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程序设计基础VB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基础VB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书西南林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实验说明一、实验文档下载:老师的实验上机文档下载的地址:/~hjp/下的“VB”文件夹拷贝到计算机中。

然后从该文件夹中找到本次实验的文档。

二、个人文件夹建立在实验前,请先在电脑桌面上建立个人自己的文件夹,名称以个人的姓名加学号组成。

如:“20130208001XXX”。

同学们自己个人的VB程序设计实验文档都存放在该文件夹中。

而且要求,每个实验都保存在单独的文件夹中。

如,本次实验有三个例子,那么就需要建立三个文件夹,第一个文件夹的命名可为“实验1-1”,如此类推。

相应的例子程序文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三、实验结果上传给老师实验完成后,同学们需将自己的文件夹上传给老师,以备检查。

上传步骤如下。

1.压缩文件夹。

请将保存有VB实验上机程序的个人文件夹(在之前建立好的,如:“20130208001XXX”)进行压缩处理。

压缩方法如下:选中该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中“添加到“20130208001XXX.rar””。

计算机自动完成生成该文件夹的压缩文件。

2.进入FTP。

上传的地址为:ftp://192.168.1.2(或按任课老师指定的地址),输入地址后进入该FTP网。

打开“XXX”文件(该文件夹以任课老师姓名而命名)下的“上传”文件夹。

3.上传文件。

将第一步中生成的压缩文件拷贝到第二步打开的“上传”文件夹中去。

等待拷贝完成后,才能确认程序上传成功。

四、实验内容说明本实验指导书共包含15次实验上机内容。

每次实验上机内容中包括三种题型:验证题、设计题和选做题。

验证题为教材中的例题,通过参考书上的说明和操作步骤来熟悉相应知识点,一般有1-2道题。

设计题为书上习题或其他来源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不照搬照抄的情况下自己独立思考完成VB程序设计,一般有1-2道。

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一般有1-2道。

每次实验上机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验证题和设计题。

程序类实验报告

程序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3. 提高程序调试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编程软件(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3. 实验指导书实验内容:一、实验一:基本语法学习1. 实验目的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2. 实验步骤(1)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实现变量声明、赋值、打印输出。

(2)使用if语句实现一个简单的判断功能。

(3)使用for循环实现1到10的累加和。

(4)使用while循环实现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3. 实验结果(1)变量声明、赋值、打印输出:```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 10, b = 20;printf("a = %d, b = %d\n", a, b); return 0;}```(2)if语句实现判断功能:```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 5, b = 10;if (a > b) {printf("a > b\n");} else {printf("a <= b\n");}return 0;}```(3)for循环实现累加和:```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sum = 0;for (int i = 1; i <= 10; i++) {sum += i;}printf("1到10的累加和为:%d\n", sum); return 0;}```(4)while循环计算最大公约数:```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 48, b = 18, temp;while (b != 0) {temp = b;b = a % b;a = temp;}printf("最大公约数为:%d\n", a);return 0;}```二、实验二:函数使用1. 实验目的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函数的声明、定义和调用。

JAVA语言实验指导

JAVA语言实验指导

JAVA语言实验指导《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熟悉Java编程环境和Java程序结构一、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熟悉Java编程环境,认识Java程序结构。

二、实验内容:在JDK或者V isual J++环境下编写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

三、实验要求:1. 接收一个键盘输入的字符;2. 输出一条简单的问候信息;3. 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对程序结构做出详细的解释。

四、实验学时:2学时五、实验步骤:1.进入Java编程环境;2. 新建一个Java文件,命名为inOut.java;3. 定义主方法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 args);在方法体中调用System.in.read方法接收一个键盘输入的字符;调用System.out.println()方法,使程序输出一条问候信息;4. 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和输出结果。

(如果使用JDK环境,调用javac.exe和java.exe编译和执行程序)六、选作实验编写Java Applet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实验二 Java语言基础训练一、实验目的:熟悉Java基本语法,练习使用Java的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实现简单的数据和字符串操作。

二、实验内容:编写Java程序,输出19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所有润年。

三、实验要求:1. 正确使用Java语言的控制结构;2. 从屏幕输出19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所有润年;3. 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学时:2学时五、实验步骤:1.进入Java编程环境;2. 新建一个Java文件,命名为runY ear.java;3. 定义主方法,查找1900到2000年之间的润年,并输出它们;4. 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六、选作实验编写程序,查找一个字符串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字符。

实验三面向对象基础熟悉Java类的结构,掌握类的定义、方法和属性的定义以及对象的实现,掌握类的继承。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

实验一 Java实验环境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Java编程环境的搭建过程;2.掌握Jcreator pro软件的使用方法;3.能使用Java doc文档。

