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物理 4.2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4.2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4.2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20•北京)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
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2020春•巴宜区校级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当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是否与质量m成反比,我们应作()A.a﹣m图象B.a﹣图象C.a﹣m2图象D.a﹣图象3.(2020•松江区一模)下列图象能反映牛顿第二定律的是()A.B.C.D.4.(2019秋•开封期末)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有关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其惯性大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C.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其所受的力一定不为零D.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其速度的大小一定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5.(2020•江苏学业考试)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时,忘记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了,其他操作、计算及作图均正确,他最后作出的a﹣F关系图象可能是()A.B.C.D.6.(2019秋•曲周县校级月考)质量一定的某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用一个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大小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变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加速度a与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为4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ND.F为20N时物体的速度为8m/s7.(2019春•濠江区月考)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C.先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二.多选题(共2小题)8.(2019秋•昌平区校级期末)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砂B.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质量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9.(2019秋•海淀区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7乙是该装置的俯视图。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练习(含解析)—【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单选题1.图(a)为“利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阻力忽略不计,得到a-F的关系如图(b)所示。
则实验过程中需满足的条件为()A.小车质量较大且不变B.小车质量较小且不变C.钩码质量较大且不变D.钩码质量较小且不变2.实验室用滑轮、小车、打点计时器、砂桶、细线、纸带等实验器材组成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利用该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影响B.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使砂和砂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C.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质量之后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关系”时要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细线与木板平行3.下列器材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是()(填写字母)A. B. C. D.4.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物体质量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他们还调节木板上定滑轮,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C.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D.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5.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下列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A. B. C. D.6.“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时小刚同学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利用安装在小车上的拉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从而确定小车加速度a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
图乙中符合小刚的实验结果的是()A. B.C. D.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砂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④实验中通过在砂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⑥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跟平板平行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①④⑥8.在研究加速度a和力F、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是()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理论推导法D.理想实验法二、多选题9.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关的力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不需要平衡摩擦力B.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只打出一条纸带不能进行探究C.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物块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D.利用该实验装置,只要平衡摩擦力,就可以用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10.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1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立刻放开小车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m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 求出(m<<M)1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于桌面,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实验时,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________。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4。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后巩固作业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B.可以用装有砂子的小桶来代替钩码,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C.处理数据时不用a-m图象,而用a-错误!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做出判断D.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关于探究力、加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通过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及受到的拉力F的研究,能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B.通过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的研究,就可以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C.通过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的研究,就可以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D.先不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力,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3.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安装完毕后准备释放小车时的装置示意图.另一同学指出了图中的几处错误,其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B.拉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平行C.实验中所用电源应为交流电源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右端较远些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强化练(提升)(word版含答案)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强化练(较难)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若小车的质量是120g,则砝码盘及砝码的质量最好选择哪个?A.10gB.50gC.100gD.1kg【答案】A2.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使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模型法B.控制变量法C.微元法D.对称法【答案】B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安装装置时长木板的右端用垫木适当垫高的目的是:A.使小车有适当的加速度B.增加小车受到的拉力C.使纸带上的点更加清晰D.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答案】D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释放时应靠近定滑轮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与小车相连C.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于6V的直流电源供电【答案】C5.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物体得出的加速度a与力F之间的关系图线,分析图线可知()①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 A>g B②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 A<m B③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 A=g B④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 A>m B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答案】D6.用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移动木块,使挂砂桶的小车在斜面上匀速运动B.移动木块,使不挂砂桶的小车在斜面上匀速运动C.移动木块,使挂砂桶的小车在斜面上静止D.移动木块,使不挂砂桶的小车在斜面上静止【答案】B7.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物体质量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他们还调节木板上定滑轮,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C.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D.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答案】D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C.牛顿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该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法D.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答案】C二、多选题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质点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位移运用了微元法C.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答案】BC1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除了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两种测量工具是______A.秒表B.天平C.刻度尺D.弹簧测力计【答案】BC11.如图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a1/a2=x1/x2,用这种替代成立的操作要求是________.A.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B.必须保证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C.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认为是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大小【答案】BC12.下列有关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把物体看成质点,是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B.手压桌面,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应用了微元法的思想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应用了理想实验法【答案】AC三、实验题13.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高中物理第四章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基础巩固1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B.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处理实验数据中,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m成正比解析:本实验就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到a、F、m三者的关系,A、B、C所述符合实验的思路和道理符合要求,故D正确。
答案:D2(多选)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当作用力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实验数据处理时应作a-m图像寻找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解析:选项A中,平衡摩擦力实际上就是使小车所受重力的下滑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相平衡,该阻力包含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和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可见,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上。
选项B中,平衡摩擦力以后,再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选项C中,实验时,先通电,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放小车,使打点清晰,便于测量。
选项D中,在寻找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作出a与之间的关系图像,因为a与m的关系图线为一曲线,不能直观地得出a与m 之间的关系。
答案:AB3“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如下:(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高中物理 专题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1F 、2F ,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1m 、2m ,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1x 、2x ,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A 、当12m m =、122F F =时,122x x = B 、当12m m =、122F F =时,212x x = C 、当122m m =、12F F =时,122x x = D 、当122m m =、12F F =时,212x x = 【答案】A【名师点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注意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分析答题。
