固练习 0.08m=8 ㎝ 0.06m=6 ㎝ 80m 操场平面图 60 60m
1、 完成课文“做一做”
3、能力提升。 (1) 、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 10 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 10 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的比。 (2) 、在比例尺是 1∶6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 15 厘米.南京到北京 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3) 、学校到小明家的实际距离为 900 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小明 家在学校的正西方. )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 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 确定比例尺;② 求出图上的距离;③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 1千米 =( 1000 )米 1米 =( 100 )厘米
1分米 =( 10 )厘米
30米 =(3000 )厘米
1千米 =( 100000 )厘米 15千米 =(1500000 )厘米
1.什么叫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你能说出这些比例尺的意义吗?
1:1000
1:8000000
方法一:根据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
求出实际距离。
方法二: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践拓展: 1 右图是用 500 的比例 尺画出的图形。你能 计算出它的实际面积 吗?
2cm
4cm
本课总结
• 学生谈一谈有什么收获 • 还有什么问题
100 1:10000
2 200
4
1.
2.
3.
在比例尺 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 厘米。求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那 么图上4厘米就表示4个50千米。
4 ÷1×50=200(千米) 答:Leabharlann 地的实际距离是200千米。0
50
100 150千米
求实际距离:
0
50
100千米
解:设实际距离大约是x厘米。 4 :x=1:8000000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答:大约需要3.2小时。
方法二: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 4÷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