二、实验内容1.下载并安装JDK1.6,配置JDK环境变量;2.下载Javadoc压缩包并解压在JDK安装路径下;3.下载Jcreator pro 4.0并安装和配置使用环境;4.使用实验环境运行书中实例代码,在屏幕上输出“Hello Java”字符串。

①Java application程序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HelloJava{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②Java applet程序代码如下:import java.awt.*;public class Hello extends java.applet.Applet{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g.drawString("Hello!",30,30);}}三、试验要求1、预习试验内容并写出上机报告。

2、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体会。

实验二 Java语言程序设计训练一、实验目的:1.输入、输出操作实现原理和方法2.掌握程序流程控制的实现方法3.掌握数组的定义和操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计算 Result=1!+2!+3!+ (10)public class TestJieC{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long result=1;for(int i=1;i<=10;i++){ result=i*result;result+=result;}System.out.println(" "+result);}}2.计算1---50之间所有素数的和。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实验一熟悉C程序运行环境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熟悉C语言Visual C++调试环境。

2. 掌握C程序的编辑、调试及运行。

二、实验内容项目1.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include <>int main(){printf(“Good morning!\n”);printf(“Hello,world!\n”);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按照屏幕输出格式写):项目2.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include <>int main(){int a , b , sum; /*定义变量*/a=23; b=56; /*为变量赋值*/sum=a+b; /*计算两个变量的和*/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计算结果*/ return 0;}运行结果:项目3.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include <>int max(int,int);int main(){int a , b , c; /*定义变量*/a=23; b=56; /*为变量赋值*/c=max(a,b); /*调用max函数,将得到的值赋给c*/printf(“max is %d\n”,c); /*输出c的值*/return 0;}int max(int x,int y) /*定义max函数,函数值为整型*/ {int z; /*定义变量*/if(x>y)z=x;elsez=y;return(z); /*将z的值返回*/}运行结果:三、提高部分1.试想,如果求10个数中的最大者,则程序该如何编写。

程序代码运行结果:实验二数据及其运算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掌握C数据类型的概念、熟悉整型、字符型和实型基本类型的常量的用法;学会三种基本类型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及逻辑表达式的特点及用法。

VisualFoxPro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第二版课程设计 (2)

VisualFoxPro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第二版课程设计 (2)

VisualFoxPro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第二版课程设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其对VisualFoxPro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VisualFoxPro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VisualFoxPro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 VisualFoxPro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创建数据库及表格
2.插入、修改、删除记录
3.查询、排序、过滤数据
4.外键、索引、约束
5.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的基本操作
1.窗体和控件的使用
2.编写代码
3.调试程序
4.打包发布
3. 实验环境搭建
1.下载VisualFoxPro安装文件
2.安装VisualFoxPro
1。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英文名称:Programming Language课程编号:2115000601-07课程性质: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是否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否适用专业: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时与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4 实验学时: 36 实验学分:1执笔人:杨艳丽制定时间:2011.06.10一、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以C++语言为依托介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

本课程在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等6个知识点分别设置实验项目,其中函数是综合型实验,其它为验证型实验。

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基本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其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其编程和调试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仪器设备:任何计算机及网络终端。

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VC++6.0或Turbo 3.0*说明:实验一主要是熟悉上机操作,以教师机房指导和现场考核(或考查)为主,一般不要求提交文字实验报告。

四、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1. 教材[1] 钱能著,《C++程序设计教程》(修改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 实验指导书[1] 钱能著,《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2] 自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操作指南(电子版)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验成绩等,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

总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六、大纲审核人:张席。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加深对程序设计的理解。

通过完成实验任务,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并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程序设计任务。

二、实验环境1. 软件:该实验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为Java,所以需要安装Java开发环境(JDK)。

2. 开发工具:推荐使用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

3. 硬件:能够运行所需开发工具和Java程序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程序基础本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对程序结构和基本语法的理解。

学生需要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在控制台输出指定的内容。

可以选择合适的题目,如输出学生的个人信息、打印乘法口诀表等。

2. 实验二: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本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在程序中正确运用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的能力。

学生需要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功能。

要求用户输入两个数字和运算符,程序可以根据运算符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并输出结果。

3. 实验三:数组和函数本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对数组和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对一个整型数组的排序功能。

要求用户输入一组数字,程序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对数组进行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安装Java开发环境(JDK):请根据实验环境中提到的软件安装要求,安装合适版本的JDK,并配置环境变量。

2. 安装集成开发环境(IDE):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IDE,并按照官方指引进行安装和配置。

