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第二框 集体教案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第9课《友好相处-学会合作》第2框教案《结交益友-学会合作》全篇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第9课《友好相处-学会合作》第2框教案《结交益友-学会合作》全篇
感受),如果你再(做些
什么)会更好。”结束之后,请甲乙同学相互交换,我们再来一轮。
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2)出示两张情境卡片,组织学生开展情境练习。
情境1:同学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发挥失常,没有取得理想成绩,心情失落。
情境2:经常跟小林一起玩耍的朋友突然开始回避小林,小林感觉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的作品与其他组员的作品放到一起,整合创作为一个属于你们小组的作品,体现你们对友谊的理解和期待。创作用时2分钟,全程不能讲话,不能沟通,现在开始。创作完成后请一起为你们的作品取一个名字。
2.进行集体创作:仍然以“友谊”为主题,小组成员合作,将每个人的
作品整合创作为一个大的作品,创作完成后一起为作品命名。
规则:请一位同学作为情境主角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来共情主角的 感受。当主角感觉自己确实被共情到时,可以重复说出发言同学的话,如果主角感觉自己没有被共情到,可以保持沉默。
总结:通过体验活动和情境练习,相信大家对共情包容有了更深的理
2.阅读“相关链接”,了解共情的内涵及分类,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何为共情。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案例,结合团队合作的要素,给出解决方案。
小陈所在的六人小组在上个月的量化评比中成绩不理想,卫生、纪律和学习成绩三项排名都很靠后。小陈召集小组成员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想出哪些解决方案?
总结各组给出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团队合作理念应用到平
时的学习生活中。
1.进行个人创作:以“友谊”为主题,每人选择一根某种颜色的“扭扭棒”,并将“扭扭棒”折成一个作品。
采用艺术
创作的形式,既彰显了“友谊”,又体现了“合作”,引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

第九课二框 教学案

第九课二框 教学案

7、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欣 赏别人的好处在于( ) ①欣赏别人的过程,是个取得成功的过 程 ②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和长处 ③能够使自己获得经验,得到进步 ④能使自己变成成功人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 人看到了毛毛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①树上有绿叶,也有毛毛虫 ②一个会欣赏别人,一个不会 ③眼光不同,眼里的世界便不同 ④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看到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换位思考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 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P108 10、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p108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 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 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6、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 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在交往中,需要相互理解,相互谅解。 P107 7、换位思考 p108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 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 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8、换位思考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P108 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 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 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 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 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意 的)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 ) A、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B、与他人发生摩擦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 上考虑问题 C、自己喜欢的事,就让别人一定喜欢 D、与人相处,既不丧失自我,又能为他人 着想
12、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误会产生,如刘少 奇所说:“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 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 的。我们应该受得起误会。”我们应如 何对待别人的误会( ) A、“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 人” B、理解他人,与人为善 C、牢记在心,伺机报复 D、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七年级9课2框导案

七年级9课2框导案

神农中学“五步三环一反思”教学模式导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对待挫折的是()
A. 个别学生生活无目标,整日得过且过
B. 王某考试发挥失常,他灰心丧气,从此一蹶不振
C. 张某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他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D.李某埋怨父母下岗,赌气不理他们
2.鲁迅说:“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②在挫折面前,如果胆怯、懦弱、经不起考验,其结果只能被挫折压倒③要勇敢的去战胜挫折,不断的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④挫折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应该甘心失败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3.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们要()
①直面挫折,不畏不惧②冷静分析,从容应对③自我疏导,自我排解④主动寻求帮助⑤不断自责,并退缩绝望⑥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⑥
C. ⑤⑥
D. ②③⑤
(二)材料分析题
某中学期末考试结束后,几位同学在一起交流起了各自的感受:
学生甲(失望):“唉,我又只考了50分,看来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还是退学算了。


学生乙(冷静):“这次我考得没以前好,说明最近我的学习状态有问题,我要及时调整,加倍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


学生丙(兴奋):“哈,我这次考的特别好,我果然是天才!”
1.你如何看待上述三位同学的表现?
2.当考试失利时,你会向哪位同学学习?请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导后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教学设计思考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教学设计思考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教学设计思
考与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设立了“生活报告”、“参与体验”等栏目,选用生活实例,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生活情景,拉近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自不过然地产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整堂课给学生营造了开放、融洽的课堂氛围,为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与他人互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注重学生主观体验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使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设立的“共同探究”栏目,使学生产生探求创新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此环节既深化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水平,有效地将知识、水平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成为激活课堂的关键环节。