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 与钩码的质量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为200g ,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质光滑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可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得到。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_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乙可知,a-m 图线不经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非线性 (2)轨道倾角过大 (3)减小轨道倾角,平衡摩擦力 远小于小车质量3. 如图a ,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装a 简图.(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等效替代法(2)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屮,以下故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为得出加速度a 与与质量m 的关系而作出m a 1图象⑶图6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O 、A 、B 、C 、D 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打“B ”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 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m/s 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⑷如图e 所示是某同学在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 〜F 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 .【答案】(1) A;(2)BD;⑶0.54 ;1.5;⑷未平衡摩擦力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未满足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总质量4.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 -F 图线,如图(b )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案】(1)M >>m (2)1M;(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4)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名师点睛】要求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需求出绳子的拉力,而要求绳子的拉力,应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以M 为研究对象求出绳子的拉力,通过比较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和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只有m <<M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图中有拉力时没有加速度,说明没有(完全)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5.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要求所挂小盘和重物的质量m________小车和所加砝码的质量M ,此时才能认为小盘和重物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2)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 F 图像为图中的________.(3)不改变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只改变所挂重物的质量,当所挂小盘和重物的质量之和分别为m 1、m 2时,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m 1与m 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A. m 1 > m 2B. m 1 < m 2C. m 1=m 2D. 无法确定【答案】(1)远小于 (2)C (3)A(3)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加速度,根据图1得当所挂钩码的质量为1m 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所挂钩码的质量为2m 时的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解析版) 同步练习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2020·北京高考真题)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两小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
抬起板擦,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小车同时停下。
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
关于实验条件,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B.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C.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不同(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1a-图像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
请在图3中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
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答案】B AD【解析】(1)[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让小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钩码质量相同,故B正确。
(2)[2]数据描点和1aM图像如图所示(3)[3]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刚好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则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故A正确;B.若斜面倾角过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小车所受合力将大于绳的拉力,不利于简化“力”的测量,故B错误;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大于绳的拉力,故C错误;D.当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时,砂和桶可近似看成受力平衡,则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故D正确。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时作业必修1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③每次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2)某组同学由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A.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B.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过度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木板平行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解析:(1)①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将小车与纸带相连,小车前面不挂塑料桶,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每次改变小车受到拉力后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是正确的;⑤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由此可见,①④正确,②③⑤错误,故选B。
(2)由图象可知,aF图象在a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
故选B。
答案:(1)B (2)B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电火花计时器;B.天平;C.停表;D.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绳、砝码、滑块(可放在气垫导轨上);H.气垫导轨(一端带定滑轮);I.毫米刻度尺;J.小型气泵。
(1)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2)本实验分两大步骤进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基础夯实一、非选择题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问题的多种科学方法:(1)实验环境的等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条件设计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原理的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4)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a-M车图象转化为a-1M车图象,所用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
(以上各题均选填“理想实验法”、“图象法”、“平衡摩擦力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或“近似法”)答案:(1)平衡摩擦力法(2)控制变量法(3)近似法(4)图象法(5)化曲为直法解析:(1)由于小车运动受到摩擦阻力,所以要进行平衡摩擦力,以减小实验误差,称为平衡摩擦力法;(2)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三者关系时,先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控制变量法;(3)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称为近似法;(4)通过图象研究实验的结果,称为图象法;(5)在作图时,由a-M车图象转化为a-1M车图象,使图线由曲线转化为直线,称为化曲为直法。
2.(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所示。
则打C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 ②L 44T 或L 3-L 12T L 4-2L 24T2解析:(1)只有保证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钩码的重力才能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2)C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E 或者BD 的平均速度,即v C =L 44T =L 3-L 12T求加速度,使用逐差法,得a =x 3+x 4-x 2+x 1T 2=L 4-2L 24T2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关系的实验,图(a)表示为实验装置简图。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m/s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m 及对应的1m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 -m 图线,并由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倒数m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2m/s 2(2)a =12m解析:(1)由逐差法得a =a =x 3+x 4-x 1+x 24T 2=7.72+7.21-+4×0.042×10-2m/s 2≈3.2m/s 2(2)如图所示由图知斜率k =0.5,即保持拉力 F =0.5N , 所以a =0.5m =12m4.(天津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五校期末联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
(1)图2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m/s ,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________m/s 2。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 .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C .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3)某组同学由实验得出数据,画出的a -1M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 =________________N 。
当小车的质量为5kg 时,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 2。
答案:(1)0.26 0.50 (2)BC (3)5 1 解析:(1)v 3=0.024+0.02882×0.1m/s =0.26m/sa =0.0288+0.0240-0.0189-0.01404×0.01m/s 2=0.50m/s 2。
(2)实验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故A 正确;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小车与纸带相连,小车前面不挂小桶,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改变小车拉力,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 错误;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故D 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C 。
(3)由图可知a -1M的关系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定值,a -1M 图象的斜率:k =F =20.4=5N ,当M =5N 时,a =FM=1m/s 2 能力提升一、非选择题1.(东北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A .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选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 .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C .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D .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画出的a -F 图象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测出的a -F 图象的斜率为K 后,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 (2)A (3)2k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不难选出A 、B ;(2)当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所以A 正确;(3)由实验装置图可知拉小车的力等于2倍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故M =F 合a =2k。
2.在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2)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kg 。
(4)图线(或延长线)与F 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 (2)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3)1 (4)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1N解析:(1)根据所给数据在所给坐标系中准确描点,作出的a -F 图象如图所示。
(2)图象斜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3)由(1)中图象可得:1M =ΔaΔF ,解得M =1kg 。
(4)由a -F 图象可知,当力F =0.1N 时,小车开始运动,说明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1N 。
3.(云南楚雄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 与m 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应该做a 与________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a)是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 -F 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 -F 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M 远大于m (2)1M(3)摩擦力平衡过度或倾角过大 (4)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M(5)1.58m/s 2解析:(1)只有M ≫m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a 与1M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a -1M图象;(3)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4)由图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a 乙>a 丙,根据F =Ma 可得M =F a,所以M 乙<M 丙,故两人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不同;(5)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s 根据逐差法得:a =s 4+s 3-s 2-s 14T2=0.0757+0.0595-0.0440-0.02804×0.01=1.58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