3. 创建Java项目:在IDE中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并创建相应的源文件。

4. 编写代码:根据实验内容中的要求,在源文件中编写相应的Java 代码。

5. 编译和运行程序:使用IDE提供的功能,编译和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6. 调试和修改:如果程序出现错误或不符合预期,可以使用IDE提供的调试功能进行定位和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认识计算机一、实验目的:了解构成计算机的基本组件,熟悉微机的组装过程。

二、实验设备:安装了DOS或W indows 98 的微机若干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指导老师的介绍下,认识以下设备及组件:·整体组成: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

·打开机箱:主板、CPU、内存条、扩展插槽、BIOS芯片、各类接口、硬盘、显卡、网卡、声卡、软驱、光驱、外置硬盘等。

2.指导老师演示微机的组装过程。

3.检查微机是否连接正确。

若没有问题,接通电源后:先打开显示器,再打开主机开关(关机的顺序恰好想反)。

4.观察机器加电后的启动过程:内存检测、硬件检测、操作系统加载等。

5.了解CMOS的基本设置。

四、思考题1.机箱内部的各个组件的作用?2.存储器分为哪三种,各完成什么功能?在微机中,它们分别对应哪些组件或设备?3.微机系统中有哪些输入、输出设备?举例说明。

4.组装完微机后,如果没有安装任何软件,它能否工作?此时称这台计算机是什么?5.计算机软件有什么样的分类?操作系统属于哪一类?6.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写一个清单,选用某些设备或组件,配置一台多媒体计算机。

说明:建议做市场调研,注明各组件的型号和规格。

如:硬盘的容量、生产厂家、价格、技术细节等。

实验二 DOS基本命令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安装了DOS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说明:若系统装有DOS,开机后无需进行操作,等待DOS启动成功,进入其操作界面,出现C:\>_(光标闪烁的状态),按照后面的实验项目进行操作;若系统安装了Windows 98操作系统,可有两种方式进入MS-DOS状态:①开启电源,计算机屏幕出现一些测试信息,如:内存大小、BIOS芯片的型号、IDE设备检测等,在屏幕刚刚切换到第二屏,还未出现Windows 98启动命令及画面时,按F8键出现一个菜单,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即可进入MS-DOS方式。

②开启电源,等待Windows 98启动成功,出现桌面系统。

点击“开始”→“程序”→“MS-DOS方式”,即可进入所需环境;若要返回Windows 98系统环境,只需在DOS方式下键入“exit”命令。

实验项目㈠:1.实验题目:常用命令的使用。

2.实验要求:运行下列命令,写出运行结果。

·DATE命令:设置、显示日期。

·TIME命令:设置、显示时间。

·PROMPT命令:设置系统提示符命令。

·CLS:清屏命令。

·VER:显示版本命令。

实验项目㈡:1.实验题目: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

2.实验要求:运行下列命令,写出运行结果。

·DIR:加不同的参数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如:/P、/W、/S等。

·MD(建立目录)、RD(删除子目录)与CD(改变或显示当前目录)命令:要求:建立如下目录结构,按后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①在D盘的根目录位置建立mail子目录及其各级子目录:base、Logs、Photo、Soft、Web;在base和Soft位置建立k1、k2、k3、y1和y2子目录。

②在y2位置,删除Web子目录。

③删除Soft子目录。

实验项目㈢:1.实验题目: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2.实验要求:运行下列命令,写出运行结果。

·COPY(文件复制):(熟悉COPY CON 文件名的用法)·TYPE:显示文件内容。

·DEL:删除文件·REN:文件改名。

要求:建立如下目录结构,按后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①在base位置,将C盘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贝到当前目录下。

②在base位置位置,将该目录下的COMMAND.COM文件拷贝到k1和mail子目录下面(用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两种方法)。

③将k1子目录下的COMMAND.COM文件更名为④将刚才更完名的文件删除。

⑤在mail位置,用copy con autoexec.bat命令行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内容如下:deltree d:\mail\base用ctrl+z存盘,并运行autoexec.bat文件;用dir查看目录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四、思考题1.文件的起名规则有哪些?2.通配符“*”和“?”有什么不同?查找以“N1”开头的所有文件和查找第2个字符为“N”的所文件应该怎样操作?3.目录和文件的区别是什么?DOS的目录结构如何?它有几个根目录?4.DOS命令的基本格式是什么?举例说明。

5.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

6.批处理文件的作用是什么?系统中的自动批处理文件是什么?7.config.sys文件在何时被处理?它的作用是什么?8.在安装了Windows 98操作系统的微机中,有两种方式进入MS-DOS状态(如实验步骤中所述)。

关机时,在两种情况下如何操作?实验三 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初步熟悉 Windows的运行环境,掌握基本操作。

二、实验设备:安装了Windows98操作系统的微机若干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要求:按照下面的要求逐步进行操作(参考教材)1.启动计算机,观察Windows 98的启动过程,直至出现Windows 98的桌面。