教师注重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学习资源,注重学习水平的培养。

设立“请你当回小法官”、“创新表演”、“请你支招”等栏目,交给学生来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体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

每个栏目都力求给学生一个惊喜,让学生在鲜活的材料、事实引导下,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走进思品课堂,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思品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第九课第二框标准教案

第九课第二框标准教案

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与课件作者:佚名教案来源:不详点击数:128 更新时间:2008-1-30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与课件浙江丽水龙泉育才学校连剑琴点击下载:本课课件千手观音视频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

分二目,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第二目“艰苦创业与时俱进”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鼓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事业;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特别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教学难点: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设计理念:1、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教育思想,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教育痕迹,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把知识融入生命,给生命注入知识,设计出参与性强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辩论中学,在情境中悟,在应用中思,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2、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情感教学和行为指导,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实现知行结合。

第九课第二框教师教案

第九课第二框教师教案
第18个教案NO.18
任课教师
赵彪
授课班级
高一年级
授课时间
2013年11月日午第节
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标要求
高考考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国家宏观调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
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教学方法
教法
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教学情境。
学法
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运用
黑板、粉笔、课本、多媒体
课前预习案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提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缺一不可。】
(2)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重要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单纯的市场调节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无一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充当着竞争的裁判者、市场偏差的纠正者、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市场运行的调节者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设计者的重要角色,可以说没有政府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因而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九课 第二框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九课 第二框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案整理者柏志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讨论法、层层剖析讲解法教学准备1、自制教学课件2、学生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8分钟左右)导入:播放自制课件,VCD歌曲《愚公移山》(配歌词)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师问: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想必大家也一定熟悉这个故事,有人说愚公非常傻,不值得提倡?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1:我同意,因为搬家要比移走两座山容易,而且也是人、财、物的浪费。

学生2:我不同意,虽然愚公的做法不值得学习,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3:我也不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没有愚公的执著,也不会感动玉皇大帝,把山搬走。

老师恰当导入后,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学习阅读提纲: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为什么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3、艰苦创业精神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有何关系?二、合作交流,分享提升(10分钟左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代代相传的精神活动1:阅读教材P118的材料,思考1、你能归纳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吗?(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九年级政治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政治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案第九课第二框《艰辛奋斗开拓创新》【教学方针】:1.艰辛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扶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辛奋斗的精神;2.认识到艰辛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3.培养艰辛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艰辛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共同抱负需要发扬艰辛创业精神。

【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阅读课文,思考:1、如何发扬艰辛奋斗精神?2、艰辛奋斗精神浮现为什么?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你能归纳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吗? ——艰辛奋斗或天才出勤奋。

○你还能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句?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攀登)。

D、君子以俭德群难。

E、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F、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G、历览前贤过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H、天才出勤奋等等。

○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民间传说中铁杵磨成针、凿壁偷光的美谈,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记载,都是这一主题的生动写照。

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说明这一主题?如A、有巢氏折木筑巢;B、神农氏“制耜教民作农”;C、后羿射日;D、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E、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F、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创业精神等等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抱负,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辛奋斗。

(1)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辛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艰辛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获得充分体现【活动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如何体现艰辛奋斗的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为青少年学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难点)
4.培养自己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了解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三.自主学习
8'
1、理解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2、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注意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设计
程序
时间
主要内容、过程与策略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
情境导入
5'
知识回顾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展示
目标
1'
1.理解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重点)
2.知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艰苦奋斗精神
是什么
为什么要发扬
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提艰苦奋斗似乎都有点多余了,既没有新意也没有必要。如果讲艰苦奋斗多了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大家不消费,就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针对两种观点学生辨别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后展示自己的看法,教师再点拨。
活动三:举例两代铁人精神在不同事情的表现来分析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能力目标
(1)感受艰苦奋斗精神的巨大力量的能力。
(2)以实际行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艰苦奋斗精神。
难点:理艰苦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情境设置法、精讲点拨法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视频,制作课件
2016-2017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课题
第九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备课日期
2016年11月18日
授课日期
2016年11月24-25日
主备人
兰静
审核人
九年级政治组
使用人
李春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
(2)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四.
合作
探究
25'
活动一:展示图片,了解不同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
古代社会
革命战争年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
学生参与思考找到答案并记好笔记。
活动二:观点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还是很有必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观点二:艰苦奋斗就是吃差点,穿差点,尽量少花钱。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利用我们自主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共同探究解答课本中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于那些发言积极的个人和小组,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五.
盘点
收获
3'
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会思考,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能流利地说出来。

当堂检测
5'
当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