2.观察桌面上有哪些图标,了解它们的作用。

打开“我的电脑”,观察里面的组件,进一步进行操作。

3.打开一个窗口,熟悉它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同时练习鼠标的使用方法。

4.弹开“开始”菜单,观察里面的组件,熟悉其结构;掌握常用基本的功能,如:程序、文档、查找、帮助。

5.练习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如建立、复制、移动、拷贝等。

熟悉快捷菜单的使用。

6.点击桌面上的“开始”按钮,沿“程序”→“附件”→“写字板”顺序,打开一个文档编辑器,输入一段文字后,练习段落的“剪切”、“复制”、“粘贴”等功能。

7.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8.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结合教材中的说明,了解Windows 98的设置,如:外观设置、打印机设置、添加\删除程序等。

9.在完成了以上操作后,点击桌面上的“开始”按钮,再点击“关闭系统”,“重新启动计算机”、了解Windows 98的退出过程:“将您的计算机转入睡眠状态”、“重新启动计算机切换到MS-DOS状态”、“关闭计算机”等,一定要按正确的步骤关闭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四、思考题1.对比DOS操作系统,说明Windows 98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2.鼠标的操作有哪些?经常使用“快捷菜单”,如何操作鼠标?3.“窗口”和“对话框”个有哪些操作?注意区分它们的不同。

4.“快捷菜单”有什么重要作用?要善于利用这个功能。

5.“回收站”的作用?它可以还原什么样的文件或文件夹,对于从软盘中删除的信息,是否可以恢复?6.Windows 98比起MS-DOS在拷贝、复制、创建文件或文件夹过程上有什么优点?是否可以说,在Windows 98操作系统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使用DOS命令,只要学会鼠标操作即可。

7.如何使用Windows 98的帮助功能?8.在进行文字编辑时,如何进入输入状态、确定输入状态(有什么不同,怎样切换);如何移动、复制文本块?9.编辑好文本后(或在编辑前),怎样设置页面格式达到用户需求?在进行“打印预览”时,对打印机有何要求?10.为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关闭计算机,而不能在没有退出Windows 98环境时,直接关闭主机和显示器电源?否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实验四 C语言基本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C语言的运行环境,掌握程序的编辑、存储、编译、调试、运行及查看结果的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设备:安装了Turbo C 2.0软件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项目㈠:1.实验题目:编写一个程序,输出以下信息2.上机步骤及要求:参考教材1·4节的内容,逐步进行操作。

掌握C语言环境中常用的快捷方式,如:激活菜单、存盘(F2键)、运行(ctrl+F9)、查看结果(alt+F5)、设置观察点(ctrl+F7)等。

实验项目㈡:1.实验题目:求5!2.实验要求:程序如下所示,加观察点i和t,按F7键单步运行,查看每一次循环中t的值,写出结果。

main(){int i=1,t=1; i的值: t的值:while(i<=5) 1{t=t*i; 2i++;} 3printf("%d",t); 4} 5实验项目㈢:实验题目:输入字符,大写字母变成小写字母,小写字母变成大写字母,并进行输出。

实验要求:阅读下面的程序,分析它的执行过程。

按F7键单步运行,加观察点x、y,注意值的变化情况。

#include "stdio.h"main(){char x,y;scanf("%c",&x);do{if(x>='A'&&x<='Z'){y=x+32;printf("%c\n",y);}else if(x>='a'&&x<='z'){y=x-32;printf("%c\n",y);}else printf("error!\n");getchar();scanf("%c",&x);}while(x!='#');}四、思考题1.针对某一个程序,试说明从进入C环境到看到运行结果需要执行哪些过程?2.存储文件时,C环境中默认的存储路径是什么?若想改变存储路径,该如何操作?如:将文件k.c存到d:\km\hm位置。

3.单步运行和加观察点对调试程序有什么意义?实验五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选择、循环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特点,把握其适用环境。

二、实验设备:安装了Turbo C 2.0软件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项目㈠:1.实验题目:有3个整数a、b、c,有键盘输入,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2.实验要求:按照下面的流程图,填充程序。

#include "stdio.h"main(){int a,b,c,max;printf("input three numbers:\n");printf("a=");scanf("%d",① );printf("b=");scanf("%d",② );printf("c=");scanf("%d",③ );if(a>b)if(a>c) max=a;用条件表达式来完成这两行的功能:else max=c; max= ④elseif(b>c) max=b;用条件表达式来完成这两行的功能:else max=c; max= ⑤printf("the max=%d\n",⑥ );}实验项目㈡:1.实验题目:输入1~12之间的数,输出相应的英文月份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